范文资料网>文明礼仪>节气>《二十四节气作文

二十四节气作文

时间:2023-04-07 18:59:53 节气 我要投稿

精选二十四节气作文十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十四节气作文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二十四节气作文十篇

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1

  四月十六日下午二时整,二十四节气大讲座活动在芜湖日报报业集团的会议厅展开,由作家谈正衡爷爷给我们授课。作为一名小记者的我当然亲临现场。

  窗外是阴天,可是我一点也不觉得冷,反而感觉有点儿温暖,大概是因为这么多小记者聚在一起激动的原因吧!开讲之前,一名工作人员给到场的小记者每人一张印有二十四节气的表格,让我们事先看看,好有点基础。开讲了,谈爷爷坐在讲台上,他先介绍了自己的生平经历,1992年他应邀加入日报社,在此之前他开过船,捕过鱼,行过医,教过书。在去年退了休。因为最近出了本新书 《节气:呢喃与喊叫》 ,是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所以被总编请来讲课。

  听了谈爷爷的介绍,我才知道原来二十四节气的来历,一直可以追溯到商州年代,直到唐代才正式完善。在此间还出了众多谚语,先举个例子吧,现在我们都知道的.清明节,其实它是一个节气,一年二十四节气,一季六个节气,一个月二个节气。

  在以前,我们的先人对于天文这一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所以一直以为太阳绕着地球转,但无巧不成书的是,人们依然发现了二十四节气并实用了它,古时的农业生产与二十四节气息息相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充满智慧的先人利用一根竖着的杆子测量正午太阳的影子的长短,以此用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影子适中为春分、最短为夏至、适中为秋分、最长为冬至。

  二十四节气被称为农耕时代的“时间智慧”,它将农事和民俗完美结合,是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这堂课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2

  惊蛰是什么日子,我想大家应该都不清楚吧,其实我也并不是太清楚,对于惊蛰我只知道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但是我却也还知道惊蛰是冬眠的动物醒来的日子。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是二十四节气里的惊蛰,所有冬眠的动物都会在今天醒来。如:蛇、熊。

  我想:现在的大森林应该很热闹吧!蛇扭动着它那肥胖的身躯,从树洞中爬出来。熊呢?则拖着它那庞大的身躯,懒洋洋的从树洞里走出来。真是一个好季节啊!

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3

  小满是夏季后的第二个节气。现在,进入小满节气后,我发现天气变得越来越热了,晚上不开空调或者风扇,会让人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而且,就在前几天,下了一场好大好大的雨,我脚上的鞋子都进了水,穿得一点也不舒服。头发也淋湿了,头发上的水还在一直往下掉,衣服都湿透了。我想:在小满这个节气,雨怎么会那么多呢?天气又热,雨水又多,真让人感到一点也不爽。后来,我去查百度,明白了小满节气,天气由暖变热,南方的暖空气与北方的冷空气交汇,就会普降大雨。突然,我想起了一句关于小满的谚语——“小满小满,江河易满。”

  但我在这个节气,最大的发现就是蚊虫从小满开始,就越来越多,所以要做好防范。

  一天晚上,我在家里写作业,突然,有一群飞虫陆陆续续地飞了进来,围绕着灯飞来飞去。这些虫子只飞了一会,就掉在了地上,掉下来的`虫子还没有死,它们会在掉落的地方爬来爬去。我没有多想,继续写作业。

  这时,虫子还在继续从窗外飞进来,可是虫子围着灯光飞得多,有几只虫子掉落在台灯下。我停下笔,仔细地观察:你看!我桌子上的飞虫,有着水滴形的翅膀,圆柱形的身子。我根据这些虫子的特点上网百度查了一下才知道,这些虫子叫大水蚁,常在小满节气的时候出现。这些虫子破坏力极强,特别是破坏木头,几分钟就可以给你啃出一个大坑。而防大水蚁的方法是:在晚上7:00到9:00,关好窗户,不然,你就等着遭殃吧。

  小满开始,天气越来越热,雨水越来越多,虫子也越来越多,这就是我在小满节气里的几个发现。

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4

  天还没有亮,爷爷就点了油灯,用木贼草擦去镰刀上的铁锈,沙沙地磨了起来。在这沙沙声中,村庄慢慢醒来。

  割麦的人们踩着露水出发了。

  麦地里,挥舞着镰刀的人们,形成一条优美的弧线,缓缓地,朝着地平线,推动着一波接着一波的麦浪。

  相随其后的人们,要立即把麦子捆成麦把,肩挑手推,送回家中的麦场。

  屋前的麦场上,爷爷扬了鞭,大声吹喝着,赶着牛碾谷。伯伯头上裹着一块毛巾,用长长的木锨,一下又一下,向高空抛着麦粒,让风吹去麦芒麦壳。

  抢收、抢运、抢晒,芒种是一年最忙之时。

  地里的人们回家吃饭的时间也没有。女人们做好饭菜,装在竹盒里,用扁担挑着,孩童们抱着盛了汤的瓦罐,跟着一路小跑,“妇姑荷革食,童稚携壶浆。相随晌田去,丁壮在南冈”。白居易的《观刈麦》,写的就是这个情形。

  麦收之后,来不及庆祝丰收,必须立即把麦地耕了,放了水,淹成水田。要插秧了。

  跟割麦不同,插秧时,人们的心情要愉快多了,完全不用担心天气的剧变。男人们只负责运送秧苗。插秧,那是女人们的.事了。她们高高地挽起裤脚,站在田埂上,排成长长一队。“暖—”

  一声号子高昂地响起,人们应声相和,手舞之,足蹈之,踏着节奏,波浪一般往前。这波浪,仿佛永无止境。当黑夜来临,人们燃起了无数的火把,那古老的歌声,从村外响到村里。插秧的日子,像是狂欢节,没有人会去睡觉,他们燃起髯火,唱着、笑着—男人们趁着把一捆一捆的秧苗投向插秧人身旁的机会,让泥水溅在他所喜欢的女子的身上、脸上,女子们也会冷不防,抓一把泥巴扔向他们赤裸的胸#I.

  “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麦地变作了秧田之后,终于可以喘口气了。为了秋天的稻子有个好的收成,人们有个小小的祭祀,说是安苗,请神灵护佑禾苗能平安生长,其实也是对自己忙碌之后的一个奖励。家家户户用新麦面,捏成家禽牲畜,用蔬菜点染上颜色,蒸熟了,祭祀各路神仙。祭礼结束,端上馒头糕点,瓜果鱼肉,斟满青梅酒,相互劝饮着,慢慢醉去。

  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众花皆卸,花神退位。特别是闺中的儿女,早早便把自己打扮一新,用花瓣柳条编成轿马,或用绞罗绸缎叠成族旗彩蟠,系在房前屋后的树上,为花神饯行。多愁如林黛玉的,甚至还会收罗残花落瓣,洒泪葬花。花落如雨之时,天空中传来百舌鸟一声声“春去也,春去也”’的鸣叫。这种能够唱出一百二十多种音调的小鸟,自此之后,将一言不发,直到明年春天再来。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芒种过后,便是梅雨季节了。油纸的雨衣要甲竹竿挑起来晾着,皮货毛衣也要赶紧埋到灰堆中,免得受潮。

  弓上的弦要松下来,紧绷的弓弩容易被湿气霉坏。蚊虫也嘿缨嗡嗡地多了,得赶紧在门媚上挂上艾草或者葛蒲。

  梅雨是应该下到小暑之后的,若是只下个七八天,便戛然而止,这就是大旱的征兆。如果这样,便要举行“大雩”之祀了。

  乐师预备了乐器,衙役准备好仪仗,官吏百姓相拥出城,来到郊外的河边,先是沐浴,然后陆续前往专为祈雨的粤台之下。乐师们奏起琴、瑟、管、箫,武士们舞起干、戚、戈、羽,少男少女们,踏着节拍,随乐而舞,边舞边呼:“雨”、“雨”、“雨”—簇拥在零台四周的人们应声相和,呼喊之声,响遏行云。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在孔子询问弟子们的志向时,曾哲这样回答。于他而言,零台上的歌舞,已经不是一种仪式,而是关于敬畏、仁爱和返朴归真的象征—对此,孔子表示深深赞许。

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5

  同学们,你们知道,春分是什么吗?!不错正当春季九时日之半,故称“春分”。今天早晨,我自己玩了一个有趣并且富有传统意义的游戏:立蛋!

  吃完早饭后,我便开始为“立蛋”游戏做准备工作。首先,我从冰箱里取出一个“皮肤光滑”的大鸡蛋。其次,我将它洗净后,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桌子上。一切准备就绪,“立蛋”游戏正式拉开帷幕。我拿起了鸡蛋,胸有成竹地将鸡蛋竖着放在桌上。可是,本应该像我想象的那样站得直挺挺地鸡蛋并没有让我如愿以偿,而是像一个软弱无力的女子一样,“哗——”的`一声,两头晃了晃,便安静地躺在了桌上。

  一开始,我以为是放得太重了,便又试了几次“轻拿轻放”,可仍然是一个效果:站不起来!而且,这调皮的鸡蛋还差一点儿滚到了地上,幸亏我眼疾手快,才让它“免遭厄运”。我不禁气急败坏,正想发火时,想起老师曾经对我们说过的:遇事要冷静,我便静下心来思考:“要让它站起来,就要让它像‘不倒翁’一样推不倒,那就应该让它的‘身体’呈‘头轻脚重’状!”

  想到这儿,我豁然开朗,赶忙将鸡蛋掉了一个头,让鸡蛋的大头朝下,小头朝上。可是,不知怎么了,这只鸡蛋好像在和我作对,它怎么也不肯站起来!我不禁着急起来,冲它大吼:“白痴啊你,连站都不会站!?”这时,我又动了动我那聪明的小脑袋瓜儿,寻思道:“小鸡蛋的引力会不会更大一些呢?”说话还不如行动,我二话不说,转头就往厨房跑,从冰箱里又取了一个最小的鸡蛋,再一次全身心投入到实验中去。不过,最后,“立蛋”游戏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虽然,这一次的“立蛋”游戏没有成功,但是我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所以说,今天,我还是受益匪浅啊!

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6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最早人们管它叫“启蛰”,后来改叫为“惊蛰”。

  一到“惊蛰”,冬眠的小动物们在被雷声震醒后,争先恐后地从原来冬眠的地方爬出来;睡了一个冬天的树儿、草儿也不甘寂寞,纷纷撞进春妈妈的怀抱;习惯了冬天里的慵懒的人们也都加入了这个万物复苏的队伍,开始了忙碌的新一年。这个时候的天气是雨水渐多,一冷一热的',要多穿衣服注意保暖。

  遇到这个节气经常,老天脾气就特别怪,会打雷,每次打雷都让我很害怕,因为声音特别重,比放烟花还响。每次到了打雷的时候,天空外就会闪出一道亮光,这时我都会牢牢捂住自己的耳朵,有时候打雷的时间特别长,捂得我手都又酸又麻。听外婆说,这是老天爷在惩罚坏人呢?不过,打完雷下完雨之后的空气特别好,让我精神气。小动物们似乎也喜欢在雨后活动,树上嫩绿的芽儿显得格外嫩。鸟儿跑到树上叽叽喳喳。长辈还告诉我,这个时候农民伯伯们都开始种地了,我们吃的粮食都是靠他们的辛苦劳动长出来的哦。

  “惊蛰”真是一个让我喜欢又害怕的节气。

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7

  昨天是6月6日,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芒种悄然而至。每逢芒种,外婆就会带我去农田里体验农活。可是昨天放学回到家,外婆却出乎意料地对我和姐姐说:“明天就是传统节日端午节,今年的芒种遇见了端午节,今天就不带你们去体验农活儿了。明天,我要把包粽子的绝活儿传授给你们。”我和姐姐听了开心得一蹦三尺高。

  今天一大早,厨房里就传出“咔嚓、咔嚓”的声响。好奇的我大步流星地来到厨房。呀,外婆在厨房台面上已摆放了各种包粽子的食材:赤豆、糯米、肉、枣泥……她正在用剪刀剪着用热水泡过的粽叶。我欢呼起来:“姐姐,外婆已经准备好了,你快过来学包粽子啦!”

  姐姐闻讯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厨房。外婆让我们把手洗一洗,然后她拿起一张洗净的竹叶,边示范动作边讲解步骤:“先把竹叶卷成锥形,然后放入糯米的同时随意选放一些赤豆、肉或枣泥,接着要用手指把放进去的食材压结实,直到与粽叶口边沿平整为止。如果锥形顶角尖儿出现漏的现象就得重新返工,如果没有发现漏的痕迹就用预留的粽叶盖起来,包成三角锥形,最后拿线捆扎起来,注意捆扎松紧要适度。”外婆的'话音刚落,一个完美的三角锥形粽出现在外婆手里了。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张粽叶,学着外婆的手法将其卷成锥形,用勺子把糯米往里放,并放了一勺豆沙。接着我用手指稍一使劲压食材,“哗”糯米和豆沙从顶角尖儿处逃出来了。我一下子像泄了气的皮球愣住了。外婆和颜悦色地对我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艾琳,不要气馁,你在卷粽叶时要把漏斗型尖端折得严实些,建议你先放入枣泥,这样可以把漏斗的接缝扣堵住了。注意用手指压食材的同时另一只手更要握紧粽叶,食材不要放得太满。再试一试吧!”呀,外婆包粽子还有绝招啊!

  外婆的鼓励和指点使我重新振作起来,我又拿起一张粽叶,小心翼翼地把它卷成漏斗状,并把漏斗的下端卷得不留一丁点儿缝隙。先放入一勺枣泥,接着放入糯米和肉,左手握住锥形下端,伸出右手食指慢慢把食材压实,最后把余下的粽叶盖上折成锥底。眼看胜利在望,可是用线捆扎却把我难住了。因为我两只手都捏着粽子,根本无法腾出来去拿线来捆扎。姐姐看了看束手无措的我,果断地放弃手里未成品的粽子,拿线来帮我捆扎。在姐姐的协助下,我的第一个粽子诞生了。不一会儿,姐姐在我的协助下,也完成了她的第一个粽子。外婆看着我们姐妹俩互帮互助包了一个又一个粽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中午,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了。“吃粽子啰!”我和姐姐不约而同地欢呼。在芒种遇见端午节的美好日子,我和姐姐学会了包粽子。我们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粽子,不仅觉得今天的粽子特别香糯可口,而且还明白了——遇到困难不要气馁,虚心学习并勇于实践才会有收获!成功更离不开团结协作!

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8

  20xx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关于“二十四节气”,你怎么看?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简析:】

  1.关于“二十四节气”,你怎么看?

  关于“二十四节气入围非遗名录”,你怎么看?

  两个问题有些区别,前者地理,后者政治,那么语文在哪里呢?

  起码是语言,思维要清晰,态度要明晰。有点独立思考和真知灼见,最好了。问题在于——

  统而言之,老孟、小郦的话指向申遗工作,小丁的话指向生活现实,三人纯属闲聊,并无观点的根本冲撞,甚至某种程度上是互相补充的。倒是他们每个人,我们都可以跟他好好“商榷”一下。民族自豪感爆棚的老孟、情怀满溢唯美流淌的小郦、活在当下脚踩大地的小丁,哪一个不是“话题大王”?

  若沉湎于抱残守缺与推陈出新,纠缠于节气价值与申遗意义,在二元之间彼此徘徊,写作格局似乎嫌小,聚焦的点还嫌分散。

  2.所以,愚以为,完成本文,关键点在于找到靶子,针对话题的核心与本质,集中火力鞭辟入里。那么,那个点在哪里呢?

  同类事件似乎也不少,据说中国已有昆曲、京剧、中医针灸等26项列名非遗。与它们相比,“二十四节气”的'个性和共性是什么?作文材料存在“节气”与“非遗”两个维度,虽有联系,实为两靶。如何处理这个问题,黏合式的就事论事、深度挖掘,还是以小见大、扩展拓展式的引子式写作思维,有点费脑。

  换言之,这道作文题,其实是站在了一个“作文命题趋向”的分水岭和风口上。向前走、向后转,是一闪念的事。

  3.否定倾向拟题:

  祖宗智慧解不开当下困局

  花式秀遗产展露国人小智慧

  节气入非唤不回久违诗意

  节气申遗不必普大喜奔

  文化事件的科学审视是审美错位

  止于情怀的节气入非不必做溢美评价

  纸上风景带不来心潮澎湃

  肯定倾向拟题:

  节气局限性无碍遗产传承心

  过日子不是节气入非的思考基点

  非遗舞台缅怀节气无可厚非

  濒危是节气申遗的出发点

  4.完成此题,很大程度上,精力放在增强作品的“语文味”上。实在有些心累啊。

  【优秀范文:】

  “节气入非”非关农事

  历时三年,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有人为“智慧”登堂而欢欣,有人因其无补于“日子”而不屑。我认为,节气入非非关农事,是文化事件,不宜做科学考量。

  诚如老孟所言,二十四节气,带有浓烈的先民气息,确是“老祖宗的智慧”,在久远的农耕时代,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虽曰中国,实乃黄河,与北温带、出苗率、复合肥等现代科学相比,其准确性自不可比。

  二十四节气当属“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这一类别。“节气入非”,其初衷及意义在拯救濒危、保护文化,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国人欣喜可理解,兴奋大可不必。过去的火焰,暖不热今宵的寒意。

  今天,谈论农事是一件尴尬的事情,所谓二十四节气,不过是这大尴尬之小切面而已。刀耕火种二熟三熟之农法,镰镢锨锄篮筐筛箕之农具,豆谷麦稻瓜笋蔬莨之农作物,或淘汰悬置,或止于入口。拥有话语权和表达力的人群,对栖身土地伴随节气的人群,说着苍白无力的评语。其实,在节气的流传过程中,它不仅是农事术语,更关乎民俗,清明祭扫、冬至温补,即可见一斑。

  毋庸置疑,对气温、寒暑、冰雪、萌枯等物候学元素的关心,是重要的。竺可桢先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五六十年代两次试图建设全国物候数据网,却先后被战争、wen革打断。可以想见,古朴的二十四节气之说,对于现代农业之发展是远远不够的。

  三年申遗路,崎岖招魂心。但若止于列入名录,则无非是来一次文化工程,多一个旅游项目。若加顺推,假以时日,太极八卦、五音六腑、七夕九州等陆续入非也未可知。若不细察,遗产入非,根在文化,念在濒危,却旨在录名,效在消费。一场文化意淫,半尊坍圮雕像;曾经的主流信仰,如今的小众念想。

  小郦所谓“诗意”,不过是文字组合的美妙,头脑画面的魅惑,草长莺飞谷雨小雪的诗意。原创化命名、物候性概括、绝句式表达,是想象力,而非切肤感,是干瘪城市精神对泥土的天然向往,精致现代生活对粗粝的饥渴追寻。这种叶公好龙般的大话诗意,几乎没有多少真切滋味。当我们在北上广和归故乡之间徘徊,在微商网购与体制内外纠缠,农业话语体系已经变得何其边缘和微弱。

  申遗成功,看似普大喜奔,实乃“他人的故事”,我们又拿着古人和农民的素材,到世界的屋顶上消费了一把,走下秀场,归于沉寂。

  节日入非,非关“过日子”,小丁误将文化淆科学,无异于鸡同鸭讲。不能拿现代科学高度,对古代农业求全责备。以《现代生物学教程》标准审视《梦溪笔谈》,自然哑然失笑处多矣。

  文化的归文化,科学的归科学,用非遗给节气燃一把精神暖火无可厚非,再多的奢望怕不现实,也无必要。

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9

  今年小满节气从5月21日11时34分开始。小满———夏暑作物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农家,从庄稼的小满里憧憬着丰收的殷实。

  小满节气,阳气始升,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相继进入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进一步增多,自然界的植物都比较丰满和茂盛,小麦籽粒逐渐饱满,夏收作物已接近成熟,春播作物生长旺盛,农村夏收,夏种,夏管三夏大忙时期从此拉开了帷幕。

  我国古人讲小满有三侯:一侯苦菜秀,二侯靡草死,三侯麦秋至。是说小满节气中,苦菜已经枝叶繁茂,而喜阴凉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小麦开始成熟。

  生活的经验来源于对大自然细致认真的观察。对孩子们来说更是难能可贵的。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是与生俱来的,乖巧的儿子极喜欢到田里帮忙,不放弃任何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只是暑假里他才可以大显身手。

  晚饭后正好有空,趁着他对小满节气的求知欲,带他到田里走了走。路旁树木浓郁,风儿送来阵阵麦香。一路他兴奋的问我:“妈妈,前面不远就有麦田吗?”我示意他向前走,很快到了田边,儿子看到波浪起伏的麦田,欣喜不已:“妈妈,小麦长的很快呀!”一路上,儿子收集着他想要的信息:一个饱满的麦穗,两棵发黄的燕麦草,几根干黄了的不知名的细细叶子的草,还找到田边一棵茂盛的苦屈菜,还有一些美丽的野花野草。我们绕着整块田地跑了一大圈,菜园里的包菜,大蒜和小葱,还有早种了的玉米的禾苗,无不引起他的好奇和欣赏。

  回到家里,我们一起朗读欧阳修的《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似懂非懂的.沉思已经把他带到睡梦里去了 。

  望着稚嫩的睡梦中的小脸,不知道这沁人心脾的带着麦香味的晚风能否拂去他夏日的浮躁,或者甜美的梦里也憧憬着丰收的希望?

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10

  小满,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它意味着万物生长规律中的一个阶段即将来临。寓意各地农作物的“孩子”—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未成熟。因此才叫小满,它还有个哥哥叫大满。

  小满时苦菜总是很活跃,它们已经渐渐长大,成熟了,探出了一片片碧绿碧绿的小脑袋。许多人们在挖着它,吃着它,为了降低身体里的燥热火气。小麦的籽粒已经很饱满充足了,纤细的'身子在微风中舞蹈着,非常快乐。但在这个时候,农民叔叔们总是很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它们,不让破坏者干热风伤害它们。还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娃娃”—蚕宝宝,在这个时候总是需要细心呵护与照料的,它们会结成一团白花花的茧,这时,它们就像贵妇人一样趴着,特别娇气。因此,人们经常在小满时节举行一场盛大的仪式—祈蚕节,希望来年养蚕能有个好收成。

  小满时,还有一个重大的仪式,这个仪式就是“祭车神”,俗话说:“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这里的三车指的就是水车、油车和丝车。传说中,这三辆车就是车神带的,因此,到现在人们仍在举行“祭车神”,希望来年水砚涌旺。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季节都有多个节气掌控,我相信,随着建设发展,文化一定会更饱满,祖国也一定会更加富强。

【二十四节气作文】相关文章:

二十四节气作文09-21

二十四节气的作文03-10

二十四节气作文03-29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作文09-26

二十四节气小满作文09-27

二十四节气冬至作文06-12

二十四节气立秋作文12-09

二十四节气作文【精】10-09

二十四节气作文【热】10-10

二十四节气作文【热门】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