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我是中国人》教案

《我是中国人》教案

时间:2023-04-08 13:10:13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关于《我是中国人》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是中国人》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我是中国人》教案三篇

《我是中国人》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祖国地域辽阔,知道祖国标志性的景物及建筑。

  2、感受祖国的雄伟和美丽,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知道10月1日是国庆节,体验庆祝国庆的欢乐情绪。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一:快乐旅行

  活动目的:

  1、感受祖国风景名胜古迹的美丽。

  2、乐意与同伴交流到各地去旅行的经验和感受。

  3、体验美工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事先发动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的旅游景点图片、门票、照片等。

  2、在活动室创设"旅游景区"情景。

  3、提供幼儿动手操作的美工及辅助材料(如彩色卡纸、硬纸板、高梁梗、彩条彩带等)

  4、提供可让幼儿作品展示的空间。

  活动指导:

  1、情景激趣。

  (1)师以导游的身份,带幼儿进入"旅游景区",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自由参观:感受祖国标志性的景点及建筑,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各景点的特征。

  2、分享交流。

  (1)让幼儿说说生活中自己外出旅游去过的地方。

  (2)引导幼儿借助旅游图片或照片与同伴交流旅行的经历和感受。

  (3)借助实物投影,让幼儿共享自己或同伴去旅游所到过的祖国的美丽山河,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

  3、布置"美丽的风景名胜"展区。

  (1)教师导语:我们祖国有这么多美丽、好玩的地方,我们一起把它展示出来,让全园的小朋友和爸爸妈妈都来瞧一瞧,好吗?

  (2)师出示已经过美工创作的风景图片、照片,以启发引导幼儿大胆利用美工和辅助材料进行创作美化照片、图片。

  (3)介绍提供的各种辅助材料,引导幼儿先动脑想一想、议一议,自己要怎样让照片或图片变得更美丽。

  (4)幼儿动手操作。

  师重点观察、引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运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美工创作,同时,也可以引导幼儿与同伴一起合作创作。

  4、活动延伸:"我是小小导游"。

  请幼儿制作邀请卡邀请全园的小朋友和爸爸妈妈来参观,幼儿则以导游的身份给客人作景区介绍。

  活动二:大中国

  活动目的:

  1、感受祖国地域辽阔广大。

  2、尝试用乐器表现音乐作品气势雄壮的特点,抒发爱祖国的情感。

  3、激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事先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多欣赏、熟悉乐曲《大中国》。

  物质准备:

  1、地球仪、世界地图若干。

  2、与歌词提及的景观相应的课件。

  3、提供各种打击乐器(如小铃、圆舞板、铃鼓、大鼓、锣、钹等)。

  4、乐曲《大中国》音乐磁带1盒、节奏卡6张。

  活动指导:

  1、激发兴趣。

  出示一个地球仪,引导幼儿讨论: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你能找出我们中国在哪个位置吗?

  2、自由探索,寻找中国。

  (1)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在地球仪或世界地图中找出"中国",启发幼儿说说它的样子像什么,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版图,感受中国的`大。

  (2)分享交流。

  结合世界地图,与幼儿一起小结:我们中国的地形图看起来象一只美丽的雄鸡,在世界上是很大的国家。

  结合课件,欣赏中国的几大名景,感受中国辽阔的地域。

  3、欣赏歌曲《大中国》。

  (1)教师导语:有一首赞美祖国的歌曲,让全世界的人一听就知道我们祖国有多大、多美,你们想听听看吗?

  (2)幼儿欣赏歌曲1-2遍。

  引导幼儿听一听、说一说听到这首歌时的感觉,感受歌曲气势雄壮的特点。

  4、为歌曲选择乐器,并进行伴奏。

  (1)出示各种乐器,引导幼儿分组讨论:如何根据乐曲(歌词、旋律)选择适合的乐器。(提示:师逐句播放乐曲,逐句引导幼儿听音乐选择最适合的乐器)

  (2)幼儿分组,尝试完整地为乐曲伴奏。

  (3)请较有代表性的两组或三组幼儿上台进行表演,组织全体幼儿听一听、议一议:你认为哪一组选择的乐器最恰当,伴奏得最好听。

  (4)结合节奏卡,进行集体演奏。

  5、活动延伸:

  (1)将《大中国》、《我爱你,中国》、《祖国是座大花园》等音乐磁带、乐器或相关的服饰、道具,放在音乐区供幼儿欣赏、伴奏和表演。

  (2)提供中国地图样版,让幼儿玩拼图的游戏。

  (3)提供中国各大风光景物、气候、人们的生活习俗等图书、图片、故事盒、VCD等,放于语言区,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中国的大。

  活动反思:

  新课标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听音乐打节奏

  本环节通过两次的听赏,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音乐旋律的记忆,感受乐曲的节拍特点,为后面的学唱做准备。

  2.教师的范唱

  教师的范唱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能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和热情,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发法,所以教师的范唱是十分重要的。针对《我是中国人》这首戏歌,由于它采用了京剧中花脸的唱腔,对于女老师来范唱 这首歌曲是有难度的,效果不如录音好。因此我在演唱中特意强调京剧的韵味,把嗓音刻意压低一些,尽量接近于花脸的音色。其次,注重歌曲的表现力,声情并茂,激发和感染学生的演唱热情。

  3.识谱阶段

  在识谱过程中,注意让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演唱,对于装饰音、休止符等地方单独进行练习,以便能够模仿京剧的韵味,体会与其他歌曲的不同。

  4.填词演唱

  通过反复演唱是否有装饰音的乐句,进一步感受的韵味。特别是对“人”字的学唱,在教师的范唱中,体会拖腔的演唱方法,多次进行练习。

  5、通过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的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目的是让学生对京剧中的板式有一个更深地了解,能够举一反,为进一步学习京剧打下基础。

《我是中国人》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看图,认识天安门和五星红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思想情感。

  2.读准音节,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3.学会5个生字,学习5个词语,认识3个偏旁:日(日字头)、 爪(爪字头)、口(方框儿)。

  教学重点:

  1.巩固汉语拼音,读准生字“是”、“星”的读音。

  2.认识句子,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

  3.进行字、词、句的训练,理解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

  1.生字“我”、“爱”、“国”的书写及记忆。

  2.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课前准备:

  1.投影片1框 录像 录音 多体媒软件

  2.卡片若干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音节:

  (出示卡片):小朋友,谁来读一读这些音节?

  (1)读这些音节要注意什么? (读准后鼻音)

  (2)这三个音节叫什么名称? (整体认读音节)

  2.认读笔画名称:

  (出示卡片):这些笔画,你会读吗?

  3.认读熟字:

  (出示卡片):这两个字,我们已经学过了,谁来读读?

  二.揭示课题:

  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类型的课文叫──(出示卡片)

  (指名读──集体读)

  通过这类课文的学习,我们不仅要看懂图,学会生字,还要学词学句。

《我是中国人》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能从不同的旋律、歌词、动作中感受一些典型的少数民族歌舞,引发对少数民族表达方式的兴趣。

  2、感受小组、集体初步合作编舞、跳舞的乐趣。

  活动过程:

  (集体舞"爱我中华"进场)

  一、讲讲、猜猜知道的少数民族(主要关注:幼儿是否能大声地用有节奏的语言节奏、大胆地用各种肢体动作表达表现所知道的、所探索的少数民族。)

  1、师:能不能把你知道的少数民族大声地告诉大家?如果加上动作就更棒了!

  2、师:我们再来玩猜猜少数民族的游戏。等会儿请你看一个动作或是一样东西来猜,也要用有节奏的话回答,行吗?

  二、幼儿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主要关注:师生间、幼儿间关于合作表演情况和方式的交流。)

  师:我们不但知道很多少数民族,还4个人一组一起编了少数民族的舞蹈,是吗?不过每一组到底跳的是什么民族的舞蹈还是个秘密。今天我们就把小组编的舞蹈跳给大家看,请你猜猜到底是什么民族的舞蹈?还可以互相学习学习。哪组先来试试?

  小结:今天我们不但跳了自己排练的舞蹈,还学到了一些记舞蹈动作的好方法,学习了别人好看的舞蹈动作。

  三、集体跳各民族舞蹈(主要关注:1、幼儿能对前奏有敏感性以及能跟着音乐节奏自主地舞蹈。2、每个幼儿能否把学习到的新动作大胆地、有创造性地表现出来。)

  1、听音乐顺序排列少数民族图片。

  2、集体跳各民族舞蹈。

  3、教师表演。

  尾声:其实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我们以后再听听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跳跳舞蹈,好吗?

  活动反思:

  新课标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听音乐打节奏

  本环节通过两次的听赏,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音乐旋律的记忆,感受乐曲的节拍特点,为后面的学唱做准备。

  2.教师的范唱

  教师的范唱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能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和热情,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发法,所以教师的范唱是十分重要的。针对《我是中国人》这首戏歌,由于它采用了京剧中花脸的唱腔,对于女老师来范唱 这首歌曲是有难度的,效果不如录音好。因此我在演唱中特意强调京剧的韵味,把嗓音刻意压低一些,尽量接近于花脸的音色。其次,注重歌曲的表现力,声情并茂,激发和感染学生的演唱热情。

  3.识谱阶段

  在识谱过程中,注意让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演唱,对于装饰音、休止符等地方单独进行练习,以便能够模仿京剧的韵味,体会与其他歌曲的不同。

  4.填词演唱

  通过反复演唱是否有装饰音的乐句,进一步感受的韵味。特别是对“人”字的学唱,在教师的范唱中,体会拖腔的演唱方法,多次进行练习。

  5、通过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的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目的是让学生对京剧中的板式有一个更深地了解,能够举一反,为进一步学习京剧打下基础。

【《我是中国人》教案】相关文章:

我是中国人教案09-24

我是中国人教案01-18

《我是中国人》教案07-11

大班《我是中国人》教案02-07

我是中国人教案(15篇)03-10

《我是中国人》教案15篇11-04

我是中国人教案15篇02-26

大班主题我是中国人教案03-11

《我是中国人》教案汇总九篇10-14

有关《我是中国人》教案三篇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