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案

时间:2023-05-01 13:06:22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实用的计算机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计算机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的计算机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计算机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生让学生知道计算机有哪些神奇的功能、计算机的发展。并认识各种类型的计算机。

  2、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和人类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做一个新时代的合格信息技术公民。

  过程与方法: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分析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来开展教学

  教学重点:从生活中了解计算机的功能,让学生明白,学习和实际生活是分不开的。

  教学难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媒介:计算机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计算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计算机有什么神奇功能呢。

  二、新授:

  1、计算机机的神奇功能

  让学生说说计算机在生活中能做些什么?

  师总结:计算机能进行科学计算、气象预测、实验模拟、辅助设计等等。

  主要列举在学校里计算机可以帮助老师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等事例。

  2、各种各样的计算机

  计算机有哪么多功能,它的发展是不容忽视的,让学生通过资料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并说说现在的现在计算机和以后计算机的发展。让学生发表言论。

  3、计算机与人类的关系。

  4、爱护我们的'计算机。

  计算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高科技产品,是对我们学习和工作有很大帮助的工具,因此在使用计算机时要做到爱护。关于怎么爱护,请学生自己说说,师在根据书的的爱护知识进行总结,最后通过练习想一想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意识。

  通过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养成爱护公物的好习惯。

  三、总结

  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和了解了以下的知识:

  1、知道了什么是计算机及计算机与信息的关系。

  2、了解了计算机的神奇功能和发展历程。

  3、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计算机。

  4、了解了计算机与人类的关系。

  5、知道了怎样爱护计算机。

计算机教案 篇2

  单元价值地位:

  本单元是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基础部分,对学生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信息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单元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基本知识,WIN98操作系统的.桌面组成,窗口,文件夹和文件有关操作。教学内容包括:“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计算机的软件”、“视窗WINDOWS”、“文件资料的管理”、“文件夹的使用”、“文件的操作”。

  单元教学过程

  理论部分,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先高计出层次分明的思考问题,再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用 “自己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提供让学生“各抒己见”的机会。最后,我通过课堂小结使教学内容系统完整化。上机部分,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使用辅助教学软件或来创设情境,以电脑为意义建构工具,通过动手理论、合作探索、交流反馈、总结规范等环节,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培养技能。教学中,我还灵活运用任务驱动,讲练结合等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单元评价

  采用自我评价、个人评价、教师评价三种方式。评价项目中行为习惯占40%,随堂练习占60%,随堂练习中又分为“你能行”“你完成了会更棒”“我们边玩边学”。最后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一、教材分析:本课以人物对话形式引出文件操作与文件夹操作一样,可以有新建、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本课进一步熟练菜单及按钮操作。文件选定及复制是本课教学重点。本课能进一步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信息意识。

  二、学情分析:小学生知识形成的特点是:直观感知——理论操作——形成表象——构建新知。学习本课时,其中复制文件,移动文件,文件重命名等操作与第六课中文件夹的相应操作类同,学生已具备了必定的操作能力,但对文件建立及复制还是第一次接触。教学中,我注重给予学生发明性发展的天地,采用“知识迁移”与“任务驱动”结合的教学方法。在“任务驱动”下,以“知识迁移”方式进行,由学生交流、总结操作方法,教师进行归纳,规范操作方法。

  三、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学会文件基本操作,掌握选定一个和多个文件的方法;掌握删除、复制和移动文件的操作方法;能够理解移动与复制的区别。

  能力和方法——增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操作能力,合作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热爱和良好的兴趣。

计算机教案 篇3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3、理清课文的脉络,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

  1、导语 :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我们的生活中又走进了一位新朋友。他简直是无所不能,既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又能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给与莫大的帮助与支持。你们知道这位时代的骄子是什么吗?对!就是电子计算机。

  2、板书课题:

  3、同学们对电子计算机有哪些了解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深入了解它们。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反馈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具体要求:请一个学生或者小组汇报的形式,谈谈自学生字词的收获。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说说应该注意什么?

  多媒体:

  诞生:

  埃尼阿克:

  嗅觉:

  (2)再次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结合字典中的解释,理解课文中词语的含义。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角色:本来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课文中把电子计算机比作人,说明计算机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它可以理解为“音信,消息”;在科学研究中,它指的是用符号传送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是接收符号者事先不知道的。

  传真:通过有线电或无线电装置把照片、图表、书信、文件等的真迹传送到远方的通讯方式。

  信息高速公路:指电脑与电脑连接起来形成的电脑网络。

  2、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指名分段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3、课前,同学们都阅读查找了有关电子计算机和多媒体的有关资料。哪个同学愿意举例说一说电脑在生活中的用途呢?(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三、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

  1、自由读课文。思考:预习中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你能试着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答案吗?(预习中给同学们提出了四个问题:什么是多媒体?多媒体与计算机有什么关系?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多媒体的哪些知识?你对电子计算机越来越“神”是怎样理解的?)

  2、学生分小组讨论,试着解决问题。

  (1)多媒体指的是能够传递信息的物体。

  (2)目前,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电脑设备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人们可以使用它看电视、听广播、打电话、发传真、看vcd、听cd、唱卡拉ok……还可以在家中上网。

  3、指导学生分段,归纳段意。

  思考: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的知识呢?

  (课文的2——5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多媒体与计算机的知识。)

  追问:课文的一、六自然段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第一自然段简单地向我们介绍了计算机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重要的地位。第六自然段讲的是计算机的技术将会发展的非常迅速,而且会越来越“神”)

  4、再次朗读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理清文章的层次。

  四、作业

  1、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查找有关计算机与多媒体的资料,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了解计算机与多媒体的简单知识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主动学习的兴趣。

  3、学会运用举例说明的方法。

  学过程 :

  一、深入学习,理解课文的内容。

  1、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课文。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者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

  2、引导学生将各组提出的问题筛选、分类,归并成几个大的问题,请学生写在纸上,投影出示。

  可能出现的问题:

  (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怎样诞生的?

  (2)人们为什么把电子计算机称为“电脑”?

  (3)多媒体是怎么回事?有哪些功能?

  (4)电脑与计算机有什么关系呢?

  (5)计算机越来越神。她会神到什么程度呢?

  3、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再次深入默读课文,进行独立思考。然后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4、汇报解决以上的问题。

  思考题一

  学生甲: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于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博物馆,她的名字叫“埃尼阿克”

  学生乙:我想介绍我查找的一份课外资料。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发明于二战之中。因为它是为美国海军绘制弹道图用的。它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里面含有500英里的电线,是用电磁信号移动机械部件。它的运行速度很慢,3——5秒运行一次,适应性也很差,只适用于专门的领域。他只是一台普通用途的计算机。

  学生丁:短短几十年里,计算机已经奇迹般地繁衍了四代。第一代是使用真空电子管运行的计算机。十一年以后,就出现了第二代晶体管计算器。七年后,又更新产生了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十年后,又发明了现在较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几十年的时间,计算机有了如此大的发展,而且一次比一次先进,一次比一次用途广泛。以至于成为现代社会的天之骄子。

  思考题二

  学生甲:在发明之初,计算机确实是用来进行计算的机器。用它进行比较复杂的数学计算。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电子计算机早已经不单纯地运用在计算方面了。科学家们把计算机做成像人的大脑一样的机器,迅速的对外界传来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理。因此,人们把它称之为电脑。

  教师追问:通过你对电脑的了解,你能说说电子计算机可以做那些信息处理吗?

  学生丁:电子计算机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各种数据的存储,可以进行文字处理和表格处理,还可以进行图片、动画……处理。

  教师小结:电子计算机的功能可真多,真不愧“电脑”的称呼呀。

  思考题三

  学生甲:媒体指的是能够传递信息的物体。过去,媒体传递信息的功能比较单一。例如电话之能够传递声音,电报只能传递文字信息。当今人们希望有一种具有“十八般武艺”的设备,能够传递多种信息。这样的设备被称之为多媒体。

  学生乙:作者运用中国的“媒人”的作用来举例说明了什么叫媒体,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教师追问:在你的家庭中有哪些多媒体呢?

  学生丁:可以看电视、听广播、打电话、发传真……还可以上网……现在还有许多的多媒体家庭中还没有,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的。

  思考题四

  学生甲:作者通过人体各种器官与大脑的关系的阐述,说明了电脑与多媒体的关系正如人的大脑与各器官的关系一样。

  学生乙: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说明方法。把电脑比成了“司令部”,说明了电脑与多媒体的关系,使我们了解了电脑的.重要作用。

  思考题五

  学生甲:电子计算机发展的速度相当快,差不多每十年就产生一代新的电子计算机。计算机的发展会越来越神。

  学生乙:具有多功能的电脑的用途非常广泛。作者运用了列举的方法,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了电脑的重要作用。

  学生丁:多媒体电脑功能巨大。作者运用了一句谚语概括地说明“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不用走出家门,就能够了解天下发生的一切事情。

  5、再次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内容。

  二、思维拓展练习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计算机发展的进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那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能够神到什么程度呢?请你展开大胆的想象,设计出新型的电脑。把自己的设计方案及草图画在纸上。

  2、朗读课文。汇报交流。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的功能越来越多了。拥有电脑的家庭也越来越多了,电脑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通过认真阅读课文和交流,学生能比较轻松地了解课文中向我们介绍的有关计算机的知识。教师在第二课时用了较充裕的时间安排学生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用计算机操作方面的知识演示给大家,并展示了自己使用电脑制作的作品,这样做,激发了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欲望,使计算机真正为我们服务。

  探究活动:

  召开《电脑新畅想》博览会。会上展示未来世界的电脑新产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举办博览会的过程:

  1、设计博览会主题及会徽,筹备博览会组委会。

  2、进行博览会宣传及招标。

  3、各参展单位布置展台,设计实施宣传方案。

  4、征集最佳畅想奖、最佳设计奖、最佳宣传奖……

  5、举办发奖仪式。

计算机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课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常用文件类型的扩展名和图标,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本节内容操作性强,重点给时间让学生多操作,内容简单,容易掌握,有些基本操作如复制删除很多学生都已经掌握,但每项操作又有多种方法,学生理解并掌握各种方法也不容易。除了复制删除文件等基本操作外,查找文件或文件夹属于重点也是难点内容,接触过的学生极少,应该重点讲解,而格式化磁盘属于了解内容,学生了解并懂得格式化的作用就可以了。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由小学升上初中,对一切都感到陌生与好奇,比较喜欢接触新事物,学习新知识,心理特征表现为好奇、容易兴奋、喜欢表现自己,课堂上比较配合,按规定完成学习任务;知识方面,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经常接触电脑,游戏玩得多,经常上网,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较为熟悉,接受较快,而有些学生很少接触电脑,连鼠标的使用、文字输入都有困难,两级分化较大,故教学难度要适中,尽量照顾到更多不同层次的学生。

  知识目标:

  了解文件的命名规则和文件管理形式;认识常用文件类型的扩展名和图标。

  技能目标:

  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能够有条理地管理计算

  二、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利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将枯燥无味的操作知识与具体情境、实例融合,增强知识的趣味性与有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先展示同学们很熟悉的,一篇文章、一张图片、一首音乐、一段视频、一个网页等等都可以叫文件,计算机中的各类信息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磁盘上的。文件夹的作用是管理归类文件,一个文件夹中既可以包含文件,也可以再包含文件夹,它们称为子文件夹。有些同学没有进行分类保存,所有的`文件都塞在同一个文件夹或磁盘里,非常之乱,一旦查找起来就相当困难了。所以我们要学会管理计算机中的文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这就好比我们房间里要存放各种东西,首先要确定好规定的存放位置,这样每次存取东西就方便很多了。

  引入概念

  1、在计算机中,程序和数据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的。

  2、分组存放文件的工具叫做文件夹,也可以存放文件夹。

  那我们在给它们命名时是不是可随意起呢。

  3、文件或文件夹的命名规则:

  使用字母、数字、符号和汉字;

  不能超过256个字符;

  不能用?/:*”<>九个符号;

  不区分大小写(FILE.TXT=file.txt);

  见名知义;

  同一文件夹下:不可重名;

  1、资源管理器的作用:

  来管理电脑资源(硬件资源包括电脑的各种设备,软件资源则是存放在电脑中的各种程序和数据

  2、打开资源管理器的方法

  右击[开始]按钮,选择[资源管理器]

  右击[我的电脑],选择[资源管理器]

  让学生打开资源管理器,展示资源管理器,给同学们介绍资源管理器

  练习操作结合实例,确定具体任务,使学习内容实用化,浅显易懂

  任务

  1、在E盘建立自己的文件夹,用自己的名字命名。

  让学生上台演示

  做小结

  1、什么是文件和文件夹?怎样给文件和文件夹命名?

  2、什么是资源管理器?它的作用?

  通过幻灯片展示新建文件夹、选定文件、

  移动文件、复制文件、重命名、删除文件

  动手试试

  资源管理器中新建文件夹、选定文件、

  移动文件、复制文件、重命名、删除文件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

  总结:

  认识了常用文件类型的扩展名和图标,学会了用资源管理器管理计算机中的文件。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了这次的教学不足:虽然在备课时我多次明确了各个环节的进行,但在实际上课时才发现,由于学生的程度不同,为了照顾程度差的学生而打乱了环节的进行,使学生的目标有了模糊,耽误了整体进度。虽然他们的收获差不多,但没有达到学习的目的。

  由于环节的打乱,这样就使学生探索的时间变成了我讲课的时间了。这种老师讲出来的东西往往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再加上我语言表达上的不足,使部分学生失去了兴趣,没有了神秘感。

  为此,我以后会加以改正,努力学习,争取更好地带学生去完成任务。

计算机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知道它的产生及传播途径,正确对待计算机病毒,了解计算机杀毒软件,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通过学习,要加强学生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和软件保护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2.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传播过程。

  3. 如何预防计算机病毒?

  技能目标:

  1. 学会使用杀毒软件。

  2. 学会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方法(杀毒、使用正版、安装软件、备份等)。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能自觉遵守计算机信息安全和软件保护等条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2.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传播过程。

  3. 如何预防计算机病毒。

  4. 计算机信息安全和软件保护的学习。

  教学难点:

  1.认识计算机病毒。

  2. 正确使用杀毒软件。

  3. 如何加强学生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和软件保护的意识。

计算机教案 篇6

  一、课程标准

  初步地掌握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二、教学目标

  认知:初步掌握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

  技能:1.能在高级语言编程环境操作执行一段简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

  2.初步理解计算机程序的执行目的。 情感: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

  重点:帮助学生掌握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 难点:读懂计算机程序代码。

  三、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使用经验,但大多数是与常用的工具软件的使用和网络应用有关。对于计算机编程知识,他们以前可能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接触过。同时,因为陌生,他们往往会把其看作一种神秘而遥不可及的事物。因此,强调计算机程序与生活的关系的必不可少。再者,他们在现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表达思想等能力,也掌握了相关的数学知识,这样对于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了解起来应该是不会太困难。

  四、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除了使用通用工具软件(如文字处理、图表处理或多媒体加工软件等)进行信息处理以外,直接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也是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是学习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延续,与第三章内容紧密相联。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以前很少甚至没有接触过,因此,只要求学生对这种方法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能激发学习的兴趣,主要是要求学生对计算机程序的执行过程以及编写程序的基本过程有所了解,是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基础内容的衔接部分。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除了应用计算机的工具软件处理许多事情之外,相当部分的现实问题也都可以利用计算机程序的方式加以解决,实现一些个性化的信息处理方式。本节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分3个课时完成,本课是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了解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后续的课时将带领学生编制一些简单实用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体验程序的编制环境、方式及作用,了解程序的基本元素和编制过程,从而进一步认识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了解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了解算法在整个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读懂简单程序代码,理解代码执行目的。

  五、教学理念

  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注重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的渗透。采用了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驱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教学方法;强调信息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评价隐含于学习过程之中。

  六、教学策略

  营造和谐生活化的计算机程序体验课。通过一定的课堂情景的创设和学生探究、体验活动,力求让学生首先体会到计算机程序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的不可替代性,并产生自己动手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身边具体问题的愿望。进而了解利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有能力和有意愿把这样的方法真正地溶入到现实生活中去。最后能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培养良好的利用技术优势为自己生活服务的意识和相应的信息技术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围绕“情境导入→合作探究→讲授新知→交流评价→实践拓展→课堂总结”这么一条主线索来开展教学活动。

  七、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极域电子教室等。

  八、教学过程: 略。

  九、教学反思:

  就整堂课来说,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老师分析、讲解基础上,让学生从自学到实际案例的分析研究直到最终完成程序,逐步体验程序编写的过程;通过对比学习法完成了初步理解计算机程序的执行目的的目标。

  2、本节课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局面,合作讨论为辅,学生动手机会多,教学效果较好。

  3、舍弃教材的案例,选用身边的出租车计价学生更能理解和接受,根据学习的流程对案例分析研究最终完成程序编写,体验了编程的乐趣,为下步学习算法和程序设计打下良好的兴趣基础。

  本节课存在的不足:

  1、学生存在差异,部分学生数学上的算法没有完全掌握,更不太熟悉VB编制环境,此过程遇到疑难,导致步步跟不上,对后续教学造成部分学生兴趣不高。

  2、提升拓展效果不明显。

计算机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会打开PowerPoint,了解幻灯片的界面。

  2、会根据“内容提示向导”制作幻灯片。

  3、会播放幻灯片。

  教学重点:

  会根据“内容提示向导”制作幻灯片。

  教学难点

  在根据“内容提示向导”制作幻灯片时能设置好相应的设置

  课前准备:

  制作一组幻灯片范例—海报。

  教学过程:

  一、引起动机

  师演示课前准备好的幻灯片。

  想制作图文并茂的海报吗?想制作充满动感的幻灯片吗?那么,就和我一起走进多姿多彩的Powerpoint世界吧!

  二、新课教学

  1、进入Powerpoint世界(师演示)

  单击[开始]按钮,选择[程序],单击[Microsoft Powerpoint]

  命令,你会看到Powerpoint启动对话框。

  2、学生启动Powerpoint

  3、用Powerpoint内容提示向导制作一张海报。(师示范)

  ⑴在Powerpoint启动对话框中选择[内容提示向导]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⑵出现“内容提示向导”对话框,单击[下一步]按钮。

  ⑶选择“通告/海报类”的演示文稿,单击[下一步]按钮。

  ⑷在“演示文稿的用途”中选择[普通演示、非正式会议、讲义],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⑸在“是否打印讲义?”中选择“否”,单击[下一步]按钮。

  ⑹在“演示文稿标题”一栏输入海报标题海报,在“您的姓名”一栏输入四(4)班,在“附加信息”一栏输入全体同学,然后单击[下一步]。

  ⑺单击[完成]后,进入Powerpoint的'大纲视图 。

  ⑻师讲解视图工具的使用。

  三、学生模仿教师练习。

  1、输入海报的内容(师及时指导)

  2、进入幻灯视图

  3、播放幻灯片

  选择[视图]菜单中的[放映幻灯片],就能看到播放的效果。如果想看下一张,只要单击一下鼠标左键就可以了。

  四、展示学生作品

  教师总结本课内容

计算机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简要的介绍了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到多媒体的运用的基本情况,展示了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灿烂前景。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媒体、诞生、迅猛、埃尼阿克。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关系,感悟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趋势。要求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培养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关系,感悟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趋势。要求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培养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难点:

  要求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培养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构想:

  教学本课可让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带领学生参观多媒体设备,并请电教老师为学生讲解、演示。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电子计算机。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反复读,一边读一边思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读,基本理解课文讲的几个要点。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1、同学们,有人说“学会英语和电脑,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新世纪已经来到了,你了解电子计算机吗?你知道多媒体吗?让我们来学习课文《电子计算机和多媒体》。

  2、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

  1、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在文中批注,哪些内容是你原先知道的,哪些内容是通过学习本课知道的。

  3、把你感兴趣或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三、指名朗读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

  2、同学互相指正字音,识记生字。

  3、出示“史密森博物馆”“埃尼阿克”等较拗口的专有名词让学生读熟。

  四、再读课文。

  1、分小组朗读课文。思考:

  (1)课文介绍了有关计算机的哪些知识?

  (2)什么是多媒体?

  (3)电子计算机和多媒体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2、在课文中画一画,注一注。

  3、同学之间讨论交流。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讨论。

  五、释疑、交流。

  1、课文介绍了有关计算机的哪些知识?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诞生的埃尼阿克。

  (2)短短几十年繁衍了好几代。

  (3)和人脑一样,把外界传来的信息进行迅速的判断和处理,称为“电脑”。

  2、练习说话:电子计算机之所以被称为电脑,是因为……

  3、什么是媒体?什么是多媒体?你能举例说明吗?

  出示投影:

  (1)媒体就是 ,像电话能 ,电报能 , 能 , 能 ,……我们都叫它媒体或媒介物。(请学生充分地运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

  (2)多媒体就是 ,它的功能非常丰富,既能像 ,又能像 ,还能像 ,……真是“十八般武艺精通”。

  4、哪一段集中写电脑和多媒体的关系?

  (1)指名读课文。

  (2)电脑和多媒体有什么关系?(电脑是多媒体,是信息处理系统的“司令部”。)

  5、学习课文第五段:

  (1)其实现在很多电脑本身就装备了多媒体系统,我们就称它为多媒体电脑。根据你的了解,能说说多媒体电脑的功能吗?

  (2)多媒体电脑的这些功能拟尝试过吗?效果怎样?(畅所欲言)

  六、带领学生去微机室感受多媒体的奇妙。

  作业设计:

  查找有关多媒体的资料,以便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8、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计算机 判断、处理信息 ――司令部

  多媒体 传送信息―――设备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交流资料,启发学生想象计算机会有哪些发展。

  学生学习过程:

  一、交流认识。

  1、请举例说明电脑和多媒体的关系。

  2、边演示边介绍你的电脑有哪些功能。(越多越好)

  二、延伸激情。

  大家想像一下:十年、二十年后的电子计算机会“神”到什么程度呢?或者说你想发明什么样的计算机呢?用上“过去……现在(将来)……既能……又能……还能……”说话。

  三、理清课文脉络,总结写法。

  1、快速浏览课文,看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为什么这样分?给每一部分加上合适的小标题。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1)“电脑”发展史。(2)多媒体功能丰富。(3)多媒体电脑越来越神奇。

  2、电子计算机那么神奇,但作者介绍的却浅显易懂,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用了很多我们熟知的事物来说明,这是一种很有用的说明方法,我们今后可以在自己的习作重运用。

  作业设计:

  1、根据你的想象,写一写十年、二十年后的电子计算机。

  2、收看中央电视二台的“互联时代”。

  板书设计:

  “电脑”发展史

  8、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多媒体功能丰富

  多媒体电脑越来越神奇

  课后反思:

【计算机教案】相关文章:

计算机教案11-12

认识计算机教案03-03

关于计算机的教案03-11

小学计算机教案03-11

计算机教案模板02-27

【精选】计算机教案四篇03-16

【精选】计算机教案3篇05-19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02-21

计算机教案(15篇)02-09

计算机教案14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