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5-01 19:08:09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四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四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第六组单元分析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小牧童,竟然对着著名大画家戴嵩的画大喊:"画错啦,画错啦!"这胆量令人佩服。另一个小孩子,打碎了老奶奶的玻璃,攒了三个星期,凑足了7美元,赔了钱,道了歉,这种诚实的品质也同样令人敬佩。而"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却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无论古今中外,孝道都是永恒的美德。本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选课文,诚信、孝敬父母贯穿始终。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既有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动作的描述,又有惟妙惟肖的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没有任何空洞的说教。所以,老师在教学中不要给孩子们讲述空泛的道理,要领着他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认识生字,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发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

  21画家和牧童

  教材简说

  戴嵩身为著名画家,地位可谓十分尊崇。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声炸雷,而戴嵩却从善如流,既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又非常诚挚地向牧童道谢,虚心之美德令人感动。伽俐略敢于挑战亚里士多德,是何等的胆识!小小一个牧童,面对地位尊崇的大画家出现的错误,竟然"挤"进赞叹着的人群大喊"画错啦",又是何等的率直不盲从,实事求实,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非圣贤,孰能无错?文坛巨匠苏东坡有"菊花萎而不落"的笑谈,万世敬仰的孔夫子也有无法解答"两小儿辩日"的尴尬,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崇高与伟大。戴嵩身为著名画家,地位可谓十分尊崇。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声炸雷,那他是怎么表现的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画家与牧童间的故事吧!

  二、识字写字

  1、初读课文找出生字。

  2、交流识记的生字。

  (1)偏旁归类识字:抹-批-拱惭-愧

  (2)加偏旁识字:区-驱共-拱

  (3)换偏旁识字:沟-购绳-蝇渐-惭瑰-愧

  (4)看字形识字:"墨"-墨是黑色的。

  (5)联系生活识字:"价"超市里写有"天天平价"。"购"镇上的粮站墙上写有"收购玉米"几个字。

  3、交流生词。如:夸赞称赞赞扬和蔼惭愧观赏沉思浓墨涂抹轻笔细描4、交流收集的好句子。如:

  (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2)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3)"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用!

  (4)"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5)"画错啦,画错啦!"……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

  三、写字指导。

  (1)"我的发现"。"抹、挤、拱、批"这四个字都有提手旁。写"抹"字,把提手旁和"周末"的"末"字合起来;写"挤"字,把提手旁和"整齐"的"齐"合起来;写"拱"字,把提手旁和"共同"的"共"合起来;写"批"字,把提手旁和"比赛"的"比"合起来。"商"字很像"摘"字的右半边,但同字框里面不一样。"价"字有三个撇,最后一撇一前两撇写法不同。"钱"字和"浅"只是左边的偏旁不同。

  (2)示范指导。兄、呆:上面的"口"要上宽下窄;"兄"的最后一笔要圆润舒展;"呆"下面部分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钱:左短右长,重点指导金字和斜钩的写法。购:"宝贝"的"贝"字和"勾画"的"勾"字都写得瘦长一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写课题"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设疑,引导读书:这个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却对小牧童连连拱手道谢,说:"多谢你的指教。"这是怎么回事呢?快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朗读感悟

  1、初读,整体感悟。

  (1)自读。课前自主朗读课文,勾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并用简短的话写下你的朗读体会(可以在课文中批注)。

  (2)朗读展示。向大家展示人的朗读和读书体会。

  (3)根据以上交流,再读全文,想想故事中谁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为什么?

  2、看图,重点朗读感悟。课文的人物对话描写得很生动,文中还有一幅很形象的插图。要充分利用课本,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发挥学生的联想,想象来感悟课文,品读课文。

  (1)出示课文插图,在文中找出图中不同的人说的话,仔细读一读。

  (2)图上的哪个人是大画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图中的故事。

  (4)对比,感悟人物品质。戴嵩--牧童年龄不一样: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地位不一样:一个是画家,一个是牧童。生活不一样:一个画画,一个放牛。品质不一样:一个谦虚,一个勇敢、实事求是。

  3、领悟内容,诵读全文。

  (1)学了课文,联系你的体会,你想对谁说什么?如:我想对戴嵩说:真佩服您!您的画画得多好。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您又是那样谦虚,一个大画家还虚心向一个牧童请教。我想对牧童说:你真了不起!敢向大画家提意见。你也很会观察,斗牛的情形你记得清清楚楚。

  (2)带着各自对课文的体会,自由诵读全文。

  三、积累运用

  1、"一"的本领真大。自然数中的"1"表示最小,而我们汉语中的"一"的本领可大了。它在句中和别的`词语组合在一起,表示的意思丰富极了,不信,你读读下面的句子:

  (1)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说明画家的动作很快。)戴嵩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说明他的画真好,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请你举出这样的例子,也来夸夸我们汉语中的"一"吧。

  2、"我知道"。"我知道"中的小朋友知道我国好多有名的画家。你知道吗?读一读,看一看,欣赏一下名画家徐悲鸿画的马,你会感觉到什么呢?给他的图配几句话吧。

  四、实践活动

  开一个"人无完人"的故事会。课外惧能说明"任何人都不会是完人,都需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故事,自己读一读,并和同学交流交流。

  如:1、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

  2、华罗庚的故事(《自学成材的华罗庚》)小时候的华罗庚,有一次,读了一本数学书后,问他的老师:"这本书中有站不住脚的地方,我能批评书中的错误吗?"老师说:"当然可以,就是圣人也有错误。"

  3、漫画。一位雕塑家公开展出他的艺术品--马,并悬赏给他指出错误的人。许多人纷纷前去,都败兴而归。一位盲人上前去摸,发现这匹马的头是向后转的,可是马的脖子上却没有"皱纹"。他的发现让雕塑家大吃一惊!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片断一】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用想像去欣赏阳光下那美丽的景色。清晨,一轮红日缓缓地从东方升起,金色的阳光洒遍了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听听!小鸟唱起了欢快的歌儿。闻闻,花儿散发出迷人的香味。看看!田里的禾苗在阳光的照耀下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在阳光下更高了……

  (同学闭上眼睛,听得陶醉了,陷入了美好的遐想之中……)

  师:小朋友们,美吗?让老师也来分享你美好的想像.谁先来说说?

  生1:我看到了一个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把天边的云儿都给染红了。

  师:祝贺你!你的想像可真美!

  生2:我看到了草地上的花儿开得很美,蝴蝶都在花儿上跳起舞来。

  师:能想像出美丽的蝴蝶在阳光下舞蹈,了不起!

  生3:我看到了可爱的鸟儿正在树枝上唱着歌儿,鸟妈妈听了可高兴了。

  生4:我想到了阳光下的公园最美,小朋友在玩耍,爷爷奶奶在打太极拳,叔叔阿姨在跳舞,嘿,真热闹!

  师:是的,阳光给大地带来了生机,给生命带来活力,我们喜爱阳光,也感谢阳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阳光》这篇课文,想读一读吗?

  生(响亮地):想!

  师:那就请你们用自身喜欢的方式大声地读读课文吧!

  【片断二】

  师:金色的阳光像金灿灿的金子,洒遍……(引读第一自然段)。禾苗、小树、小河在阳光下和平时可不一样哟!哪里不一样呢?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就知道了。

  (同学自由读课文第二段)

  师:你读了这一段,懂得了什么?

  生:我懂得了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

  生:我懂得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长得更高了。

  生:我懂得了小河在阳光下像长长的锦缎。

  师:“更绿”、“更高”是什么意思?请你们结合这两个句子,再认真读一读。

  (出示第二自然段的一、二句话。)

  生1:“更绿”“更高”就是比原来绿、比原来高。

  生2:我知道了小树在阳光下生长,所以“更高”了。

  生3:禾苗在阳光下会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更绿”了。

  师:你怎么知道光合作用的'?

  生3:我从《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上看到的。

  师:能从课外书上获得知识,这种学习方法非常好!

  (引读第一、二句,同学再次朗读,加以体会。)

  师:可见,田里的禾苗,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长得比原来更好了。你还知道哪些东西因为有了阳光,长得更好了呢?大家学着课文里的句子来说一说。

  (出示:_______的______,因为有了阳光,更_____了。)

  生1:地里的茄子,因为有了阳光,更紫了。

  生2:地里的辣椒,因为有了阳光,更红了。

  生3:地里的西瓜,因为有了阳光,更大了。

  师:除了地里,也可以说说其它地方。

  生4:果园里的苹果,因为有了阳光,更红了。

  生5:路边的小草,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

  生6:公园里的花,因为有了阳光,更美了,也更香了。

  师:除了植物,也可以说说动物呀!

  生7:草原上的马,因为有了阳光,跑得更快了。

  生8:山上的小兔,因为有了阳光,变得更可爱了。

  师:能不能把这些动物说得更可爱一些,就好像我们看见了他们一样。可以先在四人小组里说说。

  (同学在小组里边比划着边述说着。)

  生9:花园里的小蜜蜂,因为有了阳光,更忙了。

  生10:树上的小鸟,因为有了阳光,叫得更欢了。

  师:这个“欢”字用得好!让我们也看见了小鸟开心的样子。

  生11:学校里的小朋友,因为有了阳光,笑得更开心了。

  师:同学们个个都像小诗人,说的句子真美!书中还有一个很美的句子,能找出来吗?

  (指名读、引读第三句。)

  师:谁见过“锦缎”?

  生:我见过,妈妈装首饰的盒子里铺着块锦缎,我带过来给大家瞧瞧。

  (同学见了皆赞叹不已。)

  师:锦缎漂亮吗?谁来说一说?

  生1:锦缎是用丝绸做的,摸上去滑溜溜的,很舒服!

  生2:锦缎在阳光下会发光,非常漂亮!

  生3:闪光的锦缎在阳光下像小河。

  师:能说“锦缎像闪光的小河”,真不错!为了奖励各位小朋友的出色表示,请你们观赏一条锦缎般的小河。

  (出示挂图“河面上波光粼粼,像绿色锦缎般美丽”)

  师:阳光下的小河真美呀!其实,何止是小河美,阳光下的景色都很迷人。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这一段吧!

  (齐读,赛读第二段。)

  【片断三】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令老师折服!老师从你们的读中,真的感觉到了阳光的魅力与伟大。现在,你们肯定有很多话想对阳光说吧?

  生1:谢谢你阳光,你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生2:阳光,你的身手真大,你太了不起了。

  生3:阳光,我们真的感谢你!

  生4:阳光,你使世界变得更美好,我们都爱你!

  师:是呀,因为有了阳光,世间万物都有了生机,世界也变得更美好了。同学们,你们爱不爱阳光呢?

  生:(齐声喊)爱!

  师:那么,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读出对阳光的爱,好吗?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方法与过程

  通过聆听感受、自读自悟、品读深入等阅读活动过程

  中理解文本,掌握“读——品——背”的学习方法,并在句式练说、朗读表演中得到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态度、情感、价值观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的真情实感,培养儿童博大而纯真的心。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学习方法,试背课文。教学难点

  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续编诗歌,训练语言。产生关爱他人,关爱生命,爱护环境的愿望。

  教学前提

  1、了解故事《神笔马良》

  2、在第一课时已初读课文,学会认9个生字,并练习写8个生字。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猜猜老师要画什么?(毛笔)

  2、版画:毛笔,板书:笔,找出画与字的联系。

  3、引出神笔。

  4、马良用神笔做了许多好事,

  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用它来帮助谁呢?

  5、揭题:假如

  整体感知

  1、问题:我们的课文里有谁需要帮助呢?假如有了马良的神笔,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呢?

  2、教师范读。

  3、根据生回答归纳板书:

  ——小树——

  ——太阳小鸟——

  ——谷粒西西——

  ——好腿

  4、小结:瞧,我们周围不仅有需要帮助的人,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植物和小动物。

  学习第一节诗歌读

  1、刚才,你们能发现老师的优点和不足,下面该轮到你们读了,给自己提点要求吧。

  2、品读“叹息”一词:用第一节诗里的句子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谁愿意上来扮演缩着身子,轻轻叹息的小树?引导学生通过做动作和表情来理解“叹息”。想象:小树边叹息边说什么呢?

  3、品读“快活”一词:想象:如果这个时候,天空中出现了一个红红的暖和的太阳,小树又会说什么呢?这时候的小树感到怎样?用书上的一个词来形容——快活。谁能快活地把这一段读一读?(个别读)谁能比他读得更快活?(齐读)

  4、自由品词:你最喜欢这一节诗里的哪个词?(红红的、寒冷的、轻轻……)当你读到这些你喜欢的词的时候,要更有感情一些,要读出你的喜爱之情。谁愿来给大家做个示范?先说你喜欢哪个词,再读一读。其他同学也有自己喜欢的词语,那就自己读一读吧。背

  5、背诵指导:这节诗歌的顺序是,先提出“假如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再讲给谁画什么——最后讲画的理由。小结

  6、学法:读——品——背(品的方法:找出你喜欢的词语,理解它的意思;还可以拿别的词语替换一下,比较表达效果的不同……)

  学习第二节诗歌小组活动

  1、小组内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可以自由读或轮流读。

  2、你最喜欢这一节诗里的`哪几个词印象特别深?为什么?和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你还能用表演的形式让组内的小朋友也喜欢这些词。

  3、轮换不同的方式多读几遍,根据“假如……——给谁画什么——为什么画”的句式,试着背诵这一诗节。

  小组汇报

  1、觉得自己读得特别好的小组起来读。

  2、愿意说说诗中的好词语的小组有吗?

  3、哪个小组能背下这一节诗?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是四人小组内用了“读——品——背”的方法来学习第二节诗歌的。在读中品味词语,在背中积累语言。你们说这个学习方法好不好?那么,接下来就请你们用这个方法自学第三小节诗歌。

  学习第三节

  1、根据“读——品——背”的方法来自学第三节诗歌的。

  2、个别读。

  3、品好词。

  4、试背诵。

  学习第四节

  1、诗歌的末尾出现的六个小圆点儿,是什么标点符号?

  2、省略号代表什么意思?

  3、为什么作者要在这里使用省略号呢?

  拓展思维

  1、我想作者一定是想让我们也来说一说“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画什么,为什么要画。”

  2、说一说

  3、四人小组合作创作一篇更新版本的。

  总结

  1、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在这动听的旋律中,我们这堂课也要结束了,但是希望人们相互之间的关心和爱心永远不会结束,只要人人付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学习第一段,体会猫的古怪。

  1、自由轻声朗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什么?

  2、指名学生说说读懂什么。

  板书(卡片):老实贪玩尽职勇猛高兴时温柔可亲

  胆小古怪不高兴一声也不吭

  3、读板书。

  4、出示: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要求选自己喜欢的一种形式,填进黑板上写猫性格的词。

  5、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按一种形式,摆猫性格古怪的词。

  6、指名学生具体地讲讲猫的性格为什么古怪?

  7、教师领说黑板上的句子。

  8、看来,这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作为第一段的段落大意,这种方法叫做摘录法。

  9、教师领读第一小节。

  课文是用什么句式把猫的老实、领玩、尽职的矛盾性格连起来的?(说它的确可是)

  10、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出示: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______________

  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三自然段的句式。

  二、再读第一段,体会情感。

  1、猫的性格这样古怪,作者喜欢吗?再读第一段,哪些句子最能反映作者喜欢猫?

  比较: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第一句体现出什么感情?

  女同学读出第一句中的讨厌感情,男同学读出第二句中

  喜欢的语气。

  2、还找出了哪些句子?(它还会丰富多腔地)

  (1)师:猫的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好像

  生:(接答)像唱歌、说话

  (2)指名读这句句子。

  3、还找出了什么句子?

  4、老师觉得猫捉老鼠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

  (1)尽职、闭息凝视是什么意思?

  (2)出示填空:

  闭息凝视()

  一连就是几个钟头()(专心、耐心、决心)

  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3)指名读猫捉老鼠的句子,读出专心、耐心、决心。

  5、师: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再读读第一段,找出刚才没有读的句子。读出味道。

  三、朗读第一大段。

  师:读着读着我们也喜欢上了猫,朗读全文。

  四、写作练习。

  师:老舍爷爷把这只古怪的猫写得这么可爱,真不愧为语言大师。老师这里有几幅图,同学们可以用说它

  的确可是的句式,围绕一句话来写。

  五、学生写作。

  板书:

  猫

  老实贪玩尽职

  古怪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也不吭

  胆小勇猛

  摘录法说它的确可是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北京教案02-27

小学语文太阳的教案11-16

小学语文教案11-07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11-14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11-17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12-30

小学语文掌声教案12-28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