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3-05-02 19:38:38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热门】小班教案集锦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热门】小班教案集锦7篇

小班教案 篇1

  游戏:猜猜我是谁

  活动目标:

  1.辨别并愿意模仿几种常见小动物的叫声。

  2.学说简单的句子:"喵喵喵/汪汪汪,请你猜猜我是谁?"师问:小狗/小猫/青蛙,怎么叫?幼答:小狗/小猫/青蛙,汪汪汪/喵喵喵/呱呱呱/。

  3.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小动物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 猜测小动物的名字。

  师:(模仿小动物的叫声)今天,我们班来了好多的小动物,一起来听听看,有些谁呢?喵喵喵,谁来了?

  幼:小猫师:再来听一听谁又来了?汪汪汪。

  幼:小狗(以同样的方式模仿青蛙、小鸡等动物的声音找个别幼儿或集体猜测)。

  二、学说以对话的形式练习学说简单的句子。

  师:这些小动物的`声音真好听,你们想学它们的叫声吗?

  幼:想(老师请一幼儿做示范,如:师问:小狗怎么叫?幼答:小狗汪汪汪。明白了吗?有个别的到集体的。)三、游戏"猜猜我是谁"。

  1.猜测小动物的名字。

  师:哇,我们班来了这么多的小动物,现在,老师来和宝宝们做游戏了,想玩吗?

  幼:想师:我们这个游戏的名字叫"猜猜我是谁?"(将猜的人蒙上眼睛,被猜的幼儿学叫动物的叫声。我们宝宝学叫一种小动物的声音,让蒙上眼睛的宝宝猜猜是哪一种小动物。)

  2.猜测小朋友的名字。

  师:我们上幼儿园都这么久了,一定认识了好多的新朋友,现在要请小朋友们来猜一猜新朋友叫什么名字。(猜的人蒙上眼睛,被猜的幼儿说一句"请你猜猜我是谁。")

小班教案 篇2

  科学领域:

  活动目标:认识小朋友,愿意和小朋友共同游戏。

  活动准备:乐曲《你在哪里?》

  活动形式:集体教学。

  活动过程:

  1、你有吗?

  大拇指(大指哥)、食指(二指哥)、中指(中指哥)、无名指(四指哥)、小指(小弟弟);

  听音乐:边唱边示范动作:(1)拍手唱:x指哥,x指哥,你在哪里?(2)伸出被叫的指头: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你好不好?

  2、小朋友,你在哪里?

  老师领唱:x x x,x x x,你在哪里?幼儿接唱: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你好不好?

  3、你能记住谁?

  小朋友轮流领唱:x x x,x x x,你在那里?集体指认唱:他在这里,他在这里,他在微笑。

  4、杨老师在哪里?

  老师参与幼儿游戏中,是幼儿的情绪达到了高潮,也拉近了师、幼间的'距离,使幼儿感觉老师就是他们的大朋友。

  5、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结束游戏。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变换花样玩球,培养幼儿能够大胆表达、自我表现的能力。

  2、喜欢玩球,体验参与集体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控制球按指定方向滚动;练习自抛自接球。

  【活动准备】

  皮球每人一个;球框一个;音乐;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你们喜欢球吗?你们喜欢玩什么球?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球宝宝,它们想和我们一起做游戏,教师边演示边对幼儿说:“大皮球,真好玩,拍一拍,它就跳,滚一滚,到处跑,踢一踢,就前进。”

  二、基本部分:

  1、怎样让球动起来?并让幼儿做示范

  幼1:我拍一下球就动了。

  幼2:我是用头来顶球的。

  幼3:我用脚踢球,球会滚动。

  幼4:我用小棒子推着球走。

  ……

  2、练习用各种方法玩球。

  (1)请小朋友说一说球都有哪些玩法。

  (2)幼儿按自己的方法玩球。

  3、移球游戏。

  (1)小朋友,你们想一想,一个人怎样给球搬家?

  引导幼儿自由探索各种玩法:如两手心托球、夹球跳、背球、抱球在胸前等。

  (2)两人合作该怎样搬运球?

  如:两个小朋友面对面,用腹部或胸部夹住球往前走。

  两个小朋友背对背,用背部夹住球往前走(又叫背娃娃)。

  4、寻找更多的玩法。

  与幼儿探索四人玩球,集体玩球的`方法。师幼共同讨论,想办法。

  5、教师表演花样玩球,吸引幼儿跟随老师练习多种玩球的方法。

  跟老师一起拍,边数边拍:一二三——慢点拍——快点拍——用力拍——轻轻拍——左手拍——右手拍——双手拍——两手交替拍

  老师注意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孩子们的创新玩法,给予鼓励。

  三、结束部分:

  1、游戏:送球宝宝回家。

  幼儿双手拿球把球宝宝送到球框里面。

  2、幼儿随老师在音乐伴奏下做放松运动。

  如:拍拍腿、捏捏胳膊、学小鸟飞等。

  【活动反思】

  幼儿对于玩球特别感兴趣,积极性高,通过花样玩球,锻炼了幼儿的大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的能力,培养了幼儿与同伴合作互助的良好品德,同时培养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创造性表现突出,思维活跃,课堂效果良好。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并能根据问题进行正确、连贯的表述。

  2.提高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专心聆听、大胆表达的习惯。

  活动准备:奶牛图、水果图、果汁卡片、绘本PPT、杯子和果汁。

  活动过程:

  一、出示字卡,导入:

  你们吃过什么水果呀?("水果"字卡)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个水果宝贝,看看是不是什么,你有没有吃过。(逐个打开图)

  二、学会根据颜色,给水果配相应的果汁。

  1.这些水果你们爱吃吗?

  除了你们之外,还有谁想吃?(打开大的奶牛图)

  2.这头奶牛喜欢吃这么多水果,所以它挤出来的牛奶也是水果味的啦。你看,这是什么味的牛奶啊?(示范把一杯黄色的饮料贴在香蕉奶头下。)

  3.请一些小朋友把所有牛奶都贴在相应奶头下。这是一头爱吃水果的牛,还是只能挤果汁牛奶的牛

  三、阅读故事,有效提问。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个故事,封面上是故事的题目,题目是《爱吃水果的牛》。

  1.这是一个森林。森林里长满了什么?

  2.主人每天给牛喂好吃的水果,有什么水果呀?(逐页翻:香蕉、木瓜、西瓜、杨桃)

  3.这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4.主人着凉了,生病了。生病的人会怎样?

  5.除了主人,还有的邻居也都感冒了。

  6.谁没有生病?它还在吃什么呢?

  7.牛给生病的主人挤了杯草莓牛奶。主人喝了以后会怎样呢?

  8.奶牛除了能挤草莓牛奶,还能挤什么牛奶呀?

  9.这些水果牛奶给谁喝了?

  10.对人们有什么好处呢?

  11.吃水果好不好呀?有什么好处呀?现在人们都知道了,他们都成了爱吃水果的人。

  四、欣赏水果的相关视频。

  小朋友,你们愿意做个爱吃水果的人吗?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段水果的儿歌,大家跟着读一读吧。

  五、喝果汁牛奶。

  读过水果儿歌后,小朋友也累了,老师要请大家喝牛奶了,你们要喝吗?

  (老师拿杯子挤牛奶)请你一边喝一边猜,喝的是什么味的牛奶啊。

  活动反思:

  小班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太长,如果单纯的说说、看看、读读是不能完全吸引孩子的注意的。在本次活动中,老师巧妙的利用孩子的现实情况,结合最常见的"牛奶"进行相关的.绘本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授故事时,老师还绘制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奶牛,随着故事的进展,这个奶牛不仅帮助孩子理解故事,还能让孩子在阅读中体验情节的直观性,感受故事带给读者的愉悦。活动最后的品尝环节更是把孩子的情绪推向了高潮,视觉、听觉以及味觉的结合使本次活动更加完整。

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对落体现象产生兴趣,初步了解物体下落(即小精灵跳舞)的奥秘与它的轻重有关。

  2、乐于投入到游戏,能用语言、体态动作来表达自己的发现。

  3、初步尝试做简单的记录。

  二、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

  1、幼儿摆弄落体进行感性探索,并能用语言或体态动作大胆展现。

  2、初步了解物体下落的奥秘与它的轻重有关。

  活动难点:

  1、初步了解物体下落的奥秘与它的轻重有关。

  2、用画画的方式记录探索结果。

  三、活动准备:

  1、知道小精灵的意思。已经认识鸡毛、纸球、鸡毛毽子。

  2、雪花片积木、纸条、树叶、鸡毛、纸球、鸡毛毽子若干。

  3、记录表若干。展示板。蜡笔。

  四、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会在空中跳舞的小精灵,想不想知道它们是谁呀?

  投影仪依次出示实物 纸球、纸条。幼儿观察,并跟他们打招呼。

  师:“小精灵想和小朋友玩一个“掉下来”的小游戏。教师示范:玩的时候要要把小精灵举得高高的,然后放开手,眼睛看好小精灵在空中是怎么掉下来的?想不想跟他么一起玩?

  现在,请你们每人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小精灵玩玩。

  2、第一次选择材料摆弄落体,进行初步感性探索。(二样:纸球、小纸条)

  请幼儿自由选择一样物体玩一玩,观察这个物体落下来的情景。

  小精灵玩累了,我们把他送回家。

  提问:你刚才跟谁玩的?它们是怎么掉下来的?用动作来学一学它们的样子。

  幼:“小纸球掉下来的时候是直直的。”

  师:是这样吗,老师也来试一试。噢,果然小纸球是直直地落下来的。

  师:来,我们一起用身体学学小纸球掉下来的样子。(小纸球,笔直笔直跳个舞。)

  继续提问:你还跟谁玩了?他掉下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你也用动作来学学?

  幼:“小纸条是一扭一扭掉下来的。”

  师:哦,是吗,老师也来试一试。嗯,小纸条是一扭一扭掉下来的。

  师:那我们用身体来学学小纸条掉下来的样子。(小纸条,一扭一扭跳个舞)

  3、第二次选择材料摆弄落体,再次进行感性探索,并初步了解记录方法(四样:树叶、积木、纸球、小纸条)。

  师:还有一些小精灵也想与你们玩掉下来的游戏。你们去挑个刚才没玩过的小精灵,和它玩一玩,看看它们掉下来时是怎么跳舞的?记住哦,玩的时候要把手举得高高的,然后再松手。最后小眼睛要看好小精灵在空中是怎么掉下来的。

  幼儿自由操作探索。

  师:小精灵有点累了,我们把它们送回家。

  谁来说说看,这一次你又和哪些小精灵玩了,它们掉下来时是怎么跳舞的?

  幼:“小树叶是一扭一扭,摇摇晃晃掉下来的。”

  师:哦,是吗?老师也来试试看。果然小树叶也是一扭一扭掉下来的(师当场画上曲线)。

  来,我们用身体也来表现一下小树叶掉下来时跳舞的样子。(小树叶,一扭一扭跳个舞)

  再伸出二拇哥也来学一学小树叶跳舞。(小树叶,一扭一扭跳个舞)

  继续提问:谁和积木小精灵玩的?它掉下来时是怎么跳舞的?你也用动作来学学?

  幼:“小积木掉下来的时候是直直的。”

  师也示范小积木掉落的过程。噢,小积木是笔直笔直地落下来的(师当场画上直线)。

  师:那我们用身体来学学小积木掉下来的样子。(小积木,笔直笔直跳个舞)

  再伸出二拇哥也来学一学小积木跳舞。(小积木,笔直笔直跳个舞)

  4、第三次次操作探索,幼儿也尝试用“画”的方法记录。四样:(鸡毛、鸡毛毽子、纸球、纸条)

  师:“还有好多小精灵也要跟我们玩游戏呢?不过这次除了要跟小精灵玩,还要把他们跳舞的样子用线条画出来哦。

  (听清楚要求,先与小精灵玩一玩,再找到它的照片,如果是一扭一扭的,就用蜡笔给它送上波浪线,如果是笔直笔直的,就送给它直线。)

  幼儿选择材料,并进行操作记录。教师在幼儿操作的时候再次提醒要求。

  4、展示板展示幼儿的记录表。集体检查记录

  师:小朋友真能干,把小精灵跳舞的样子都记了下来。那我们来看看有没有画的不对的呢?师随讲述当场验证。并贴上老师正确的记录结果。

  5、引导规纳要物体掉落要点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和小精灵玩了掉下来的游戏,知道了小积木、小纸球、鸡毛毽子是直直的跳舞掉下来的。小纸条、小树叶、鸡毛是一扭一扭跳舞掉下来的。那怎么会这样呢?那我们来比较一下就知道了。

  师引导幼儿(指名)通过比较的方式(小纸条与纸球、鸡毛与鸡毛键子),感知落体规律。噢,原来轻的是一扭一扭掉下来,重的是笔直笔直掉下来。

  五、延伸活动: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东西,他们掉下来的样子也非常有趣,我们下次再去看看,它们会怎么跳舞掉下来。好吗?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并了解水位高度与水柱喷射间距离的关系。

  2、启发幼儿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合作的能力。

  3、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不同大小的塑料瓶子若干。

  2、红、蓝色的及时贴、盆子、杯子个一个作为备用。

  活动过程:

  一、设计情景,激发兴趣:

  1、小朋友喜欢玩水,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瓶子,我们一起来玩喷水游戏。

  2、观察面前的两个瓶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喷射的水柱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二、教师与幼儿一起动手操作,交流经验。

  1、拿起个杯子装上水,让幼儿看一下水位高度。

  2、每个水标喷射水柱的距离如何让幼儿自己观察,判断。

  3、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一下。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互相探讨。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积极观察、寻找春天植物发芽的现象,知道植物发芽是春天的特征之一。

  2.乐意用语言和动作等表现嫩芽的特点。

  3.关注周围植物的变化,有初步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能通过观察、寻找春天植物发芽的现象,知道植物发芽是春天的一大特征。

  活动难点:

  能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现嫩芽的特点。

  活动准备:

  1.选择初春时小草、树木刚发芽时的户外场景。

  2.树木嫩芽PPT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回忆冬天的树木是什么样子。

  师:冬天时,树木是什么样子的?你见过吗?(没有叶子、光秃秃)

  二、自由表达对春天的认识。

  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师:春天到了,公园里的花草有什么变化?光秃秃的树枝上会有什么变化呢?谁来说说看(鼓励幼儿自由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或猜测)

  三、师幼一起寻找、观察小芽。

  师:春天到了,我们走近些看一看树木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边走边观察周围树枝上的变化,帮助幼儿寻找树上的“芽”)

  师:你在哪里找到小芽的?(树枝)你看到的小芽是什么颜色的?像什么?和你隔壁的小朋友说说你自己的发现。(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芽的颜色、形状,自由寻找并相互交流各自看到的小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师幼总结:小芽是浅绿色的,嫩嫩的,是春天的特征之一。

  师:想一想,你们能不能用动作学一学小芽的.样子?(引导幼儿用体态动作来表现自己所看到的小芽)

  四、结合PPT,增加生活经验。

  师:刚才我们在外面找了找小芽,我们再来看看春天还有哪些树上也有嫩芽?

  师:你还见过哪些植物上有小嫩芽?它们是什么样的?来说给其他小朋友听(引导幼儿回去后观察、寻找周围植物的嫩芽)

  师总结: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小草、小树的种子都发芽了,花儿也开得漂漂亮亮的,春天真美啊!

  活动反思:

  春天到了,天气变暖了,这两天一直是晴好的天气,鸟语花香,这么好的环境、天气,不上这节课真浪费啊!班级里的自然角早已经布置好了,小朋友们从家里带过来的各种植物种子都已经开始冒出小小的芽来,更为我上这节科学课提供了最好的实物参照。在观察自然角的时候,小朋友们围在边上,用好奇、希冀又带点惊喜的眼光看着从松翻的泥土中破“土”而出的小嫩芽,满心欢喜。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春天”这个词,已经随着小芽而进入到孩子们的脑海中了。说得再多,也远不如眼见为实来得贴切。所以我想:对于这群天真的孩子,用事实来说明问题更比用故事、图片之类来得直观、强烈得多。课程与实际相联系、相结合,往往能获得更出色的效果。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的教案04-20

小班教案11-07

小班教案安全教案03-16

小班活动教案09-30

小班综合教案10-02

小班教案:苹果07-04

小班教案:穿鞋07-06

小班教案:轻轻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