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3-05-03 19:57:37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小班社会教案合集六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社会教案合集六篇

小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爱妈妈、老师,乐于帮助他们做事情。

  2、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老师、奶奶等所有女人的节日。

  重难点分析:

  重点:知道三月八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

  难点:体会妈妈、教师的辛苦,学会关爱别人。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水彩笔、彩色卡片。

  精神准备:提前请幼儿回忆在家帮妈妈都做过哪些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1、教师讲故事。

  2、提问:小熊为什么这样做?小朋友知道三月八日是什么节日吗?

  二、展开

  1、向幼儿简单介绍“三八”妇女节,让幼儿知道这一天是妈妈、老师、奶奶等所有女人的节日。

  2、引导幼儿了解妈妈的辛苦和老师的忙碌,感受她们的关爱。

  (1)提问:平时,妈妈都为小朋友做些什么?(妈妈既要工作又要为小朋友做饭、洗衣、收拾房间,还要陪小朋友玩,生病了也会很担心)

  指导语:妈妈为小朋友辛苦付出,因为妈妈爱你。

  (2)提问:在幼儿园,老师都为小朋友做些什么?(讲故事,做游戏,给小朋友分饭,照顾午睡)

  指导语:老师每天都为小朋友忙碌的工作,因为老师也爱小朋友。

  3、阅读《幼儿用书》(小兔第五页),请幼儿观察交流,鼓励幼儿学会关爱他人。

  提问:

  (1)“图中的'小朋友在帮妈妈做什么?说说自己平时还能帮妈妈做些什么?”

  (2)“图中的小朋友在帮妈妈做什么?你还能帮老师做些什么?”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在家可以帮妈妈整理房间,请妈妈喝水,帮妈妈拿拖鞋,不让妈妈生气。在幼儿园听老师的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结束

  1、幼儿说说今天准备为妈妈、老师做什么事?

  2、活动延伸:制作节日贺卡送给妈妈和老师。

小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与人分享的道理。

  2、在品尝活动中学习分享的方法。

  3、体验与同伴分享食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每人带1种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并切好装盘(提供一次性纸盘,上面包上保鲜膜;或用自家的饭盒装,便于认清是己带的),餐盘人手1个,叉子或勺子、图书、各类插塑、积木若干。

  2、活动前请幼儿把手洗干净。

  3、幼儿靠活动室墙边坐好,教师将桌子摆在幼儿前面的空地上,再将幼儿带来的水果放在各小组的桌子上。

活动过程:

  1、集体品尝自己带来的水果,感受分享的快乐。

  教师:今天我们开"水果品尝会"。请小朋友们说说,你带来了一种什么好吃的水果?(幼儿分别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名称)

  教师:请小朋友们走到桌子边,端好自己的盘子,品尝自己带来的水果,边品尝边说一说水果的味道。(注意观察幼儿在品尝中的表现)2.分享水果,学习分享的方法,体验分享的乐趣。

  教师:请你们说一说,你刚才品尝了什么水果?

  教师: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吃了两种水果,你是怎么做的'?快告诉大家。

  教师:怎样才能品尝到不同的水果呢?××小朋友说,将自己的盘子放在桌子中间,不端盘子,这样可以品尝自己的水果,也可以品尝别人的水果。这个方法真好,这样我们就可以品尝到许多种不同的水果了。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好吃的水果吧!

  2、幼儿再次品尝水果,体验分享的乐趣。

  3、迁移经验,再次体验分享的乐趣。

  教师:这儿有图书、插塑、积木,都是我们喜欢的。如果你们每人都想得到这些图书、玩具,应该怎样办?

  幼儿自由选择图书或玩具活动。教师注意观察,对个别不愿意分享的幼儿加以引导。

延伸活动:

  在日常活动时,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换自带的玩具,通过轮流玩玩具进一步体验分享的快乐。

小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准备

  摄像机一部、音乐磁带。

  家长准备:为孩子穿一件最喜欢的衣服入园。(若天气、服装类型不适宜,就带入园)

  活动目标

  感受服装的美。

  乐意表达自己的意愿。

  能大胆描述自己喜欢的衣服。

  过程建议

  1、引发兴趣

  今天你们都把自己喜欢的衣服穿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衣服?

  2、认识各种衣服

  (1)看一看、摸一摸。幼儿自由观看、欣赏各种衣服。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2)问一问、说一说。今天你们真漂亮,谁来告诉大家?

  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引导孩子说说:我的衣服上有……、我喜欢衣服上的……,鼓励孩子在集体面前大胆主动表述。

  3、找一找

  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衣服由哪几部分组成?衣服上有什么?教师可以参加者的身份亲切、自然的参与到幼儿的交谈中,特别是与口语表达能力较弱的孩子交谈。

  4、服装表演会

  布置服装表演会,幼儿自由结伴进行服装表演(可自选表演道具)。

  延伸提示

  回放“服装表演”的录像,与同伴分享展示交流的快乐。

小班社会教案 篇4

  一、设计意图

  今年我带的是小班,最近我常常发现,小朋友在吃午点时会遇到剥不开食品包装袋、包装纸、水果皮等情况,有的干脆坐在那等老师去剥,有的不知道如何去解决,着急时甚至用哭来表示。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包办过多,照顾过多,孩子从小就没有自已动手解决问题的意识,我们常常会看到孩子正在吃已剥好壳的蛋,已剥了皮的水果,或者是已剥了包装纸的糖果、饼干,孩子独立动手的机会被“剥夺”了。针对这种现象,我设计了《小熊的生日》这一活动。

  二、活动目标

  1、知道遇到自已不会做的事情时不要哭,要学着自己想办法解决。

  2、学会打开几种常见的食品包装,感受成功的快乐。

  3、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三、活动重难点

  学会打开几种常见的食品包装,感受成功的.快乐

  四、活动准备

  “祝你生日快乐”歌曲、小熊毛绒玩具一只、礼盒、几种包装食

  品及食品篮、餐盘

  五、活动过程

  (一)、由“小熊的生日”引入,营造活跃热烈的氛围。

  1、播放“祝你生日快乐”歌曲,调动和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出示小熊毛绒玩具,引入活动的主题。

  (二)、创设“小熊吃不到礼物”的情景,引导幼儿学习不同食品包装的开启方法。

  1、导入:小熊收到的生日礼物可多了,它着急的想要看看是什么东西。

  2、出示礼盒,摸出一个食品,创设“小熊吃不到礼物哭了”的情景。

  3、请幼儿尝试帮小熊打开礼物,并说说是怎样打开的。

  4、让幼儿说说小熊得到的其他礼物,引导发现食品包装的不同,探索不同包装的开启方法(撕、拆、剥)。

  5、通过比较、讲解、示范,让幼儿感受科学的开启方法。

  6、小结:不同的食品包装有不同的开启方法。教育幼儿遇到自已不会做的事情时不要像小熊那样哭,要学着自已想办法解决。

  (三)、通过“打开生日礼物”的操作环节,提高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1、导入:小熊的生日宴会就要开始了,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小熊的客人,它想请小朋友们打开礼物和它一起过生日,你们愿意吗?

  2、分发礼物(食品篮),讲解示范操作的规则:打开礼物,放在餐盘上,把包装袋放在篮中。

  3、幼儿分组操作,重点指导能力差的幼儿。

  4、总结幼儿的表现,强调“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并要求幼儿在生活中慢慢养成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四)、听音乐“祝你生日快乐”,为小熊庆祝生日,体验活动的乐趣。

  (五)、小朋友们分享食物,活动结束。

小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清明节的习俗,懂得用文明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2、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

  3、知道4月5日是清明节,愿意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4、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扫墓图片(献花、植树、送食)

  2、清明节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知道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吗?

  师:在这个美丽的节日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二、介绍清明节

  师:清明节是个什么样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都干些什么呢?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爷爷奶奶,那你爷爷的爷爷你们见过吗,他们都去哪里了?他们去世以后,人们非常想念他们,就在每年的清明节去墓地看他们,所以呀,清明节就是去拜祭死去的亲人,表达对他们的思念。

  三、清明节扫墓

  到了清明节呀,人们就要去拜祭死去的亲人,你们知道怎样拜祭吗?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现在的人们是怎样拜祭死去的亲人,表达对他们的思念的。

  1、播放图片

  2、幼儿讲述

  3、教师小结

  四、清明节的习俗

  通过播放课件,了解一些清明节的习俗。

  五、小结,结束

  清明节的习俗可真多,有献花、送食、植树、荡秋千、放风筝等。那到了清明节的时候呀,你们可以让你的爸爸妈妈带你们去扫墓、踏青、春游,并拍下一些照片来带到幼儿园,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过清明节的,好不好?

  活动反思:

  在设计这节活动时,我一直在考虑用不用告诉幼儿一些如今不文明的一些祭奠方式。但经过和大家的讨论研究,一致认为小班幼儿很多的都没经历过扫墓,并不知道那些不文明的行为,我们应当还给幼儿一个纯净的心灵,不该知道的就不要让他们知道。在整个活动中,我以谈话法为主要活动方法,通过幼儿的讨论、已有的社会经验及观看视频,从而使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和表达对亲人思念的方法。每个环节环环相扣,幼儿兴趣很高,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但是有不足的地方就是在播放清明节习俗课间的时候没有对一些习俗进行简单的讲述,只是一遍而过,效果不太明显,幼儿记忆不深刻。再来,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自制简单的花朵,风筝等,既环保,又可以加深记忆,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小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在玩手指游戏中,感受内容的风趣。

  活动准备:

  教师在自己的五个手指上分别画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宝宝的形象图。

  活动过程:

  1、手指表演,引发兴趣:

  看看讲讲:我的一家。

  ——看,这是什么?(老师伸出一只手)

  让幼儿仔细看看老师手指上画的五个人物是谁。

  老师指偶表演,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手的一家有谁?每个手指代表谁呢?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会干什么?(重点练习)

  2、玩手指游戏:

  方法:老师按不规则顺序说出名称,幼儿伸出相应的手指。如:教师说爷爷,幼儿伸出大拇指。

  教师朗读儿歌,用手指演示各角色。

  幼儿学儿歌,进行简单的手指游戏。

  建议与提示:

  1、为提高兴趣,教师可在进行过程中,为幼儿的'手指画上某个角色。

  2、要体现娱乐活动的特点。

  3、活动后,提供幼儿自主阅读的机会,阅读幼儿用书《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小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社会的教案03-28

小班社会主题教案02-24

小班社会春天教案03-18

小班社会你好教案03-31

小班社会抱抱教案04-02

小班社会课教案11-16

小班社会教案11-14

小班社会教案06-26

小班社会课教案06-28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