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时间:2023-05-05 16:21:26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关《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模板集合五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模板集合五篇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课文。

  2.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3.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认识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冬眠的特点。

  4.学会6个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词句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2.练习根据课后问题,读课文,回答问题,理解课文。

  3.识字、写字。

  4.朗读,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图片(竹叶、梅花、枫叶),田字格小黑板,写课后第2题填空题的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引入,揭示课题

  1、谜语:像盐不咸,像糖不甜,北风吹来把花开,飘呀飘呀满地白。(雪)

  2、师:同学们,昨天晚上动物王国下了好大好大一场雪,白雪从天上飘落下来,铺满了整个地面,厚厚的,美丽极了。

  3、有几个爱画画的小动物,一听说老师今天要给同学们上课,就吵着要跟同学们一起到雪地里画画呢?让我们赶快读一读课题吧。

  师述:我们学学课文,看看这些雪地里的小画家是怎样画人的,都画了些什么画。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看课件演示,听课文朗诵,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2.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师:请同学们借助拼音大声地把这篇课文读一遍,要求读通顺,读正确。

  3.认字指导。师:读了课文,你有哪些字不认识的?怎么办呢?(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A、 利用“字形小魔术”进行识字教学,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加”“为”字的学习。(生词卡片)

  师:同学们,我们来变个魔术“力”字加两笔,变成什么字?(为),加“口”字,变成什么字?(加)。

  B、自主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己解决。比如:用拼音、问同桌、听读、查生字表、查认字表、猜一猜等)

  C、小组合作,理解生字。在学生合作学习基础上,通过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老师给予积极性的评价,让学生在交流中认识生字记忆生字,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师:同学们,你们是怎样把这些字记住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学习,等下小组长向同学们汇报。

  D、检查学生巩固生字情况。(多媒体课件)(空中飘下朵朵带有拼音的雪花,学生回答)

  4.写字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找到认记字形、书写规范美观的方法。让学生观察“用”在田字格中的位子,指出竖的位置。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指导书写。

  1.画:引导学生自己找准位置(整体部件),看教师范写字后,独立写字头。

  2.叶、牙、用、几4个字方法同上。

  提示:“用”第一笔是竖撇。

  3.笔。

  (1)整体位置:上小下大。

  (2)部件位置:①竹字头上的两上“”在竖中线左右各一个,左边第二笔横尾压竖中线,右边第一笔撇尖压竖中线。②“毛”字第一笔从竹字头右边的“”撇点之间起笔,撇到横中线上。第二横收笔在横中线上。其他写法同“毛”。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7课雪地里的小画家。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动物王国的冬天已经来到了。小动物们睡了一夜,早上醒来推开门一看,哇,满天的雪花在飞舞,他们高兴地叫起来……(课件播放图片)你们喜欢下雪吗?谁还愿意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下雪啦!下雪啦!)指名读——齐读(师板画雪花,再贴上一些雪花生字)

  二、细读课文,理解词句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1句,问:小动物们要在雪地画画,看到下雪了高兴吗?你从哪里看出它们很高兴?(从第1句两个“下雪啦”看出它们很高兴)师述:这句话最后的标点符号叫叹号,在这里是表示高兴的语气。你们自己练习读出高兴的语气。(自读几遍后指名读)

  2.读第2句。自由练读,指名读。

  (1)这句话讲在什么地方?来了谁?(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2)“雪地”与上句有什么关系?(冬天下了大雪,才会有雪地)

  (3)“一群”是多少?(好多个)

  (4)这一群小画家和“雪地”有什么关系?(雪地是小画家画画的地方)

  3.读第3句话。自由练读,指名读。

  (1)谁在雪地上画画?(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上画画)(自己练说)

  (2)它们都画了什么?(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板书:小鸡 竹叶

  小狗 梅花

  小鸭 枫叶

  小马 月牙

  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的形状,说出它们形状上的特点,说说它们的名称。看书上插图与图片比较,说说小画家们画得像不像。

  (3)说说小画家画的画是什么?(是它们在雪地上踩出的脚印)

  (4)为什么说小鸡画竹叶呢?(小鸡的爪子印出的形状像竹叶)依次问其他几个动物画的为什么是……(小狗爪子下面的肉垫像梅花,小鸭的脚趾间有蹼连着,印出样子像枫叶,小马的蹄印像月牙)

  4.读第4句话。(自己练读后指名读)

  (1)你们平常画画时要用什么?”

  (2)这4位小画家是怎样画画的呢?(不用……不用……几步就成一幅画)

  (3)“几步就成一幅画”是什么意思?(小动物走过雪地,爪子或蹄子踩在雪地上,在雪地上留下的爪或蹄印就是它们画的画。把它们各种形状的爪或蹄印比作一幅美丽的画)(自己练说后,指名回答)

  5.读第5、6两句话。想一想,青蛙为什么没有参加?它为什么大白天“在洞里睡着”了呢?(因为青蛙是一种冬眠动物)

  师述:因为在寒冷的冬季,食物和水分都很缺乏,青蛙为了减少消耗,就卧在洞里不吃也不动,像睡觉一样,我们管这种现象叫冬眠,等到春天,天气暖和了,再恢复正常活动。

  三、指导朗读。

  师述:你们觉得这篇课文有趣吗?读出小动物的快乐的情趣。(自己练读后,指名读,找2~3人)

  四、指导背诵。

  用填空法:

  ( )( )啦,( )( )啦!( )( )( )来了一群( )( )( )。小鸡画( )( ),小狗画( )( )。小鸭画( )( ),小马画( )( )。不用( )( )不用( ),几步就( )( )( )( )。( )( )为什么( )( )( )?它在( )( )睡着啦。

  五、巩固练习。

  1.填空,再把句子读一读。(不会写的字用拼音)

  (1)小鸡会画( )( )。

  (2)小狗会画( )( )。

  (3)小鸭会画( )( )。

  (4)小马会画( )( )。

  (5)它们都是雪地里的( )( )( )。

  2.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口( ) ?( ) 冂( )

  3.背诵课文。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篇2

  教案背景:

  1、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新词

  教材分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第17课,本课是一篇韵文,诗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他们脚的形状特征,以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 “小画家”,就是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画画”,就是它们在厚厚的雪地上留下脚印。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不同,说明它们的脚趾形状不同。 后部分又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画画的原因, 说明青蛙有冬眠的特点, 介绍青蛙要冬眠的知识。全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课文知道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2、通过看图说话训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学会探究合作、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的重点是通过看图说话训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悟促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方式的体现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学习者特征分析及教学策略

  一年级学生有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等特点,教学应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在 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流程时注重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自主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

  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几、用”2个字。认识2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方法:

  1、根据低段小学生学情特点,重视生字教学,注重语文基础能力的培养。

  2、根据教材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一颗童心将自己的教学机智与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朗读,营造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学过程:

  一、激趣

  昨天是个好日子,夜里下了一夜的大雪,早上起来一看,树上、房子上、地上全是雪白的一片。(出示雪景幻灯片)

  这时候,小动物们都躲在房子里睡懒觉呢,可有四个小朋友听说今天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硬要我把它们给带来了(出示四个小动物的幻灯片),你们认识它们吗?

  其实呀,它们可不是一般的小动物,它们是(生齐说)“雪地里的小画家”。板书课题:17、雪地里的小画家

  二、自主识字

  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过了课文,现在就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请拼音朋友来帮忙。

  2、出示生字,齐读、开火车读、带拼音读。

  3、说说你是如何认识这些生字的。学生汇报,可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识记字形。

  4、师重点指导认识“蛙”、“洞”、“睡”。(青蛙是益虫,所以蛙字是虫字旁;“洞”是三点水旁,我们可以想象青蛙的洞建在水旁边;“睡”,目垂为“睡”,睡觉的时候,眼睛当然是闭起来的。)

  5、再读生字,生做“摘苹果”游戏,读对苹果上的字,苹果便从树上滚落在地。

  6、“摘气球”游戏巩固生词。

  三、理解感悟,品读课文

  (1)、出示下雪图片。

  1、师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2、生答,出示第一句“下雪啦,下雪啦!”

  3、指名读第一句。

  4、通过认识“!”,指导感叹句的读法,再读第一句,注意读出兴奋的语气。

  (2)、这时,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1、这群小画家指的是谁呀?(板书:小鸡、小狗、小鸭、小马)

  2、小画家们分别画了什么?自己先读课文,思考问题后指名回答。

  3、小画家们依次登场,分别出示小画家的脚印,分别与“竹叶”、“梅花”、“枫叶”、“月牙”作对比,读相关语句,师依次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对应的小动物名字下面板书。

  4、再次齐读:“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3)这些小画家画的画为什么不一样?

  1、师问:小朋友平时是怎样画画的?而这些小动物又是怎样画画的?

  2、是啊,这些小动物只要用它们的爪子或蹄子在雪地上一踩,就能画出这么漂亮的画,多么令人佩服呀!(出示雪地上的'脚印)请听杨老师佩服地读第四句。

  3、师边读边做动作,读后请学生评议,再指名读,齐读。

  4、这么美的雪天,小动物们都来到雪地上画画,怎么没有看见青蛙出来呀?它到哪去了?齐问:青蛙为什么没参加?(指导学生读出问的语气)

  5、原来青蛙在冬眠呢,青蛙是益虫,请小朋友们不要打扰它,让它美美地睡上一觉,等到睡醒后,它还会帮我们捉害虫呢。

  6、请小朋友们轻轻地读读这句,不要吵醒了青蛙。(轻轻地读:“他在洞里睡着啦。”)

  7、配乐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感情。

  四、指导书写生字:几、用

  五、课后拓展

  课后请小朋友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一下还有哪些小动物和青蛙一样冬眠。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孩子们的预习任务完成得比较出色,所以整堂课的效果比较令人满意。

  特别在朗读方面,我在本节课中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以读代讲,让学生仿佛个个都成了朗读高手,我播放了美丽的雪景图,把学生带入到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朗读的时候都十分认真,在读“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的时候,我给学生做了范读,这时,全班同学都在学老师的样子边读边做动作,读得绘声绘色,将朗读推向了一个高潮。

  但是纵观整堂课,还有很多遗憾之处。例如:每个教学环节应该更深入一些,让学生从欣赏作品到掌握知识,幻灯片的切换没有设置的更完善等,这都是在今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篇3

  教材简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儿歌设置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的形状特征,以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儿歌后部分又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绘画”的原因,介绍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识。儿歌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参、梅、蛙、加……”等11个生字,会写几、用、鱼这3个字,认识2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掌握更多的识字方法。

  ⒉让孩子领悟看图读文、个性化读背文的妙处,并加以巩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雪的世界里感知生活,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的热情。

  2、使学生在情境的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训练学生个性化朗读。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动物脚印的形状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朗读课文,初步识字,感悟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第2课时:巩固识字,写字教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1、学生背儿歌《四季》。

  2、学生欣赏美丽的雪景。

  3、同学们,看着这雪景,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你最想干什么?有一群小画家,看着这美丽的雪地,高兴地画起画来。他们是谁?都画了些什么?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看拼音读课文,用铅笔画出本课生字,拼读三遍。

  2、再看拼音读几遍课文,要求记住生字字音,把句子读连贯。

  3、数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指名分句读课文。

  4、学生齐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二句。

  (1)雪地里的小画家都有谁?

  雪地里的小画家有()、有()、有()还有()。

  雪地里的小画家有()、()、()和()。

  (2)理解“一群”。

  2、学习第三句。

  (1)这一群小画家分别画了什么?在书上用“——”画出来。

  (2)指名读一读。

  (3)你知道了谁画了什么吗?(教师随机播放课件)看图:竹叶、鸡爪。学生用“因为……所以……”说句子。因为小鸡的脚印像竹叶,所以小鸡画竹叶。

  (其他三个同上。)

  (4)指导读第三句。

  3、学习第四句。

  (1)读句子。

  (2)我们画画用什么?

  (3)小动物们画画用什么呢?(课件演示)指名说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的确,这些小动物们可真有本领,不用颜料不用笔,只用它们的爪子或蹄子或脚掌在雪地上走几步,就能画出这么漂亮的画,怪不得把它们称为“雪地里的小画家”。

  (4)指导读句子。

  4、学习第五、六句。

  (1)读句子。

  (2)学习“参加”。

  (3)学生交流冬眠知识。(课件)

  (4)指导读最后两句。

  四、回归整体,熟读成诵。

  1、齐读课文。

  2、借助插图或板书,自由背诵。

  3、指名背诵。

  五、进行创造思维训练。

  1、除了课文中的四种小动物,还会有谁也会来雪地里画画呢?画什么?

  2、你可以学习本课,也来编儿歌。(提示-----画----------画----------画-----)也可以把它们画的画画下来。

  3、作品展示。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想想学习这篇课文之后,你增加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竹叶枫叶梅花月牙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及朗读

  教学难点: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具:小鸡图小鸭图小狗图小马图及四种动物头饰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一 游戏激趣

  1 师:小朋友们好!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小朋友在画画的时候,又要用笔又要用颜料,可我不用颜料不用笔,也能画画儿。不信,你们看——(师用手蘸水在黑板上拍一下)你们看,我画的是什么?

  2 指名上黑板上作画,再个别问画的是什么。

  3 大家画的可真棒!我送大家一个词——小画家。请大家读出来,并自豪地说:“我是小画家”。

  过渡:小画家们,冬天来了,冬爷爷是个魔术师,他“呼”的一吹,满天飘起了雪花,大地都变白了,就象铺上了一层地毯。在这满地的雪地里,来了几位小动物(贴四种动物图)它们说,它们也是小画家。刚才我们用手在黑板上作画,它们是在雪地里作画,它们是——雪地里的(板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配乐范读课文。

  雪地里的'小画家给我们带来了一份礼物——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听——(师范读课文)这份礼物就藏在我们课本的123页,大家赶快找到它。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3检查生字词情况。

  A小鸡送给咱们一些字词卡,咱们赶快把它读出来!

  B小狗说,这还不能算识字大王,要把生字娃娃单独认清才行。说说你在哪儿见过这些生字,是怎么记住的?

  C小鸭说,把生字娃娃送回家,不知道大家认不认识它们?

  D小马说,大家读得多认真啊!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句。

  A(创设情境)早晨,小动物们刚起床,一推开窗户,

  呀——(生接:下雪啦,下雪啦!)

  B认识感叹号。细心的小朋友在读课文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符号(出示感叹号)认识它吗?感叹号是句号和问号的兄弟,是标点符号家族的有一名成员,它也标志着一句话结束!

  C指导朗读。认识了感叹号,应该怎么读?师范读,读出喜悦心情。生自由练读,男女分别齐读。

  2学习第二句

  理解“一群”;认识成语“三五成群”

  练习:

  1 我一( )人在写字

  2 今天来听课的老师有一( )人

  3学习三`四句。

  a戴头饰 表演。

  师:小鸡从雪地上走过,留下的脚印象(贴图)-----生接:竹叶。

  我们说:小鸡画竹叶。

  小狗 、小鸭、小马依次表演,并训练说话。

  b 师:这些小画家是怎样画画?

  生: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C 指导朗读。

  4 学习课文第五、六句。

  师: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觉啦)

  我们去叫醒它吧?让它和小画家一起画画,好不好?(不好)

  为什么呢?听录音,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师:青蛙是益虫,小朋友们不要打扰它,让他好好睡觉吧!等到春天睡醒后,他还会帮我们捉害虫!

  指导朗读

  四 帮小画家找作品

  1小画家们回家了,他们的作品还在(板书)。哎呀,老师忘了谁画的什么了。可他们 的名片还在(动物卡片) , 你们能把小画家与它的画连起来吗?

  2 学生上黑板贴动物名称

  3 看板书说 画 。

  五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 、学习11个生字,认识“虫、目”两个偏旁,通过朗读理解生字、词。

  2 、知道四种动物爪(蹄) 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知道四种动物爪(蹄) 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准备】

  1、课件。

  2、引导学生课前了解关于动物脚印的形状以及爱冬眠的动物。

  【学习过程】

  一、

  1、揭示课题:

  ⑴ 看雪后景色(录像),配上雪后景色描写的短文朗读,给学生语言材料予以积累。

  ⑵ 今天,我们就到课文中去看看,下雪后,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2、学生自学:

  ⑴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自学。

  A、放声朗读、运用拼音、询求帮助、猜等方式克服生字的困难,读通课文。

  B、圈出你不了解的地方。

  ⑵ 汇报自学情况

  自学检查:

  A、指名朗读,请其他同学点出他没读准的音。

  B、请另一学生帮助纠正读音。

  C、“怎么”的“么”读轻声,怎是平舌音。

  ⑶ 纠音后再次朗读,准备提问。

  二、提出问题

  1、学生提问,教师板问题,随后进行梳理。

  2、师生讨论选一个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说小画家们画画不用颜料不用笔。反复朗读。

  三、探究问题

  1、理解课文部分,根据课堂实际,分板块灵活处理,随机解决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不用颜料和笔呢?”

  “什么是冬眠?哪些动物也会冬眠?”

  2 、根据学生的提问,先请学生小组内讨论。

  3 、第一个问题通过反复读,引导学生得出哪些画其实指的就是脚印。第2 、3 个问题,有条件的可以通过看录像来补充学生的`知识。

  四、解决问题

  感情朗读。(采用诵读、领读、轮读、边读边欣赏、边读边表演、小组读等多种方式进行读的训练,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五、拓展延伸

  1、除了课文中的四种小动物,还会有谁也会来雪地里画画呢?

  2、你能学学课文,也来编一首儿歌吗?提示:

  -----画----- -----画----- -----画-----

  3、作品展示。

  六、总结

  在神奇的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神奇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只要我们认真观察,思考,一定会有许多的收获。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相关文章: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03-06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4篇08-11

【精选】《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3篇08-21

精选《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汇总10篇04-29

关于《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五篇04-24

精选《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汇总6篇04-18

【精品】《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四篇04-10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汇编九篇04-10

【推荐】《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四篇04-10

【精品】《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3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