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05-17 09:44:40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有关大班语言教案集锦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语言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大班语言教案集锦6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玩玩、想想、讲讲中学习儿歌,用明快的节奏朗诵儿歌。

  2、理解儿歌的动词“荡、吐、滚、团、啄”,并尝试创编出带有动词的新儿歌。

  3、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体验自主学习 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片:一个空白的圆形

  2、反映儿歌的图谱

  3、动物图片多张

  活动过程:

  一、小朋友用身体画圆

  1、出示“空白的圆形”图片:“这是什么?老师是怎么画出来的?”

  2、说说什么东西是圆形的.

  3、幼儿尝试用身体画圆,并讲述

  二、学习儿歌

  1、猴子也会画圆,猜猜小猴是怎么画圆的?

  出示猴子画圆的图片:猴子是怎么画圆的?请幼儿说说、做做动作。师出示相应的图谱。

  2、分析:猴子画圆有几句话?有三句,第一句讲了谁画圆,第二句讲了怎样画圆,第三句讲了在哪里画圆。

  3、让幼儿分别为其他几个动物来编编儿歌的内容

  4、教师总结

  5、教师完整念儿歌

  6、师幼共同学习儿歌

  三、想象其他动物画圆的方法

  四、将圆想象添画成新的东西

  儿歌:

  画圆

  小猴画圆,

  抓住树枝荡一圈,

  空中画个圆。

  青蛙画圆,

  扑通一声跳下水,

  水面画个圆。

  小鱼画圆,

  吐出水泡一串串,

  水中画个圆。

  刺猬画圆,

  团起身体滚一滚,

  草地上画个圆。

  啄木鸟画圆,

  抓住树枝啄啄啄,

  树上画个圆。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内容

  好玩的绳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围绕“好玩的绳子”进行谈话。

  2帮助幼儿学习用轮流,修补的方式进行自由,有序的交谈。

  3激发幼儿谈话的兴趣,大方的向同伴,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各种各样的绳子,有关绳子的光碟。

  活动过程

  一.以绳子魔术引出谈话话题:绳子

  1.找一找你的身上有没有绳子?这个绳子有什么用处?

  2.谈话: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绳子?它们用什么用处?

  3.请幼儿观看DV,边看边让幼儿自由讨论.

  二.玩一玩,说一说

  1.让幼儿自由组合玩绳子,鼓励幼儿用绳子变出不同的东西,教师边指导边和幼儿交流.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玩绳子的.

  3.教师小结.

  三.拓展活动

  1.师:刚才看到小朋友们用绳子变出了那么多的东西,老师想到了一个问题,你们看,我们的身体和绳子可象了(边说边演示)绳子可以弯曲,变直,我们的身体也可以弯曲,变直.那么我们的身体能不能也像绳子一样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呢?(请幼儿再次交流讨论)

  2.结束:带幼儿到操场上展示集体合作.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猜测、观察、讨论,理解绘本中三个强盗由恶变善的转变历程。

  2、尝试用清晰完整的而语言,讲述部分画面内容。

  活动准备:

  绘本、ppt课件、动画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封底,色彩联想导入故事。

  1、今天要带小朋友看一本书。瞧,这就是这本书的封底。

  2、这两种颜色会让你想到什么?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会发生什么事情?

  3、这是书的封面,有谁?他们怎么装饰自己的?

  二、分段阅读,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阅读故事前半段,了解强盗凶恶抢劫的故事

  (1)3个强盗总是一起出门,出门的时候总是躲躲闪闪,躲躲闪闪是什么样子?

  (2)个强盗各自有一个武器,猜一猜它是用来干什么的`?

  2、阅读故事后半段,感受强盗由恶到善的转变。

  (1)为什么强盗要天黑出没呢?

  (2)你们看一看这些强盗这些强盗先干什么,然后干什么,最后干什么?你们觉得这是一群什么样的强盗呀?

  (3)直到有一天,有一个叫芬妮的孤儿,什么叫孤儿?

  (4)强盗怎么抱她的?小心翼翼

  (5)强盗为什么要对她这么好啊?

  (6)现在你们觉得3个强盗是什么样的呢?

  三、欣赏绘本动画片,完整感知故事内容。

  如果你有有大笔的金银财宝,你会怎么做?

  四、提升、梳理

  五、结束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以故事讲述体验操作的形式,引导幼儿遇事沉着冷静,以智取胜。

  2、学习词:七嘴八舌、粗声粗气

  活动准备:

  图片观察指导:

  一:老师讲述故事的第一部分

  1、小老虎经常挥舞着拳头,对山上的小动物喊什么? “我的力气最大,谁敢和我比试比试!” 2、小动物们敢和小老虎比吗?为什么? 3、谁不怕老虎,敢和老虎去比赛?比赛的地点在哪里? 4、为什么大家听了小狐狸的话都惊呆了? 5、大家七嘴八舌地劝狐狸。如果你是小动物,你怎样去劝狐狸。?(学习词:七嘴八舌) 6、狐狸听后是怎么回答的?它为什么要神秘地一笑?

  二:讲述故事第二部分

  1、第二天要比赛了,小老虎和小狐狸是怎样去小河边的? 小老虎挥着拳头大喊大叫地跑来了。小狐狸慢慢地走来了,嘴里还哼着歌呢!

  2、你们说:谁会赢?想想比什么,狐狸能够战胜大老虎?

  三:讲述故事第三部分

  1、 比投远?瞧瞧狐狸和老虎的胳膊?狐狸是拿什么东西比投远的? 第一次:石头、叶子。第二次:棉花、玉米棒;第三次:报纸 2、帮狐狸想想:还可以用什么东西比能赢老虎? 小朋友,小老虎为什么会输给小狐狸,狐狸的力气真的比小老虎大吗?

  三:小结: 教育幼儿遇事要动脑筋,以智取胜

  四: 为故事取名

  故事:聪明的小狐狸 在一座高高的山上,有只小老虎。小老虎常常挥挥拳头对着山上的'小动物们大声喊:“我的力气最大,谁敢和我比试比试!”山上的猴子,小松鼠都不敢和小老虎比,一见到小老虎都躲得远远的。一天,小动物们聚在一起做游戏。忽然,大山上来了一只狐狸,小狐狸拍拍胸脯对小动物们说:“朋友们,大家听好,我明天要和小老虎比试比试,看谁的力气大!请你们大家明天早晨到山下的小河边看比赛。”小动物们听了小狐狸的话,都惊呆了,它们想:小狐狸一定是开玩笑吧!小白兔说:“小狐狸,你别去比,小老虎的拳头很厉害的。”小松鼠说:“对,小狐狸,你一定会输的。”小动物们七嘴八舌地你一句,我一句地劝小狐狸。小狐狸听了小动物们的劝说,神秘地一笑,说:“朋友们,别害怕,明天来看比赛吧!”说完,小狐狸就走了。第二天早上,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小动物们都纷纷往山下的小河边跑去,它们要看看小狐狸和小老虎的比赛。小老虎挥着拳头大喊大叫着跑来了。小狐狸慢慢地走来了,嘴里还轻轻地哼着歌呢!小老虎粗声粗气地问小狐狸:“小狐狸,你说吧!怎么个比法?”“我们比投远!”小狐狸眨眨眼睛说。小动物们好奇地议论着:“比投远?小狐狸也不看看小老虎的胳膊粗粗的,它自己的胳膊那么细……”比赛开始了,小老虎接过小狐狸递给它的一片树叶大喊一声“啊呜——!”用力将小树叶投出去。可是小树叶轻轻地飞到了小河边。小狐狸捡起地上的一粒石子,一甩手,石子一下子飞过了小河。。“小狐狸投得远!小狐狸力气大!”小动物们高兴地跳着、欢呼着。小老虎低着头说:“小狐狸的力气真的比我大!”从那次投远比赛后,小老虎再也不敢说它的力气最大了。小朋友,小老虎为什么会输给小狐狸,你知道吗?小狐狸的力气真的笔小老虎大吗?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塑料袋很难溶解,会造成“白色污染”,感知其危害性。

  2、通过制作环保袋,发展幼儿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场地:华盖山

  2、幼儿自制塑料袋衣、裤,等装饰品;

  3、实验用品:烧杯、塑料袋、水、醋、打火机;课前把塑料袋埋好在华盖山上。

  4、录音机、欢快的歌曲

  5、废旧品、剪刀、碎布、胶布等等

  活动过程:

  (一)走秀入场(身着自制塑料袋衣、裤,等装饰品)

  1、幼儿走秀后入座。

  2、师提问:你们身上的多了一样什么东西?

  3、讨论塑料袋的好、坏。

  4、家里人是如何处理塑料袋的?

  (二)塑料袋的危害性(查看实验结果)

  1、查看实验结果,证明塑料袋的'危害性:

  A、用水浸泡B、用醋浸泡C、用火去烧D、用土去埋

  2、和孩子一起总结实验结果

  3、师提问:这样很难烂掉、溶解掉的塑料袋,你们在那里还见过呢?(幼儿发散性回答)

  4、总结:散落的塑料袋会造成“视觉污染”,危害我们的城市,还有废旧的塑料袋进入环境后,由于它很难溶解在土壤里,就会影响农作物吸收水分和养分,导致农作物死亡。

  (三)制作环保袋

  1、我们知道了塑料袋对我们的环境污染很大,那我们一起来制作环保袋来代替塑料袋吧!

  2、幼儿制作环保袋。

  3、把环保袋送给路人!

  活动反思:

  “小小塑料袋”这活动中,我们通过实验看了塑料袋在:水、土、醋里是很难有变化的,燃烧会产生毒气,危害我们的身体。这就让孩子们直观的知道了塑料袋的危害性,更让孩子们知道了“减少白色污染”的意义,萌发保护环境的意识。新《纲要》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这就说明了,既强调幼儿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奠基阶段,又强调幼儿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可视为一生的健康发展打基础。那这种保护环境意识更应该从小培养!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结合生动有趣的画面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2.尝试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诗歌句式创编诗歌。

  3.充分欣赏诗歌的美,在脑中在现大自然的美。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诗歌。

  5.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一把黑布伞

  2.折叠式图片:小鸡、小羊、蚂蚁、蘑菇、鸡妈 妈、大树、喇叭花、羽毛伞、绿叶伞、小花伞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出主题

  1.出示黑布伞,让幼儿说一说、摸一摸制作黑布伞的材料。

  2.讨论:你们家有些什么样的伞

  幼儿回答:“有熊猫伞、有兔子伞、有小红伞、有奥特曼伞等。

  教师小结:小朋友的伞真有趣、花样真多,老师也有许多把漂亮伞的雨伞,我把它们藏在了一首好听的诗歌里了,一起来听听吧!

  二、教师朗诵诗歌,幼儿认真倾听

  1.教师:你听到诗歌中藏了哪几种雨伞?

  幼儿:有羽毛伞、有绿叶伞、有小花伞。

  幼儿一边讲述,老师逐一出示图片。

  2.老师逐层深入地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教师:为什么鸡妈 妈是小鸡的羽毛伞?

  幼儿:因为鸡妈 妈的羽毛很大、因为小鸡是鸡妈 妈的.孩子。

  教师:为什么大树是小羊的绿叶伞?

  幼儿:因为小羊喜欢在大树下休息、因为大树的叶子很大。

  教师:为什么喇叭花是蚂蚁的小花伞?

  幼儿:因为蚂蚁很小,喇叭花的正好可以给它挡雨。

  3.引导幼儿边看图边念儿歌

  采用分组讲述和分段讲述的方法。

  三、扩展幼儿的想象,创编诗歌内容

  教师:小朋友想一想在大自然的雨天里,还有哪些动物需要雨伞呢?它们又需要什么样的雨伞呢?引导幼儿用“下雨啦!什么是谁的什么伞?”的句式来仿编诗歌。

  四、带领幼儿到外面再找一找还有谁需要雨伞,听音乐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这是一个“一课三研”的活动,我在前二研的基础上,重新设计教案,准备教具,为孩子创设轻松愉快的活动环境。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逐层深入地引导幼儿,在后面的创编活动中更是精彩,小朋友丰富的想象力,另在场的老师都赞叹不已。

  小百科:伞是一种遮阳或遮蔽雨、雪的工具。一般用油纸、油布或塑料布等做成。雨伞的英文Umbrella来自拉丁文的Umbra,有遮阳、阴影处的意思。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的教案06-27

花的语言大班教案11-09

神奇的语言大班教案11-14

大班语言教案06-11

大班语言叶子教案03-16

语言大班故事教案04-24

大班语言《冬至》教案11-27

大班语言翅膀教案11-30

大班语言冬至教案11-24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