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计划

时间:2023-05-17 10:41:27 计划 我要投稿

【推荐】训练计划集合7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计划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训练计划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推荐】训练计划集合7篇

训练计划 篇1

  一、弹跳力:立定跳远、兔跳、蛙跳、多级跳远、跳远腾空步、台阶上下跳、

  跑台阶、原地纵跳练习。

  二、一般耐力:20――30分钟慢跑、越野跑、1600――3000米中速跑等

  三、柔韧性练习:

  (1)两臂的`平、侧、上等各方位的举、屈、伸、摆和各种形式的绕环练习。

  (2)两腿的屈、伸、压、踢、摆、纵横等练习。

  (3)整个身体的各种屈、伸、绕环等练习。

  (4)站立体前屈、俯卧臂伸、正侧踢腿、交叉步、悬垂等。

  四、上肢、腹肌、背力量练习:俯卧撑、击掌俯卧撑、杠铃抓举、挺举。

  五、灵敏性练习:穿梭跑、转身跑、后退跑、侧身跑、闪身跑、看信号跑等

  各种快速反应练习。

  六、绝对速度练习:30――50米最大强度底跑、复跑、上下坡跑、顺风跑、

  阻力跑、加速跑等循环练习法每周3-4次每次5-6项。严格控制时间、次数。一般4-6次为一组,做5-6组。每组结束后穿插几个20-30米底加速跑。

  注意事项:初期以掌握技术和力量为主。循序渐进合理安排负荷量、强度。

  防止中过渡疲劳和运动损伤。800米以上跑以提高机体有养工作

  底能力和机体对运动项目底适应能力。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50-160次。

训练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为能满足有志报考体育高等院校同学的心愿,积极和学校实施的素质教育配合起来,服务于学生,确保学生能顺利地接受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实现个人的奋斗目标,严格加强训练,科学指导,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坚持业余时间的训练,争取在20xx年4月体育专业考试和六月全国文化统考双达线。

  二、学生名单(分属班级)

  第一组:梅珍园(三7) 张蒙蒙(三7) 蒋 涛(三7) 孟健(三5)

  朱进国(三5) 黄健(三13) 王劲(三10) 何进文(三15)

  第二组:季晨晨(三2)常姗姗(三4)贲东梅(三13)陈剑锋(三13)

  徐 微(三5) 陈小强(三5)杨 阳(三5)

  三、指导教师:

  第一组:何石根

  第二组:朱世达东台市第一中学

  四、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是在高二学年度结束后才决定自己报考体育院校,可从整个训练的时间上统算不足八个月,时间短、训练任务重。而大家都是来自全市各初级中学,体育基本知识和身体素质都比较差,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运动训练。多数同学文化课成绩差,个人特长又无具体项目,纯属个人欲望的动力在支配着,给训练指导带来极大的.困难和压力,唯有师生共同建立信心,拼博操场,尽心尽力做好一切训练和学习工作,实现预期训练目标。

  五、预期训练目标:

  100米

  800米

  立定三级跳远

  坐位体前屈

  素质分

  专项

  总分

  男

  11.9-12.4

  2.1-

  2.15

  8.50-

  9.15米

  26厘米

  60-65

  15-17

  75-77

  女

  14-14.9

  2.40-

  2.45

  7.00-

  7.20米

  26厘米

  60-65

  15-17

  74-75

  六、训练周期划分:

  20xx年7月—8月 报名组队初训阶段

  20xx年9月—10月 冬训前期阶段

  20xx年11月—20xx年3月 冬训期阶段

  20xx年4月 考试期阶段

  七、训练要求:

  ①指导教师全面分析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依据训练计划,备好训练课时计划,严格训练,科学指导。

  ②学生坚持刻苦训练,不断挑战自我,服从指导教师的指导和训练内容的安排,实现 心中理想目标。

  ③加强训练安全管理,切忌盲目性训练和死练,将运动损伤控制在最低点,确保20xx年4月考试顺利进行。

  ④积极配合班主任和年管会,做到学习、训练两不误,文化成绩目标拟定在450分以上。

训练计划 篇3

  有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计划,对于运动员和教练员都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我校队员的情况和区级比赛任务,围绕区运动会的赛程,制订阶段训练计划。运动员的成绩一定是在教练员可控制的范围之内,出成绩不是早或晚,而是在比赛中赛出高水平,这就需要一个合理高效的训练计划,以有效解决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合理安排训练内容、运动负荷。为提高我校中长跑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特制定寒假中长跑训练计划。

  一、准备期(1-2月初,约三至四周)

  1.任务:增强运动员肌肉系统和支撑器官的功能;

  改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提高运动水平;

  提高绝对速度。

  2、主要训练方法:

  (1)在软地上进行各种跳跃练习;

  (2)进行各种跳跃练习,如:单腿跳、立定跳、跨步跳、深蹲跳等.每次课都要有跳跃练习;

  (3)每周进行1-2次的综合力量练习,如腰腹.背肌的力量练习;

  (4)小于体重三分之一的快速力量练习;

  (5)匀速越野跑40-60分钟;

  (6)短距离跑练习,逐渐增加组数。

  3.要求:强调动作的标准与规范;教师关注队员有氧耐力的提高。

  二、基础训练期(2-3月初,约四周)

  1.任务:提高有氧代谢水平;

  努力增强腿部力量;

  改善混合代谢能力;

  逐步提高专项速度耐力水平。

  2.主要训练方法及手段:

  (1)逐步增加数量的匀速越野跑;1000 -20xx米间歇跑。

  (2)以克服自身重量的各种跳跃练习和跳跃组合练习为主,发展速度力量的'训练为辅,主要提高跳跃的质量。

  (3)快速跑的距离由短逐步加长,快跑的速度逐步提高,快跑的速度逐渐增加。

  (4)有氧跑数量逐渐减少,跳跃练习逐渐减少,无氧练习增加。

  3.要求:增加训练量,保持一定的训练强度,使队员逐渐适应;教师关注队员糖酵解能力的提高。

  三、比赛期(3月初至3月27日,约三周)

  1.任务:检查有氧代谢水平;

  了解速度耐力情况;

  加强比赛技术心理素质的培养;

  培养最佳的竞技状态。

  2.主要训练方法和手段:

  (1)减少训练总量,其中减少跟踪的训练负荷为主;

  (2)有氧跑的时间缩短;

  (3)增加100-200米跑;

  (4)专项检查跑。

  3.要求:降低训练量,保持一定的训练强度,保持良好地竞技状态,争取创造成绩。

  四、过渡期(3-4月,约三周)

  基本任务是恢复,消除疲劳,运动负荷不宜过大。

训练计划 篇4

  第一阶段:

  弹跳力:立定跳远、兔跳、蛙跳、多级跳远、跳远腾空步、台阶上下跳、原地纵跳练习。

  一、一般耐力:20——30分钟慢跑、越野跑、1600——3000米中速跑、等。

  二、柔韧性练习:站立体前屈、俯卧臂伸、正侧踢腿、悬垂等。

  三、上肢、腹肌、背力量练习:俯卧撑、击掌俯卧撑、杠铃抓举、挺举。

  四、灵敏性练习:穿梭跑、闪身跑、看信号跑、等。

  五、绝对速度练习:30——50米最大强度底跑、复跑、上下坡跑、顺风跑、阻力跑、等循环练习法每周3-4次每次5-6项。严格控制时间、次数。一般4-6次为一组,做5-6组。每组结束后穿插几个20-30米底加速跑。

  注意:初期以掌握技术和力量为主。循序渐进合理安排负荷量、强度。防止中过渡疲劳和运动损伤。800米以上跑以提高机体有养工作底能力和机体对运动项目底适应能力。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50-160次。

  第二阶段:

  一、100米:

  1、最大强度底反复跑30——50米。

  2、接近最大强度的反复跑80——150米。

  3、最大强度的顺风跑、下坡跑20——60米。

  4、接近最大强度的接力跑60——90米。

  练习要求:100米属于极限运动,一次课总的快速跑量,不能超过800米-1000米。并且要安排在调整后恢复的第一次课中,每次的第一项。切记在疲劳状态下速度。

  二、800米:

  1、200-400米段落跑,2——3组。每组3次。

  2、500——600米段落跑,3——4组每组1-2次。

  3、800——600——400——200米间歇跑,1-2次1-2组。

  练习要求:这个阶段强度要比一般耐力强度大,心率可在180次以上,间歇时间以心率降低到每分钟140次左右为好。同时安排1——2次长距离的越野跑。

  三、立定三级跳远

  1、深蹲跳。

  2、负重深蹲。

  3、负重半蹲跳。

  4、负重弓箭步走。

  5、行进间单脚跳。

  练习要求:学生必须在承担最大负荷的条件下快速用力完成各项练习,能否合理掌握在快速用力情况下的最大负荷量是影响条约成绩的关键和重要因素。

  第一个月用最大负荷的45%-75%作为负荷量。每个课做10——13次,每次5——7组。

  第三阶段:原地投掷铅球:

  1、卧推杠铃。

  2、杠铃斜板推。

  3、站立水平推杠铃。

  4、负重屈肘。

  等练习要求:负荷量一般采用本人体重的'40%-70%。

  第四阶段:

  高考体育加试一般在4月底,最后两个月的目的和重点是调整和巩固,要加强大强度的练习。适当减少量和次数,以每周2——3次为佳。取消晨练。

  只安排较短的技术练习和柔韧练习。使学生机体不再过渡疲劳的的情况下。下午进行1-2个小时的练习。

  赛前饮食

  首先,比赛前《从今天到赛前三天》少吃或不吃含糖食物,到赛前三天开始多吃高塘食物,比赛当天吃饭八成饱,要好消化,比赛前30——40分钟可以饮200ML葡萄糖水浓度40%,另外吃三片维生素C,不要吃巧克力。

  2、认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田径运动很容易造成肌肉、关节和韧带损伤,尤其下肢受伤的机会更多。防止的唯一办法是赛前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越充分越不容易受伤。可在慢跑的基础上对肩关节、肘关节、背腰肌肉、腿膝踝关节等部位进行活动,强化肌肉韧带的力量,提高机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从而防止受伤,就可提高运动成绩。

  4、运动或比赛前,学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体力的积蓄,赛前应控制过多的饮食和饮水,更不得饮酒。

  5、运动或比赛后,应做好放松活动,以尽快恢复体力和肌肉的力量。其方法是对身体各部分进行放松性的抖动、拍打,双人合作互相按摩等。

  6、等全身发热时才脱外衣,跑结束后应立即披上外衣,以防伤风感冒。跑时所穿的鞋袜应柔软和脚,最好穿短跑用的钉鞋。

训练计划 篇5

  为了更好地发展西宁市青少年足球,现分别针对以下几个年龄组制定训练大纲:

  9岁以下年龄组训练大纲

  11岁以下年龄组训练大纲

  13岁以下年龄组训练大纲

  15岁以下年龄组训练大纲

  17岁以下年龄组训练大纲

  9岁以下年龄组训练大纲

  一、训练目标和任务

  1.培养儿童球员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2.培养和发展球感和控制球基本能力,学习基本的运、传、接、射门等技术动作;

  3.通过比赛领会"进球与阻止进球"这一足球比赛的基本战术思想,培养抬头观察能力和意识;

  4.培养正确的跑、跳技术,发展身体动作的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和平衡能力,注重抓好柔韧、协调和平衡素质敏感期的训练。

  二、每周训练次数与时间

  每周训练2-3次,每次训练时间为1-1.5小时。

  三、训练内容

  1.技术训练:

  熟悉球性和控制球练习为主,包括地滚球、反弹球和空中球。借助游戏形式,来传授最简单的足球技术:运控球、传球、接球和射门。

  2.战术训练:

  借助1:1、2:2、3:3和4:4单球门和小球门的比赛向球员介绍足球比赛的基本战术思想"攻与守、进球与阻止进球",认识控球的重要性,鼓励球员去争夺控球权,培养球员抬头观察的能力和意识。

  3.身体训练:

  (1)各种体操和垫上滚、翻运动;

  (2)练习各种敏捷性的跑、跳跃、跨越,培养反应速度、柔韧性、平衡、协调和节奏感等能力。

  4.心理训练:

  培养儿童球员的求胜欲望和自信心。在任何场合应以鼓励与表扬为主,让他们在训练和比赛中享受足球的快乐。

  5.理论学习:

  懂得简单比赛规则,如进球、手球、界外球等。介绍球星的成长故事,观摩职业队训练和比赛。

  6.比赛:

  参加五人制、四人制为主的比赛。比赛时间为20分钟(上下半场各10分钟),提倡在市内、区内周末举办比赛。 11岁以下年龄组训练大纲

  一、训练目标和任务

  1.进一步提高儿童球员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2.继续熟悉球性和控运球基本技术;

  3.学习与初步掌握比赛相关的技术:运、传、接、射、抢和头顶球技术;

  4.初步掌握正确的.跑、跳技术,注重发展儿童球员的动作速度、反应速度、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敏性;抓好速度素质敏感期的训练。

  二、每周训练次数与时间

  每周训练2-3次以上,每次训练时间为1-1.5小时。

  三、训练内容

  1.技术训练:

  继续提高球感与控球能力,包括脚各部位和身体各部位感受球与支配球动作的练习;学习简单运球突破技术,运球变速、变向转身技术、接球、接-传球、运-传和运-射、原地与助跑头球技术、正、侧面抢球技术;初步掌握脚内、外侧、脚背踢球等技术动作。

  2.战术训练:

  初步学习有关传球与接应、创造空间、二过一墙式配合、盯人和保护的个人攻防战术。学习五人制(1-2-2,1-3-1)、七人制(1-3-3,1-3-1-2,1-3-2-1)比赛的基本阵型和要求,提高球员抬头观察的能力和意识。

  3.身体训练:

  通过各种游戏练习,巩固协调性、灵活性和保持身体平衡等能力;抓好速度敏感期的训练(反应速度、动作速度);提高正确、快速足球专项跑、跳的技术。

  4.心理训练:

  培养求胜欲望与自信心,注重发展思维能力和注意力。

  5.理论学习:

  全面学习比赛规则,讲解比赛攻防原则,分析传、接、头顶球和抢球技术运用的合理性原则。

  6.比赛:

  参加市、区级4人制、5人制、7人制比赛。

  13岁以下年龄组训练大纲

  一、训练目标和任务

  1.培养球员热爱足球运动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训练和比赛作风;

  2.在提高基本技术熟练性的基础上,形成技术定型,并通过对抗性练习和比赛使个人技术向实用比赛技巧转化,逐步培养能在对抗局面下控制球和运用攻守的能力;

  3.在球员已具备基本战术之素养的基础上(如二过一,二过二等),传授新的战术要素与要求。提高和完善区域的局部组合和整体作战能力。培养球员阅读比赛的能力;

  4.继续打好身体素质基础。抓好速度素质的敏感期训练,发展球员起动速度和短距离冲刺能力,注重培养球员有球和无球急停急转、变向等协调、灵敏能力,形成快速、灵活协调的足球专项素质。

  二、每周训练次数与时间

  每周训练2-3次,每次训练时间为1.5-2小时。

  三、训练内容

  1.技术训练:

  继续提高和完善基本技术的运用能力:在对抗的情况下,进行传、接、运球、控制球的射门以及相应防守技术的练习,使球员基本形成进攻型或防守型的个人位置特点;学习个人位置技术;鼓励在掌握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个人技术特点和风格。

  2.战术训练:

  (1)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小组进攻战术:包括传球、接应与创造空间,创造射门机会(墙式二过一、交叉选位配合、居后插上),系统进行攻守战术原则演示和训练,进攻四个原则:宽度、渗透、机动、即兴,防守四个原则:延缓、平衡、收缩、控制(盯人);

  (2)位置战术:有目的地分前锋、前卫、后卫进行位置技战术演示和训练;

  (3)点球战术训练两种战术:一种是以角度准确性为主,另一种是以力量性为主;

  (4)通过战例分析,提高球员场上阅读比赛的能力,以此培养球员的足球意识;

  3.身体训练:

  各种反应和起动速度的练习,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进行发展快速、协调的腰、腿、脚部动作的练习。

  4.心理训练:

  培养自信心,注重思维能力开发,培养球员的独立性和责任感以及抗干扰、压力的能力。

  5.理论学习:

  加深理解比赛规则和绝对服从裁判员判罚的必要性;结合战

训练计划 篇6

  1,投射型中锋:

  提高速度耐力:

  周一:折返跑25米2分钟一组;25米折返跑3分钟一组;25米折返跑4分钟一组;30米跑3组

  周二:3000米跑一组

  周三:150米跑2组;30米跑2组;80米跑2组

  周四:3000米跑一组

  周五:折返跑25米2分钟2组;25米折返跑3分钟3组;25米折返跑4分钟4组

  周六—周日:休息

  提高绝对速度:

  周一:蛙跳300米一次

  周二:变速跑100米(四次变速)5组

  周三:休息

  周四:20米跑2组;30米跑3组;40米跑4组

  周五:变速跑100米(四次变速)5组

  周六:休息

  周日:3000米跑一组

  2,技巧型中锋:

  提高力量耐力:

  周一:全蹲10X10;

  周二:箭步蹲前进150米一组,6组

  周三:卧推4组每组力竭;推举4组每组力竭;引体向上3组每组力竭

  周四:休息

  周五:腿举20X20

  周六:休息

  周日:3000米跑

  3,不四不五型中锋:

  提高力量耐力:

  同②

  提高爆发力:

  周一:全蹲50%,60%,70%80%90%各一组,每组力竭;

  周二:借力推举颈前6组,分别为6个,5个,4个,3个,2个,1个,重量递增;高翻训练20分钟,选取70%极限重量,训练极限高翻次数

  周三:休息

  周四:箭步蹲3组5个;负重登台阶3组5个;腿举3组5个;

  周五:膝上高翻训练10分钟,选取70%极限重量,训练极限高翻次数;膝上高抓训练10分钟,选取70%极限重量,训练极限高抓次数

  周六:引体向上5组,每组力竭;卧推50%,60%,70%各一组,每组极限个数

  周日:休息

  4,策应中锋:

  提高绝对力量/体重:

  周一:全蹲3X10;腿举3X10;腿屈伸3X10;腿弯举3X10;箭步蹲3X10

  周二:卧推3X3;下斜卧推3X3;双杠3组力竭;引体向上3组力竭

  周三:休息

  周四:硬拉3X10;划船3X10;引体向上3X10;臀屈伸3X10

  周五:借力推举6,5,4,3,2,1重量递增;侧平举3X10;单侧交替推举3X10;

  周六:休息

  周日:卧推3X3;窄握卧推3X3;侧平举3X10;单侧交替推举3X10

  5,力量防守型中锋:

  提高力量耐力:

  同②

  6,战术型中锋:

  提高力量耐力:

  同②

  提高绝对力量:

  同④

  提高绝对速度,速度耐力:

  同①

  提高爆发力:

  同③

训练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加强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思想,发展个性,培养优良品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带动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活跃校园气氛。同时进一步贯彻实行学校竞技体育精神,增强学校体育实力。为县运动会做准备。争取一个好的名次。二、训练目标:树立我校的风格,培养顽强,团结战斗作风。苦练各种基本功,从技术入手。

  三、训练时间:

  5月中旬——10月中旬

  训练队员:

  指导教师:

  第一阶段:

  1、发球、

  2、垫球

  3、传接球

  4、如何提高弹跳力

  5、配合

  第二阶段:

  1、排球队员的速度训练方法。

  2、排球队员的'力量训练方法。

  3、排球队员的恢复训练方法。

  4、排球队员的专项身体训练内容。

  第三阶段:

  1、分组以比赛的形式练习

  2、心理训练

  第四阶段:

  1、去四中比赛场地适应。

  2、和四中学生友谊赛。

【训练计划】相关文章:

训练的计划02-15

运动训练计划11-09

足球训练计划07-24

篮球训练计划04-05

散打训练计划02-18

个人训练计划02-26

田径训练计划02-25

短跑训练计划01-20

拓展训练计划08-26

篮球训练计划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