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5-21 12:58:41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有关中班音乐教案模板合集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关中班音乐教案模板合集7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知道幼儿园是一个集体,随便离开集体很危险,提高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歌曲《迷路的小花鸭》,图片

  活动过程:

  1、播放歌曲《迷路的小花鸭》的第一段,请幼儿说说小花鸭怎么了。

  2、教师讲述故事《迷路的小花鸭》,边讲边出示图片。

  提问:

  (1)小花鸭为什么迷路了?

  (2)迷路后小花鸭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事?

  (3)是谁救了小花鸭?

  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离开集体、离开妈妈很危险。

  3、知道自己是草莓班的小朋友,是大家庭里的一员,不要随便离开我们的“家”,我们的'集体。

  4、游戏:乖小鸭。

  玩法:承认扮大灰狼,幼儿扮小鸭,小鸭子们去池塘边捉鱼,大灰狼仔细观察,发现有离开集体的小鸭子就立刻去捉。

  附故事:

  有一只小花鸭,跟着鸭妈妈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池塘捉鱼。走到路上,发现路边飞来一只蝴蝶,蝴蝶真漂亮,于是小鸭子离开了大家,去追蝴蝶。追呀追,蝴蝶飞走了,小鸭子回头一看,自己已经跑出来很远,看不到妈妈、看不到伙伴们。它大哭起来。

  这时候,一只大灰狼恶狠狠地走过来,张开嘴铺路过来,想一口吃掉它,突然,一只大花狗从小鸭的身后跑出来挡住了大灰狼,大灰狼吓得逃跑了,小鸭子得救了。大花狗把小鸭子送回了家。从此,小鸭子再也不敢离开大家了。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我主要针对部分幼儿虽然喜爱小动物却不爱护小动物,因此,我选取了这节音乐课——《迷路的小花鸭》。在活动设计上,让幼儿反复欣赏、感受音乐,在欣赏、感受的基础上让幼儿熟悉音乐旋律,记住歌词。根据中班幼儿思维形象性的特点,让幼儿在欣赏感受歌曲的同时并通过欣赏与歌曲内容相一致的形象挂图,使幼儿耳闻目见有一个完整的意象。

  在幼儿对音乐旋律性质、内容的感知基础上,幼儿理解了迷路的小花鸭的心情。当我用“你看到、听到迷路的小花鸭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的语言,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帮助幼儿实现第二个目标,尝试用表情和动作来表现歌曲,启发幼儿随着音乐做出伤心和高兴的动作、表情,激发幼儿同情、关心他人的情感。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音乐速度和节奏的变化。

  2、大胆创想各种动作,表现音乐内容,体验表演的乐趣。

  3、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4、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5、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蝴蝶的演变过程)、纱巾一人一条、彩条袜子一人一只。

  活动过程:

  一、用故事形式导入活动,老师讲述《毛毛虫变蝴蝶》:森林里的小动物要举行选美大赛,毛毛虫也想去参加,可是蜘蛛却说他:“你长的太丑啦,怎么能去参加选美大赛呢?”毛毛虫听了非常难受,于是它悄然离去。

  老师讲完故事后做适当提问,让幼儿体会伤心时的表情,请几位幼儿说一说什时候会伤心?

  二、听音乐,让幼儿体验音乐的节奏、速度及感情。

  播放第一段音乐,让幼儿倾听

  1、提问:音乐好听吗?刚才老师讲的故事里有谁?他在干什么?

  2、播放前一段课件,让幼儿观察毛毛虫的'外形特征。

  提问:毛毛虫长什么样子?怎样爬?喜欢在那里爬?

  3、肢体律动游戏:请幼儿用身体来表演毛毛虫。

  师引导幼儿用手指、胳膊、腿、脚、身体等来学习毛毛虫慢慢爬,

  4、袜子游戏。

  1)出示袜子,让幼儿摸一摸、拉一拉、探索袜子的材质(绵绵的、软软的、有弹性)

  2)请幼儿把袜子套在胳膊上,像不像毛毛虫现在请毛毛虫选一片自己喜欢的树叶去爬一爬。看一看毛毛虫在爬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播放第一段音乐)

  5、观看第二段课件,毛毛虫变蝴蝶。

  师:哦毛毛虫现在不吃也不喝,挂在树上不动啦!可是奇迹发生啦,毛毛虫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6、播放最后一段音乐让幼儿倾听。

  提问:小蝴蝶在干什么?

  三、体验音乐,感受音乐中毛毛虫变蝴蝶的艰辛过程。

  1)师:小朋友刚才用眼睛看了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那我们现在用耳朵听一听毛毛虫是怎样变蝴蝶(幼儿完整倾听一次音乐)

  2)用肢体律动来体验毛毛虫的变化(在完整播放音乐一次)

  四、理解音乐

  师:刚才我们用耳朵听,用身体表现了毛毛虫变蝴蝶的奇妙过程,请问音乐的第一段和第二段速度一样吗节奏呢?

  第一段(毛毛虫在慢慢爬,不能参加选美,心里难过,所以音乐是慢慢的,忧伤的。)

  第二段(毛毛虫变成美丽的蝴蝶,又可以去参加选美大赛,心情非常高兴,所以音乐是欢快的,)

  五、纱巾游戏。让幼儿体验音乐中速度变化、情感变化。

  1、让每个幼儿取一块纱巾,摸一摸纱巾的材质,像什么?

  2、老师现在给小朋友变魔术,老师先示范给幼儿看:纱巾变毛毛虫爬又变蝴蝶飞。

  3小朋友开始操作,师一旁指导。最后随音乐爬一爬,跳一跳。

  六、结束;小蝴蝶喜欢花儿,它要把花儿戴在头上去参加选美大赛,那我们去帮蝴蝶去花园里采一朵花儿吧。(师带小朋友手舞纱巾飞出活动室)

  反思:

  在活动中通过让幼儿倾听、观看、表演了解了蝴蝶的演变过程,感受音乐的变化。整个活动动静交替,使孩子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展,尤其是在毛毛虫演变过程中,让幼儿用身体来表现时,孩子的情绪很高,都积极表现,有几个孩子趴在地上学习毛毛虫一伸一缩的爬,非常形象,活动中大部分幼儿都能和老师互动起来,只有几个平时胆小的幼儿不太积极,但是在老师的鼓励和小朋友的感染下,在最后的环节也都参与进来啦。整个活动过程比较流畅,只是在让幼儿取放袜子和纱巾两个环节时,我是让幼儿坐着由老师去发放,没有让幼儿自己去取,有的孩子说:“我想要红色的,我想要……”看到这个现象时,我后悔为什么不让他们自己选自己喜欢的呢?我怕课堂秩序乱了,没有尊重幼儿的意愿。如果孩子们选了自己喜欢的颜色,图案,我想他们的情绪会更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引以为戒,尊重每一位幼儿,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得到发展。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在情境渲染中感受音乐,用不同的动作和演唱方式表现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2、在学习歌曲的基础上,初步尝试用衬词和合声的'方法为部分歌曲伴唱,体验多形式演唱歌曲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大“荷叶”一片,钢琴。

  2、前期经验:初步学习歌曲《青蛙唱歌》。

  三、活动过程

  (一)情境渲染、感受表现。

  1.出示荷叶,引起兴趣。

  2.感受音乐强弱,听音乐有节奏地表现。

  (二)尝试用不同节奏表现青蛙唱歌。

  1.尝试用不同节奏表现青蛙唱歌2.通过榜样示范鼓励幼儿相互学习。

  (三)熟悉歌曲,学习用不同演唱方式表现小青蛙、老青蛙的形象。

  1.复习歌曲,回忆歌曲。

  2.教师范唱、幼儿听辨感受并表现。

  3.师幼合作,分角色演唱。

  (四)加入衬词,尝试合声方法演绎歌曲。

  1.师示范演唱。

  2.幼儿尝试加入衬词演唱。

  3.将幼儿分成两部分,分声部完整演唱歌曲若干遍。

  (四)游戏:青蛙捉害虫,结束活动。

  1.角色扮演,音乐游戏。

  2.结束。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设计该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在农场里》。

  2、让幼儿在学唱歌曲的同时,能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并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3、在了解动物的习性的基础上,为熟悉的歌曲创编语言节奏。

  【教学重点、难点】

  1、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并能积极的参与表现音乐。

  2、能从动物的叫声中体会音乐的节奏。

  【活动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头饰若干、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给幼儿每人发一个小鸭子头饰)

  1、 师:小鸭子们,(幼儿答应)今天我们要去参观一个农场。大家坐好啦,准备开车咯!(发生练习)

  2、 师:小鸭子们我们到站咯,我们一起去看看农场里都住着谁?(播放音乐《母鸭带小鸭》教师带着幼儿一起做律动)

  提问:这个农场里都住着什么小动物?(幼儿说说)

  我们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引导幼儿回答)

  3、师:学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选择几名幼儿示范)

  4、(播放《在农场里》)

  师:你听出来了吗?小动物们唱歌欢迎我们呢。

  二、学唱歌曲《在农场里》

  1、播放歌曲,并请幼儿回答有哪些小动物欢迎我们。

  2、小动物的声音真好听,让我们一起学学(接龙)老师唱前半句,学生唱后半句。

  3、小朋友真棒小动物的歌曲一下子就学会了,下面我们边唱边边做动作,老好好观察那位小朋友最出色我们请他上来表演。

  (再次播放歌曲)请优秀的'幼儿上来表演示范。

  三、创编语言节奏

  1、再次播放歌曲,幼儿自由谈论农场里还有什么小动物没空来唱歌欢迎我们。

  2、他们是谁呢?如果他们来了,他们会怎样唱呢?(幼儿自由描述)

  3、还有那些小动物要来欢迎我们?我们也来把他创编到节奏里面去。

  4、幼儿跟着音乐创编歌曲。

  四、歌表演

  师:这首歌曲我们今天已经很熟悉了吧,下面请你们用形象的肢体语言和表情来完成歌曲的演唱。

  (评选出表演最优秀的来表演给大家看)

  五、小结

  今天我们参观了农场,动物们唱了一首歌欢迎我们。我们学会了吗?学会了我们就一起来表演一次。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让幼儿体会到演唱的欢快,在教学中幼儿配合的很积极,整体效果不错,可细听下来幼儿在音高的把握上还不够,主要是演唱方法不对,课堂中我忽略了这一点,为了赶进度而忽略了细节部分,这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另外,我将创编环节放在之后感觉也不是很好,应该放在学唱歌之前,这样会更利于幼儿创编演唱歌曲,唱准歌曲。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要求:

  1、在音乐故事的情境中,让幼儿感受小提琴的音色和不同性质的乐曲,并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2、激发幼儿欣赏音乐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幻灯片(故事)一套、各种性质的乐曲录音、大森林背景、小松鼠头饰一只。

  活动过程

  1、今天我们到森林里去玩,让我们跳起舞吧!

  (幼儿自由跳舞)

  2、(小松鼠出场)

  (对白)松:小朋友,你们这么开心,我也有一件高兴的事想告诉你!

  :

  一、故事导入,引起兴趣

  (音乐起)幼:什么事情?

  松:那么你们坐下来仔细地听。

  (欣赏故事一遍,无幻灯)

  3、哇,太美了,你们觉得呢?

  (幼儿自由回答)

  4、知道这么好听的音乐是用什么拉出来的`吗?(小提琴)

  5、原来小提琴能拉出这么优美的音乐,还想不想听?

  (再次欣赏故事,配幻灯)

  6、听仔细了吗?这里到处都有音乐,我们一起去找找吧!走!(进行曲音乐起)

  二、欣赏并感受乐曲

  1、(教师与幼儿闻声而去)

  2、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幼儿泛讲)

  3、那我们来学学看吧!(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乐曲)

  4、这么有的音乐,你们知道是什么乐曲?(进行曲)

  :对,这是进行曲,很有力的。

  5、(圆舞曲音乐起)

  那里又传来了美妙的音乐,去听听!

  (幼儿欣赏圆舞曲)

  6、听了这段音乐,你最想干什么?

  (幼儿泛讲)

  7、好吧,那么我们来举行舞会吧!(音乐起,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乐曲)

  8、知道这是什么乐曲吗?(圆舞曲)

  对,象这种听上去想跳舞的曲子是圆舞曲。

  是什么呀?(圆舞曲)

  9、我跳得太累了,我们休息一会儿好吗?

  (幼儿休息,摇篮曲音乐起)

  10、这段音乐听上去和刚才的乐曲有什么不一样呢?(幼儿泛讲)

  11、这么安静的音乐叫摇篮曲。

  12、那我们再听着摇篮曲休息一会儿吧。(再次欣赏摇篮曲)

  三、延伸活动

  1、刚才听了这么多好听的音乐,你最喜欢哪首乐曲呢?

  (幼儿泛讲)

  2、那这样吧,你喜欢什么乐曲,再到那里去听一听,玩一玩,如果想表演的话,当然也可以啰!

  (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乐曲再次感受并表现)

  材料:纸、笔、绉纸等。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设计背景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中班主题活动《好朋友》中的一个课题活动,它体现小朋友之间一起说说做做,嬉戏追逐,唱歌演奏等共同活动的快乐。在幼儿对歌曲旋律较熟悉的基础上,让幼儿为歌曲创编歌词及肢体动作,通过律动,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增强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及音乐的节奏感,引发幼儿的预知经验学习新经验,在游戏中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从而培养幼儿热爱音乐的情感。

  活动目标

  (结合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幼儿的心理、年龄特征,本着既能让幼儿掌握知识,又能达到发展能力、陶冶情操的目的,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演唱时做到吐字清楚、唱准曲调;

  2、感受歌曲的愉快情绪,体验并享受与同伴歌唱、跳舞的乐趣;

  3、根据已有经验即兴地创编新歌词,并能根据歌词发挥想象力创编动作,大胆表现自己。

  教学重点、难点

  富有感情(高兴、快乐)地演唱、表演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并能进行歌词创作和动作创编。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图谱一张;钢琴简谱一张;

  2、洋娃娃、小熊、小鸡、小鸭布偶各一个;

  3、洋娃娃、小熊、小鸡、小鸭帖纸若干张;录音机;洋娃娃、小熊、小鸡、小鸭头饰若干

  经验准备:幼儿已熟悉歌曲旋律

  活动过程

  1、导入:在律动《郊游》中边表演边进教室。

  师: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到森林参加小动物们的舞会,小朋友们要紧跟纪老师,不要迷失在森林里。

  2、欣赏歌曲

  师:嘘……听,森林里传来了动听的音乐声。肯定是小动物们在玩游戏。

  (播放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师:小朋友们,刚才都听到了谁在玩游戏?

  (教师出示洋娃娃和小熊布偶)

  洋娃娃(教师扮演):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森林里,我和小熊是好朋友,我们在一边唱歌一边跳圆圈舞,小朋友们想要跟我们一起玩吗?

  师:洋娃娃邀请小朋友们玩游戏,可是小朋友们还不会唱这首歌,等我们学会这首歌后再跟洋娃娃和小熊玩吧。

  (教师出示图谱:图谱由洋娃娃和小熊的贴图构成,直观形象,同时留有空余的地方让幼儿改编歌词。)

  3、学唱歌曲

  (在钢琴伴奏下,教师指着图谱,完整地把歌曲唱一遍)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听到老师唱什么啦?

  师:他们在跳什么舞?

  师:小熊是怎样跳的?

  师:洋娃娃看见小熊跳舞,她有什么样的表情?

  (教师适当地表扬幼儿)

  师:老师想跟小朋友玩一个好玩的游戏,我们呀一起来学唱这首歌,纪老师唱歌词,而小朋友用“la”音为老师伴唱(教师鼓励幼儿用“la” 模唱旋律。)

  (师幼一起演唱歌曲)

  [page_break] 师:小朋友们,唱得真好听,要是小朋友们能把歌词也唱出来,洋娃娃和小熊一定很开心。小朋友们有没有信心把歌词唱出来?

  (教师小声带唱的方式,引导幼儿将歌曲完整地唱一遍。)

  师:纪老师发现小朋友刚才唱歌的时候,声音有点小,纪老师喜欢小朋友用美美的声音唱这首歌。

  (老师鼓励幼儿用好听的声音歌唱,并帮助幼儿找出唱的不足的地方,纠正错误,幼儿基本掌握歌曲后,采用分组接唱的游戏方式,巩固歌曲。)

  师:小朋友们唱得真棒!老师记得洋娃娃在玩游戏的时候,还配有动作,我们也给这首歌曲配上动作吧?小朋友们开动脑筋认真想一想,你们觉得洋娃娃和小熊是怎么样跳舞的呢?

  (给2分钟幼儿自由讨论,这时候教师走到幼儿身边,参与、指导幼儿的讨论,并请几位幼儿表现自己创造的动作。)

  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去找洋娃娃和小熊一起玩游戏吧。

  (教师出示洋娃娃、小熊布偶)

  洋娃娃:小朋友,欢迎你们跟我们一起玩游戏。

  (让幼儿自主选择扮演洋娃娃或小熊的角色,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表演。)

  4、创编歌词

  洋娃娃:今天跟小朋友玩得真开心,我要去找我的好朋友小鸡和小鸭一起玩游戏,小朋友,你们愿意跟他们一起玩么?

  洋娃娃:那小朋友们,你们等一等,我这就去请我的好朋友过来一起玩游戏。

  师:洋娃娃去请小鸡和小鸭来玩游戏,小朋友们是不是应该唱一首歌来欢迎他们呀?

  师:我们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的歌词改一改,欢迎小鸡和小鸭。

  师:恩,小朋友们现在开动小脑筋,认真想一想,我们应该怎么改呢?谁想好了,我就请谁来做小小创编家。

  (给小朋友思考2分钟)

  (教师请2到3个幼儿来回答,引导幼儿改编歌词,创编动作,并将小鸡和小鸭的图纸贴在图谱上。改编玩歌词后,教师提示小朋友等一下小鸡和小鸭来到的时候,小朋友们要将这首好听的歌唱给他们听,教师出示小鸡、小鸭布偶)

  小鸡(老师扮演小鸡):小朋友们好!我和小鸭是洋娃娃的好朋友,我想跟你们一起玩游戏,好么?(钢琴伴奏下幼儿齐声唱改编后的歌曲)

  小鸡:小朋友们,唱得真好听,我们也想玩。

  (老师出示小鸡、小鸭、小熊、洋娃娃头饰,让幼儿自己找一个小舞伴,分配好角色。)

  老师示范:洋娃娃和小鸡跳舞,跳啊跳啊,叽叽叽…(在助教协助下,边唱歌边做动作)

  师:小朋友你们想请谁来跳舞呢?邀请你的小舞伴来表演一下吧。(鼓励每个幼儿都参与游戏)

  5、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让我们到森林的其他地方邀请其他小动物来参加我们的'舞会吧。(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page_break]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及学习特点,结合他们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我选择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贴近幼儿生活,又能体现一定挑战性的歌曲。歌曲以明快舒畅的旋律,活泼,节奏鲜明的节奏,生动地表现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时的憨厚、可爱的神情,趣味性很强。此歌曲是简单而生动,易于接受,符合让幼儿身心愉悦的教育初衷。

  针对此歌曲的特点,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和适宜的活动材料,引发幼儿与环境、材料的积极互动;比如洋娃娃、小熊、小鸡、小鸭布偶各一个,洋娃娃、小熊、小鸡、小鸭帖纸若干张;录音机;洋娃娃、小熊、小鸡、小鸭头饰若干等。考虑到幼儿注意力的集中与参与的兴趣,我还准备了很多的小礼物,奖励能干的幼儿。虽然按照儿歌结构很简单,念起来也琅琅上口,但想要幼儿富有感情(高兴、快乐)地演唱、表演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并能进行歌词创作和动作创编却是非常难,所以我把它作为重难点来突破。

  整节歌唱课,生动而活泼,教师教学思路清晰,环节分明,张弛有力,能恰当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放学和手段,采用适宜的知道策略,形成有效的互动。我采用故事讲述导入,将幼儿带进歌曲的情景当中,让幼儿更好的学习,实现学中玩,玩中学得最终目标。整个活动过程中,我的教学语言亲切生动,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把活泼可爱的一面展示出来,感染着幼儿,因此幼儿还是很乐意学习歌曲、创编歌曲,都能欢快的唱着、跳着,精神奕奕,俨然一个个热情而又调皮的小可爱。在教学过程中,在和小鸡小鸭打招呼的时候,我关注到了每一位幼儿,强调全体幼儿和小鸡小鸭打招呼,向小鸡小鸭问好,这样就可以在课堂上帮助幼儿养成有礼貌的好习惯。

  整个活动,幼儿都表现出对学习内容,活动材料、活动方式等浓厚的兴趣。幼儿能够有兴趣的、主动的去学习,把自己当成了主人,所以当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时便能够自然地、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还主动地来为歌曲进行了表演,并进行歌词的创编,他们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正是在我创设的这个宽松的语言环境中发展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乐意与同伴交往,甚至和同伴合作。最后,在完成了学习任务的情况下,我为幼儿创造条件,让课堂成为他们才艺表演的舞台,将幼儿的激情进一步调动了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位幼儿注意力很不集中,时不时会若无旁人地做自己的事情,没有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但我能够关注到他的表现和反应,并鼓励和支持的语言、眼神把他吸引到我的课堂当中。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近期,我班正在进行“我们的身体”主题活动,为了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更感性和直观的认识,我设计了音乐游戏《碰一碰》,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音乐游戏的情景中增加对自己身体各关节各部位的.了解,同时激发幼儿对音乐以及音乐游戏的兴趣,并且试图让幼儿在自己的唱游中不断丰富新游戏,新规则,激发孩子的创造想象能力,提高孩子之间的合作表演能力。

  目标:

  1、通过活动,感受歌曲和游戏的规则。

  2、激发幼儿听音乐做游戏的兴趣并乐意大胆表现。

  准备:第一教时学会唱歌曲《碰一碰》,人体图两张,数字粘纸。

  过程:

  一、律动—狗狗健身操

  二、复习歌曲《哈罗哈罗》

  鼓励幼儿用好听的声音,用高兴的心情唱出来。

  请幼儿用轮唱的方法再次复习歌曲。

  三、复习歌曲《碰一碰》

  纠正幼儿唱歌的姿势,鼓励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唱。

  反复几次

  四、音乐游戏《碰一碰》

  1、“这首歌曲不仅好听,而且还能做游戏呢,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放音乐)

  2、在孩子的讲述中重复动作,并且再次完整欣赏音乐游戏。“请李老师再来和我跳一次,看看老师唱了哪句话时做了什么动作!”

  3、“让我们一起来跳一跳。”(放音乐)先自己跳,掌握动作后,鼓励幼儿找旁边的好朋友一起跳一跳。(1—2遍)

  五、找一找,玩一玩

  1、提出新的游戏要求---“这回要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老师是怎么做游戏的,什么时候去找朋友的?”

  2、让幼儿观察唱到哪句时开始找朋友,(放音乐)然后分匹请幼儿游戏,“我先来请5个小朋友和我一起做游戏,直到所有的幼儿都一起开始游戏。

  3、找一个好朋友,看看你还想和好朋友碰哪里?听着音乐一起玩一玩,找一找。(放音乐)

  4、将幼儿找到的地方用数字贴标注。(先做3次,再做4次)

  5、放音乐,集体跟着数字依次做动作进行游戏。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音乐中班教案09-10

中班音乐教案12-19

中班音乐教案12-31

中班音乐睡觉教案11-02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11-04

中班音乐教案范文11-12

中班音乐买菜教案10-30

音乐火车中班教案10-23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09-23

中班音乐教案春天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