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05-22 08:40:51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精选科学教案集合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科学教案集合9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奇特的花草植物,知道它们奇特的功能。

  2、通过观察画面、盆景,感知有趣的植物,并大胆地讲述植物的外形特征。

  3、产生进一步探究花草植物的愿望,对花草植物有好奇心。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投影仪一台,电视机一台。

  2、教师准备含羞草一盆,幼儿从自己家里带一盆有趣的植物、图片资料或影像资料。

  3、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出示含羞草,引起幼儿的兴趣。

  (1)你认识它吗?知道它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2)引导幼儿看看、摸摸含羞草,观察并说说:含羞草是怎么变化的'。

  2、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有趣的植物、奇特的植物。

  (1)出示自己收集到的奇特植物的图片、照片或相关资料向本小组同伴介绍。

  (2)每组推选1-2名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带来的最奇特的植物。

  3、观察画面,感知奇特的花草,了解它们特殊的功能。

  (1)幼儿自己阅读幼儿用书感知奇特的花草,并与同伴交流。

  (2)教师用实物展示仪放大幼儿用书,讲述引导幼儿看图,并逐一介绍:

  ①会捉虫子的花草:毛毡苔、猪笼草、瓶子草、捕蝇草。

  ②世界上最大的花:大花王;

  ③会动的花草:含羞草、向日葵;

  ④长在水里的花草:睡莲、王莲、荷花;

  ⑤可以治病的花草:黄连、金银花;

  ⑥沙漠里的植物:仙人掌、仙人球、仙人指。(幼儿教育)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看视频,使幼儿初步感知“水蒸气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一些科学现象。

  2.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

  3.激发幼儿观察、发现、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图片小兔、兔妈妈。

  2.投影机、故事《小水滴旅行记》、有关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情境表演,提出问题,教师以兔妈妈带小兔出去玩,忽然天下雨了,小兔问妈妈:“天上为什么会下雨?”的故事情景导放课题,提出问题:“小朋友,你知道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吗?”

  二、看PPT(看蒸发现象视频)

  1.教师提出尝试问题: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结:水热了就会有水蒸气,许多水蒸气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4.讨论:你平时看到过“蒸发”现象吗?(发散性思维)

  三、观察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幼儿进行实验”)

  1.请你摸一下,镜片是冷的还是热的?

  2.倒热水在杯里,问:杯子里冒出来的`是什么?(水蒸气)

  3.把镜片盖在茶杯上,会出现什么?为什么玻璃片上会有小水珠?得出实验结果:水蒸气遇冷就会变成小水珠。

  四、放幻灯(通过直观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会下雨”的科学现象)

  1.太阳是一个大火球,又像一个大火炉,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阳一晒,都变成了水蒸气,这么多的水蒸气都到哪里去了呢?

  2.请小朋友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小水滴旅行记》(结合幻灯)

  3.请小朋友把“天上为什么会下雨”的小秘密告诉兔妈妈和小兔。

  五、延伸活动( 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 )

  1.请幼儿试着说出雨的好处。

  2.请幼儿试着说出雨的危害。

  3.总结幼儿讲的雨的好处和危害,教育幼儿从小学知识、学本领,长大当下名科学家,要让雨为人类做更多的好事。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的尝试操作,引导幼儿了解如何利用物体间的空隙,摆放更多的物体。

  2、培养幼儿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事物的习惯,激发幼儿对于科学探索的兴趣。

  3、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1、小矿泉水瓶27个,用大矿泉水做成的漏斗9个,一次性盘9个,小勺8个

  2、大小泥球各若干。彩笔人手一支。

  3、记录表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并请幼儿认识操作材料。

  今天我想请你们过来和我一起玩游戏,什么游戏呢?请看这是什么?(出示大泥球、小泥球和沙子,并比较它们的大小不一样),最后出示大瓶子。

  二、请幼儿记录方法,并自己尝试操作。

  现在,我要考考你们?请你们把这三样东西全部装进这个大瓶子里,一点也不能剩,而且这个盖子刚好能盖上,你们觉得装得下吗?那你们自己去试一试,好不好?装之前先把这张记录表填上,(交待记录的方法:你要先想一想,你最先装什么……)然后才开始装,要求装完一样后,才装另外一样,最后用这个盖子试一试,把结果记在这个格子里。(提示幼儿怎样记录结果如果能能盖上盖子,怎样记录,若盖不上呢)

  三、对幼儿的操作进行评价。

  现在,请你们把瓶子和记录表一起拿到前面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你们都放进去了没有?其实呀,这些东西都能装进这个大瓶子里,而且能把大瓶子装得满满的。可是你们为什么没有装完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后装沙子的:后放沙子的,为什么……原来,沙子钻到xx的空空里去了。既然沙子要钻钻空空,

  2、后装小泥球的:原来,小泥球钻到大泥球的空空中去了,既然小泥球要钻空空,那你们说小泥球和大泥球要先放哪一个?

  3、那现在请你们告诉我,如果我们想把大瓶子里填得满满的,应该最先装什么?幼儿回答了后问为什么要这样装?(一边问一边操作)

  四、现在我们都知道怎么装了,请你们再试一试,看这样倒底行不行?还是用这个盖子试一试,把记录表也填上,并把答案记下来。幼儿操作。

  五、请你们一起告诉我你们刚刚的结果吧!(幼儿回答)对呀,(一边记录,一边讲)我们最先放大泥球,你们怎放好大泥球后,这中间还有很多……,什么来钻这些大空空?是啊,小泥球钻大泥球的大空,……这样瓶子就被装得满满的了,把你们刚才没装完的全部都装进去了,你们看这样装是不是装得更多了?是啊,这个方法可以装更多的东西,这个方法真好。那你们说现在这个瓶子里还有没有空空?什么东西可以钻这么小的.空空?—————水。

  六、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也要用钻空空的方法。想一想,如果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旅游,要带很多东西,这些东西有大也有小,假如想把这些东西全部都装进一个大箱子里,你们觉得先装大的还是先装小的,为什么要这样装呢?那我们赶紧把这个方法告诉你们的爸爸妈妈吧!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动物耳朵的异同点,并说说谁的耳朵灵。

  2、了解耳朵能听声音,要保护好耳朵。

  活动准备:

  音乐、图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各种声音意图

  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倾听,了解耳朵的作用。

  提问:听听这是什么声音,你是怎么知道的?(小鸟、水声等)用什么听到的?(耳朵)对了,小朋友用小手摸一摸耳朵,小耳朵最爱听声音了。

  二、了解动物的耳朵意图

  通过观察,了解各种动物耳朵的异同点。

  1、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分辨他们的耳朵有什么不同、用处。

  2、找找说说哪些动物的耳朵灵,如:猫、狗、兔子等,以及耳朵灵给它们带来的好处。

  三、学念儿歌《谁的耳朵灵》

  意图:能念出儿歌的内容。

  1、刚才我们了解了很多的动物的耳朵,今天,老师用一首儿歌来说说这些动物的耳朵。

  2、教师念儿歌。

  3、幼儿学念儿歌。

  4、师幼共同念儿歌。

  5、联系自己的经验进行补充,开展对歌的游戏。

  谁的耳朵长,谁的耳朵短,谁的耳朵遮住脸?

  驴的'耳朵长,马的耳朵短,象的耳朵遮住脸。

  谁的耳朵尖,谁的耳朵圆,谁的耳朵听得远?

  猫的耳朵尖,猴的耳朵圆,狗的耳朵听得远。

  四、幼儿操作意图

  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更好的了解动物的耳朵的特点。

  用一次性杯子,想象它们是什么动物的头部,为每个动物剪贴属于它们自己的耳朵。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油和水倒在一起,

  油在上水在下互相不相溶的现象。

  2、用较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

  3、初步尝试用绘画记录的方式。

  活动准备:

  1、每人水、油各一小杯、备用的油和水

  2、筷子若干

  3、记录单、记录笔、黄色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问题引入

  1、

  杯子里有什么?

  2、如果把水和油倒在一起,可能会怎样?

  二、猜想记录

  1、简单介绍记录表

  2、幼儿记录并讲述自己的猜想

  三、进行实验

  1、提出实验要求:认真观察,把你看到

  的记录下来。

  2、幼儿实验,老师观察实验情况,提醒

  幼儿进行记录。

  四、交流、讨论

  1、你看到了什么?

  2、有什么办法让油和水混在一起?

  幼儿讲述自己想到的方法,教师根据幼儿

  的讲述让幼儿或教师进行演示。

  五、提出新问题

  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油和水混在一起呢?我

  们下次再来研究。

  活动三:让油和水混在一起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尝试把油和水混在一起的方法。

  2、体验实验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油水混合物数瓶

  2、洗洁精、肥皂粉、盐、筷子若干

  3、记录表、记录笔等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师生共同回忆“油和水”的'实验情况。

  上次我们做了一个油和水的实验,知道油是

  浮在水上面,那有什么办法让油和水混在一起呢?

  3、提出问题

  老师这里有三样东西,请你们猜猜看,哪样

  加到油和水里会让它们混在一起?

  二、猜想、记录

  1、幼儿猜想、记录

  2、幼儿讲述自己的猜想

  三、幼儿进行实验

  1、提出实验要求:

  (1)每种材料都要试到。

  (2)试一样记一样。

  (3)可以用筷子等材料进行搅拌。

  2、幼儿实验,老师观察指导

  四、交流、讨论

  1、你刚才试了几种材料?

  2、那几种材料加到油和水里会混在一起?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镜子,观察各种镜子的折射现象,体验丰富多彩的镜子世界。

  2、引导幼儿探索通过改变平面镜的角度来改变物体在镜中所折射出成影的数量。

  3、幼儿的探索兴趣,丰富其想象力,增强口头总结能力为以后作笔头记录打下基础。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放大镜、平面镜、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引入故事情景

  向幼儿提问看过哪些动画片。

  邀请他们一起看课件中的动画片。

  二、 观察放大镜的'折射现象。

  喜羊羊建了一个漂亮的镜子屋在羊村请大家猜一儿镜子屋里会有哪些镜子呢?

  灰太狼也想去看一看,还想找出怎么去捉喜羊羊的方法,于是它往屋里一看却吓跑了,怎么会这样呢?他看到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观看课件)

  孩子们探索是不是放大镜把它放大的,幼儿操作并组织讨论。

  三、 观察第二种生活中的镜子哈哈镜

  灰太狼很狡猾回家想了一想发现自己上当了,于是第二天又去了那个镜子屋,他又看到了可怕的现象,吓得到跑回家了。

  他又看到了什么呢?为什么会吓跑,与孩子一起观看课件,然后一起观看自己在哈哈镜中会变成什么样子,发挥想象,讨论自己在镜中的样子。

  四、 探索平面镜折射的奥秘,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提高探索的兴趣。

  灰太狼可能还会来镜子屋,可是喜羊羊只剩下两面普通的平面镜了,我们一起帮助喜羊羊想办法打败灰太狼好吗?

  幼儿进行探索,利用改变镜子的位置及角度来改变物体在镜子中影象效果。

  你们帮助喜羊羊打败了灰太狼,它很高兴所以想请小朋友们一起到羊村去庆祝,随着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的主题曲在快乐的气氛中结束此次课程。

科学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两岁半幼儿对吃有着丰富的经验。在生活中打开那些装食品的瓶子、罐子、盒子,是他们极大的乐趣,但成人常常不经意地包办代替了这些孩子喜爱的“工作”。其实,我们常常能在幼儿吃的过程中找到各种教育契机。比如可通过剥糖、掰开心果、剥鹌鹑蛋、剥橘子等,锻炼幼儿的手部肌肉,同时感受果皮的不同特点:硬的、软的、脆的,等等。

  设计这一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幼儿熟悉生活中各种瓶子、盒子、罐子的不同开启方法,帮助幼儿获得感性经验,锻炼手部肌肉;另一方面,可通过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操作过程,发展幼儿的记忆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目标:

  1.愿意尝试打开各种瓶子、罐子、盒子,尝一尝里面的食物。

  2.感受不同容器的不同开启方式。

  准备:

  1.鹌鹑蛋、橘子、巧克力、瑞士糖、开心果等食物。

  2.拉链袋、密封袋(如图)、玩具锁(如图)、盒子、塑料瓶等各种装食物的容器。

  3.每人一只托盘,毛巾若干。

  过程:

  1.展示托盘里的食品。这里有许多好吃的.东西,你们认识吗?幼儿很兴奋地说出这些食物的名称。有的孩子不知道鹌鹑蛋的名称,误认为是鸡蛋。教师便适时地帮助孩子回忆:“这是我们吃过的,它比鸡蛋小,叫‘鹌鹑蛋’。”

  2.教师告诉幼儿好吃的东西都藏在不同的盒子、瓶子里,引导幼儿预测有没有办法吃到这些东西。多数孩子表示有办法吃到食物。有幼儿说:“开开来!”教师则引导幼儿说出:“打开来,尝一尝。”

  3.幼儿尝试打开各种瓶子、盒子。孩子们开始探索。许多幼儿先摇晃瓶子或者盒子,当听到“哐啷哐啷”的声音时,幼儿流露出满意的表情,他们开始了“工作”。有的幼儿很快打开盒子,取出鹌鹑蛋,认真地剥起来;有的幼儿拿到了比较难开的铁罐子,教师暗示并鼓励他耐心探索;有的幼儿由于动手能力较差,显得有点着急,且不愿尝试,教师便帮助他选择比较容易成功的纸盒,让他同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的幼儿拿到的是有拉链的小包,里面有包装的巧克力,但因缺乏这方面的操作经验而无法顺利打开。这时,教师就引导同伴互动,让幼儿体验成功并获得相关经验。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关注以下内容:

  注意孩子的习惯养成,如吃东西以前要擦手,剥下来的果壳和包装纸等要放在指定的地方等。

  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共同回忆自己的操作过程,即自己是如何打开盒子、瓶子的,并以绘画形式帮助幼儿作记录。

  鼓励幼儿尝试打开各种不同的容器和包装袋,引导幼儿回忆并表述操作过程,并以图画的形式帮助幼儿作记录。

  4.教师与幼儿共同探索一个双层的月饼盒,激起幼儿的探究欲望,引导幼儿回忆刚才使用过的各种手段,并逐一尝试将它打开。许多孩子围在一起,大家你碰碰,我摸摸,试图打开这个盒子。一个孩子无意间打开了盖子,盒子看上去是空的,但摇一摇,却又能听见声音。孩子们觉得很奇怪,大家开始寻找有没有拉链,有没有搭扣……这时教师根据幼儿的反应适时给以提示,帮助幼儿发现盒子的秘密。最终,孩子们打开了盒子,他们十分兴奋,但马上又发现了新问题:盒子里的食物都有塑料包装袋,怎么打开呢?经过探索,孩子们发现可以从“小缺口”处撕开。教师与幼儿共同分享食物,并提醒幼儿吃东西前要擦手,有好吃的东西要大家分享,废弃物要放在指定地方。

  5.一起整理场地。

  点评

  “吃”是两岁半幼儿最熟悉的活动之一,生活中孩子们拥有这方面的丰富经验。于是,教师在关注幼儿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回忆生活经验,充分感知各种瓶罐的特性以及不同的开启方式。我们发现,各种食品本身已被教师巧妙地融入了探索目标,目的是让幼儿接受更多的刺激,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整个活动非常生活化,符合托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教师运用“做中学”的理念,提供丰富的环境,让幼儿提出想法,并帮助幼儿记录实验过程,从小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此外,教师还在过程中自然地渗透健康教育和社会性教育,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 了解一些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 知道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

  3.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 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录音;小记录表6张;小昆虫4只为一组共6组;保护色前期准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你们玩过捉迷藏吗?捉迷藏怎么玩?(一个人抓,其余人躲)

  2. 有一些昆虫想和你们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认识他们吗?

  3. 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认识昆虫。(蝴蝶、瓢虫、蚱蜢、知了、花螳螂、枯叶蝶、木枝节)

  二、基础部分

  (一)昆虫捉迷藏

  ⒈你们现在都认识了这些昆虫,那让我们来找一找吧!

  ⒉找昆虫

  ⑴(出示图二)谁躲在了这里?花螳螂为什么躲在这里?(看看它的颜色,花的颜色:花螳螂的颜色和花的颜色一样,这样子不容易被发现)哦!花螳螂是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什么事保护色呢?(这种躲在与自己颜色相近的地方自我保护的方法就叫做保护色)

  ⑵还有许多昆虫也藏了起来,你看看这幅图上藏了哪一只昆虫?(出示木枝节)

  木枝节为什么要躲在树枝上呢?(看看它的颜色、形状,所以藏在树枝里不容易被人发现)

  总结:原来木枝节也跟花螳螂一样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

  ⑶你们的眼睛可真厉害,那还有一只昆虫也藏了起来,你们找到它了吗?(出示枯叶蝶)

  枯叶蝶为什么要躲在树上呢?(看看它的颜色、形状:像枯叶,躲在树上就不容易发现)

  总结:原来,枯叶蝶也藏在了与自己颜色、形状相近的地方,用保护色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⒊今天,我们了解了一个新的本领,叫做“保护色”。谁来告诉大家什么叫做保护色?(利用与自己颜色、形状先近的地方躲避敌人叫做保护色)

  ⒋其实,会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昆虫可不仅仅只有花螳螂、枯叶蝶和木枝节,还有一些昆虫也会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呢!你看!它是谁呀?(纺织娘、尺蠖)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躲在与自己颜色相近的地方)

  (二)帮助昆虫藏一藏

  ⒈还有一些昆虫不知道自己该藏在什么地方,我们一起帮它们藏一藏好吗?

  介绍操作方法:我在后面桌子上分别放了一张记录表和一些小昆虫,待会每张桌子坐四个小朋友,然后这四个小朋友根据“保护色”的方法一起合作帮这些小昆虫找一找最合适它们的隐藏地方。操作前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记录表:这一栏表示什么?(隐藏的地方)那么另外一栏就请你贴上隐藏在这的昆虫。昆虫后面我贴了双面胶,待会把双面胶拨下来后请你放在盒子里就行了。行动!

  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⒊评价:谁来介绍一下?这是谁?为什么躲在这里?能不能躲在其他地方?为什么?(颜色相近的地方都可以用来躲藏)

  总结:原来,你们都是利用保护色的方法帮小昆虫们找到它们的藏身之处的。

  三、本领迁移

  ⒈(过度)其实,除了一些昆虫会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之外,还有一些动物也会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好吗?

  ⒉(播放动物图片)

  ⑴狮子:这是谁,它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⑵猫头鹰:你看谁藏在这里了?它又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

  ⑶雷鸟:这又是谁?它为什么要躲在雪地里?(雪地的.颜色和自己的颜色相近)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哦!我们的雷鸟可厉害了,它还能根据季节的变化改变自己身上的颜色呢!冬天的时候它的羽毛是白色的,可是到了夏天它的羽毛又变成了与周围颜色一样的颜色呢!

  ⒊那我们人又是怎样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呢?(出示图片)(看看衣服、脸上的颜色和周围的颜色怎么样?)哦!他们为什么要用保护色保护自己?

  四、活动延伸

  ⒈其实,我们玩捉迷藏的时候也可以用保护色的方法保护自己。谁愿意说说你想躲在哪里,为什么?

  ⒉我相信你们都有自己的想法,那么有空的时候就来用保护色的方法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戏好吗?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从头到尾,幼儿的参与性都是比较高的,尤其是最后一个环节,再次利用游戏将本节活动的核心内容提升,并与开头的游戏相呼应,使幼儿在愉快而又轻松的氛围下达到了预设目标要求。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学习乐趣。当然,在活动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如在活动过程中,我总是急切地想告诉幼儿答案,没有让幼儿尽情地回答;环节设计方面,感觉还是不够新颖,这些都需要我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继续完善。

科学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中国的茶文化是我国的代表特色之一,而家乡安康的茶文化也是渊源流长,幼儿园的孩子们对茶的认识不多,这次学习通过看、闻、品,让孩子对三种茶有了初步的认识,看——看茶叶在未泡水和泡了水以后状态、色泽的变化,闻——茶叶的香味,品——感受几种茶叶的口味,全面地让孩子感知了解。

  活动目标

  知道家乡盛产茶叶。

  在观看茶叶制作过程和饮茶的过程中感受中国的茶文化。

  活动准备

  各种茶叶若干、杯子、透明茶壶等

  茶叶制作过程PPT

  活动过程

  1、观察茶叶,小组交流

  (1)请幼儿拿出家里带来的茶叶,看一看,闻一闻,互相说以自己带来的茶叶的名称,是什么地方产的,是什么样子的,它的味道怎么样。

  (2)教师给每组幼儿提供绿茶、红茶和花茶,请幼儿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三种茶叶的不同。

  (3)小结。

  2、出示PPT

  教师讲解,幼儿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

  3、品茶

  教师给每组幼儿分别倒一点绿茶和红茶,请幼儿观察颜色、闻清香,然后品尝,说说喝两种茶的不同感觉。

  教师冲泡茉莉花茶,请幼儿品尝,说说和钱两种茶有什么不同。

  4、小结 活动反思

  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浓厚,也调动了孩子的基础经验,看到过爸爸、妈妈喝茶,和今天的学习联系后也有一些自己对茶的'认识。这里将茶道的展示添加并放在延伸环节是让孩子将对茶的认识的延续,激起他们新的学习的欲望。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手的科学教案11-03

关于科学教案11-03

科学教案:蜗牛09-11

科学教案《病毒》10-16

关于科学教案07-24

优秀的科学教案11-14

科学教案范文02-14

冬天科学教案02-14

有关科学教案03-01

大班蜗牛科学教案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