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时间:2023-06-04 13:35:33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必备】中班语言活动教案集合七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必备】中班语言活动教案集合七篇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够认识一些秋天的水果,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

  2、体验诗歌的意境美和节奏美。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盘子一个。

  2、苹果、柿子、梨、葡萄、桔子、实物各一个。

  3、苹果、柿子、梨、葡萄、桔子、图片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听秋天的音乐进教室。

  2、教师提问:

  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

  3、说一说秋天是什么样子的,秋天都有哪些水果。

  4、 教师出示实物水果,让幼儿观察,说出形状,颜色,特点。

  5、水果仙子引题:水果仙子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小朋友想不想听?

  6、利用实物水果,朗诵诗歌。

  7、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诗歌:

  a、教师边和幼儿朗诵诗歌边贴水果图。

  b、请个别幼儿上来贴水果图,其他幼儿朗诵诗歌。

  8、结束活动:

  幼儿游戏,请一些幼儿拉个大圆圈,当盘子,一些幼儿当各种水果。边念诗歌边游戏。

  附:

  秋天果子多

  秋天是个大盘子。

  盛满各种天果子。

  绿苹果,红柿子。

  黄橙橙的大梨子。

  串串葡萄赛珠子。

  像灯笼的是桔子。

  秋天是个果盘子。

  人人喜欢吃果子。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首先采用提问的'教学方式,让幼儿感知现在正是秋季,为幼儿创设一个特定的氛围,知道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通过让幼儿说说、想想的方式,引导幼儿来学习诗歌,理解诗歌,感受诗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层层深入的方法,一步一步引导幼儿学会边手工粘贴边念儿歌。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体验童话故事中的语言美。

  2、理解故事中小熊经过冬眠、小母鸡长大的情节,丰富词语“冬眠”、“季节”。

  3、能专心倾听故事,大胆地描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小母鸡回来了》

  2、故事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引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公鸡和母鸡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第一幅图中有谁?小熊和小母鸡是一对好朋友,小母鸡长大的样子小熊可没见过。他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呢?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2)教师引出故事《小母鸡回来了》。

  3、集体欣赏故事录音,熟悉故事内容。

  (1)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讲述小母鸡、小熊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

  教师:小熊是什么时候认识小母鸡的?小熊又是什么时候和小母鸡分开的?当小熊再次见到小母鸡时,小母鸡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小结。

  4、利用教学挂图再次欣赏故事,了解花和季节的'关系。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大胆地说出花和小熊、小母鸡之间的关系。

  教师:桃花开的时候是什么季节?那时候小母鸡会说话吗?蔷薇花开又是什么季节?这时候小母鸡是什么样子的?桂花开是什么季节?小熊要送给小母鸡什么礼物?为什么要送“满满一瓶桂花酱”?

  (2)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继续引导孩子回忆故事内容。

  教师:所有的花都谢了,小熊就怎样了?什么是冬眠?等小熊醒来时,什么花开了?他看到了小母鸡了吗?最后他找到小母鸡了吗?

  5、师友共同讨论小母鸡的变化。

  (1)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小母鸡变成大母鸡后的变化。

  教师:小母鸡再和小熊见面时,和原来一样吗?为什么小母鸡和原来不一样呢?

  (2)教师小结。

  6、请幼儿结合自身谈谈长大的变化。

  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进行故事复述和表演;师幼还可以根据故事内容,一起制作图画书。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懂得诗歌中运用的比喻手法及其作用,学会理解躺白云柔软等词汇。学习运用好像的句式

  2.通过欣赏,使儿童对初次接触的诗歌感兴趣。乐意聆听及表达。通过诗句的表达。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感受白云的动态美。

  3.适当仿编并让幼儿学会用普通话朗诵。

  活动准备:

  1.《白云》配乐朗诵诗歌磁带、录音机。

  2.字卡(白云、躺、棉花糖、模特等)

  3.儿童对白云又感性认识。

  活动过程:

  1.引出诗歌。

  ①户外观察白云:拉开窗帘,让幼儿观察天空中的白云。

  ②提问小朋友们:"白云是什么什么样的形状啊?他们都有哪些颜色呢?"(鼓励小朋友们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另外"白云姐姐是什么时候才出来和小朋友一起玩呀?,什么时候他们还会变脸?"

  2.学习诗歌。

  ①通过录音中轻柔的配乐诗朗诵,使幼儿对白云更加了解和熟悉。

  ②出示字卡,让幼儿字卡学习词汇,并初步了解"…好像…"以及"有时…有时…"句型。还让小朋友做出相应表情。

  ③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再让幼儿有感情的`跟读。

  3.创编诗歌。

  ①再次户外观察白云,并进行适当仿编(老师可以这样问:"白云除了像棉花糖、模特、魔术师,还像什么啊?)

  ②把小朋友的想法组合起来,编进诗歌里朗诵。

  活动延伸:

  1.让幼儿充分发挥想像,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白云"。

  2.结合舞蹈动作表演诗歌。

  附录:白云

  白云像棉花糖,

  看起来好柔软,

  躺下去一定很舒服。

  白云像模特,

  一天到晚都在换衣服,

  有时穿白的,

  有时穿黑的。

  白云像魔术师,

  变来变去,

  把小动物都变到天上去了。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了解预防火灾的方法。

  根据音乐节奏做模仿动作,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小心防火》儿歌。

  火的头饰。

  节奏缓慢和节奏急促的'音乐。

  活动过程

  1、与幼儿一起说儿歌《小心防火》:

  小心防火

  小小火苗威力大,

  转眼变成大火怪,

  张牙舞爪真可怕。

  小朋友,不玩火,

  灭火设备要爱护,

  打败火怪全靠它。

  2、请幼儿戴上头饰,老师播放音乐,当播放节奏缓慢的音乐时,幼儿便模仿小火苗轻轻跳动。

  3、当播放节奏急促的音乐时,请4-5位幼儿一组,手拉手扮演大火怪。想象小火苗变成大火怪,做出张牙舞爪的动作,表现出变化。

  4、与幼儿讨论防火的方法,例如不要玩火及电源、电器用完要关掉等。

  5、与幼儿一起观察幼儿园里的消防设施,例如报警器、灭火器等,说出它们的用途。

  活动评价

  喜欢说儿歌,能说出防火的方法和消防设施。

  能配合音乐节奏做动作。

  活动建议:

  请幼儿调查周围生活环境中的消防设施,用图画记录下来,并在班里进行交流。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说说、看看、听听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2、学习仿编诗歌,尝试用多种方式表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3、愿意参与诗歌听赏活动,在同伴面前大胆表达。

  活动准备:

  课件、小鸟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1、出示小鸟图片,小朋友,看,这是谁呀?(小鸟)

  2、喜欢它吗?为什么呀?有许多小动物也很喜欢它,想留住它,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诗歌吧?

  二 欣赏诗歌

  1、教师念诗歌一遍,提问:你听见了吗?还有谁也喜欢它呀?(小狗,小猫,小兔)

  2、小动物们都很喜欢小鸟,想留住它,那它们会怎么做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诗歌。

  三 分段欣赏诗歌,理解诗歌

  1、小鸟飞进小狗的院子里,小狗想留住小鸟,它是怎么做的呀?(搭了一间漂亮的积木房子)怎么样的积木房子,用了一个什么动作(搭),哇,多漂亮的积木房子呀?你们喜欢吗?我也很喜欢,那小鸟会喜欢吗?为什么不喜欢(没有自由),学习扑扇着.

  2、睢,小鸟又飞进谁的院子里了?小猫想留住小鸟吗?那它会想什么办法呢?为它编了一只精美的'小笼子.(真是只精美的小笼子,多精致多美丽呀!这可是小猫用竹子编起来的呀?它用了个什么动作?小鸟会喜欢吗?为什么?)

  3、 这次小鸟又飞进哪了呀?小 想留住小鸟,它是怎么做的呢?(栽了一棵小树苗),哎,这次小鸟会留下吗?为什么?小树苗慢慢的长大了,小鸟又是怎么说的呀?

  4、树才是鸟儿的家,那我们应该保护树,让小鸟有温暖的家,哎,小狗和小猪也明白了:树才是鸟儿的家,有树才能留住小鸟,瞧,他们拿着铁锹种树去啦!

  四 完整学念

  1、老师告诉你们哦,把这些图片连起来就成了一首好听的散文诗,题目就是<留住小鸟>.

  2 、老师看图片念诗歌.

  3 、好听吗?我们看着这些图片,把这首好听的诗歌说一说吧!

  4 、真好听呀,我还想听,你们能在念一遍吗?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听听、想想、讲讲中,了解春雨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乐于欣赏学习诗歌,能充满情感的朗诵、表演。

  3、能大胆想象,尝试仿编诗歌,并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幼儿对春雨有一定的认识。

  2、资源包材料:教学CD《雨点种子》。

  3、根据诗歌内容绘制图谱;大自然图片;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倾听雨声,导入活动。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是个生机勃勃的季节,也是一个多雨的季节。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雨声)

  2、教师提问:“小朋友喜欢下雨吗?为什么?你们知道,在大自然中,谁会喜欢春雨?”

  教师小结,引入诗歌:“春雨有着神奇的.作用,庄稼、树木、花草的生长都离不开阳光和雨水,适量的雨水会让植物长的更好;还有小鱼、青蛙它们也喜欢下雨,雨后的空气干净、清新,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首有关春雨的诗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二、欣赏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1、教师以轻松愉快的语调伴以神情配乐朗诵诗歌,幼儿倾听,感受作品。

  提问:你喜欢这首诗歌吗?听了之后有什么感觉?这首诗歌的名字是什么?在诗歌中你听到了什么?

  根据幼儿的回答,按序出示相应图谱,引导幼儿理解。

  2、播放教学CD。幼儿再次完整欣赏,并学习朗诵。

  3、请幼儿完整观察图谱,进一步熟悉、理解作品。

  提问:谁把雨点从空中播下?播进了什么地方?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它们为什么笑哈哈?

  三、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尝试表演诗歌。

  1、请幼儿与老师、同伴相互接句的方式练习朗诵。

  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朗诵这首诗歌吧!”

  2、请幼儿分组朗诵,引导幼儿运用合适的语调、动作、神情朗诵、表演。

  提问:你喜欢哪组的朗诵,为什么?

  3、鼓励孩子大胆进行诗歌表演。

  四、大胆想象,仿编诗歌。

  1、鼓励幼儿尝试仿编诗歌。

  教师:“雨点种子播进了竹园,除了春笋,还会有谁笑哈哈?播进了树林和池塘呢?雨点种子还会播进什么地方?谁会笑哈哈?为什么?”

  2、播放大自然图片,幼儿欣赏。

  3、孩子相互进行讨论、仿编诗歌。

  教师:“请小朋友和你的好朋友说说,雨点还会播进什么地方?谁会笑哈哈?为什么?”

  4、孩子展示自己仿编的诗歌,并相互评价,教师适时记录。

  5、集体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

  五、教师总结,播放音乐,结束活动。

  教师:“刚刚小朋友们表现得都很好,自己动脑筋创编了一首新的诗歌,大家听,外面的雨好像停了,小鸟的歌声真动听!看,太阳出来了,雨后的彩虹真美丽,让我们一起去户外呼吸清新空气吧!”(播放音乐,结束活动)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学会用不同的语气有表情的朗诵诗歌。

  2、进一步认识秋天的自然景色,感受秋天的美。

  3、提高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发展想象力。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秋天景象的图画。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谈话导入活动。

  这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师朗诵诗歌,幼儿欣赏。

  (1)诗歌里都说了些什么?

  (2)一片树叶飘呀飘好像什么?

  (3)几片树叶飘呀飘又好像什么?

  (4)秋天来了,为什么燕子、蝴蝶不见了?

  3、幼儿跟老师一起朗诵诗歌。

  4、教师与幼儿轮流分组朗诵诗歌。幼儿边看图边朗诵诗歌。

  5、提醒幼儿用不同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诵。

  秋天一片树叶飘呀飘,好像空中飞小鸟,几片树叶飘呀飘,好像蝴蝶在舞蹈。

  片片树叶片呀飘,咦!燕子飞走了,蝴蝶不见了,啊!我知道,我知道,秋天来到了。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活动教案:语言03-02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1-07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3-30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家03-02

《家》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3-01

秋天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3-25

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1-01

中班语言活动《树叶》教案01-04

中班语言活动春雨教案12-20

中班语言活动设计教案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