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计划

时间:2023-06-05 19:46:21 计划 我要投稿

实用的项目计划模板4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项目计划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项目计划模板4篇

项目计划 篇1

  一、申请理由

  位于十堰东南西部,有3个行政村,9个村民小组,65户农户,人口206人,全乡耕地面积3952亩,人均占有耕地200亩,人多地少,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为切实改变这一状况,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充分利用紧邻城和320国道,交通便利,水土条件适宜种植瓜果蔬菜这一优势条件,在十堰大力推广温室大棚,就目前已建成大棚来看,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但是由于建设大棚的投入较大,单靠本乡的财政和农民集资建设有一定困难。因此,为有效拉动城乡经济发展,切实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我县特申请财政扶贫资金在十堰社区建立设施农业项目。

  二、项目概要

  20xx年—20xx年在实验建立设施农业项目主要申请国家财政扶贫资金进行建设,重点在十堰的喀拉巴格林(3村)、阿克库克村(5村)、阿热买里村(8村),恰克月库村(9村)、古勒巴格村(2村)、尤喀克霍加村(7村)、喀拉巴什粮台村(11村)、喀拉巴升村(15村)共八个村新建温室大棚60个,资金总投入60万元,项目工期20xx年1月-20xx年11月。

  三、项目提出依据

  第一,地理环境好十堰地理位置紧邻车城,交通便利,因此,很早就开展了设施农业,目前全乡有大棚总数36个,而且农户也都有一定的温棚栽植技术和经验。

  第二,生产环境好 十堰土壤、水肥条件较好,农民平均文化素质较高,乐于接受,使用新技术、新生产方法。

  四、项目内容及规模

  ①20xx年开始动工新建实验喀拉巴格村(3村)、阿克库什村(5村)、阿热买里村(8村)、恰克日库依村(9村)的设施农业项目。其中喀拉巴格村新建大棚7座,阿克库村(5村)新建大棚10座,阿热买里村(8村)新建大棚8座,恰克日库依村(9村)新建大棚7座,每棚标准建筑面积为70×10m(长×宽),每棚预算为10000元,建筑工期为20xx年4月-20xx年10月。

  ②20xx年动工新建十堰古勒巴格村(2村)、尤喀克霍加村(7村)、喀拉巴什粮台村(11村)、喀拉巴什村(15村)设施农业项目。其中古勒巴格村新建大棚7座,尤喀克霍加村新建大棚7座,喀拉巴什村粮台村7座,喀拉巴什村7座,每棚标准建设面积为70×10m(长×宽),每棚预算为10000万元,建设工期为20xx年4月-20xx年10月。

  五、项目的管理方式和实施计划

  1、设施农业建设是促进农民增收,切实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为确保建设工作正常开展进行,县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将直接对此项目进行监管。

  2、严格资金管理,保证专款专用 项目建设资金由扶贫办统一管理,实行报帐制,保证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确保专款专用。

  3、严格招投标,确保工作质量 对于设施农业温室的建设工程要求较高,为此,我县将公开招标,坚决使用有建设资质等级的施工队伍,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

  实施计划 建设项目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筹备建设华龙3村、5村、8村、9村设施农业土建工程,时间20xx年1月—20xx年4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对天龙3村、5村、8村、9村温棚建设及项目开始实施建设,时间20xx年4月—20xx年10月。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工程完工后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时间20xx年10月—20xx年12月。

  第二部分: 第一阶段:筹备阶段。筹备建设对华北2村、7村、11村、15村设施农业土建工程,时间20xx年1月—20xx年4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对西北2村、7村、11村、15村温棚建设及项目开始实施建设农业土建工程 时间20xx年4月—20xx年10月。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工程完工后,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时间20xx年10月—20xx年12月。 六、扶贫效益分析 我县开展设施农业已有两年,经过两年的调研得出结论:一个棚种一茬早熟西、甜瓜,可收入3—4千元,两年可收回建棚投资,而农民经过培训后,种植一茬早熟西甜瓜,可收入5—6千元,加上一茬夏菜,每棚收入可突破万元,当年即可收回建棚成本,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并且,高收入可大大刺激农民学习新技术,使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社会效益极好,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有效途径。

  七、结论

  十堰是一个国家三定贫困县,全县贫困人口占大多数,怎样有效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开辟致富渠道,一直是我农业部门的研究课题,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也总结出一些经验。就目前来看,设施农业是一条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没有培训过的农民每年收入有3—4千元,经过技术培训,掌握温棚栽培技术的农民年收入可轻松突破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并且可起到良好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农民脱贫的信心和学习、使用新科技、新知识的增强科技兴农的意识,使农民的生产经营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过程,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

项目计划 篇2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本公司资源管理程序及计划,确保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财务资源、供方和合作伙伴资源、知识信息与技术资源六大方面的管理要求。按计划对各项资源进行评审和验证,确保资源满足轨道交通用型材实际生产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轨道交通用型材产品在资源利用方面的控制。

  2、规范性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Q/JM1—001 质量手册

  Q/JM2—001 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文件

  Q/JM2—002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文件

  3、职责

  3.1 总工程师负责资源的组织统筹和整合工作。

  3.2 人力资源部经理负责人力资源的资源管理工作。

  3.3 筹建部主任负责项目相关设施的建设、维护工作。

  3.4 技术中心主任负责工作环境的管理工作。

  3.5 财务部经理负责项目资金筹集、分配及监管工作

  3.6行政部经理负责供方和合作伙伴资源的管理工作。

  3.7信息系统部主任负责知识、信息与技术资源的管理工作。

  4、工作程序

  4.1人力资源的管理

  a)明确项目所需专业技术人员及工程人员;

  b)根据不同人员专业方向及技能特长对项目相关人员进行配置;

  c)针对项目要求,从教育、培训、技能与经验等方面对已经配置的资源进行相应的能力评价,对未能完全满足规定要求的人员进行培训;

  d)对于采取的措施需要进行相应的评价与记录,验证管理的效果。

  4.2基础设施的管理

  a)筹建部根据项目的要求,提出申请并说明设备名称、用途、型号规格、技术参数、数量等,报总工程师审批后采购。

  b)由筹建部组织有关人员根据使用说明书或在制造厂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实施安装调试,确认满足要求后,由生产部和使用车间在《设备验收单》上签字验收,并记录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数量、随机附件及资料等内容。

  c)设备管理人员对验收合格的设备进行编号,并在《设备台帐》上登记。设备的技术资料、《设备验收单》等,由筹建部归档、保管。

  d)设备日常保养由车间操作工进行,由筹建部制订保养要求,并进行技术指导。生产设备发生故障,由机修工进行维修,对无法排除的故障,可请专业维修人员。

  4.3工作环境的管理

  4.3.1工位器具、工件、材料的摆放

  a)生产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必须按照操作顺序,整齐的放入指定的区域,并有安全可靠的固定措施,禁止乱摆、乱放;

  b)生产所用的工位器具、模具、夹具、量具等必须放到指定的地方,防止混乱与坠落伤人;

  c)生产用原材料必须限量放入生产现场,以免造成地方拥挤或其他事故;

  d)在生产现场码放各种物料时不得超高,一般的码放高度不允许超过2.5米(物品单位超高除外),高度与宽度的比例不超过2:1。易滚动的物品要有垫块进行固定。堆垛的底部要牢靠,垛与垛之间的间距要合理,便于吊装和搬运。

  4.3.2生产现场的地面状态

  a)合理的规划生产现场的地面,用不同的颜色将生产现场的地面科学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安全通道必须以黄色、醒目的标识标示出来;

  b)生产现场的人行道或空地应保持平坦,不得有障碍物或拌脚的物品。若有,则应该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或安放防护栏;

  c)生产现场的布置必须保证各通道的畅通,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通道,违者将按相关规定进行教育和惩处;

  d)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垃圾、废料、废水、废油等必须按划分的责任或承包的区域及时处理,不得将此类废品带入下一道工序。

  4.3.3防尘、防毒与噪音

  a)生产现场要注意防尘、防毒。加强防尘、防毒设备的检查检修与保养工作,确保设备于作业时间内正常运转,确保设备的主管道与支管道无破裂、泄露的状况。

  b)用于防尘、防毒设备的滤料或组件应根据其使用说明书定期更换,保证其完好有效。

  c)生产现场所产生的噪音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超过标准的要限期整改。

  d)对于产生噪音的'设备和流程,生产部门应会同技术部门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或新材料等手段使得生产现场的噪音符合标准。

  e)新建、改建、扩建或引进工程项目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所产生的噪声水平,必须严格执行鉴定审查流程。未进行鉴定或鉴定结果不合格的,一律不准施工和投入生产。

  4.3.4自然天气环境

  密切监控气候环境对生产环境的影响,做好对夏日高温、冬天低温、暴雨、洪涝、干旱等自然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理准备。

  4.4财务资源的管理

  a)组织会计日常核算、记帐、复帐、报帐,做到手续完备,帐目清楚。按期报帐,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及时上报。

  b)认真执行现金管理制度,根据财务会计审核签字的收付款凭证办理款项收付,收付款凭证及原始凭证附件上加盖“收讫”“付讫”,并在登记后将收付款凭证返回会计。

  c)审核各种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与有效性,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拒绝报销,情况严重的上报项目经理。

  d)采购人员、对外联系业务人员及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可借支备用金。备用金借支程序:借款人申请→会计审核签署意见→项目经理签字同意→会计出凭证→出纳付款。

  e)严格控制现金使用量,超过现金结算金额和范围的必须使用支票;特殊情况下,使用大金额现金结算,应事先征得财务部门的同意,并经项目总工程师同意后,方可进行现金支付。并实时监控并报告资金使用情况及使用效果。

  f)差旅费、招待费和误餐费由部门负责人核实 签字后交财务部报销

  4.5供方和合作伙伴资源的管理

  a)确定初选对象,根据项目采购物料的需要,优先从已有合格供方名录中挑选,

  同时按选点原则再挑选1-2家有针对性的待开发供方作为备选对象。如已有合格供方正在提供类似的采购物料,且有生产能力的,直接进入到商务谈判;

  b)初选对象概况调查,由筹建部、技术中心、采购部成立采购考察小组,主动上门走访,对备选供方各方面信息作进一步深入了解,充分掌握供方的基本概况(主要包括企业性质、投资规模、员工人数、设备配置、现场产品的种类、价格、产能、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等),对备选供方进行现场质量体系评定;

  c)经对备选供方现场考察,结果评定为合格者,进行相应材料的报价,价格作为下步商务谈判的依据。主要就供货周期、供货价格、供货数量以及质量保证能力和出产能力上,双方进行友好磋商;

  d)经本公司选点审批通过后,双方签订质量保证协议,并由本公司采购部发给相应的正式试制用图及相关的标准,备选供方按要求组织样件试制。

  e)每个季度派员到供方处考察,确保供方综合能力变化不影响设备等供应;

  f)供方在日常供货时未能按本公司原先约定的事项,出现下列情况时将撤消合格供方:

  a.发生重大质量事故

  b.经常不能按计划及时交付产品

  c.生产能力跟不上本公司需求

  d.供应的产品价格无法与市场竞争,失去优势

  4.6知识、信息与技术资源的管理

  a)组织项目相关人员针对项目遇到的问题进行攻关,开发克服问题的新知识、信息与技术资源;

  b)按项目要求对知识、信息与技术资源进行识别及分类管理;

  c)对项目相关知识、信息与技术资源进行总结提炼,对具备条件的资源申请国家专利或著作权;

  d)引进项目相关知识、信息与技术资源,对现有的较成熟技术,如开发成本远大于引进成本,则采取知识、信息与技术资源引进;

  e)严格保密项目相关知识、信息与技术资源。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保护过程中,防止知识和技术的不利于企业的溢散,使企业内部实现资源共享。对符合条件的知识、信息与技术资源及时申报国家专利或著作权;

  f)确定资源的优势,进行市场定位,将知识应用于企业生

  产经营过程,实现其价值。

项目计划 篇3

  摘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建设是当前我国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推动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转变的重大举措。文章结合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最新精神与进展,探讨了专业机构的定位与职责、内部机构设置、管理制度与管理能力、支持与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未来引导专业机构建设运行的建议,以期为相关决策部门和科技管理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计划管理;专业机构;改革;关键问题;建议

  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是当前我国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20xx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11号)和《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xx〕64号)对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1-2]。20xx年,科技部印发《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管理暂行规定》,对专业机构管理做出了具体规定[3]。依托专业机构管理科技计划项目是改革完善科研组织方式和管理机制,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的重要途径,也是此轮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重点与难点[4-6]。专业机构将具体承担科研项目的受理、评审、立项、过程管理和验收工作,为科技计划的组织实施提供管理支撑。文章结合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精神与最新进展,探讨了专业机构的定位与职责、机构设置、管理制度与管理能力、支持与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关键问题,以期为推进专业机构建设与运行提供参考与启示。

  1专业机构的定位与职责

  明确专业机构的定位与职责,是确保专业机构切实发挥项目管理职能的前提,是建设专业机构的重要基础和首要任务。国务院文件以及专业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对专业机构的定位与职责进行了规定,在总体要求下,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专业机构的定位与职责进一步界定和细化。

  1.1定位

  科研项目的第三方管理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改革举措[7-8]。专业机构作为项目管理第三方机构,是指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具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专业化的管理能力,承担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管理工作的科研管理类单位。专业机构依据委托协议,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包括组织项目评审、立项、过程管理和结题验收等,独立行使权利、履行相关职责,对实现项目管理目标负责。专业机构应以建立规范化的科研项目管理机制,构建专业化的管理模式为宗旨,受部际联席会议及上级部门委托具体管理科研项目,为科技计划实施提供管理支撑,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根据实际需求,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单位提供项目管理、咨询与综合服务。专业机构应以各部委现有的科研管理类事业单位为主,以社会化组织为辅,整合现有业务,剥离与项目管理不相关的业务,承接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

  1.2职责

  在简政放权的改革背景下,专业机构承接了行业部门科研项目管理的职能。简而言之,其职责就是负责项目从立项到验收等各环节的管理,对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负责。

  1)项目筹备立项阶段。制订项目管理工作方案,编制项目概算;参与编制科技计划年度指南;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受理项目申请,对申请单位提供申请程序等方面的咨询服务。组织项目(预算)评审评估,从国家科技专家库中抽取项目评审专家,采取公开择优、定向择优等方式,遴选承担单位,形成项目安排和预算安排,并签订项目任务书(含预算书)。

  2)项目过程管理阶段。监督检查项目的执行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对项目任务进行调整、暂缓、延期和终止,对项目经费实施动态管理,协调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按期汇总报告项目年度执行情况。在委托任务实施过程中,出现技术路线不合理、不可行以及不可抗力导致任务无法继续实施等重大变化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调整或终止建议。

  3)项目结题验收阶段。组织项目验收及后续管理,开展项目成果汇交,对项目相关材料、物品等进行归档;按相关规定开展项目验收后的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等后续组织管理工作。

  4)其他职责。按照国家科技报告管理要求,指导、督促项目承担单位按要求开展科技报告工作;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做好项目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对项目承担单位知识产权管理提出要求,实施监督;调研国内外相关专业领域研发动态,总结项目研发进展情况;及时反馈参与项目管理的有关专家、项目承担单位、项目人员等各类主体科技信用情况。

  2内部机构设置

  对于改建的专业机构,应在原有项目管理专业团队的基础上,优化、调整、增加内设机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项目管理与战略研究队伍,并形成稳定的财务、法律事务和知识产权管理等支撑服务团队。

  2.1项目管理职能处室

  项目管理职能处室是专业机构行使项目管理职能的核心部门,需要配备具有相关专业领域背景和项目管理经验的人才队伍。根据项目管理的需要,可以将项目管理处室按照管理流程或者负责管理项目的具体类型进行划分。根据专业机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要求,各项目管理处室分别负责对不同类别项目进行全流程、一体化管理,并努力保证不相容岗位互相分离。对委托管理的项目编制概算、参与项目指南编制,负责评审立项、过程管理、年度报告编写、验收及后续工作等环节的管理。

  2.2行政保障处室

  专业机构的行政保障处室主要包括综合处(或办公室)和财务处,主要对机构履行项目管理职能起到必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综合处主要负责项目管理的综合协调,负责党务、政务、人事、档案、信息网络、有关数据库建立健全和管理,必要时可协助开展项目全过程的管理。财务处主要负责不同类别项目的概算编制、预算安排、过程中预算调整、财务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分别设置项目管理处室和行政保障处室,是实现专业机构合理分工、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有助于高效配置人力资源,避免项目管理处室对于项目管理所有任务的“一肩挑”,有效实现了任务分解与管理效能提升。

  2.3监督与法务部门

  根据专业机构改建的要求,专业机构应该建立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在专业机构内部设立监督与法务处,能够实现对机构内部人员的有效监督管理,协调处理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法律纠纷与知识产权纠纷。监督与法务处主要负责制定专业机构章程、内部监管规章制度及风险防控制度,对内部人员工作行为进行监管;处理项目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法律纠纷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纠纷,负责各类项目全过程监管.

  2.4战略研究与规划部门

  在专业机构中增设战略研究与规划部门,有利于更加充分地发挥专业机构在行业科技方面的支撑作用。战略研究与规划部门在与项目管理职能处室有关工作相衔接的基础上,主要负责与专项管理相关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发进展,受有关部门委托进行政策调研,参与相关领域宏观发展战略与规划编制,开展专业机构规章制度建设,负责与受委托专项相关的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研究与保护工作。

  3管理制度与管理能力

  专业机构通过制定章程,建立较为完善的内部管理、质量控制、风险控制等管理制度,从而保证项目管理的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3.1章程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改革方案的要求,由专业机构的理事会制定章程,主要包括专业机构运行机制,理事会议事规则;理事会与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理事会、监事会以及理事长、监事会主席的产生方式、人员以及主要职责等内容。章程是专业机构的行动纲领,能够规范专业机构作为第三方项目管理机构的行为,是确保对专业机构实现有效监督的`制度保障。

  3.2项目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项目任务、资金管理、专家管理、公开公示、项目监督和评估、项目专员制、项目监理制、经费、法务、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内容,编制本专业机构所负责管理专项的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管理实施细则、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评审专家工作管理办法、信息公开管理办法、法务管理办法、流动编制项目专业管理规定、科研项目信用管理办法等。

  3.3内部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人事、财务、保密、信息管理及文档管理等内部管理有关的制度,对员工的岗位设置与管理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对于改建的专业机构,在机构原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应根据专业机构建设的要求和项目管理的实际需要进行优化调整,聚焦项目管理职能相关制度,使内部管理制度能够最大限度支撑项目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

  3.4质量控制、风险防控制度

  市场化和社会化对项目管理机构在专业化管理与风险控制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机构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经费管理内控体系和绩效管理制度,对项目执行、经费使用、专家使用、人员变动的关键环节及不可预见因素实施风险控制,并研究制定应急预案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目前在各行业广泛应用的质量管理工具[9]。作为市场化的第三方组织,专业机构建立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其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基础,也是专业机构改建对于专业机构全流程精细化管理的具体要求[10]。对于风险防控,除了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积极落实“基于风险的思维”,还应建立专门的风险防控制度,完善顶层设计和决策机制,加强员工思想教育,强化关键部门与岗位的监督,加大惩戒力度,标本兼治、惩防并举。3.5管理能力专业机构应具备专业化项目管理队伍,配备精通经费管理的专业人员,拥有项目管理所需的条件能力,满足科技计划项目管理需求。在项目管理方面,具有满足专业化管理要求、相对稳定、结构合理且素质较高的专业化管理队伍,能够满足项目的全链条设计和一体化实施的要求;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相关领域具有突出的项目管理能力和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在经费管理方面,掌握国家有关财政科研经费管理和财政预算管理有关要求,制定规范的项目经费管理程序,配备经费管理专门处室和人员,具备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预算的全过程管理和监督的能力。在管理条件方面,拥有稳定的办公场所和较完备的办公系统,以及与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相衔接的项目管理平台,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在社会信誉方面,科技管理表现良好,运行规范,无违纪违法等不良记录。

  4支持与监督机制

  4.1支持机制

  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专业机构支持机制,事关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整体进程和实施效果。目前,专业机构建设方案提出“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机制”,具体如何实现有利于项目高效管理的专业机构支持机制尚未明确,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考虑到专业机构的现实情况,原先各部委下属的项目管理单位多为中央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在专业机构改建的过程中,如何转变职能与角色,关键需要从经费、人力、政策指导等方面予以合理支持。一是应稳定支持,确保专业机构的生存与长远发展。在合理监督评估专业机构履职尽责情况的基础上,对于符合条件的专业机构要保证稳定足量的任务分配,避免出现“朝不保夕”的情况,尽量减少专业机构的“后顾之忧”。二是要严格筛选,确保专业机构的专业水平和社会声誉。在专业机构遴选环节,要从项目管理能力、社会声誉等方面严格把关,从源头上保证专业机构的质量和水平。三是要强化指导,确保专业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目标实现。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对专业机构进行定期及时地指导与监督,对于发现的问题要求其及时整改,研究制订专业机构的长远发展规划。

  4.2监督机制

  严格监督机制是确保项目管理公平公正的重要保证,也是进行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初衷之一。一是实行公开公示制度。在专项管理全过程中,按规定公开公示科研项目评审流程和方法、评审规范、评分标准以及立项信息、资金安排、验收结果等,接受各方监督(涉密项目除外)。二是实行年度报告制度。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平台向科研人员和社会公众公布。三是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监督评估活动采取抽查、巡视、受理举报、中期评估、绩效评估和绩效审计等方式进行,重点对专业机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和管理制度规范建立,以及执行情况等进行检查,并将监督评估结果纳入科研信用体系。

  5结语与展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难度与复杂性日益增加。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在我国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如何在项目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仍需要各方面的不断努力探索。要以提高项目管理效能、促进科学研究发展为终极目标,既要破除藩篱、改革创新,又要符合国情、稳妥推进。一方面,应理顺机制,避免专业机构运行过程中过多的行政干预;另一方面,应有效监管,防止专业机构成为“二政府”。下一步,应进一步落实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精神,从实际出发推进专业机构建设与运行工作。一是借鉴国外专业机构的运行模式,吸收国外专业机构在项目管理流程、条件能力支撑、信息系统建设运行、市场化和社会化以及监督评估等方面的成功经验[11];二是尽快形成操作层面上的专业机构遴选与建设指导细化方案,并适时引入资格招标采购制度,鼓励具备条件的社会化科技服务机构参与竞争[12];三是进一步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民主、务实的协同工作机制,确保专业机构遴选、监督等环节工作的公平与公正;四是发挥好行业部门在本领域科技计划顶层设计和管理监督中的应有作用,利用行业部门在管理本领域科研项目的经验以及对本行业科技发展熟悉的优势,加强与科研机构的沟通与衔接。

项目计划 篇4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背景:

  根据XX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XX处原XX苗圃需要异地搬迁。按照建设部《城市规划建设指标》和《河北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的规定,城市苗圃用地不得少于建成区面积的2,苗木自给率80以上。因此,我区还需要新建面积不少于210亩的城市绿化专用苗圃。

  目前我市已经确定了创建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如果新苗圃不能及时完成建设,我区将消耗大量资金到市内、外其它苗木生产基础地购买苗木,这对我区的城市绿化建设极为不利,对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也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苗圃建设势在必行。

  三、项目建设条件

  XX苗圃位于贯通XX市区和XX区的必经之路——XX大道北侧,南侧正对XX公园,东侧与XX区行政中心隔河相望,距著名的XX景区1.5公里,西侧是XX生产基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XX苗圃地势平坦,土层肥厚、水源充足,适合各类苗木繁育,符合苗圃建设的立地条件。建成后可满足我区城市绿化建设苗木供应的要求,将为我市创建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打下坚实基础。另外,XX苗圃处于城市区西部农村,地价较为便宜,可节省大量建设成本,具有较强自行性。

  四、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

  XX苗圃建设总占地预计10亩,其中苗木生产用地150亩,花卉生产用地35亩,温室、组培室等设施用地15亩,管理用房、仓库及道路等其它用地10亩。苗圃建成后将以发展特色乡土苗木,引种外地名优苗木和培育时令花卉为主,保障城市绿化美化苗木供给的同时,还将进行苗木科研工作,推广科研成果,提高我区整体苗木生产水平。

  苗圃建设主要进行土地平整、围墙、管理房仓库及操作房、道路大型日光温室、组培室、生产供电、供水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另外还将引进运输车2辆,园林机械、工具等,使新苗圃实现苗木生产现代化,提高苗圃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再有,苗圃还需引进苗木30万株,确保苗圃当年就可以实现苗木生产供应和销售,尽快投入正常运营。

  五、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渠道

  (一)项目投资估算

  1、苗圃征用地费用按每亩2万元计算共计约210亩×2万元=420万元

  2、苗圃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估算约为300万元。

  3、苗圃苗木引进和新增园林机械按市场价估算为200万元。

  三项合计,该项目投资估算为920万元。

  (二)资金来源渠道

  政府拨款投资

  六、项目性质与特点

  本项目为苗木产业化项目,绿化环保是其特点,以人工方式培植苗木,不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等排放物,而且苗圃投入生产后因其有大量的树木有利改善周边生态环境,苗圃苗木生产主要是为城市绿化供应优质苗木有较强的公益性。另外苗圃还担负着苗木生产新技术的研究推广工作,所以也是政府在育苗业进行科普工作的重要基地。

  七、项目可行性分析

  (一)经济效益

  1、利润核算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绿化育苗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就我区来说城市新区建设的双向带动,城市绿化将面临千载难逢的契机,保证苗木供应也成为我区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往年原苗圃经营情况,除正常供应城区绿化用苗外,对外销售苗木及花卉的销售额可在150万元左右,除去正常开支,净利润可达40万元。

  2、缓解城市绿化管理经费不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区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绿化面积随之不断扩大,由于经费用不足,管理太少,造成绿化管理不到位,绿化成果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通过利用苗圃经营收入,可以部分弥补城市绿化管理养护资金不足问题,减少财政压力,从而推动我区城市绿化建设全面发展。

  (二)社会效益

  当前事业单位改革正在逐步推进,事业单位将进行企业化管理。目前,我区XX队伍有在职职工56人,其中大部分是40-47岁而且文化水平较低的老职工,约占总人数的39.5。改制后势必在人员编制有所控制,其余人员将会进行化解分流。按照目前园林管理处的实力,全部吸纳分流职工难度较大,如果新苗圃不能建设,那么原苗圃的12名正式职工在XX内部更将无法安置,这样无疑会给社会造成负担和职工下岗面临巨大的再就业压力。XX苗圃项目建成后需要员工65人,其中管理人员9人,科研技术人员7人,普通员工50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将以本单位原有人员为主。另外,还需聘请一些专业学校毕业学生和有经验的本行业专家,其余普通员工,将优先选择所在地的`农民或下岗失业人员。这样在所有原苗圃职工全部能够安置的情况下,根据苗圃苗木生产的需要还可以吸纳一些大专院校毕业生和农村剩余劳动力。

  还有XX苗圃建成后因其作为国有苗圃还有推广苗木生产新技术的重要任务,对提高我区的育苗业的整体水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范文网、提高我区的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此项目的建设势必会给我区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八、结论

  从城市绿化规划规定的要求和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以及市场的客观供求关系看,此项目既是生态环保项目又是社会公益项目,还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该项目具有可行性。

【项目计划】相关文章:

项目还款计划02-22

项目管理计划01-21

项目计划模板11-17

【精选】项目计划4篇05-22

项目计划九篇05-26

【精选】项目计划四篇06-01

【精选】项目计划五篇05-31

项目计划六篇04-17

农业项目创业计划03-02

it项目计划书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