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06-10 08:59:13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精华】大班语言教案集锦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语言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华】大班语言教案集锦10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谈论自己懂得的、听过的语言,了解语言的种类。

  2、帮助幼儿学会专注地倾听同伴的谈话,迅速的掌握别人谈话的内容,能在别人谈话后给予补充。

  活动准备:

  幼儿有一定的关于语言的知识。

  活动过程或建议:

  (一)演唱英语歌《我会说A、B、C》,引入主题。

  让幼儿说说这首歌是用哪国的语言演唱的?你还懂得其他国家的.语言吗?

  (二)、引导幼儿围绕“语言”的话题自由交谈。

  1、幼儿自由结伴,说说自己知道的语言使用的国家。

  2、教师小结幼儿的谈话:世界上有几千种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等,有的国家使用一种语言,比如:日本。有的国家使用几种语言,比如:瑞士。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上英语。

  (三)、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本民族、本地区的语言。

  1、世界上有许多种语言,中国也有很多的语言,叫做“方言”比如:广东话、上海话、北京话等等。你会说哪的方言?

  2、你们那儿的方言与“普通话”有什么不同?

  (四)、朗诵方言儿歌《两只老虎》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听懂儿歌内容,初步感知儿歌的押韵美,学习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2、丰富孩子的词汇储备:五颜六色。

  3、引导孩子会表达自己的意思,发挥想象能力,尝试用“我用×色画 ××”的句式仿编儿歌,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儿歌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儿歌的语言特点,引导幼儿有表情朗读,并用尝试用“我用×色画 ××”句式仿编儿歌。

  教学难点:儿歌的层次特点,不同颜色绘画不同事物。

  活动准备

  1、每组一盒彩色蜡笔,一张白纸。

  2、展示板上固定一张大白纸。

  3、图片准备:国旗、草地、海洋、金鸡。

  活动过程

  1、实物引入:

  (1)出示彩色蜡笔,引出主题。

  (2)这些蜡笔是什么颜色的?它们有什么用?你的蜡笔你都可以画什么?

  (3)展示国旗、草地、海洋、金鸡的图片,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画成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小蜡笔。

  2、根据儿歌内容,演示学习朗诵儿歌

  (1)朗诵儿歌的第一、二句。突出蜡笔的五颜六色的特征,词汇积累,表达孩子对小蜡笔的喜爱之情,有感情的朗读。

  (2)根据儿歌内容,边演示边朗诵儿歌。

  分别出示红色、绿色、蓝色、黄色蜡笔,让孩子说出颜色,教师在白纸上即兴画出国旗、草地、海洋、金鸡。

  (3)每画一幅画引导孩子说:我用×色画 ××。

  (4)将四幅画连起来,让孩子按顺序说出每幅画的内容:我用×色画 ××。

  (5)教师和孩子一起连起来说这四句话,注意颜色和事物的匹配。

  (6)领着幼儿朗诵儿歌的最后两句。

  (7)儿歌里说小蜡笔是什么颜色的?除了你刚才儿歌里听到的颜色外,蜡笔还有什么颜色?你还看见什么东西是五颜六色的呢?

  (8)你喜欢这首儿歌吗?这首儿歌读着朗朗上口,领着幼儿重点念一念:你、笔、旗、地、鸡,初步感知儿歌的韵脚。

  (9)带领幼儿完整的朗诵儿歌。

  3、 引导幼儿仿编儿歌

  (1)刚才老师用蜡笔中的红色画了国旗,用绿色画了草地,用蓝色画了海洋,用黄色画了金鸡,你喜欢什么颜色?你想用这种颜色画什么?

  (2)在你的白纸上用你喜欢的颜色画你喜欢的东西,并用“我用×色画 ××”来描述你的画。

  (3)和你的小朋友在一起进行交流,把小朋友的画都连在一起说说。

  (4)记录幼儿仿编的儿歌,将全班幼儿仿编的句子合在一起,带领幼儿完整的朗诵一遍。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活动,根据幼儿的发展特征,设计教学活动,从幼儿认知特征出发,用孩子喜欢的蜡笔实物引入,用孩子喜欢的绘画形式,反复使用“我用×色画 ××”的句式练习儿歌,让孩子在动手动口的学习中获得快乐。

  在学习中始终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充分了解了孩子的学习基础和表达基础,接纳孩子的点滴创新发现,不断的'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孩子能完整表达自己的绘画,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学活动,发现自己的绘画技能还有待提高,基本功还不够扎实,对于驾驭教学活动的能力还需要不断加强。

  如果重新再上这节课,我想再准备一张更大的白纸,鼓励全班幼儿在上面画出自己仿编的一句儿歌,全班合作完成一幅画,区域活动时,鼓励幼儿看图朗诵儿歌。也可以再阅读区域提供白纸和蜡笔,鼓励幼儿先用彩色的蜡笔描绘美丽的图画,再根据原有儿歌的结构,朗诵仿编的儿歌。

  小百科:蜡笔是将颜料掺在蜡里制成的笔,可有数十种颜色,画画用。蜡笔没有渗透性,是靠附着力固定在画面上,不适宜用过于光滑的纸、板,亦不能通过色彩的反复叠加求得复合色。它是儿童学习色彩画的理想工具,一些画家用它进行写生和色彩记录。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喜欢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故事的情节。

  2、敢于并乐于在同伴面前讲述自己的绘画。

  【活动准备】

  1、故事《小花籽找快乐》

  2、各种图片:如:太阳、小花籽、小鸟、小蜜蜂、小青蛙......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小花籽找快乐》

  1、出示小花籽图片:有一粒小花籽,它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快乐,于是它决定自己去找快乐。

  2、讲故事,提问:小花籽一路上都遇见谁了?它们都快乐吗?为什么?

  3、小花籽最后找到自己的快乐了吗?它的快乐是什么呢?

  4、你认为小花籽还可以碰到谁呢?它们又会说些什么话呢?

  (二)、想一想画故事。

  1、你想画出什么样的.故事来呢?提示幼儿可以和老师讲的故事一样,也可以自己创编。

  2、小朋友们在画之前先想好自己要画几幅图,然后再进行折叠、绘画。

  3、幼儿绘画,教师针对幼儿的不同水平进行指导。

  (三)幼儿自己讲故事。

  1、幼儿先分组进行讲述。

  2、每组选一名幼儿到全班幼儿面前进行画故事、讲故事比赛。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片中角色的表情、动态,并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的想象,编出不同的情节。

  2、能用恰当的词句,描述出角色的心理活动与语言。

  3、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大图片三幅、对话框三个。

  2、两个幼儿一份讲述图片。

  3、提前录好“啊!”、“哈哈,太棒了!”、“哎吆!”的声音。

  4、提前认识、理解“对话框”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逐一出示图片1、3、2请幼儿观察、讲述。

  1、出示第一幅图片,请幼儿观察。

  “这是在什么地方?”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词汇形容看到的背景图。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大老虎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它见到小兔子会怎么说?小兔子是怎样做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会怎么说?

  2、出示第三幅图片,请幼儿观察。

  ※最后怎样了?老虎吃掉小兔子了吗?

  ※谁帮助的它?怎样帮助的?

  ※大象的表情是怎样的?会怎么说?老虎的表情是怎样的?又会怎么说?小兔子呢,他的表情是怎样的?它会怎么说?大象是怎样知道老虎要吃小兔子的?小兔子是怎样到河对岸的?

  ◎ 引导幼儿想象并说出兔子请大象帮忙时会怎么说?

  ◎ 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出各种可能。

  3、出示第二幅图片,请幼儿观察。

  ※大象像什么?小兔子是怎样过大象桥的?老虎是怎样想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会怎么说?小兔子会怎么说?

  二、以对话框的形式,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图片中各角色的心理变化。

  1、出示对话框,知道对话框放在谁那里,就是谁在讲话。

  2、请幼儿分别听“啊”、“哈哈,太棒了!”、“哎吆!”的声音,请幼儿说一说是第几幅的、谁讲的?为什么?是怎么说的?

  三、请幼儿根据自己对图片的理解,完整讲故事。

  1、教师提出讲述要求: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是怎么说的?是谁、怎样救的它们?最后怎样了?给故事起名字。

  2、请幼儿两人一组用小图片互相讲故事。

  3、请一至两名幼儿讲故事。

  4、老师完整讲故事。

  四、自然结束。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准备

  范画、幼儿美术用书、作画用具

  活动目标

  学习用简单的图形画出不同形态的奶牛。

  大胆添画与奶牛有关的景物,使画面饱满、丰富。

  活动过程

  一、奶牛本领大

  师:你们喝过牛奶吗?你知道牛奶那里来吗?

  幼:喝过,是奶牛产出来的。

  师:让我们一起来感谢奶牛吧。你吃青草,我喝奶,谢谢你呀牛奶奶。

  师:奶牛长的怎么样?它在哪里生活?

  教师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奶牛的形态特征。

  二、奶牛真可爱

  1.奶牛有个扁扁圆圆的.大鼻子,鼻子中间有两个圆鼻孔,嘴巴长在鼻子下面。

  2.在鼻子上面画一个拱门,从中间往左开一扇小门,再向右边开一扇小门这就是奶牛的左右脸颊,然后再两边脸颊上分别画上圆圆的大眼睛。

  3.奶牛的头上是两个弯弯的牛角,牛角下边是半圆形的耳朵,牛角上还有条纹。

  4.用大大的方形画出奶牛胖胖的身体,身体下边有两条前腿和两条后腿,靠近后腿的地方有充满牛奶的乳房和奶头,身体后面的细尾巴一摇一摆,帮助奶牛赶走烦人的小虫子。

  5.奶牛身体是什么颜色的?

  幼:白色的底,黑色的比规则斑纹

  6.奶牛生活在什么地方?可以在它的周围添画点什么?

  幼:蓝天、白云、蒙古包、草地

  三、奶牛的快乐生活

  1.鼓励幼儿把奶牛画大,使画面构图饱满。

  2.提醒幼儿把奶牛的轮廓全部画好后,再用黑色添画奶牛身体上的斑纹。

  3.鼓励能力强的幼儿画出大小和形态不同的奶牛。

  4.引导幼儿添画场景,使画面饱满、丰富。

  5.欣赏同伴作品,并将自己的画编成故事讲给同伴听。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认识字宝宝。

  2、理解故事内容以及肚子和脚的对话。

  【活动准备】

  1、故事音频

  2、肚子和脚的挂图

  3、字宝宝,争论,重要,肚子

  【活动过程】

  1、弹琴拍手,组织幼儿坐好

  2、引题

  师:小朋友你们最喜欢你身上的哪个部位?请小朋友回答。

  那郭老师也有自己最喜欢的部位,肚子和脚。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肚子和脚的争论》,请小朋友认真听,老师出示对肚子和脚的图片,然后要求小朋友认真听,等下要提问。

  师:故事里有谁?

  他们在做什么?

  争论什么?

  肚子是怎么说得?

  脚是怎么说的?

  3、引导幼儿跟老师复述肚子和脚之间的对话。

  4、出示小字卡:争论,重要,肚子。

  5、引导幼儿从故事(写在黑板)中找出字宝宝,有感情的跟老师读几遍。

  6、总结,今天老师讲的故事的题目是什么?

  7、以游戏的形式结束本课程。

  本节评论:

  郭老师老师本节课各个环节安排紧凑,调理清晰,整堂课和幼儿之间的互动良好,能够及时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教态自然,准备较为充分。不足的是肚子和脚的挂图太小也不够清晰,字卡的书写不够规范。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对话。

  2、 能声情并茂的表演故事。

  3、 体会“外表美是暂时的,心灵美才是最美的。”

  活动准备:

  麦苗、彩虹、向日葵、苹果树、太阳等图片

  活动过程:

  1、猜谜语--了解彩虹的主要特征。

  谜语:"有座大桥真稀奇,七种颜色在一起,要问它是谁造的,太阳公公笑眯眯。"为什么谜底是彩虹?

  2、欣赏与讨论--了解彩虹桥色彩排列顺序

  (1)彩虹桥是怎么排列颜色的?画面上哪些是按彩虹颜色排列的方法画的?哪些不是按照彩虹颜色排列的方法画的?

  ★(2)两种涂色方法看上去有什么不同?哪一种看上去会发光?为什么?

  (3)彩虹宝宝接龙:红--橙紫;青--蓝绿等。

  3、创作要求--提出要求,引起幼儿的作画构思

  今天彩虹宝宝要过彩虹桥了,画一张会发光的图画。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要点--了解彩虹桥的合理布局。

  (1)提醒幼儿按颜色顺序画桥,注意不要把桥画得过宽。

  (2)注意桥在画面的位置:空中留出画彩虹宝宝,下面留出画房屋和其他的'图象的空间。

  (3)启发幼儿发挥想象,变化彩虹宝宝的位子与动作,变化不同配色方法。

  5、引导评价--提升幼儿的绘画水平

  找一找画面上发光的部位在哪里,说一说为什么会感觉发光的?

大班语言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动画,引导幼儿运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出画面内容。

  2、培养幼儿的即兴讲述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倾听习惯。

  3、培养幼儿对识字的兴趣。

  4、教幼儿懂得遇事要动脑筋,不要只爱听奉承和恭维的话。

  活动准备:

  1、知识——能看懂动画片。

  2、物质——多媒体设备、网络、狐狸和乌鸦的头饰、录音机、磁带。

  活动进程:

  一、导入

  试验:让幼儿嘴里含着一块糖,嘴巴向下说话,感觉会怎样?(糖就掉出来了)

  二、展开

  1、观看两遍动画片。

  幼儿之间相互讲一讲看到的内容。

  2、观看动画,引导幼儿理解动画内容。

  提问:动画片里说的是谁和谁之间的事?

  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你认为这又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呢?

  3、 观看动画,了解狐狸是怎样达到自己的目的'的?

  提问:狐狸想干什么?它用的什么方法?(阿谀奉承)

  它对乌鸦说了几次话?三次分别说了什么?一次比一次怎么样?(好听)

  4、观看动画,引导幼儿讲述出乌鸦的心理活动以及描述性语言。

  提问:狐狸对乌鸦说了什么?乌鸦是怎么想的?

  5、幼儿之间相互讲述。

  6、请幼儿上前给大家讲故事,教师进行录音,然后播放给大家听,选出今天的“故事大王”。

  7、将幼儿在故事中讲述到的词语打到大屏幕上,并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三、结束

  鼓励幼儿将自己创编的故事回家讲给爸妈听。

大班语言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喜欢大东西的国王》将现实生活中的多种运动形式及力的作用渗融在通话情景中,使物理现象集中自然,而又夸张滑稽地表现出来。幼儿在忍俊不禁的大笑中,更具体、更清晰地认知了运动形式和力。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夸张、滑稽的风格。

  2、在教师的引导下,想象故事中的幽默情节,并能运用完整的语言进行准确的描述。

  3、能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并运用已有经验,对故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选择和匹配。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PPT、幼儿操作纸、记号笔、自制故事书

  活动过程:

  一、理解故事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题目叫《喜欢大东西的国王》,国王会喜欢哪些大的东西呢?请你们猜一猜。

  师:这些都是你们的猜想,关于这位国王的有趣的事你们想知道吗,那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师:“从前有一位国王,他什么东西都喜欢大大的,他造了一座大大的宫殿,宫殿里有大大的桌子、大大的床。”

  师:大大的床到底有多大呢?请你们仔细看看图片。(幼儿看图片描述,床的大小)

  师:那么高那么大的床又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

  师:你们都很会动脑筋想出了各种不错的办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国王的仆人们用了什么好办法?仆人们用了什么办法啊?

  小结:原来仆人们用滑轮把王国吊下来,仆人们为什么要用滑轮呢,滑轮有什么好处?看来滑轮的本领还真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很多便捷。

  师:国王起床后,坐在桌子旁准备吃早餐,你们看他的桌子怎么样啊?国王吃的食物怎样才能摆放到又高又大的桌子呢?

  师:别着急,你们瞧仆人们搬来了什么?跷跷板,他们会用跷跷板怎样把食物送到大桌子上呢?

  师:你们的这个点子给仆人们很好的启示,(仆人们把面包放在翘翘板上,一个仆人仆人往上一跳,只听“呼”的一声,面包往大桌子上飞去。仆人们又把苹果、梨子、桃子放在跷跷板上,有一个仆人往翘翘板上一跳,呼”“呼”“呼”一样一样的水果都飞上了大桌子)。有趣吧!

  师:那接下来国王还会被哪些大大的东西所困扰呢!你们瞧仆人们带来的几样工具分别是带磁铁的吊钩、溜冰鞋、滑轮吊篮、请你们利用这三样工具,帮助国王解决烦恼?给它们配配对,连连线。

  师:说说选择的理由

  师:你们的选择合理吗,能帮得上国王吗,赶紧来看看聪明的仆人们是怎样选择的。

  二、自主阅读,提升主题。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完整欣赏故事。

  师:听完这个有意思的`故事,有的小朋友都忍不住被逗笑了。看来我可以封自己为“幽默大王”了。你们想当”幽默大王“吗?大胆试一试吧!师:请用好听、有意思的话,将国王在大桌子上吃饭的事情,完整的表达出来。

  要求:1、用好听的词语、句子,或者象声词,如“嗨哟嗨哟”“呼哧呼哧”等。

  2、谁能把大家逗笑,谁就是“幽默大王”。

  幼儿自主阅读,完整讲述。

  师:看来我们身边藏着这么多“幽默大王”,原来自己讲故事是一件这么有意思的事情。现在请你们再次翻看故事书,你发现什么了?最后一页是空白的。国王还会喜欢什么大大的东西?还会碰到什么困扰?请你把它画出来,用自己的话讲出来,明天把故事书带过来跟老师一起分享吧!

  活动反思:

  活动第一环节,我用谈话的方式引出了喜欢大东西的国王,首先让幼儿猜测:国王喜欢什么大大的东西。然后我进行故事第一部分的讲述。第二个环节,我仍然将问题抛给孩子:国王的床和桌子非常大,他应该怎么解决困扰呢?经过孩子的讨论之后,再讲述故事的下面一部分。第三个环节请孩子思考:喜欢大东西的国王还会遇到哪些有趣的事,可以用什么工具来解决。最后一环节是孩子自主翻阅图书,进行完整讲述故事。

  从活动中孩子的表现来看,故事本身还是相当吸引大家的。由于故事是分段讲述的,并且并没有一开始就完整地讲给孩子听,所以虽然请孩子们猜测了很多次,但他们的兴趣始终很高。

  本次活动切入的目标是借助夸张的故事情节来体验故事的夸张和滑稽,同时更整合了一部分科学知识的渗透,教师在开展活动时要关注这几方面的融合,哪个是载体部分,哪个是目标重点,哪个是渗透介入的。只要教师把握好了各方面的尺度,才能真正把活动上成有价值的语言活动,否则就只是故事的简单复述。

大班语言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学习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

  2、借助绘本阅读,展开充分的想象,提高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3、在阅读中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趣,体验阅读的快乐。

  活动准备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PPT,小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猜谜:“一个胖娃娃,埋在地底下,头顶绿襟穿红褂,夏天播种秋天拔,小兔子们最爱他。”其实这胡萝卜啊,不仅好看好吃,他的身上还藏着好听的故事呢!今天老师就带来了这样一本书,这个好听的故事就藏在书里呢!

  二、观察封面。

  就是这本书的封面,你看到了谁在干什么?你觉得他看上去是一位怎样的.老先生?这位老先生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胡萝卜先生。

  胡萝卜先生有着浓密的胡子,必须每天刮胡子。有一天,胡萝卜先生匆匆忙忙刮了胡子,一边吃着果酱面包一边就上街去了。一根忘了刮得胡子,正好吃到了果酱。果酱很有营养啊,这根胡子会怎样呢?(一点一点地变长)

  三、演示PPT,一起看书的引子。

  1、胡萝卜先生还在继续走,长胡子被风吹到了身体后面,他还不知道呢。这时谁看见了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他们都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惊奇、有趣、奇怪……)

  2、多有意思的长胡子啊!接下来会发生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呢?

  四、幼儿自主阅读小书,阅读后引导幼儿交流讲述。

  胡萝卜先生后来遇到了谁?他的长胡子派上了什么用场?(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演示PPT,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讲述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如何帮助别人和自己。

  五、整体回味,感悟主题。

  1、设疑感悟:

  (1)是呀,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真是太棒了,不仅帮助了自己,更帮助了别人。(课件)让我们再来想想胡萝卜先生的胡子都帮助了谁?

  (2)难怪,胡萝卜先生说——(我的胡子真是太棒了!)

  (3)可是孩子们,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胡萝卜先生可爱他的胡子了,他把自己的胡子当做了心肝宝贝呢!那为什么当他发现自己的胡子一次又一次被别人用掉的时候,他不仅不生气反而觉得很快乐呢?(指名说)

  (4)你们说得真棒!胡萝卜先生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了别人,让别人感到快乐的同时,自己也觉得非常快乐,这就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课件)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六、创编故事,绘写结合。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还会继续长,他还会继续往前走,一路上,他的胡子还可以帮助谁,用来做什么呢?拿起你的笔来画一画,并写上几句话。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的教案06-27

大班语言游戏教案05-12

大班语言秋叶教案04-01

大班语言微笑教案04-01

大班语言种瓜教案04-01

大班语言动物教案04-02

大班语言拜年教案04-02

大班语言春雨教案04-01

大班语言昆虫教案04-01

大班语言改错教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