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文明礼仪>中秋节>《中秋节是哪一天

中秋节是哪一天

时间:2023-07-11 07:05:58 中秋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23年中秋节是哪一天

  2023年中秋节是哪一天 篇1

  中秋节是农历哪一天

2023年中秋节是哪一天

  中秋节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20××年中秋节是9月21日,星期二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的来历:周代中秋迎寒敬老

  古老的《尚书·尧典》中有云:“霄中星虚,以殷仲秋。”可见“仲秋”一词出现很早。到周代又有了“中秋”一词,也有了“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等活动。而在《礼记·月令》中记载:“是月也,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是说每到中秋时节,官府就要挨家挨户地慰问老人,送去凳子、手仗,还要送去糜粥等可以吃的食品,有人说此粥类似糍粑。可见周代之前和周代时,中秋活动中尊老敬老是主旨。此风延续到汉代,在中秋或立秋之时也敬老,赐给老人们雄粗饼等,因此也被认为是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的来历:东晋牛诸玩月

  作为正式的节日,中秋节算比较晚的。中秋玩月之俗出现在东晋的首都建业,即今天的南京。那里产生过一段牛诸玩月的佳话,学者们认为这是后来中秋赏月活动的前身。当时在首都镇守牛诸的将军是谢尚,他很喜欢写诗,也喜欢月夜江上泛舟。一次月下乘船行走,忽然听到有人在吟诵《咏史》诗,心中大悦,便邀请吟者过船来叙。这个人叫袁宏,是个靠运租为生的`穷书生。两人从半夜谈到天亮,竟然成了朋友。文人雅士们就学着他们的样子夜晚泛舟或登楼咏月。这便成了当时的文人时尚。唐朝大诗人李白游玩到金陵听到此事,还作诗说:“昔闻牛诸咏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感慨一番之后就到城西孙楚酒楼玩月到天亮。唐代诗人欧阳詹也曾做过《玩月诗》,序说“玩月古也,谢赋、鲍诗,眺之亭前,亮之楼中,皆玩月也”。说谢尚、鲍照等人的诗赋都是玩月、赏月时写出的,所以成了中秋节来历的重要因素。

  中秋节的来历:唐宋时正式确定中秋节

  有人说,唐太宗规定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看《唐书·太宗记》中的确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之句。那时,中秋节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结合了起来,充满了浪漫色彩,引发了人们玩月、赏月的极大兴趣,文人咏月作品也丰富起来。北宋徽宗时重新确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到明清时,中秋与元旦已经齐名,有过小元旦之称,成为我国第二个大节。清代中秋时朝廷还要放假一天,与端午节和皇上生日、孔子诞辰一样对待了。

  全国的中秋节是八月十五日,也有个别地方则是八月十六。相传元朝末年浙东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为了防止元朝官兵、朱元璋义军的偷袭,故意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而在传统的正日子则严阵以待。现在浙东的宁波、台州、舟山群岛一些地方过元宵仍是正月十四,过中秋仍是正月十六。清代时,岭南有八月十六追月风俗,即十五玩一夜还不尽兴,十六夜再邀集亲朋治酒赏月,所以中国民间认为这应该是中秋节的来历。现在香港还保留着这种风俗。

  中秋节的习俗

  祭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燃灯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代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巅峰。

  玩兔儿爷

  兔儿爷是中秋节期间,给孩子们玩耍娱乐的一种泥塑玩具。其形状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头上竖两只长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其他地方跟人没什么区别。现在寻常市面上已见不到兔儿爷的踪影,只是作为民俗文物在民俗博物馆之类的地方展览,或者在工艺品商店里出售。年轻人对它所知不多,而老人提起它来就津津乐道。

  饮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但到了现在,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了。

  2023年中秋节是哪一天 篇2

  2023年中秋节是几月几日

  2023年中秋节时间:2023年9月29日,星期五,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2023年中秋国庆连休,具体放假时间:

  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调休,共8天。10月7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日)上班。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节日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也有很多关于这天的传说和传统。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被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的习俗

  1、赏月

  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2、吃月饼

  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3、祭月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4、燃灯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5、观潮

  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6、走月

  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旧时南京人“走月”还有一种特殊的祈盼之举:凡没生儿子的已婚妇女,要去游夫子庙,随后再跨过一座桥,相传即可有“梦熊之喜”(意生男孩)。

  7、玩花灯

  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中秋节的禁忌有哪些

  一、送礼不送单

  中秋是团圆的日子,所以给亲朋好友送礼是必不可少的。中秋送礼不能随意送,要注意在选择礼品的时候,要注意不能选择单数,就是礼品的种类和礼品的数量,都要选择双数,老话说“好事成双”,送礼送双数,也是为了有一个好的寓意。

  很多人会在中秋节的时候送月饼,购买月饼的时候,要记得不买散装,买盒装的,不仅仅是面子问题,而是散装礼品有“散”的意思,寓意不好。中秋礼品代表的是心意,礼品的价值不重要,重要的是礼品中包含的心意和寓意。

  二、不发生口角

  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所以在这天人们都要开开心心,面带微笑,要做到与人为善,尽量不动怒,不吵架。在喜庆的节日里与人发生口角,既影响心情,又伤了和气,一年到头忙忙碌碌,能聚在一起不容易,所以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尽量保持好心情。

  三、男不拜月

  中秋拜月是古时流传下来的活动,在古时,拜月活动都是由女子来完成的。老传统中秋这天,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关于“男不拜月”有以下说法,男属阳,月属阴,一般阳盛于阴,故阳不能拜阴。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古时有“嫦娥奔月”的传说,所以月神代表女性,旧传统男性是不能拜女性的,故形成了“男不拜月”的说法。

  四、不宜婚嫁

  中秋节虽然是花好月圆的日子,但是从古至今就流传着,中秋节不适合举办婚礼的说法,这个说法主要来源于“嫦娥奔月”的故事,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嫦娥在升入月宫之后,与后羿分别,后羿只能通过每年中秋做月饼,望月宫来思念妻子,所以中秋这天结婚是不吉利的,怕日后会像嫦娥和后羿一样分离。

  2023年中秋节是哪一天 篇3

  中秋节是一年之中除了春节以外,又一个强调团圆的传统节日

  人们在这一天,吃月饼,赏月亮,喝桂花酒,其乐融融。

  那么,2018中秋节是哪一天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中秋节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中秋节是农历几月几日,是固定不变的,但公历会有所变化。根据万年历的查询结果,2018的中秋节,是2019年8月13日,适逢星期五。

  在古代人们看来,月亮是仅次于太阳的神灵,一直是人们重要的崇拜对象。《礼记·祭法》中记载:“夜明,祭月也。”根据史籍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

  中秋节正值收获的季节,人们不仅要拜土地神,还要拜月神,这就是“秋祀”。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场所。而颐和园,也是清朝慈禧太后率领大臣、宫女祭拜月神的场所。在古代,中秋节是最主要的拜月祭祀时间,所以中秋节还有一个别称叫做“拜月节”。

  中秋祭月的风俗由来已久,在《礼记》早有记载,所谓“秋暮夕月”,意即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一般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而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的风习。

  结束语:作为深受国人重视的传统佳节,中秋节时有许多庆祝的风俗,当我们与家人围坐赏月,对饼小酌时,谈谈这些关于中秋的趣味风俗,也是很有意思的。

  2023年中秋节是哪一天 篇4

  2017中秋节时间:2017年10月4日,农历八月十五,星期三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2023年中秋节是哪一天 篇5

  中秋节最早起源于初唐时期,唐朝时期已经有了中秋节活动,而宋朝时期是我国中秋节活动比较盛行的时期,而在明清时期,中秋节的地位已经与春节的地位没有什么区别了,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东亚和东南亚的某些地区也会过中秋节,在华人华侨的主要聚集区,中秋节的气息会更加明显,而在2008年,中秋节被国家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并安排了一天的假期,在2006年的时候,中秋节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传在上古时期,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太阳晒的.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候一位英雄他挺身而出,射落了其中的9个,他就是后羿,有一天王母娘娘给了后羿一包不死药,后裔因舍不得自己的妻子嫦娥,便把药让妻子保管,后来被贼人知道,趁后羿不在家,逼迫嫦娥把不死药给他,嫦娥没办法,便把药吃了飞升到了月亮之上,最后,大家为了纪念嫦娥,便在中秋节的那一天祭拜月亮。

  中秋节的活动

  在礼记中便记载了拜月神这一说法。每到这个时候就要祭拜月亮,带着家人一起赏月,在唐朝时期,诗人墨客聚集在一起,观赏月亮便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宋朝把这一活动推向高潮,明清时期则特别具有规模性,在中国浙江一带,中秋还有观潮这一活动,而今,最多的活动则是吃月饼,猜谜,喝桂花酒。

  中秋节作为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深深的刻在我我国国人的心中,中秋跟春节一样,象征着团聚,大家伙聚在一起,吃着月饼,喝着桂花酒,赏着天上的月亮,看着身边的亲人,有着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

  中秋八忌

  男不拜月

  旧时汉族中秋节禁忌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是日夜,男子多不叩拜月亮。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秋节“惟供月时男子多不扣拜。故京师谚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俗谓月亮属于太阳,月神嫦娥是女性。所以只能由妇女(包括女孩)拜月。(百度百科)

  忌身体弱、体质差的人赏月

  近段时间身体很弱的人不宜在野外赏月、拜月。若最近流过产或者生育过宝宝,那么,也不宜赏月,即使在家中的阳台也最好不看月亮。

  忌失意、运势弱的人赏月

  最近失意者,比如官场不顺、生意亏本、倒霉事情接踵而来者,请务必不要赏月。

  忌刚刚搬家,而又没有“闹房”的人赏月

  最近刚刚搬家,而搬家后没有“闹房”,或者自己觉得搬家后身体、运势等不好者,谨慎赏月。

  忌头发遮额头

  女子务必将自己的额前头发捋向后边或者两侧,千万不要让额头被头发遮住,因为这是你的神灯所在。

  忌出门前或者回家后不烧香

  出门前烧香可以确保出行平安,回家后烧香则是表示答谢,为今后一年的出行平安祈福

  忌果饼不圆

  当中秋的月亮挂上时,人们设坛燃香,陈列月饼瓜果等拜月亮。每家会向有月光之位在月出之时供拜,拜祭完毕之后,焚烧月光纸,摆下供月食品,然后分给家人,中秋节全家应聚在一起吃月饼,月饼又称为团圆饼,吃了能使全家不离散,为了团圆祭月的果饼必须是圆的,即使把瓜果月饼切开来也必须是月牙瓣的莲花状。

  忌吃乱月饼

  有这样一句俗语:“吃乱了月饼死公公。”新媳妇如果婚后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节的话,就要一连几年都要在婆家过中秋节;如果婚后第一年是在娘家过中秋节的话,那就要一连几年在娘家过中秋节。这样可以避免吃乱了月饼,避免公公发生不测。

  2023年中秋节是哪一天 篇6

  根据查询万年历的结果,20xx年的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公历为20xx年10月1日,正好与我国的国庆节同一天,又是国庆“十一”假期的开始,对于平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紧张惯了,亟待身心放松的人们来说,这可真是三喜临门的好日子。

  我国民间传统,中秋有不少过节惯例的活动,增添不少庆祝气氛。

  其一是拜月、赏月。中秋节夜间,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而在历史上,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其二是吃月饼。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原来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逐渐成为我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

  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而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结束语:除以上提及的两个常见的中秋节习俗,民间每逢中秋,还有观潮、燃灯、猜谜和饮桂花酒等等民俗活动,不一而足,十分丰富,中秋佳节,不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块璀璨的宝石。

【中秋节是哪一天】相关文章:

2021秋分是哪一天10-22

2023年夏至是哪一天06-19

父亲节是哪一天03-25

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03-28

秋分时间是哪一天10-21

2018年的立春具体是哪一天04-01

父亲节具体是哪一天03-27

2021秋分是哪一天3篇10-22

2023年父亲节是哪一天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