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07-24 10:27:56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集合[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集合[7篇]

中班教案 篇1

  目标:

  1、引导幼儿有目的的观察蜗牛,并用形象的词语概括蜗牛的形状和特征。

  2、初步感知不同的姿态的蜗牛的画法,并大胆地表现出来。

  3、初步学会欣赏作品。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准备:

  活蜗牛一只,欣赏作品画6幅,每人一本绘画册,彩笔等。

  过程:

  一、观察活动

  教师和幼儿一起饲养小蜗牛,引导幼儿观察小蜗牛,并用词语概括蜗牛的形状和特征.

  老师:蜗牛的身上有什么?

  幼儿:蜗牛的身上有圆圆的房子。

  老师:这是什么?

  幼儿:房子上有像旋涡一样的花纹。

  老师:小蜗牛还有什么?

  幼儿:有长长的脖子,有一张小嘴巴,两个小触角。

  老师:蜗牛的小眼睛在什么地方?

  幼儿:找不着。

  老师:蜗牛的小眼睛在它的触角上。

  二、边讲故事边教幼儿画

  1、天在一片绿草地上,小白兔看到了一个圆圆的房子。

  2、圆圆的房子上有像绕线的先线团一样的花纹,非常漂亮。

  3、小白兔蹲在那静静的看着,看着看着,咦!大,考吧.幼,师,网从像线团地房子里伸出了长长的脖子圆圆的头,头上有一双大大的眼睛,一张小小的嘴巴。

  4、头上还有两只长长的触角,哦,原来是一只小蜗牛哇。

  三、启发幼儿想象蜗牛一家

  老师:小朋友,你的家里都有哪些人?

  幼儿:有爸爸、妈妈、宝宝、奶奶、爷爷……

  老师:那你们再想想,小蜗牛的家里会有谁呢?

  幼儿:有蜗牛爸爸,蜗牛妈妈,蜗牛宝宝等。

  老师:小蜗牛的一家是怎么做游戏的呢?

  幼儿:它们到草地上捉迷藏,爬树比赛等。

  四、教学分析与反思:

  这个活动主要是幼儿很感兴趣的一项活动,绘画的主人公是幼儿非常熟悉的小动物,我们一起饲养,一起观察,还利用下雨天到户外寻找小蜗牛,在活动中还利用了幼儿感兴趣的故事的形式进行活动,幼儿观察的很仔细,故幼儿画的比较好。不足,教师在线条上引导的还不够,幼儿画的较单一,不过色彩画的还比较丰富。

  教学反思:

  美术创作来源于生活,作品表现的是生活的内容,利用投影仪展示孩子们熟悉的蜗牛,孩子们对放大的蜗牛兴趣极大,强化了对蜗牛的细致观察,引发孩子们积极讨论,自主探索的欲望,通过想象和交流,孩子们的联想思维和创新思维得到了锻炼,创造出不同的`作品,他们对色彩花纹的设计很自由,色彩夸张,画面比较漂亮。作为艺术领域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倡导的是自由表达,个性展示,我们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与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和审美感受,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评价幼儿美术活动时,不应过分强调最终完成的作品,而是把重点放在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看到孩子情感和表现上的差异,以积极评价为主,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把每个孩子的作品都展示在美术园地中,使每个幼儿都有成就感,从而不断激发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这种个性化的注重主体参与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孩子学会自尊和尊重别人。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练习推车或跑,发展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培养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小独轮车,沙包或积木等。

  活动建议:

  1.谈话提问引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好玩的小车,小朋友们可以用它退好多东西,你们想不想试试呢?

  2.出示小独轮车,孩子们活动。

  介绍规则:

  推着小独轮车,另一名幼儿拉着走或跑。(孩子们分组轮流比赛游戏)

  3.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游戏性,可让幼儿在独轮车上装沙包或积木活动。

  活动延伸:

  与爸爸妈妈在家一起玩推小车的'游戏,以增加亲子之间的感情。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尝试运用身体各部位探索球、圈、泡沫板器械的多种玩法。提高对身体各部位运动功能的认知。

  2 乐意参与身体探索运动,体验集体运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皮球、圈、泡沫板、箩筐若干。

  活动重、难点:尝试用身体各部位探索不同小器械的多种玩法。

  活动过程

  一、扮演角色,活动身体(3分钟)

  师:小猪宝宝们,天气真热,我们一起来洗个热水澡吧!

  1 播放音乐《洗澡》,老师语言提示。

  2 幼儿跟着教师模仿小猪洗澡的动作。

  二、探索活动,体验乐趣(15分钟)

  (一)身体各部位探索玩球(7分钟)

  师:猪宝宝们洗得真干净!猪妈妈这里有很多的西瓜要送回家,每人去摘一个西瓜,怎么运呢?大家想想办法。

  指导要点:

  1 用手抛接球。

  2 用头滚球。

  3 双脚交替带球走。

  4 探索用肚子玩球:(1)肚子压住球;(2)肚子带球走;(3)两两合作用肚子夹住球走。

  师:两只小猪一起用肚子把西瓜运到家里吧!

  关注重点:(1)是否能够两两合作;(2)是否能够用肚子夹住球。

  (二)身体各部位探索泡沫板的玩法(4分钟)

  师:猪宝宝们真能干,兔子阿姨邀请我们去她家玩,可是最近下雨了,去她家的路上有很多泥巴,我们把路铺铺干净吧!可是这么多的草坪该怎么搬过去呢?每人拿一块试试看!

  指导要点:

  1 用头顶泡沫板。

  2 用肩膀托住泡沫板。

  3 弯腰用背托住泡沫板走、爬。

  4 手腿并用,在泡沫板上匍匐移动。

  师:我们一起把草坪铺好,身体匍匐爬过草坪,到达小兔子家!

  关注重点:(1)是否手脚并用;(2)身体是否贴住泡沫板移动。

  (三)身体各部位探索圈的玩法(4分钟)

  师:兔子阿姨夸你们真聪明,她还送了很多的圈给你们玩!每人拿一个圈,看看用身体可以怎么玩圈?

  指导要点:

  1 用身体躯干钻圈。

  2 双腿张开,用膝盖顶住圈走。

  3 用臀部转圈。

  三、交流与分享(5分钟)

  师:猪宝宝们,现在有西瓜、草坪和圈,每人选一个你喜欢的,自己用身体来玩一玩。

  1 幼儿自由选择器械,用身体各部位玩球、圈、泡沫板三种器械。

  2 个别幼儿交流示范。师:我请一位小猪来说说他玩了什么?是怎么玩的.?请他做一做!

  3 幼儿分组交流示范。师:下面我们分成两组,每一组小猪互相看一看别人玩的是什么?怎么玩的?

  四、放松与整理(2分钟)

  师:小猪宝宝们辛苦了!你们真能干!又累了一身的汗,我们再来洗洗澡吧!

  1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身体各部位的放松运动。

  2 整理器械回教室。

中班教案 篇4

  一、活动准备

  1.儿童动画形象《重叠词兄弟》。

  2.X X X | X X||节奏的音乐:录音机,磁性黑板。

  3.许多重叠词和名词的字卡。

  4.11个大体操圈摆放在室内。

  5.儿歌《家》的范文,并在文字边留有空白,便于填充。

  二、活动过程

  (一)集体舞蹈《可爱的双胞胎》,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回忆,并正确运用学过的重叠词。

  1.出示“重叠词兄弟”,进一步理解重叠词的含义。引导幼儿观察“重叠词兄弟”,知道他们长得一模一样,是一对双胞胎。指导语:“这对双胞胎兄弟,哥哥叫重重,弟弟叫叠叠,他们俩从不分开,走在一起叫重叠词。”

  2.游戏“找重叠词兄弟”。让幼儿从众多的词汇中找出重叠词,帮助幼儿分辨重叠词。指导语:“今天来了许多重叠词兄弟、姐妹,请小朋友把他们找出来和我们做朋友。”

  3.学习运用手上的重叠词说一句完整的话。根据幼儿的能力做不同的要求。能力强的孩子可以要他说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能力弱的孩子只要用重叠词组词,给予鼓励。(如高高的楼房)

  (三)学习儿歌《家》,认识儿歌中的重叠词。

  1.老师用充满感情的声音生动地进行配乐朗诵,请幼儿边欣赏儿歌边注意听听儿歌里都有谁的家。欣赏后提问:这首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都有谁的家?他们的家在哪里?他们的家是怎样的? (学习新授词汇:蓝蓝的、黑黑的、深深的、密密的)

  2.再次欣赏儿歌,帮助幼儿认识汉字和学习运用新授词汇。让幼儿把儿歌范文里新的重叠词找出来,并用这些重叠词组词,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如蓝蓝的X X X。看谁说得最多,注意用词的准确性。最后,把重叠词送回家(儿歌范文)。

  (四)模仿或续编儿歌。帮助幼儿模仿儿歌句式续编儿歌内容,要求幼儿运用重叠词,说清楚是怎么样的家,这样的家是谁的家。鼓励幼儿说得与众不同,具有独创性。指导语:“除了儿歌里的人和动物都有家,还有什么东西有家?他们的家在哪里?他们的家是怎样的?”最后把幼儿续编的儿歌内容抄出来,集体进行朗读。(老师抄的同时,让幼儿一个接一个说出自己续编的诗句,鼓励幼儿声音响亮、清楚、充满自信心)

  (五)游戏:找朋友,练习重叠词名词配对。老师放音乐,让幼儿手举拼词卡找与自己相应的词汇进行配对,找到就站在场内的大体操圈内组成一对。找好后,让每一对朋友根据下面的节奏创编儿歌。

  X X X | X X | X X X | | X X

  蓝蓝的 天空 蓝蓝的 湖水

  三、各领域渗透

  社会:认识家,让幼儿了解家庭的构造和作用,从而重视家庭,热爱父母和长辈。

  科学:开展主题活动“动物的家”。了解各种动物的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性,学习分类,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艺术:学习歌曲《家》,培养幼儿热爱家庭的情感。

  四、生活中渗透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运用多种组合的重叠词描述物体,帮助幼儿积累大量的重叠词。

  五、环境中渗透

  把幼儿创造和想出的各种重叠词形象化挂在园内各处,让幼儿随时随地可以看到并学习运用。

  六、家庭中渗透

  要求家长让孩子了解自己及家人的工作和辛苦,从而使幼儿更爱家庭,更爱父母。平时注意帮助幼儿积累大量的.词汇,培养语言的生动性。

  七、活动评价

  八、活动目标

  1.复习学过的重叠词,如“高高的”、“大大的”、“小小的”、“甜甜的”等,进一步理解重叠词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这些重叠词。

  2.学习儿歌中的重叠词,并认识词语:蓝蓝的、黑黑的、深深的、密密的。

  3.根据儿歌的结构特点正确运用重叠词续编儿歌。

中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能自抛自接球。

  2、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球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活动。

  (1)引导语:宝贝们,我们一起来运动运动吧!

  (2)引导幼儿跟随老师的节奏做手腕、手臂、上肢、体侧、体转、全身等运动。

  2、引题:森林王国要举行运动会了。

  3、动作练习。

  (1)幼儿自由探索抛球动作,教师观察指导。

  引导语:怎么样抛球呢?

  (2)请个别幼儿示范动作。

  引导语:谁来试试看你是怎么样抛球的?

  (3)教师示范正确动作。

  引导语:将球放在双手中间,用手腕用力将球往上抛。

  4、介绍玩法并交代规则。

  (1)介绍玩法。

  引导语:今天森林运动会的比赛项目是抛球和接球,老师把球传到谁的手上,那个小朋友就要站起来双手抱着球用力往上抛,然后再接住落下的.球。看看谁接得准。

  (2)交代规则。

  引导语:抛球时候要注意,不要砸到其他的小朋友。眼睛要看着球,然后接住落下的球。

  5、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幼儿。

  教师扮演裁判员介入幼儿游戏,重点指导幼儿自抛自接球及注意安全。

  6、放松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做手臂摆动放松后回到位置上。

  (2)结束:今天的森林运动会真精彩,小选手们都很棒!都能自己抛球并且接住。这次的运动会评出了许多优秀奖,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班上为他们颁奖。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图片中的线索大胆想象故事情节。

  2、喜欢同伴,体验和朋友一起生活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图书、音乐

  活动流程:

  一、激趣引疑

  出示小兰,认识并与它打招呼

  二、观察想象

  1、阅读第一幅图

  ——猜猜小兰家里有谁,你是怎么认出他们的`,数数小兰家有几口。

  2、阅读第二幅图

  ——猜猜小兰的朋友会是谁

  3、阅读第三幅

  ——看看小兰和朋友玩了些什么?

  ——还看到谁和谁是最好的朋友?

  三、体验感受

  鼓励幼儿也找到自己最好的朋友

中班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火热的夏天来临了,尽管烈日当空,动不动就出汗,但对孩子们来说却是一个充满着无限诱惑、满怀喜悦的欢乐季节,她们会想象着吃吃香甜可口的冷饮、冰饮料,穿着清凉的衣服,或是尽情地嬉水玩耍……总之孩子眼里的夏天是“快乐”的代名词。在前期的观察和与孩子们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对夏天的季节特征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如“好热!”、“太阳晒在身上很烫”、“会下雷阵雨”等,因此借助故事《绿太阳》引出新主题《火辣辣的夏天》,将孩子们原有的零碎经验在分享中加以梳理、归整,激发幼儿对夏天更全面的了解,在过程中了解避暑的`好方法并喜欢夏天。

  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在听辨夏天声音的过程直接感知并梳理夏天明显的季节特征;第二环节倾听并理解太阳发烧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情节,感受夏天的炎热并了解避暑的好方法;第三环节延伸部分老师和孩子一起走到户外,感受夏天、寻找树荫。

  活动目标:

  1.倾听并理解太阳发烧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情节,感受夏天炎热的气候特征。

  2.感知树荫给大家带来的方便,了解各种夏天避暑的方法。

  活动准备:

  课件、图书

  活动过程:

  一、听听说说——在听辨声音的过程中梳理并感知夏天的气候特征

  1.今天我带来了几个与夏天有关的声音,听一听,猜猜是什么?

  听声音(蚊子、知了、雷雨声)

  引导幼儿猜测,并根据幼儿回答演示ppt

  小结:夏天来了,知了在枝头鸣叫;雷阵雨轰隆隆,轰隆隆,雨后的天空中有时还挂着一道美丽的彩虹呢,夏天真热闹!

  2.你们喜欢热闹的夏天吗?夏天还给我们怎样的感觉?

  3.是呀,夏天很迷人,但实在太炎热,火辣辣的太阳晒在身上快受不了啦,今天老师带来一则故事,猜猜太阳会发生什么变化。

  二、理解感受——倾听并理解太阳发烧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情节,感受夏天的炎热并了解避暑的好方法

  1.倾听故事前半部分

  提问:太阳发烧了,发生了什么事?(大地和河水变得怎么样了?小树、鱼、狗、小鸟热得怎么样了?)

  怎么办?大家快来想想办法。(鼓励幼儿想办法,发挥想象)

  2.为什么大家要到大树下?大家为太阳做了什么?

  3.夏天真热啊,躲到什么地方会比较阴凉呢?你还有什么办法让自己变凉快?

  三、延伸——树荫下真凉快

  教师和孩子一起到外面活动,感受夏天太阳底下的炎热,寻找树荫,感受树荫下的凉快。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11-05

中班教案12-09

教案幼儿中班教案02-15

中班阅读教案02-28

中班生活教案02-28

中班绘画教案02-28

中班教案:我03-06

中班体能教案03-09

中班教案睡觉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