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8-04 09:43:22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必备)中班音乐教案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必备)中班音乐教案8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应×××O的节奏,感受四分音符休止符。

  2、皮质乐器音效探索与听辩。

  3、感受利用肢体表现休止符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大鼓、小鼓各五个,铃鼓人手一个,软垫人手一份,配套图片、CD。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宝宝很乖的睡着了,小精灵想试试宝宝是不是真的睡着了,他演奏起了动动鼓……

  二、音色听辩,暖身。

  1、完整欣赏儿谣一遍后提问:有哪些乐器?

  2、介绍大鼓、小鼓、铃鼓及感知三种乐器的音色,并且为每种乐器制定一个动作。

  3、第二遍欣赏儿谣,拍膝念语词一遍,“敲三下”时根据音色做指定动作。

  4、音色听辩游戏。

  幼儿做睡着状,老师边问“小××小××睡着了没?”边用不同的鼓敲节奏。学生敲不同音色的鼓用指

  定动作做回应“小××小××没睡着!”

  三、感应×××O的节奏。

  1、肢体律动,感应节奏。

  (1)来了哪些动物呢?谁会学他们的叫声和动作?

  (2)配合语词,作出动物的动作,并将语词替换成动物的叫声,空拍处做不发声,躲起来状。

  2、道具操作,感应节奏。

  (1)配合语词念儿谣,于“敲三下”时用正确的`演奏方式,按节奏敲奏软垫,空拍时捂住软垫,做不出声状。

  大鼓:软垫直立,手臂敲奏

  小鼓:软垫平放,双手轮奏

  铃鼓:一手拿软垫一手拍奏

  3、乐器演奏,感应节奏

  分三种角色按语词节奏演奏三种鼓,空拍处抱住乐器。

  四、皮质乐器音色探索。

  1、音色模拟与创编。

  人手一只铃鼓,师幼共同讨论如何模拟演奏出三种动物的叫声,幼儿创编出后教师进行总结。

  2、根据上一环节中创编的音色为儿谣伴奏。

  老鼠:点点点——吱吱吱

  花猫:抓抓抓——喵喵喵

  小狗:搥搥搥——旺旺旺(幼儿教育)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2、迁移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教师图片的提示,较准确地唱出衬词,记忆歌词。

  3、感受歌曲给人们带来的活泼、欢快的新年气氛。

  4、让学生了解新年的习俗。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学CD。

  2、鞭炮、鼓、跳舞的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新年到》)教师:小朋友们,当你的小耳朵听到这首歌曲时,你想到了什么呢?

  2、介绍春节习俗。

  教师:小朋友们对春节的习俗了解多少呢?

  介绍鞭炮、鼓、对联等。

  教师:关于年的由来,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教师讲故事)

  3、学唱歌曲。

  教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来学习一首有关年的歌曲,名字叫做《过新年》,教师范唱。

  (1)听歌曲《过新年》(幼儿学唱,并模仿其中一句),看谁学得快。

  (2)听歌曲,分组学唱自己组里的那一句(播放音乐),教师琴声伴奏。

  (3)听歌曲,并学习别人组里的.那一句,看谁学得多、学得快。

  (4)教师弹琴,幼儿齐唱(欢快、活泼的情绪)。

  (5)分角色演唱(师生间配合、男女间配合)。

  4、认识器乐、并伴奏。

  (1)认识"鼓"、"钹"两种乐器。学习其单独的演奏方法(听声音、模仿)。

  (2)教师与幼儿在音乐中的配合示范。

  (3)用手模仿学习乐器在《过新年》中的表现。

  (4)请幼儿上台当"小乐手",其他幼儿充当"小歌星"。

  5、歌曲音乐文化扩展。

  教师:过年的风俗每个地区都不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南方的热闹气氛。幼儿活动:带着新年的喜庆与快乐完整的演唱歌曲,咚咚咚咚呛"的歌词部分,师生一起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师:大家的演唱和乐器把新年的喜庆和热闹都表现出来了。最后,让我们在过新年美妙的音乐声中,我们一起来欢度新年!

  播放《过新年》伴奏音乐,与幼儿一起活动。

  活动延伸:可以在幼儿熟悉了歌曲以后,为歌曲加入动作进行表演,也可以几个人合作,编排一个舞蹈。

  小百科:新年,即一年的第一天,为世界多数国家通行的节日。世界各国,特别是古代都有不同的日期,现代世界多数国家为公元制纪年的1月1日。现代将“元旦”称为公历新年,将“春节”称为农历新年。当日,人们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庆祝新年的到来。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幸福拍手歌》。

  2、创编新歌词,并合着音乐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3、能较准确地演快唱连续的附点节奏,内心节奏感得到强化。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放音乐《幸福拍手歌》,让幼儿熟悉主要旋律。

  2、节奏练习:让幼儿练习(气气、嘭嘭)为《幸福拍手歌》的主要节奏型做准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以手偶小猴子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出幸福的话题。

  师:"今天师请了一位好朋友,在好朋友出来之前,我们先来一个热身练习,跟着师一起做。"打气 ——气!气! 放炮 —— 嘭 !嘭!

  师:"做完热身练习,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朋友是谁?"教师展示手偶:"嘿!小朋友们,你们好哇!"幼儿:"小猴子,你好。"师:"小猴子,你幸福么?"小猴子:"我幸福。"师:"那你的幸福是什么?"小猴子:"我的幸福就是天天闻到绿草的清香。"师:"小朋友,你们的幸福是什么?"(幼儿自由说)师:"当你感到幸福的时候,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听完后请告诉我这首歌里是怎样表达幸福的?

  要认真听哦。"放幸福拍手歌

  (二)听赏活动

  1、提问师:"音乐结束了,谁能告诉我这首歌里是怎样表达幸福的?"师:" 你们说他说的对不对(幼儿回答),他把答案都说出来了,真棒,请坐。"师:"你们想不想学这首歌?"师:"小朋友起立,跟着师一起来学这首歌,在唱的时候再加上一些动作好不好?"(放音乐)师:"学的真不错,请坐,大家都学会这首歌了么?"

  (三)创编游戏

  师:"那么接下来,我要增加难度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创编歌曲。"师:"师想要问小朋友,如果感到幸福除了拍手和跺脚,你们还会做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师:"小朋友想到的这些动作和事情都很棒,那我请小朋友将这些动作用我们新学的歌唱出来好不好?"

  反思:

  我设计本次活动,上的是一节音乐活动课,让孩子们在快乐的节奏活动中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同时孩子们也非常乐于参与,因此本次活动孩子们配合的非常好,但是也有少数部分孩子不参与,表现出了对节奏的不敏感,这是正常的`,因为,节奏在生活当中无处不在,孩子们动作发展参差不一,尤其是男孩子的动作不太和谐,这并不代表孩子不喜欢参与,虽有一点困难,但是我还是能耐心的告诉他,并且把速度放慢到适于接收的速度上,这样孩子们就可以慢慢跟上来,体会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快乐的成长的。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一、开始部分。

  1、练声:《山谷回音真好听》、《秋天多么美》。

  2、律动:《挤奶》、《给爷爷奶奶敲敲背锤锤腿》。

  二、谈话导入活动。

  1、完整欣赏音乐,熟悉旋律,理解内容。

  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树上结满了许多红红的大苹果,听,果园里还传来了一段非常优美的音乐。(幼儿完整的欣赏音乐一遍)

  师:你觉得这音乐怎么样?这么欢快优美的音乐,你们想想看,小朋友们在果园里会干什么?

  2、再次欣赏音乐,借助图示帮助理解音乐内容。

  师:我们再欣赏一遍,想一想小朋友们会在果园里干什么呢?(幼儿完整的欣赏音乐第二遍。)

  师:谁在果园里?在干什么?(小朋友们背着筐高高兴兴地来到了果园——然后放下筐帮忙摘苹果——苹果放了满满一筐,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跳起舞来。)

  三、分段欣赏,创编动作。

  1、学习锺趾步小跑集体跟着音乐练习动作。(提示放下筐)

  师:小女孩是怎么样去果园的呢?

  2、创编摘苹果的动作。

  师:果园到了,要摘苹果了,怎么摘呢?谁来做一个好看的动作?(幼儿创编各种动作——鼓励幼儿在不同方位做摘的动作?教师提出动作要领。)

  3、创编摘完苹果后,表现喜悦的动作。

  师:苹果摘了满满一筐,你们开心吗?开心、喜悦怎样表现呢?(幼儿创编各种动作,鼓励幼儿用表情、动作大胆表现喜悦之情。)

  4、完整欣赏:完整表演摘苹果的情节,表现苹果丰收的喜悦2——3遍。

  师:你们准备好了吗?拿好你们的.筐,我们去摘苹果喽!

  5、结束部分:对本次活动进行。

  师:今天我们学了一首新歌曲,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歌曲的名字叫《苹果丰收》。)

  四、结束活动。

  1、复习歌曲《你的眼睛里有个我》。

  2、幼儿完整唱一遍。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2、能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了解乐曲三段体曲式结构。

  3、能通过多种形式(语言描述、动作等)大胆的表现对乐曲的感知。

  活动准备:

  录象、录音磁带、录音机、道具。

  活动建议:

  1、欣赏第一遍音乐:

  “你听时有什么感觉?听时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2、进一步理解音乐:

  这首《金蛇狂舞》是我们中国的音乐还是外国的音乐?为什么?”引导幼儿听辨乐曲中的`乐器特点。

  小结:这首音乐是我国明间一首很有名的乐曲,流传了好多年,这首乐曲表现们热烈、欢庆节日、舞龙、耍狮子的场面。

  3、分段欣赏:引导幼儿感受第二段的音乐表现的内容。

  如:两只狮子对话(通过节奏、音乐速度、乐句长短对比)越来越热烈的对话语气和越来越短的乐句结构。

  4、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对音乐的感知,各乐段特点进行表演。

  5、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运用多种步伐、动作表现对音乐的理解、感知。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用抒情愉悦的声音唱出歌曲中欢快的情绪。

  2.理解歌曲内容,尝试创编歌词。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录音机、音乐磁带。图谱、纸、蜡笔,已有观察秋景的经验。

  活动重难点:

  能用抒情愉悦的声音唱出歌曲中欢快的情绪。

  用图谱形式创编歌词。

  活动过程:

  一、理解歌词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幼1:喜欢,秋天有红红的苹果。

  幼2:喜欢,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

  2.师:太阳也喜欢秋天,它喜欢秋天的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放歌曲)

  3.师: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太阳喜欢谁?送给它什么?

  幼1:太阳喜欢苹果,给它红色。

  幼2:太阳喜欢橘子,给它黄色。

  幼3:太阳喜欢田野,给它金色。

  幼4:太阳喜欢彩虹,给它七色。

  (评析:此环节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歌曲图谱,一边贴,一边念出歌词内容,加深了幼儿对歌词的印象。)

  4.观察图谱,尝试念出歌词。

  师:看,这是老师为歌曲画的图谱,我们一起看一看,图上有些什么标记?这些标记都表示什么意思?不懂的地方提出来,我们一起来看懂这张歌曲图谱。

  幼1:太阳、爱心、苹果、橘子、田野、彩虹。

  幼2:红色、黄色、金色、彩色。

  幼3:爱心表示喜欢。

  幼4:红色表示苹果的颜色,黄色表示橘子的颜色。

  5.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插问

  师:你刚才听到歌曲里唱彩虹是什么颜色?

  幼:七色

  师:太阳喜欢田野,给它金色,为什么太阳要给它金色呢?

  幼1:秋天的田野丰收了,一片金黄色

  幼2:田里的水稻熟了,金黄一片

  (评析:图谱的出示,使幼儿进一步理解了歌词内容。根据幼儿的回答及时追问了几个问题,使幼儿理解了图谱上的标记所表示的意思,为后面创编歌词的环节打下了基础。)

  二、学唱歌曲。

  1.幼儿和教师一起看图谱,充满感情地念歌词。

  2.听老师清唱歌曲,知道图谱上每一个标记所对应的歌词内容。

  3.教师带领幼儿学唱3—4遍。

  重点练唱最后一句,在“七色”前稍作停顿,然后再唱出“七色”,唱出太阳喜欢所有的颜色,因为太阳是多彩的。

  (评析:最后一句歌词的处理结合太阳喜欢的颜色,易于幼儿理解掌握。)

  4.鼓励孩子有感情演唱歌曲。

  师:太阳喜欢什么东西,就高兴地送给它漂亮的颜色,我们怎样才能把太阳高兴的心情唱出来呢?

  幼1:唱得温柔一点

  幼2:也可以唱得跳跃一点

  师:你觉得应该用温柔连贯的声音演唱?还是用快快跳跃的声音演唱?

  师:那我们一起用温柔的、连贯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

  (评析:整首歌曲的情感处理以太阳高兴的心情唱出来,并和幼儿一起讨论得出用抒情、柔柔的声音演唱,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

  5.男女分组唱

  三、创编新歌词

  1.引导孩子观察创编图谱,知道在相对应的地方,填充进新的标记,就能创编出新的歌词内容。

  师:太阳喜欢的东西可多了,如果你是太阳,还会把这些颜色送给谁呢?

  2.教师根据孩子的讲述,用简单图示记录孩子创编的歌词,并画上相应的颜色。

  3.幼儿演唱集体创编的歌曲。

  师:我们把太阳送来的美丽颜色都唱出来吧。

  4 . 请小朋友在图谱上画上自己创编的歌词,并和好朋友一起唱一唱。

  (评析:此环节通过画图谱创编歌词,激发了幼儿的创编兴趣,从而也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思维想像能力。)

  教学反思:

  《太阳喜欢》是一首旋律优美、内容简单、容易让幼儿接受和喜欢的歌曲。其中太阳喜欢的“红色的苹果、黄色的橘子、金色的.田野、七色的彩虹”,都蕴涵了对秋天这一丰收季节的赞美,那是色彩斑斓的视觉美,也是喜获丰收的情绪美,更是热爱生活的情感美。孩子们能够更多地关注秋天的多姿多彩,感知和发现五彩斑斓的彩色世界。

  整个活动都是以孩子为主体,抓住孩子的兴趣点,顺畅的过渡每个环节,保证孩子轻松愉快的活动,掩去了教授的痕迹。了解到孩子对各类蔬菜和水果的认识情况,把目标定位为1.能用抒情愉悦的声音唱出歌曲中欢快的情绪。2.理解歌曲内容,尝试创编歌词。同时这两条目标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前两个环节以谈话、倾听、图谱的形式和幼儿理解歌词,重点认识了图谱所表示的意思,较好地理解了歌词。并在图谱的帮助下学唱歌曲,幼儿兴趣浓厚,自然而然的跟着老师一起学唱,在这不露痕迹的过程中孩子很快学会了新歌。

  在创编环节考虑到中班孩子记忆能力的特点,借用简笔画的形式,帮助孩子及时记录下创编的新歌词,这样相对降低了自编自唱的难度。孩子在创编新歌词后尝试演唱时,能够凭借图形帮助,直接演唱整首歌曲,而不需要一边唱一边回想自己刚才创编的歌词。通过这样的形式,孩子轻松体验到自己创编新歌的乐趣,在愉快的活动中把老师预设的重点自然掌握,减轻了学的压力。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的兴趣,顺畅的把孩子的创编热情延续到延伸活动中。由此可见,孩子们学得开心、唱得高兴,体现了玩中学、学中乐的理念。

  小百科: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启发幼儿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来演唱歌曲,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形象。

  2、通过对歌曲的'感受和体验,使幼儿产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学唱歌曲,学习用不用的速度、力度来演唱歌曲,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形象。

  活动准备:

  《勤快人和懒惰人》音乐、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一)发声练习

  (二)参观厨房

  1、出示厨房图片

  师:今天我们要去参观厨房,让我们跟着音乐出发吧!

  2、"厨师"和小朋友问好。

  师:大厨师欢迎小朋友们,"小朋友们好……"

  3、出示图片说说厨师的本领。

  师:你知道厨师通常有什么本领?小结:厨师有那么多本领,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关于厨师的歌。

  二、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歌曲录音,感知歌曲旋律。

  提问:歌曲中有谁?

  过渡:我们再听听歌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2.教师清唱,幼儿欣赏,感知歌曲速度。

  提问:两段歌曲速度一样吗?怎么不一样?你觉得为什么不一样?

  过渡:我们先来仔细听听勤快人是怎么劳动的?

  3.结合图谱欣赏第一段歌曲清唱。

  提问:勤快人在干什么?(“他在炒菜,他在煮饭,他还在蒸馒头”)

  4、学唱歌曲第一段。

  师:我们来完整地唱一唱"勤快人"。

  过渡:勤快人在劳动,可懒惰人却在?一起来听......

  5.结合图谱欣赏第二段歌曲清唱。

  提问:懒惰人在干什么?(“他不炒菜,他不煮饭,他也不蒸馒头”)

  6、学唱歌曲第二段。

  师:我们来完整地唱一唱"懒惰人"。

  7、结合图谱、动作完整演唱歌曲

  师:我们把两段歌词完整地唱一唱(速度提示)

  8、完整学唱歌曲,初步尝试表现歌曲速度的差异。

  三、师生合作表演唱

  (1)师生分角色唱教师:老师先唱"勤快人"、小朋友们唱?

  (2)师生换角色唱教师:"勤快人和懒惰人"你喜欢哪一个?那么这次请小朋友唱"勤快人"……

  四、延伸:尝试创编歌词。

  1、你喜欢勤快人还是懒惰人?

  2、勤快人还在厨房里做什么事情?用自己创编的歌词演唱歌曲。

中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小乌鸦爱妈妈的美好情感和优美抒情饿乐曲旋律。

  2、按歌词内容创编动作,并边听歌曲边表演。

  3、在活动中能有同伴合作游戏,共享快乐。

  活动准备:

  讲述有关关心长辈的故事。听过《好娃娃》歌曲,激发幼儿热爱长辈的情感。

  活动过程:

  1、在《郊游》乐曲伴奏下,全体幼儿边唱边表演进教室。

  2、复习律动《快乐的小熊》。

  (1)、合拍地随音乐动作。(熊走路、熊跳舞、熊骑自行车)

  (2)、交换音乐顺序,幼儿及时用动作做出反应,并合拍表演。

  3、出示图画,请幼儿观察“小乌鸦爱妈妈”图画,讨论画面内容,为幼儿理解歌词做铺垫。、

  4、欣赏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1)、倾听教师在乐曲伴奏下有表情的朗诵歌词“小乌鸦爱妈妈”,感受乐曲旋律及歌曲情感之间的和谐。

  (2)、倾听歌曲,熟悉歌曲内容,了解歌曲简单情节。

  (3)、再次倾听歌曲,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和小乌鸦爱妈妈的美好情感。

  (4)、为歌曲创编动作。(弹奏乐曲按第一段中速、第二段慢速、第三段中速进行。)

  (5)、教师对幼儿设计的动作加以反馈、整理,不能感与幼儿一起随歌曲进行歌表演。

  5、为歌曲创编动作。

  (1)在老师启发下,运用生活经验,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

  (2)随音乐练习创编各种关心妈妈的动作。

  6、引导幼儿学习表演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1)、教师扮演妈妈,全体幼儿扮演小乌鸦,听歌曲进行表演,可通过变换不同的关心妈妈的动作进行多次表演。

  (2)、交换不同的关心妈妈的动作,进行多次表演。

  (3)、幼儿分组,分和、角色进行表演,合作游戏,共享快乐。

  活动反思:

  《小乌鸦爱妈妈》是一首叙事性很强的歌曲,通过小乌鸦找来虫子,喂已经年纪大了的.妈妈的情节,表现小乌鸦爱妈妈的情感。本次活动,以“情”的渲染和体验为主线,通过欣赏、讲述、学唱、表演等艺术形式,让孩子充分感受母爱的温馨与幸福;体验妈妈对自己无私的关心与爱护;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让幼儿感受到歌曲中美好的意境,给幼儿美的体验,培养孩子爱妈妈的情感。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07-23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7-27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07-28

音乐中班教案04-05

中班音乐教案12-19

中班音乐教案12-31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07-30

中班音乐教案(经典)08-01

中班音乐教案(荐)07-06

中班音乐教案(实用)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