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08-05 07:04:16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优)美术教案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美术教案6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巧妙的结合撕、剪、画的方法制作一个动植物或人物的形状,让它的某一个或者两个部位动起来。

  2、学会发现、观察、创新,制作属于自己的可以动起来的纸质玩具。

  3、在制作的过程中感受撕、剪、画的乐趣。

  教学重点:撕撕剪剪,玩游戏。

  教学难点:结合撕、剪、画制作有创意的作品。

  教具学具:

  学具:卡纸或白纸、彩笔或油画棒、剪刀等。

  教具:课件、兔子卡片、螃蟹卡片、撕纸画画的'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魔术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将撕纸、画画的工具放进魔术箱中,让学生猜猜会变出什么。

  2、引导学生积极观察老师在魔术表演中的撕剪,并邀请个别同学参加撕剪表演。

  二、引导感悟

  1、今天为小朋友们请来了两个可爱的动物朋友,他们就是兔宝宝和螃蟹小弟。教师出示兔子、螃蟹造型的作品,一边表演一边唱儿歌:兔子乖呀乖,螃蟹钳张开。我动你也动,请你跟我来。

  2、兔宝宝和螃蟹小弟希望有更多的好朋友加入他们的队伍,小朋友们请跟我来,为兔宝宝和螃蟹小弟增添一批会动的新朋友吧。

  三、发现方法

  1、选一选。你想让什么动起来呢?(课件展示动物、植物、人物等图片素材)从中选择你一个喜欢的形象。

  2、想一想。动哪一个部分呢?怎样才能让它动起来?

  3、画一画。在纸上画出基本形状,并涂色,设计动哪个部分。

  4、撕一撕,剪一剪。沿着图画的边缘撕或剪出它的基本形状,注意不要全部撕掉,留出一条纸条让它动起来。

  5、说一说。给它取一个有趣的名字,为它创编一首短小的儿歌或者一个小故事,和全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

  教师进行巡回辅导的时候对撕纸添画的方式进行创作的学生多给予想象力方面的启发引导,对采用剪纸画的学生多给予造型的建议。

  四、展示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本次活动的感受。

  1、展示作业:请我们的新朋友登台,和兔宝宝螃蟹小弟一起表演吧。

  2、学生评价:①你最喜欢哪个新朋友呢?赶紧给它投上宝贵的一票吧。

  ②哪个小故事或者儿歌打动了你呢?

  3、颁奖:颁发“最具人气奖”和“最佳故事/儿歌奖”

  五、学习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类型的纸艺作品及生活中纸材的运用图片,印发学生对纸的种类、用途等其他问题引起兴趣并激发问题意识。

  鼓励学生观察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用纸做出来的呢?哪些纸质物品又是可以动的呢?纸与环保有什么关系?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探索尝试设计贺卡,充分想象画出与众不同的自己喜欢的画面。

  2、掌握贺卡的制作的技能,能用不同的力度和色彩表现画面的主次层次。

  3、在学会制作不同类型的贺卡的基础上,让幼儿创造性的装饰各种图案,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

  2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活动准备

  1、油画棒、试涂颜色的砂纸、人手一件半成品砂纸贺卡

  2、作品展示区 各种贺卡彩笔 各种纸卡、

  3、上课用的课件及多媒体教室。

  活动流程

  一、欣赏各种贺卡,进行发散思维:

  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1、扩散思维:了解贺卡的种类:生日卡、贺年卡、毕业卡、圣诞卡、节日卡……、

  问:你在哪里见过贺卡?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这些贺卡有什么用处?让幼儿知道:贺卡可以传达友谊,表示相互祝福之情。

  2、发散思维:为不同的贺卡分类:(根据材料、形状、内容、图案不同进行分类)

  3、一点向多点发散思维:了解贺卡的演变:

  树叶贺卡——纸贺卡——电子贺卡(幼儿根据贺卡的不同进行讨论,说说自己贺卡的种类。)

  二、创新制作贺卡:

  1、幼儿观察砂纸的特点,砂纸和白纸的不同之处。砂纸和白纸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引导幼儿大胆讲述砂纸与白纸的不同之处。

  (白纸光滑、涂上颜色鲜艳,砂纸底色深、粗糙、上面有小沙砾、对油画棒的着色力较好。)

  2、画画时用什么样的方法涂色呢?师幼共同用手指抚摸手背的方法感受力度的轻重。(涂底色时用油画棒平贴在砂纸上轻轻的扫过。画主要景物时要用力,象手指重重的按在手背上。)

  3、你喜欢什么颜色?

  引导幼儿大胆在砂纸上试涂各种颜色,探索发现适合砂纸画选用的颜色。(白色、粉色、黄色、天兰色、桃红色、浅绿色、紫罗兰等一些色彩艳丽的颜色,还可以让幼儿试用先涂白色打底,再涂红色、深蓝、绿色等颜色。)

  4、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贺卡准备送给谁?(这么美丽的砂纸画贺卡你想送给谁?)

  从画面的主次层次表现情况、颜色的选择、内容的表现的情况。问幼儿你在贺卡里面画些什么内容?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想要送给什么人。

  三、邮寄贺卡

  利用周末请家长帮忙把自己制作的`贺卡邮寄给你最喜欢的人。并把结果反馈给老师。

  活动反思

  活动层层递进,孩子的感受层层深入。

  本次活动由搜集贺卡、欣赏贺卡、设计贺卡等组成一系列的活动,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看看、画画、贴贴、写写、剪剪这样由浅入深地进行了探索,他们的感受也应该是层层递进的。

  孩子们从最初的搜集到欣赏再到设计和邮寄,是一个极其自然而流畅的过程,每一次活动都是下一次活动的基础和铺垫,这与老师的精心预设与随时生成是密不可分的,因为老师要根据孩子每次的经验水平和现实表现进行调解,才会使孩子在每次的活动中都有所收获。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欣赏,感受不同季节的丝瓜的不同水墨表现效果。

  2、乐意并能正确使用绘画工具个材料进行水墨画创作。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丝瓜》。

  2、毛笔、墨、宣纸、国画颜料等。

  3、幼儿认识、观察过丝瓜。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自己见过的丝瓜。

  教师:你见过丝瓜吗?是什么时候见到的?天气怎么样?你见到的丝瓜是什么样的?

  2、出示教学挂图中得图一,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画上有什么?丝瓜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叶子是什么样的?又是什么颜色的`?看到这样的丝瓜叶子,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3、出示教学挂图图二,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画上有什么?丝瓜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叶子是什么样的?又是什么颜色的?看到这样的丝瓜叶子,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4、引导幼儿对比欣赏两幅作品。

  教师:这两幅画画得都是丝瓜,我们看了以后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呢?

  5、鼓励幼儿在欣赏的基础上进行水墨画创作。

  教师:如果让你花丝瓜,你会画什么时候的丝瓜?周围还会画些什么呢?

  鼓励幼儿大胆作画,正确使用绘画工具。

  6、幼儿相互交流作品。

美术教案 篇4

  一、教学理念:剪纸艺术最早源于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本课的内容恰反映了我们继承与学习传统剪纸的方法与技能。从古至今,剪纸艺术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当以及风俗习惯当中。由此可见,剪纸艺术早已是我国各民主喜闻乐见的一种明间艺术。学习色纸叠剪、色彩对折剪、连续花边、拼色与套色剪纸、主题性剪纸等技法,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本课以“人与自然环境”为取向,引导学生认识美术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并以“克隆动物”为题材进行剪纸创作,增强环境意识,懂得爱护动物,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课在学生以往学习的简单对折剪法的基础上延续学习剪纸技法,引导学生提高剪纸创作中的艺术造型能力及画面构图能力。本课以孩子门喜爱的动物园为创作内容,以目前世界上最热点的话题“克隆”为切入点,巧妙地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教材以有趣的学生剪纸作品欣赏导入,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他们的共同处与不同点,并从中感知重复的形式美。通过学习多层这折剪、叠剪纸技巧,使学生在表达对绿色大自然的热爱和感受其美感的情境中,逐步培育心灵手巧的优秀品质与能力,这是本课的设计意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用对折、叠剪法,剪出多个重复动物形象并进行画面构图的艺术处理。

  2.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中,体验多个重复形象所构成的形式美和情趣美。再尝试中,体验剪纸艺术技法的巧妙与剪纸纹饰的特点在展示中,体验合作与创造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剪纸艺术的美和动物的`形态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难点重点:

  1.重点:正确掌握对折剪、叠剪法,剪出多个重复动物形象并进行画面构图的艺术处理。

  2.难点:抓准动物特征,大胆折剪、叠剪出多个造型夸张的动物形象。

  3.兴趣点:一次折剪、叠剪出多个重复花样的方法;“克隆”出多个动物构成画面。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准备:

  1.收集动物图片资料,了解动物形态特征,2.能一次折剪出两个或者多个重复的图样,所选择的纸材要以薄、韧为佳。

  七、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观察与交流

  播放影片“地球”导入:

  教师:播放《地球》视频片段,初步了解非洲大自然中壮观的生物及环境,感受生命的伟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动物的保护、环保意识的培养。

  教师问:我们生活环境在渐渐地恶化,你梦知道有哪一些吗?

  学生答:有全球温室效应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森林面积减少等等,导致了许许多多动物及其他物种正在濒临灭绝。

  铺设,老师问学生:假如现在面临这这样的紧急情况(生物灭亡),并且现在你是一位热爱生物的生物学家或者是科学家,现在全球在采取紧急计划,叫做”拯救与克隆”。你会怎么做?

  学生答:运用我的的绘画克隆出各种动物。

  二、活动二: 尝试与探索

  老师问:那么作为一名参与此计划的拯救者,首先必须了解事态的严重性,并且能学会运用“克隆”技术。

  欣赏与学习,观看教师播放的ppt,利用动物资料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形体观察分析,找出动物的基本特征。

  老师问:大象有什么特征?应该突出哪些地方?

  学生答:鼻子。

  学生甲:耳朵

  学生乙:身体

  老师问:斑马有什么特征?

  学生问:黑白相间

  老师:展示制作的剪纸作品,问:这几张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

  学生答:小鸟斗小猫,小猫保护小白兔。

  学生答甲:一群猪仔。

  学生答乙:一群野牛。

  老师问:美在哪里?

  学生答:疏密排列特别。

  学生答甲:色彩对比很鲜艳,图案很丰富

  学生乙:突出了动物的特点,造型夸张。

  ④参考教材两种剪法范例,想一想是怎样剪出来的?引导学生自主尝试、探索“克隆”多个动物的剪法和摆放方法。剪法一:多张叠剪(多个重复),剪法二:折剪(相互对称)

  三、活动三:动动手

  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巧妙利用纸材,进行”克隆动物园”主题的剪纸创作。

  四、教师巡视辅导。

  五、分享与评价

  1. 组织学生以动物园的形式粘贴各个同学的作品,并懂得运用涂画的形式来装饰背景,使之更加有层次感,更丰富。

  2.提出评价目标:“克隆”的动物和装饰纹样美不美?画面内容是否生动有趣、切题?

  3.展示学生个人创作优秀作品成果,共同分享成功的乐趣。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的:暖色调的认识与运用。

  教学要点:以棒棒糖的形态让孩子练习圆形的排列组合、互叠重复,同时认识、区分冷暖色彩,及掌握暖色的运用。

  教学材料:水粉颜料、水粉画工具、8开水粉纸。

  教学过程:

  1、观察与思考:观察图片中的`树,树有哪些主要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树的特点,树干与树枝的关系)

  2、认识暖色调:认识与发现暖色调的特点?暖色调有哪些颜色(红、黄、橙等)

  3、作画提示:选择暖色调进行绘画,选用白色画树干,暖色画圆形练习,表现一颗很多棒棒糖的树。提示儿童注意圆的大小、疏密变化。

  4、作业评赏:对主题突出,构思饱满,色彩对比强烈的作业给予表扬及鼓励。

美术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熟练运用折、画、贴的方法制作滑稽小丑。

  2.能大胆想象,积极动手参与活动。

  3.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小丑图片。

  2.作品范例一个。

  3.矿泉水瓶人手一个,彩色长条、圆形、圆锥形等各种形状的卡纸(根据幼儿能力不同三个层次:剪好的图形、画好未剪的、没画的卡纸)、彩笔、剪刀、双面胶、胶水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

  出示图片请幼儿欣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A 、欣赏图片,总结作品特点1、谈话: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些很有趣、很特别的朋友,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

  2、讨论:引导幼儿观察小丑图片并说出小丑的主要特点。

  提问:看到小丑的模样,你感觉怎么样?为什么觉得好笑?他的脸与我们的脸有什么不同?(请小朋友们讨论回答)3、教师小结:小丑都有一个红红的鼻子,大大的嘴巴,有趣的眼睛,看上去很可笑,很滑稽。

  B、欣赏范例,讨论制作方法1、请幼儿观察并讨论:制作小丑需要哪些材料?

  2、教师讲解小丑的制作顺序。a先在脸的中间位置画一个红鼻子,下面画一个大大的嘴巴,让人一看就觉得很好笑。b鼻子上面再画上特别的眼睛,然后戴上一顶漂亮的帽子。c将彩色长条纸一前一后折成楼梯状,分别贴在瓶子的上下部分,做成小丑的`胳膊和腿3.教师为幼儿重点示范讲解小丑四肢的制作方法。

  C、介绍材料,自由创作1、出示介绍操作材料,请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创作(1)幼儿自主选择材料,随意制作自己喜欢的小丑。

  (2)鼓励幼儿画出各种各样的小丑的脸。

  2、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制作与众不同的小丑。

  3、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随时指导与帮助。

  活动延伸请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并评选出最有创意的小丑。哪个小丑最滑稽?你喜欢哪个小丑?为什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通过小丑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丑的外形。并让幼儿尝试描绘自己喜欢的小丑。引起幼儿的兴趣。感受小丑夸张的外形,让幼儿作画,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夸张、滑稽的小丑。幼儿都能顺利完成所要求的滑稽小丑的制作。并且有大部分孩子的作品可称得上很完美,漂亮。幼儿在了解了小丑的形象特点后,开始大胆想象,积极制作滑稽的小丑,在实施过程中,幼儿完成的较好,作品对于大班孩子来说,难度不大,易于操作。 活动中,尽量规避以前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大多采取,摆出困难,让孩子在操作中自己探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精选)07-20

美术教案02-20

《美术》教案03-08

经典美术教案02-22

美术的教案11-08

美术教案(经典)07-30

(精选)美术教案07-31

美术教案【经典】08-04

【经典】中班美术教案07-20

春的美术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