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方案策划>活动方案>《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

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

时间:2023-08-05 08:11:51 活动方案 我要投稿

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优]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优]

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1

  一、活动目的

  “百善孝为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炎黄子孙,自然应当继承传统、弘扬传统。为进一步营造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引导少年儿童学会感恩,树立良好的家庭美德观念,增强少年儿童的社会责任感,我校特在重阳节之际,针对我校全体学生,开展以“爱在重阳,雏鹰行动”为主题的重阳节感恩活动。

  二、活动时间:xx年xx月xx日

  三、活动对象:全校少先队员

  四、活动过程:活动以学校、少先队中队为单位,结合活动主题,以主题班会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在各中小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在重阳,雏鹰行动”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展现齐小少先队员孝老爱亲的良好精神风貌。

  1.认真做好宣传工作:校利用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大力向广大少先队员宣传重阳节敬老活动的重要目的.和意义;少先队大队部下发活动倡议书;

  2.开展“爱在重阳,雏鹰行动”主题班队活动,并能与雏鹰争章(孝敬章)相结合,各中队围绕主题,自主设计活动方案;

  3.利用xx广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搜集重阳节典故,在广播台交流重阳节传统习俗及敬老的感人故事;

  4.在广大少先队员中开展“四个一活动,让夕阳更灿烂”活动。即:为老人做一件好事、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为老人制作一张“感恩卡”、为老人写一句“孝亲承诺语”。

  五、活动说明

  1.重阳节前x天内,3-6年级各中队至少择优上交xx张学生制作的“感恩卡”参加评选,优秀作品将在学校橱窗展出;

  2.重阳节前x天内,各中队将活动小结表及“孝亲承诺语”上交大队部。

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2

  活动目的

  20xx年10月23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称敬老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习俗;

  2.通过调查、访问、总结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个性的发展。

  3.培养学生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懂得“孝敬长辈,尊老敬老”是每个人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20xx年10月23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敬老节。前段时间,我们就围绕“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这个主题,进行了调查活动,今天,我们就以生动的形式来对成果进行汇报吧!

  本次活动共分为6个组,分别是重阳溯源组、重阳美食组、重阳习俗组、重阳诗文组、重阳敬老组、重阳调查组。(幻灯出示)

  请各组认真准备,首先有请第一组——重阳溯源组。大家欢迎!

  二、自主活动,成果展示

  (一)重阳溯源组

  1、小组长引入小组活动: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们是重阳溯源组。我们收集到了有关重阳的由来和一个相关的神话故事。

  2、组员1介绍重阳节的由来1:

  首先请组员1来为大家介绍吧,大家欢迎!

  10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专家介绍说,九九重阳节源于西汉,今称“敬老节”“老人节”,是一个非常温馨的传统节日。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亦称“重九节”。古人认为,九为“阳数”,象征吉祥、幸福、光明。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称“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

  3、组员2介绍重阳节的由来2:

  那大家知道九月初九是什么时候被定为重阳节的吗?接下来有请组员2来给大家介绍。

  重阳节正式成为节日,是在西汉时期。在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中已有记载。文中提到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害后,她有个名叫贾佩兰的侍女也被驱逐出宫。贾佩兰与人闲谈时,说到在宫中每逢九月九日,就要佩插茱萸、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可见,农历九月九日在汉代就成为节日了。

  4、组员3介绍重阳来历的神话故事: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听吗?下面请组员3来为大家介绍吧,大家欢迎!

  在民间,关于九九重阳的来历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呢。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南有个叫恒景的人,拜方士费长房为师,修炼了几年后,有一天,费长房突然发现恒景脸色难看,就对恒景说:“九月九**家有灾祸,想避开灾祸,你必须做一个红布袋,用红布袋装上茱萸,扎在手臂上,带着全家人一起登上高山向东面远望。到山上,务必喝点菊花酒,这样灾难就会过去。”恒景照办了,在九月九日这一天,恒景带上全家登上了附近的高山,第二天,恒景一家回到家中,发现所饲养的鸡、犬、牛、羊不知何故都死去了,全家因遵循了费长房的告诫,外出登高才逃过一劫。从此,九月九日登高避邪的风俗便传开了。传说终归是传说,其实,秋天到野外登高爬山、游玩赏花本身就是一项对身心很有益的娱乐活动。

  谢谢大家,我们组的介绍完了。

  (二)重阳习俗组

  1、小组长引入小组活动: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们是重阳习俗组。在重阳节这天,我国民间有很多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下面就请我们的组员为大家一一介绍。大家欢迎!

  2、组员1介绍重阳习俗之一:登高(幻灯片出示)。

  重阳登高,是节日主要习俗。历代以来,汉族官民到九月九日全都成群结队去爬山。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干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仿制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3、组员2介绍重阳习俗之三:品酒赏菊(幻灯片出示)。

  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

  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时逢佳节,清秋气爽,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除登高插茱萸外,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酒,共赏黄花,确实别有一番情趣。尤其是诗人们,赏菊饮酒,吟诗唱酬,给后世留下不少佳句。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写的《过故人庄》就是写了朋友邀请他品酒赏菊的情景。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4、组员3.4分别介绍重阳习俗之二:插茱萸(幻灯片出示)。

  大家好!听了前面钱肖毅同学的介绍,大家都知道了重阳节要插茱萸的习俗,那我就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茱萸的功效吧!

  重阳节身插茱萸、饮菊花酒,其实和端午节悬艾叶、饮雄黄酒的习俗差不多。一是春夏交替,一是秋冬交替,都是疾病容易流行的时节。说茱萸可以辟邪,这也反映了古人预防疾病的科学思想。除了防虫,它还有散寒止痛、止呕止泻的功效,可用于头痛、疝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等。可见,茱萸的功效可不小啊!所以,古人不但喜欢将带果实的枝叶采下来插在头上,还喜欢单独将果实做成香囊随身佩戴。

  大家好!听了我们组的介绍,同学们一定会想这种植物究竟长什么样呢?请看大屏幕。(幻灯片出示茱萸图片)

  因为据了解,茱萸分为两种:吴茱萸和山茱萸。两种都是中药,不过前者有芳香的气味,而且可以驱虫。古人重阳节插的就是吴茱萸。不过,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盛行,到了宋元以后,就开始少见了。专家认为,大概是因为重阳节俗的重心发生潜移,重阳在早期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所以代表“延寿客”的菊花最终盖过了“辟邪翁”――茱萸。因此,现代人知道茱萸的已经很少了。这也是我们调查之后,觉得非常遗憾的一件事。

  5、组员5介绍重阳习俗之四:放纸鹞(幻灯片出示)。

  九月重阳放纸鹞大家好!听了我们组员的介绍,大家可以发现我国各地的重阳节习俗较为统一,主要是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赏菊、吃重阳糕。但惠州还有较为重要的习俗:放纸鹞。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

  纸鹞也就是现在的风筝。按我国的传统习惯,放飞风筝多在清明。但清明前后为雨季,春雨不断,这时显然是不适合于放纸鹞的,而重阳前后秋高气爽,劲风不断,人们按传统习俗要登山登高,进行户外活动,此时放纸鹞,天时地利人和,是颇多为适合的。因此,惠州民间歌谣中,有“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鹞,线爱长”的句子;民间谚语中亦有“九月重阳放纸鹞”的说法。请大家记住惠州民间“九月重阳放纸鹞”的特有习俗吧!

  (三)重阳美食组

  1、小组长引入小组活动: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民以食为天”,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都离不开吃,那你们知道,端午节吃什么吗?(粽子)对!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那重阳节呢?(吃重阳糕)对,我们这一小组就来介绍重阳节的美食。

  2、组员1:大家好!我为大家介绍的是北京特色小吃——栗子糕(幻灯片出示)。

  北京有重阳节吃花糕的习俗,花糕又称栗子糕,它是在蒸熟的江米上排满整栗子而名。还有一种栗子糕,是用栗子泥为主料制作的。它的做法是生栗子去皮蒸熟烂后捣成泥,并准备好京糕切的大片和澄沙馅,将200克栗子泥分成3份,用一份摊开为底层,接着铺一层京糕片,再用一份抹平在京糕片上,再抹一层澄沙馅后,最后一份栗泥抹在最上层,上面用切成小菱角形的京糕片和细青梅丝拼成图案,就成了上、中、下为黄色,中间夹有红、褐两色五层的栗子糕了。吃时,用白糖和糖桂花熬成的糖汁浇在上面即可。栗子糕宜秋、冬季制作与食用。因此,这种栗子糕还获得了“中华名小吃”称号呢。

  3、组员2:大家好!我为大家介绍的.是上海五色糕(幻灯片出示)。

  上海五色糕一共有这样五种颜色:用麦青汁做成的绿色,用莲子汁做的白色,用松花粉的黄色,用玫瑰浆做成的红色,用可可粉做成的咖啡色。这五种芳香植物原料,分别加入相粉制成色浆。这样的菱形块状,装盒时插上象征吉祥的小旗即可。

  4、组员3:大家好!我为大家介绍的是当地重阳糕(幻灯片出示)。

  5、组员4:大家好!我为大家介绍的是九层重阳糕(幻灯片出示)的美丽传说。

  传说那天是王母

  娘娘在天上做大寿,各路神仙都前来拜寿,在众仙欢庆之际,七位仙女却觉得天堂非常厌烦,便互相商量偷偷下凡,来到人间游玩。怎知,过了一会儿,这件事便被一位朝中大臣发现了,于是他动邪使了法术,让七位仙女永远不能回到天上。

  七位仙女带着欢乐与好奇,在人间游啊,玩啊,等天黑下来,四处无人的时候,她们才觉得应该回天上去了,可是,她们怎样变化,也飞不上天,心中已知定是天上有哪位神仙在惩罚她们。出于无耐,她们便偷偷地溜进了一户人家,到厨房寻食。正巧这户人家准备在第二天摆酒席办婚事,于是在厨房里准备了糕点。其中有一种糕点是七层的,每层颜色都不同,是为了渲染酒席气氛的,特别好看。当她们吃得正高兴之时,突然有人进来了,这七位仙女便各自钻进七层糕中的每一层,为了保护严密,她们又使仙术在头首又变了两层

  糕面,加起来共九层。

  到第二天酒席中,一位客人看见这种糕点很可爱,便询问主人叫什么。主人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考虑到新婚大喜日子,便随口说出“玫瑰九层糕”。从此,玫瑰九层糕便在人间传开了。大家一定没想到,美丽的九层重阳糕还有如此动听的传说吧?

  (四)重阳诗文组

  1、小组长引入小组活动:大家好!我们是重阳诗文组的,根据收集的资料,我们队员分工合作,出了手抄报(幻灯片出示)。大家看,这两张手抄报上面写到了我们组收集到的所有诗歌,其中最有名的,也是同学们都知道的一首诗,就是大诗人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了。为此,我还专门写了一幅字呢,请大家一起来读一坊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吧!(出示毛笔字)

  2、当然,我们组其他的组员们也是费尽心思,准备了几张精美的贺卡,大家请看!(出示贺卡)这些贺卡可是我们诗文组专门送给在这次活动中评选出的“孝敬之星”所准备的。

  3、表彰“敬老之星”

  前段时间,我们根据同学们父母所写的资料,评选出了“敬老之星”,现表彰如下:(略学生名单)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吧!希望他们一直保持这种美德,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好好向他们学习哦!

  谢谢大家,我们组的介绍完了,相信大家对重阳节的诗文也有所了解了吧。下面就有请下一组为大家介绍重阳节的敬老故事。

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3

  一、活动主题: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二、指导思想:

  今年10月26日(农历九月初九)是第27个敬老节。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的.社会问题。如何让这些曾经为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的离退休教师,在黄昏暮年得到温暖,受到关爱;如何让他们的子孙,更加的爱戴,尊敬,关爱老人们。我校抓住敬老节的教育契机,认真做好20xx年敬老节离退休教师联谊活动,从而让全体离退休教师过上一个和谐、吉祥、平安、快乐的敬老节。

  三、活动安排:

  (一)、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25日上午7:00—11:30

  (二)、活动地点:

  陵珥中心小学报告厅

  (三)、活动内容:

  1、组织离退休教师参观考察界牌新农村建设、埤城镇长兴村和开发区;

  2、中心校领导汇报工作;

  3、给80岁老同志祝寿(zz)。

  4、午餐。

  四、活动准备:

  1、会场布置(会标准备、会场准备、音响准备、摄影摄像准备等)由办公室z主任负责,z主任协助;

  2、会场茶水、当天伙食安排、慰问物品购买等由总务处z负责,z主任协助;会场服务人员由教导处z主任负责安排。

  3、当天车辆安排由z校长负责联系(车辆具体安排表见后)。

  4、对外宣传、电子屏宣传由z、z主任负责。

  五、未尽事宜,另行商定。

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4

  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最中重要的传统美德,是中国社会所具有的一项伦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仁者爱人”,仁者首先要有一颗善良的博爱之心。 “爱人”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这是传统美德的核心。人需要爱,世界应当充满爱,“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要在现实生活中弘扬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并赋予时代内容,从亲情之孝延伸到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大孝大爱,形成新的风尚和新的美德。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孝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根据教体局的统一部署,决定在全校开展“孝老爱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为确保活动广泛、深入、有效地开展,各班要广泛宣传、深入发动、精心组织,认真实施。

  一、活动主题:

  弘扬中华美德,做“孝老爱亲”好少年

  二、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

  三、活动内容:

  围绕活动主题,在家庭、学校、社会开展同向、同步、合力的教育活动:

  1、各班开展“善待父母,孝敬父母”主题班队会活动。

  “万善德为本,百行孝为先”。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懂得“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引导学生体会对父母必须要有发自内心的爱,要善待父母,孝敬父母,做到:

  (1)自己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尽量不要让父母操心;

  (2)主动承担家务,减轻父母的家务负担;

  (3)“父母教,须恭听。”要从思想上尊重父母的意见和教导,主动与父母沟通,经常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告诉父母;

  (4)“出必告,反必面。”外出和到家要向父母打招呼;

  (5)“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要乐于做好父母交付的事;

  (6)“父母责,须顺承”,对父母有意见,应有礼貌地提出,不顶撞父母。

  做好“五个一”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做到:

  (1)为父母捶一次背;

  (2)给父母递一杯茶;

  (3)对父母说一句问候话:

  (4)主动洗一次衣服;

  (5)学习做一个菜;

  开展主题班队会的目的要引导学生注重感恩体验,逐步养成孝德行为习惯。

  2、组织开展道德模范“校园行”、道德讲堂等系列活动。

  3.组织开展“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

  4、开展《我的孝老爱亲故事》征文活动。

  5、开展“我为同学做好事”、“我为班级做好事”活动,并把自己的活动体验写成日记。引导学生重点帮助家庭困难、学习困难、身体残疾等有特殊困难的同学。

  6.6年级学生自己制作一份“孝老爱亲”手抄报。

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5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炎黄子孙,应继承、弘扬传统。为引导孩子们敬老、亲老、爱老、助老,树立良好美德观念,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我班在重阳节之际,针对全班同学,开展尊老,敬老重阳节活动。

  一.活动目的:

  1.让孩子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

  2.培养孩子敬老,爱老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15日星期五

  三.活动准备:

  1:背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饮酒》

  (唐)王维(东晋)陶渊明

  独在异乡为异客,采菊东篱下,每逢佳节倍思亲。悠然见南山。

  遥知兄弟登高处,山气日夕佳,遍插茱萸少一人。飞鸟相与还。

  2:同学和家长一起准备一个尊老的故事:古代的、名人的、身边的。

  3:同学和家长一起准备一句国学里关敬老,孝道的名句。(最好能理解并背诵下来)

  4:同学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写一句“尊老承诺”。

  例: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左上角写搜集的名句)

  承诺:我每周帮爷爷,奶奶整理一次房间。(每一位同学都要做力所能及的事,让老人感受亲情的温暖。)

  承诺人:xxx

  监督人:家长签名

  年月日

  四.活动过程:

  1、重阳节的时间

  2、重阳节的来历

  3、重阳节的习俗

  4、重阳节的诗句

  5、重阳节尊老

  6、尊老的名句交流

  7、尊老的故事:古代、名人、身边

  8、我们可以这样做

  9、尊老承诺

  10、在节日里为老人送上一份礼物(重心意)

  五.总结

  活动结束

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6

  10月13日是重阳节,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校德育处开展“念亲恩、抒亲情”——重阳节敬老活动。现将有关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富有实效的'敬老主题活动展现我校少先队员尊老敬老的精神风貌,激发全体队员孝老爱亲的内在自觉,并由爱家、爱老推及到爱国、爱社会,进一步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活动内容

  1.九九重阳节,浓情敬老院

  组织学生到魏家庄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并为老人献上丰富多彩的节目。加强队员们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社会责任心和尊敬老人的优秀品质,让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2.我和长辈过重阳

  和父母一起去看看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建议可以陪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锻炼身体,大家一起来运动;也可以陪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聊天,陪老人们说说话,谈谈心,还可以帮助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做点家务事,减轻他们的辛劳等。用实际行动感恩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

  三.具体要求

  1.利用周日(重阳节),去和老人团聚,把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在一起的活动用照片记录下来,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周一带回学校。

  2.周一下午班会以重阳节“念亲恩、抒亲情”为主题展开。

  主题班会步骤:诵读重阳节有关古诗——分享周日活动内容

  四.总体要求

  1.积极动员,广泛发动,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2.精心设计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开展,注重活动实效。

  3.认真开展活动,做好活动总结,收集整理资料上交。

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7

  一、指导思想:

  “百善孝为先”。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制定我校“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活动方案。

  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30日————-10月10日

  三、活动内容

  以关爱老人“六个一”道德实践活动(上好一节传统文化课,“举办‘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我为爷爷奶奶做一件好事、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故事、为爷爷奶奶制作一张“感恩卡”、为爷爷奶奶写一句“孝亲承诺语”。)为主要内容,大力倡导尊老爱老良好风尚,引导小学生从小尊敬老人、关爱老人,为老人献爱心,做好事。

  四.活动过程:

  1、普及重阳节知识,上好一节传统文化课。

  各班主任老师提前学习方案,布置学生通过学习各种途径了解重阳节知识。各班传统文化课教师,利用传统文化课,引导学生交流重阳节的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

  2、举办“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活动。

  各班语文老师搜集重阳节的诗词和历代尊老爱老经典诗篇,选择适合自己班中孩子的内容,制作ppt,在周二、周四的晨诵时间组织诵读,引导学生感受传统“孝”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汲取精神营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开展我为老人献爱心活动。

  利用十一黄金周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我为爷爷奶奶等老人做一件好事、听爷爷奶奶等老人讲过去的故事、为爷爷奶奶等老人制作一张“感恩卡”、为爷爷奶奶等老人写一句“孝亲承诺语”。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做人,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为老年人办实事、送温暖、献爱心,以实际行动回报老人给自己的关爱。

  4、感悟体验展示:

  (1)低学段同学讲述故事:低年级同学讲述自己亲身感受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父母、长辈真心付出、无私关爱子女,以及作为子女真诚回报、感恩于行的感人故事。各班主任老师把活动照片上传到班级博客。

  (3)中学段绘制手抄报。中学段同学将自己搜集的重阳节知识绘制志手抄报,活动结束后,每班上交15份精品到课程研究中心。

  (2)高学段写活动征文。高学段同学将自己在节日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写成征文,活动结束后,每班上交15份精品到课程研究中心。

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8

  一、活动目的

  结合本学期感恩亲情主题文化节开展重阳节各项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让学生懂得“孝敬长辈,尊老敬老”是每个人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设置简单的节日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积淀、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三、活动内容

  活动一:“小鬼当家”亲情回报活动

  1、学说感恩话:在日常生活中请记得对家人说感恩的话,如:当父母下班回家或干完家务要说“您辛苦了”,当爷爷奶奶做饭或做其他事情说“谢谢”,平时做到不与家人顶嘴等等。

  2、学做家务活:为长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学会一项家务小技能,为家人减一份辛劳,添一份惬意,送一份亲情,做快乐的、有责任感的家庭成员。

  具体说明:一、二、五、六年级完成以上两项感恩小作业;三、四年级学生在本次活动后和父母共同完成一次亲子通信,对本次活动进行简单总结,加深对亲人的理解。该材料可由班主任收藏,在亲情互动主题班队会上进行分享和交流。三、四年级每班上交3份。

  上交时间:xxxx年10月21日

  活动二:“最美夕阳红”节日探究活动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其实,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渊源和耐人寻味的故事,你了解了多少呢?

  具体说明:五、六年级学生利用十一小长假了解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的.习俗、故事等,填写完成活动反馈表。每班上交3份。

  上交时间:xxxx年10月21日

  活动三:“别样的亲情”亲情公益活动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作为晚辈,请让我们发扬敬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把“别样的亲情”送到老人们的身边吧!

  具体说明:少先队员可在重阳节(10月21日)以敬老爱老假日小分队的形式,组织前往各敬老院看望老人们,陪老人们说说话、聊聊天,听听老人们的故事,给老人们表演节目。低年级小朋友可在家长的陪同下把亲情送到鳏寡孤残等家庭,展现淮小学子及家长朋友的公益精神。活动照片可上交德育处存档。

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9

  一、活动宗旨

  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鼓励队员们积极参与尊老、爱老活动,从不同的方面创造机会去体验。以此了解重阳节的由来、习俗、传说故事及其发展,学会尊重老人,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9日下午课外活动时间

  三、活动对象

  学生代表

  四、活动形式

  活动以各中队为单位,以主题班队会活动的形式,统一在9月9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以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为主题的活动。

  ⑴、简单了解重阳节,知道重阳节是敬老节;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为长辈送上重阳问候的任务。

  ⑵、听故事,了解重阳节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风俗;记住长辈的生日,为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养成经常关心问候的习惯。

  ⑶、参加我校大队部开展的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敬老院活动。了解爷爷奶奶们辛劳的工作经历,制作重阳贺卡精心准备一份重阳礼物,我为爷爷奶奶做件开心的事:敲背、捶腿、给老人唱首歌、向老人送礼物、陪长辈欢度重阳节等。

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10

  一、指导思想

  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敬老主题活动和良好的社会氛围的渲染,展现xxxx小学少先队员尊老敬老的精神风貌,进一步营造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激发全体队员孝老爱亲的内在自觉,并由爱家、爱老推及到爱国、爱社会,进一步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中来。

  二、主要内容

  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在各中小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念亲恩、感亲意、抒亲情”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展现新世纪小学少先队员孝老爱亲的良好精神风貌。

  1、以中队为单位,班队课上各班开展以“念亲恩、感亲意、抒亲情”为主题的班队课,进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孝敬父母长辈,学会感恩。

  2、小小真心话。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每位同学准备一张漂亮的贺卡,将自己想要对父母、长辈说的祝福语或最想表达的感谢语写到纸上并带回家送给自己的父母长辈。

  3、开展“爷爷、奶奶的重阳节,我做主”的活动,要求少先队员们开动脑筋,为爷爷(奶奶)设计一个有新意的过节方案,向长辈们送上节日深深的祝福。建议少先队员可以为爷爷、奶奶准备一根拐杖,方便他们平时的出行;可以陪爷爷、奶奶锻炼身体,大家一起来运动;也可以陪爷爷、奶奶聊天,陪老人们说说话,谈谈心,还可以帮助爷爷、奶奶做点家务事,减轻爷爷、奶奶的辛劳等。用实际行动感恩爷爷、奶奶,旨在进一步唤起少先队员们尊老、爱老的意识,大力弘扬尊老、爱老的风尚,让他们学会感谢,学会关爱。共同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

  4、三分钟小故事演讲。利用晨读课的`时间进行“三分钟小故事演讲”。请学生讲述自己亲身感受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父母、长辈真心付出、无私关爱子女,以及作为子女真诚回报、感恩于行的感人故事。

  5、自选活动。各中小队围绕主题,自主设计,鼓励创新。

  6、孝歌我会唱。组织学生学唱一首以孝敬父母和长辈为主题的歌曲,曲目自选。

  三、总体要求

  1、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各中队要充分认识敬老爱老活动对少先队员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利用少先队组织的优势,积极动员,广泛发动,使尽可能多的队员参与到活动中来。

  2、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中队要结合实际,围绕各项重点活动,精心设计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开展,要充分考虑队员的特点,注重活动实效。

  四、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五、活动对象

  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11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

  2、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为长辈做一件事或做礼物送给老人,提高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二、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

  1、国旗下讲话——《弘扬孝亲美德,争做孝心少年》。给学生讲解重阳节节日起源、风俗等相关知识,诵读重阳诗篇。

  2、在全校学生中开展"我为长辈送快乐活动",每人为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打一个问候电话,为老人捶捶背,盛一碗饭等等,让身边的老人感受到关爱。

  三、活动反馈

  1、请老师家长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2、在日常生活中,为身边的父母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同学们,在重阳节到来之际,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对长辈为我们无私的、多年的付出给予回报,以此表达我们对老人的崇敬!

  一、活动目的:

  “百善孝为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炎黄子孙,自然应当继承传统、弘扬传统。为进一步营造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引导少年儿童学会感恩,树立良好的家庭美德观念,增强少年儿童的社会责任感,我校特在重阳节之际,针对我校全体学生,开展以“爱在重阳,雏鹰行动”为主题的重阳节感恩活动。

  二、活动时间:

  重阳节前后两天,重阳节当日。

  三、活动对象:

  全校少先队员。

  四、活动过程:

  活动以学校、少先队中队为单位,结合活动主题,以主题班会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在各中小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在重阳,雏鹰行动”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展现齐小少先队员孝老爱亲的'良好精神风貌。

  1、认真做好宣传工作:校利用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大力向广大少先队员宣传重阳节敬老活动的重要目的和意义;少先队大队部下发活动倡议书。

  2、开展“爱在重阳,雏鹰行动”主题班队活动,并能与雏鹰争章(孝敬章)相结合,各中队围绕主题,自主设计活动方案。

  3、利用小贤人广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搜集重阳节典故,在广播台交流重阳节传统习俗及敬老的感人故事。

  4、在广大少先队员中开展“四个一活动,让夕阳更灿烂”活动。即:为老人做一件好事、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为老人制作一张“感恩卡”、为老人写一句“孝亲承诺语”。

  五、活动说明:

  1、重阳节前3天内,3-6年级各中队至少择优上交1张学生制作的“感恩卡”参加评选,优秀作品将在学校橱窗展出。

  2、重阳节前2天内,各中队将活动小结表及“孝亲承诺语”上交大队部。

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12

  一、活动背景及主题的提出

  重阳节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传统节日,虽然每年都过,但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铁门、铁窗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友情、亲情也随之而疏远,像敬老、爱老等这样一些传统美德也随之被淡忘.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根本体会不到父母、长辈的辛劳,尊老、爱老更是无从说起.因此了解重阳节,既是丰富学生对社会感知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需要,同时也是学习、传承敬老、爱老传统美德的一大契机.

  二、活动目标的定位

  1、通过了解重阳节的习俗,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通过学做重阳糕,了解重阳糕的做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开展、参与敬老节的活动,激发学生关爱老人、孝敬老人的情感,培养爱老、敬老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通过搜集资料、观察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运用信息、资料统计等能力.

  三、活动的时间安排:

  两周

  四、活动的准备

  1、了解、调查同学们身边的有关重阳节的信息.

  (1)家乡的重阳节风俗是怎样的`?

  (2)过节的时候家里做重阳糕吗?谁做?怎么做?

  (3)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策划者,你会围绕主题组织同学们开展哪些方面的研究或活动?

  2、汇总同学们调查的结果.

  (1)有关重阳节的风俗:吃重阳糕、登高.

  (2)有关家里做不做重阳糕,情况多样:有的是年年做,有的是有时间才做;更多的同学家则是到糕团店买现成的

  (3)有关活动的策划,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活动,如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为什么要做重阳糕等;另一类是实践活动,如做重阳糕、去敬老院敬老.

  3、调查情况分析.

  4、激发学生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5、根据学生的调查情况和爱好进行活动分组.

  (1)调查"重阳节的来历"小组.

  (2)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小组.

  (3)了解"重阳节的祝福"小组.

  (4)了解"其他相关资料"小组.

  6、确定活动小组成员、组长,明确各小组活动要求.

  五、活动的过程

  (一)调查、研究性活动阶段

  1、各小组分头准备调查、了解.

  2、各小组汇报.

  3、进行分析评价.

  4、相关材料补充,(二)实践活动策划、准备阶段

  1、各小组策划活动方案.

  2、汇报各小组活动方案.

  3、指导优化方案.

  4、各小组分头准备.

  (三)活动延续、参与社会实践阶段

  根据各活动小组的活动方案,教师、家长、社区的协同下各小组开展实践活动.

  1、进行赏菊活动.

  2、学做重阳糕.

  3、重阳节文学作品创作(对联、诗歌等).

  4、重阳送祝福.

  5、服务社区敬老院、慰问敬老院老人.

  (1)送一些适合老人的礼物给老人们;

  (2)为爷爷奶奶们表演节目;

  (3)为老人劳动.

  (4)与老人谈心.

  六、活动总结、评价

  采用自我评价或指导老师评价以及小组成员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此次活动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13

  活动主题:关爱老人 温暖社会

  活动时间:20xx年10月13日上午

  活动地点:松鹤养老院

  活动目的: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尊敬老人的优秀品质,让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活动口号:关爱老人 奉献爱心

  活动人员:五年级学生代表

  活动流程:

  一、准备工作:

  1、联系敬老院及东二居委会:韩建荣

  2、物品准备:

  (1)队旗、学生自己准备小礼物

  (2)购买水果

  3、节目排练总负责:冯娟

  4、照相:宋惠芝

  5、劳动工具:每个孩子带一块擦桌布

  二、活动过程:

  1、节目演出:

  (1)集体诵读古诗

  (2)功夫扇

  (3)歌曲《感恩的心》《友谊地久天长》

  2、演出结束,给老人赠送礼物;合影留念。

  3走近老人:

  (1)每个同学搀扶一位老人回到老人的房间;

  (2)帮老人打扫房间卫生;

  (3)给老人捶背;

  (4)跟老人聊天,听老人讲过去的事情,给老人讲自己的所见所闻,让老人感受快乐与温暖。

  三、注意事项:

  1、必须遵守活动时间及安排,服从指挥,准时到达集合地点;

  2、进入敬老院要保持肃静,行动有素;

  3、见到敬老院的老人、领导及工作人员要微笑、主动地问好,体现良好的个人素养;

  4、清理房间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碰坏老人的东西,不能改变房间原有的布局;

  5、慰问时不用自带任何礼物,活动中统一赠送礼物;

  6、活动结束时要和老人握手告别,说再见!

  “重阳节慰问敬老院”演出主持词

  甲:亲爱的爷爷奶奶:

  合:你们好!

  乙:在这金秋送爽,金桂飘香的时节,

  甲:我们迎来了又一个九九重阳节。

  乙:我们丁字沽小学五年级学生代表,

  甲:伴着花的芳香,踏着歌的节拍,来到这里,

  乙:和各位爷爷奶奶共度这美好的时光。

  甲:爷爷,奶奶,明天就是你们的节日,

  乙:没有昔日你们艰苦的创业,哪来我们今天优美的校园?

  甲:没有昔日你们辛勤的付出,哪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乙:为了表达对你们的崇敬,

  甲:我们特别献上几个节目。

  合:愿我们的节目能给你们带来温暖,带去欢乐!

  甲:请听同学们诵读的古诗

  乙:《江畔独步寻花》一、二!

  甲:我们班多才多艺的同学可真多

  乙:下面让我们随着她们的脚步一起来领略扇子舞的魅力

  甲:小合唱《感恩的心》《友谊地久天长》

  乙:美好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

  甲:欢乐的笑声却将永驻心田

  乙:愿我们的演出,能给你们留下美好的记忆

  甲:愿我们的到来,能给你们带去温暖与欢乐

  乙:尊敬的爷爷、奶奶

  甲:是你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乙:把美好的年华、热情和精力都贡献给了祖国

  甲:你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合:最后,我们忠心地祝福你们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小学“重阳节慰问敬老院”活动方案2

  一、活动背景:

  1.基本情况:重阳节,少先队部组织学生代表慰问敬老院孤寡老人

  2.主要执行对象: 敬老院全体孤寡老人

  3.组织部门:学校大队部

  4.活动开展原因:为孤寡老人送温暖;增加参与者社会实践经验与社会服务意识;宣传莲花小学学校。

  二、活动目的'、意义与目标:

  1、目的:在社会中体现出大觉小学学校的形象以及学生的素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2、意义:使孤寡老人们感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怀, 同时也使学校知名度得到提高。

  3、目标:让老人们对演出节目感到满意,对少先队部成员的服务感到满意。对我校学生的精神风貌感到满意,对社会主义社会感到满意。

  三、资源需要:

  1、人力资源:六年级中队部分队员

  2、物力资源:慰问品,活动经费

  四、活动时间:****年10月13日下午

  五、活动开展:

  下午3:20在学校操场集合,由少先队部带领到达敬老院集中为老人赠送慰问品,与老人们和管理人员进行初步的沟通交流。慰问学生帮助孤寡老人整理房间,清扫敬老院,帮老人捶背、陪老人聊天。最后,活动参加者和老人告别,按原路返校,整个活动结束。(注:活动参加者于当日每人写一篇活动心得)

  六、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和细节:

  1、集合必须准时,出、返程中保持队形,不得出现打闹杂乱现象。

  2、和老人聊天时避免一些有碍老人情绪的话题,另外,主动开启话题,避免冷场。

  七.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

  1、组织者:少先队部

  2、主要负责人:夏旺清 高云

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14

  活动主题:

  爱在重阳

  活动对象:

  五(3)班

  活动背景: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感恩教育从感受父母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开始,从小让孩子对老人心存感激、知恩图报,做个有孝心的好孩子。一个人只有爱父母、爱家人,长大后才会爱他人、爱祖国。

  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1日——11月1号

  活动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

  2.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感激老人。

  3.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老人的情感,动手又动脑。

  4.培养学生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活动准备:(国庆假期作业)

  1.回顾成长历程,体会爷爷奶奶等长辈们的艰辛。

  2.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及意义(查阅搜集资料、问别人等)。

  活动实施过程:

  一、收集资料

  1.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重点收集重阳节的有关资料。

  2.教师向学生推荐与老人有关的书籍、报刊,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搜集资料,引导他们认真阅读并将典型故事记下来,结合自己的感想,准备交流。

  3.上网收集资料。利用“酷站漫游”提供的网址和利用关键词上网搜寻有关尊老敬老的资料,为活动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观察回忆

  1.教学中充分联系学生的家庭生活实际学生细心观察自己的爷爷、奶奶的'生活起居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所得。

  2.利用双休日,通过“与爷爷奶奶互换角色”,亲身体验老人的生活,真切感受他们的辛劳。

  3.引导学生回忆平日里爷爷奶奶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老人的敬爱。

  4.了解学生对爷爷奶奶的关爱程度,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利用重阳节到来之际,设计活动方案,用实际行动为爷爷奶奶庆祝节日。

  三、调查访问

  为了全面掌握地区老人的生活状况,提高学生的尊老意识,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开展调查、访问、参观等活动。

  1.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调查的目的设计调查表,开展问卷调查工作,并统计汇总百分比,进行交流反思,及时记下调查后的感受。

  2.根据调查反馈情况,确定访问对象(邻里尊老敬老的先进典型),指导学生根据采访对象的不同,设计相应的问题进行采访,做好记录,认真写好采访日记。

  3.各小组到社区找到自己的长期服务对象,利用双休日,组织探望,并为他们打扫卫生,跟老人聊天、谈家常,了解对方情况,深入开展体验活动。

  4.学生调查访问活动结束后,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根据各自的特长把所见所闻及时地写下来、画下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社会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查访问阶段,学生虽是活动的主体,但教师的指导还是不必可少的。教师要及时与相关单位、个人联系,保证学生活动得以有效开展。采访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调查采访时的态度、方法,做好活动前的物质准备和活动过程的资料收集,有意识地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各项阶段性活动给予肯定性的评价。

  四、合作交流

  1.教师要组织学生交流收集的尊老敬老的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

  2.小组合作制定一份重阳节活动方案,各小组具体谈谈活动方案的实施步骤。

  3.学生出示调查统计结果,交流采访后收集的信息,向同学介绍在调查采访过程中的体会。

  4.展示参观访问中拍摄的照片或录像,并向同学谈谈参观后的感受。

  5.在各组组长交流时,教师要和其他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活动成果,并建议学生把感兴趣和感受深的内容记录下来,认真收集资料,分类整理。

  6.分为六个小组,讨论交流,根据每组要求准备节目参加班级“爱在重阳”主题队会。

  五、成果展示

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15

  重阳节是中国的老人节,我校少先队大队部将结合本学期感恩主题,开展重阳节孝亲敬老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尊敬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让学生懂得“孝敬长辈,尊老敬老”是每个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让学生感受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指导思想

  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敬老主题活动和良好的社会氛围的渲染,展现了我校少先队员尊老敬老的精神风貌,进一步营造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激发全体队员孝亲敬老的内在自觉,并由爱家、爱老推及到爱国、爱社会,进一步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中来。

  二、活动主题:

  孝亲敬老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20日

  四、活动对象:

  全校少先队员

  五、活动形式:

  活动以学校、少先队中队为单位,结合我校提出的“感恩”活动,以主题班会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在10月20日重阳节那天,开展以“孝亲敬老”为主题的感恩系列活动。

  六、活动准备:

  1、了解重阳节典故及其传统;

  2、每位学生收集自己或他人孝敬长辈的真实故事;

  3、各中队自选一首以孝敬长辈为主题的歌曲(推荐曲目:常回家看看);

  七、活动过程:

  1、介绍重阳节典故及其传统:

  学校利用红领巾广播,通过学生搜集重阳节典故,在广播台交流重阳节传统习俗。

  2、三分钟小故事演讲:

  请学生利用班会讲述自己亲身经历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长辈关爱子女,子女真诚回报的感人故事。

  3、孝歌我会唱:

  组织学生学唱一首以孝敬长辈为主题的歌曲,曲目各中队自选。

  4、感悟体验

  (1)、为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学会一些家务小技能,为家人减一份辛劳,送一份亲情,做有责任感的家庭成员。

  (2)、少先队员在重阳节(10月20日)晚上陪长辈们说说话、聊聊天,听听老人们的故事,给老人们表演节目,给老人送一份礼物,替老人泡一杯茶,给老人捶一次背,陪老人一起锻炼身体等。班主任负责收集活动照片,并上交德育处,每班五张。

  (3)、队员们通过上网和查资料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传说、风俗等相关知识,制作一份“中华传统节日——重阳节”小报,在班会上交流,每班择优上交德育处五张。

  (4)、三到六年级各班学生,将自己参加孝亲敬老活动的感受写成征文,每班择优上交德育处五份。

  八、活动总结

  重阳节是中国的老人节,我校少先队大队部将结合本学期感恩主题,开展重阳节孝亲敬老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尊敬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让学生懂得“孝敬长辈,尊老敬老”是每个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让学生感受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10月20日我校开展以“孝亲敬老”为主题的感恩系列活动。活动过程主要分为四个环节:一是介绍重阳节典故及其传统,学校利用红领巾广播,通过学生搜集重阳节典故,在广播台交流重阳节传统习俗。二是三分钟小故事演讲,请学生利用班会讲述自己亲身经历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长辈关爱子女,子女真诚回报的.感人故事。三是孝歌我会唱,组织学生学唱一首以孝敬长辈为主题的歌曲,曲目各中队自选。四是感悟体验。

  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敬老主题活动和良好的社会氛围的渲染,展现了我校少先队员尊老敬老的精神风貌,进一步营造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激发全体队员孝亲敬老的内在自觉,并由爱家、爱老推及到爱国、爱社会,进一步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中来。

【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05-11

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08-20

小学重阳节的活动方案04-11

重阳节小学活动方案01-17

小学重阳节主题活动方案05-12

(集合)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07-27

小学重阳节主题活动方案05-11

小学重阳节感恩活动方案05-11

小学重阳节敬老活动方案05-11

小学重阳节诵读活动方案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