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09 10:16:57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7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7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分解组成,加深对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理解,对分和活动感兴趣。

  2.知道每一个数都有比这个数少1的几种分合方法。

  3.书写数字6.

  活动准备:

  1.一个老爷爷、16条鱼和两个金鱼缸的图片,圆片、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

  2.每个幼儿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个,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记录纸每个幼儿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6条金鱼和2个金鱼缸的'图片,提出问题:老爷爷买回6条金鱼,他要把这6条鱼养在两个金鱼缸里,要求每个鱼缸里都有金鱼,可以怎样做,你能帮助老爷爷吗?请幼儿说出分法,教师贴出实物分解图及数字分解图(不一定按顺序)。

  二、请幼儿取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个,各分成两堆,要求每种的分法都不一样。说出是怎样分的,有几种分法,并尝试记录下来。

  三、在黑板上出示6个圆片及分合符号,请一名幼儿上来将他的分法逐一摆出,再请一名幼儿用数字卡摆出相应的分解式。引导幼儿观察并读出6的几种分法,知道有5种分法。

  四、讨论:3有几种分法?2有几种分法?将2~6的分解式逐一摆在黑板上,引导幼儿发现,每个数字都有比这个数少1的几种分法。

  五、练习:翻开用书,添画或填写6的分解组成式。

  活动延伸:在练习册上进一步复习巩固6的分解组成和书写。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区别上下

  活动目标

  1、区分并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

  2、能正确感知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前后位置关系。

  3、发展方位知觉,初步理解方位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上下(1-47)

  2.毛绒玩具7-8件,分别放与教室内不同物品的的上下、前后位置上。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很有趣的'游戏,你们愿意做吗?游戏的规则是你自己的身体为中心,听老师的口令,做相应的动作。例如:上面拍拍手(在头顶上面拍手)下面拍拍手(在膝盖处拍手)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适当增加难度,例如:上面拍3下,下面拍4下。

  二、展开

  1、教师讲解:上、下

  教师:刚才我们在玩游戏时,你是怎么理解上下的?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上就是仰头,下就是低头,前是我们眼睛直接看到的位置,后就是屁股后面的位置。教师:现在我们来看看我们的上面是什么?

  (有灯、风扇、屋顶)

  我们的下面是什么?(地面砖)

  2、游戏:变变变

  (1)请三个幼儿来前面站成一纵队,请大家看看并说一说前面的是谁?后面的是谁?中间的又是谁?

  (2)再请这三个小朋友往有图有真相后转身,再让大家看看现在前面的是谁?后面的是谁?中间是谁?

  幼儿三人一组,自由玩此游戏,相互说说方位关系的变化。

  3、找一找

  教师:今天我们教室里有许多的毛绒玩具,你们去找一找,它们都在哪里?在什么位置?(请若干个幼儿寻找,并说出玩具所在的位置)

  教师指导幼儿将话说完整,例如:小猫在橱子的上面。小狗在钢琴的下面。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比较空和满。

  2、复习数数。

  3、发挥合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

  1、幼儿自备透明塑料瓶。

  2、红豆、绿豆、黄豆、黑豆。

  3、数字卡。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自备透明塑料瓶带到幼儿园。

  2、出示红豆、绿豆、红豆、黑豆,请幼儿分类。

  3、请幼儿把不同颜色的豆逐层逐层放入塑料瓶内,创作一瓶“立体图画。”完成后,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4、请幼儿把空瓶子和盛满豆的瓶子分开,鼓励他们合作用空瓶子拼成一个图形。再用满的瓶子拼成另一个图形。

  5、幼儿熟悉形式后,老师可以增加难度,例如:“用5个空瓶子拼成一个图形,用7个满的`瓶子拼成另一个图形。”完成后,请幼儿把相配的数字卡放在图形旁。

  四、总结分享:

  请幼儿说说哪一瓶“立体图画”最美丽。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复习8以内加减和9的第一、二组加减。

  2、在学习9的第一、二组加减的基础上继续学习9的第三、四组加减。

  3、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9的第一、二组加减法的经验。

  2、算式卡片若干张、9的分解组合卡片、9的第一、二组加减卡片、实物图片卡片4张,幼儿操作纸人手一张、笔、橡皮

  活动过程:

  一、复习8以内的加减及9的第一、二组加减。

  1、开火车游戏。

  师:我们已经玩过开火车的游戏,今天我们再来玩一次,今天我们玩开火车的`游戏老师要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听到“哧”的声音,我们就要停下来算准开火车的时间,火车才能出发;

  游戏儿歌:我的火车就要开,几点开,你们猜?(出示算数卡)

  2、复习9的分解组成。

  师: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9的分解组成,我把卡片放在胸前你们就一起说,我把卡片放在哪个小朋友面前,哪个小朋友就来回答。(出示9的分解组成卡片)

  3、复习9的第一、二组加减。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9的第一、二组加减,谁来说说看(幼儿讲述),老师把9的第一、二组加减写在卡片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学习9的第三、四组加减。

  1、学习9的第三组加减。

  (依次出示三幅图)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图片,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幅图片上有什么?有几只蝴蝶?第三幅上一共有几只蝴蝶?能不能看着这三幅图列出一道算式?(幼儿讲述)3+6=9。

  现在我把图片换一下位置,我们再来看看这三幅图有什么不一样?(6+3=9)

  同样方法,列出2道减法。(9-3=6、9-6=3)出示板书。

  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9的第三组加减,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学习9的第四组加减。

  师:老师还带来了另外一幅图(出示图片),你们看图上有什么?有什么不一样?刚才我们看着三幅图列出了4道算式,我们能不能看着这一幅图片列出4道算式呢?(幼儿讲述)

  4+5=9 5+4=9 9-4=5 9-5=4

  3、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知识9的第三、四组加减,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三、幼儿操作活动。

  1、今天我们学习的9的第三、四组加减你们记住了吗,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们,老师给每一个小朋友准备了操作纸,在写的时候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评价

  1、表扬并鼓励做对的幼儿。

  2、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地方。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统计制表和计算倒计时、换算钱币的方法。

  2、能愉快的和同伴合作制定和统计学习用品,有团队的精神和竞争意识。

  活动重点:

  学习统计学习用品数量和计算倒计时的方法。

  活动难点:

  学习计算价格

  活动准备:

  已制定好一份购买学习用品的计划书、笔和纸。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今天是几月几日?请小朋友计算一下还有多长时间你们就要毕业了?”

  (1)幼儿计算倒计时。

  (2)请幼儿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看日历、用减法……)

  “你们马上就要离开幼儿园了,在剩下的一段日子里,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幼儿相互交流自己购买学习用品的计划书.)

  2、统计数量:

  “刚才每个小朋友谈了自己的计划书,那么我们一共购买多少学习用品呢,我们来统计一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商量)

  (1)幼儿自由结伴进行统计。(需要买哪些学习用品,数量是多少?)

  (2)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统计方法,展示幼儿统计表格。

  3、计算价格:

  (1)教师出示价格表:“我们根据价格表上的.价格,计算你要买的学习用品一共需要花多少钱?”

  4、教师小结:

  也许过几天爸爸妈妈要带你们去买文具用品,那么你需要哪些学习用品可以与父母一起商量讨论。最后祝贺大家成为优秀的小学生。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发现生活中的数字,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认识10以内的相邻数,探索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有关数字的物品,如有时间的日历量杯、有号码的`衣服、图书、电话、有生产日期、保质日期等食品包装袋。

  2.学习包《科学·生活中的数字调查记录单》、亲子手册《科学·寻找生活中的数字》。

  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收集的物品,引导幼儿发现什么地方有数字,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指导幼儿完成学习包《生活中的数字调查记录单》。

  3.引导幼儿讨论:必须记住哪些数字(如父母及家里的电话号码、门牌号等)。

  4.引导幼儿讨论:如果生活中没有数字会怎么样?

  活动延伸:

  1.请家长经常带幼儿一起垢污,引导幼儿发现数字及其作用,如在购买食品时,寻找生产日期、保质期、标价等。

  2.请家长指导幼儿完成亲子手册《寻找生活中的数字》。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一、教育目标

  1、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数量、形状、时间和空间等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参加数学活动的游戏。

  2、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获得有关数、形、量、时间和空间等感性经验,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3、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操作和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会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材料,能按规则进行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具体措施

  1、提供实物环境,丰富幼儿的数学经验。为幼儿提供充分的实物环境,引导和鼓励幼儿利用这些资源从而帮助幼儿积累丰富而有效的数学经验。通过操作活动,鼓励幼儿探索。

  2、让幼儿从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转到主动构建为主的学习,从符号为主的学习转到实际意义为主的学习,这是幼儿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它可以与其他学习数学的方法有机结合,如游戏、交流、讨论等,以期获得更好的效果。

  3、重视幼儿的`体验和幼儿数学教育过程。多多鼓励、支持幼儿对数

  学活动的探索和学习,为他们提供材料相互作用、与人相互作用的学习环境。

  4、借助学具,开展“实物化”的数学学习。让幼儿主动参与、有亲自才做的空间,创造机会和鼓励幼儿积极地交流,表达自己的探索、做法与体验的感受。

  5、适时恰当地与幼儿交谈与谈论,并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有效的提问是幼儿数学学习的一种交谈与讨论形式。教师用愉快的方式与幼儿谈话,通过自己的操作,引导幼儿大胆尝试。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2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8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30

有关大班的数学教案11-29

大班数学教案10-30

大班数学教案03-22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08

大班数学教案(精华)07-21

大班数学教案(优秀)07-23

大班数学教案【必备】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