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15 11:01:19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优秀)大班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优秀)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找出物品的二维特征,并进行二次分类。

  2、在活动中,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红萝卜(大小各一)、(大)、(小)、(大小各一)、(大)、(小)、(大)、寻宝图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秋天到了,小蚂蚁要开始搬家了,我们看看,都有哪些东西?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从颜色、大小、种类发现图片中食物的不同特征,并进行分类。

  (1)教师:它们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苹果除了红颜色,还有什么特征?(引出物品的二维特征)有这么多不一样的地方,现在小蚂蚁要把他们分进两个框里,相同特征的分在一起。可以怎么分?(幼儿自由讨论)

  (2)教师:谁想来试一试?我们一看他是怎么分的。(请个别小朋友来分,)

  (3)教师:你能说说,你是按什么分的?怎样让小朋友们一眼就看出来呢?(出示图形标记、大小标记、颜色标记)(如果是对的,师生学习说一遍,如不对,马上请小朋友)

  (4)教师:谁还有不同的分法?

  2、老师幼儿分类情况。

  教师:你们很棒!小蚂蚁谢谢小朋友帮它把物品分成了两类。

  3、游戏:小蚂蚁搬家,学习二次分类教师:小蚂蚁搬家时有很多东西,要把这些东西好放进柜子里,怎么呢?这些是什么?(标记)要根据标记先分第一层柜子。(幼儿自由讨论)

  4、老师教师:会了吗?真的会了?小蚂蚁还是不放心,要考考你们。

  5、请小朋友分组学习二次分类操作

  (1)教师:小蚂蚁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游戏卡,我们来看看!(出示幼儿操作材料)待会做的又对又快的就可以小蚂蚁。(根据标记分)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对幼儿分类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分析、解决,帮助幼儿获得分类经验,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作业。

  (4)幼儿再次操作三、结束部分1、请个别幼儿用白板操作二次分类板,师幼共同验证操作结果。

  教师:你们做的都很好,那我相信你们也能帮到小蚂蚁,都信心吗?那谁愿意来帮帮小蚂蚁?

  6、今天我们玩的这个游戏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二次分类。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名称及特征。

  2、能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动中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

  活动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若干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块。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观察两张制作材料,讲述异同。“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两张纸,请你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有6个图形组成。不同点:一张纸上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还有一张纸上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

  2、幼儿操作活动。

  “今天老师就要请小朋友用这两张纸来变魔术,怎么做呢?”

  (1)介绍制作形体的方法。

  出示示意图,教师简单讲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讲述异同,介绍形体名称。(正方体、长方体。)

  “你们做的两件东西像什么?“(积木、盒子)“它们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还有长方形。

  老师手指正方体的一面,这就叫面。我们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这6个面都是怎样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形体它的名字就叫正方体。“请你把你做的`正方体找出来,说说它是什么样的?”现在请你们拿出 你制作的另一个形体,数数上面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6个面里有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长方体。

  归纳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体的6个面,有的都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有的4个面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2 个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标记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分类。

  出示贴有正方体与长方体标记的两个篮子。“这里有两个篮子,篮子上分别贴有什么样的标记?”(正方体、长方体。)请你们把桌子上的各种形体送进带有特征标记的篮子,并说说你送的是什么形体。

  4、搭积木游戏

  数一数我用了几块积木来搭,数的时候要考虑到看不到的积木,提高观察能力与空间知觉能力。

  大班计算活动:比较轻重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正确读写数字5,并能数出5以内的物体数量。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学习数字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小圆片、小正方体、数字卡、铅笔、多媒体课件、白纸

  活动过程:

  一、情景激趣。

  师:小朋友,喜欢漂亮的小金鱼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金鱼,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它们有多少条,好吗?播放课件。课件内容:鱼缸里有四只小鱼游来游去的玩耍,换一幅场景后,一个小男孩又放了一只小鱼。出示问题:现在有几条鱼啊?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鱼缸:(里面有4条鱼)师:小朋友,我们来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鱼,好吗?(老师边引导数边在黑板上贴小圆片)

  2、教学认识"5"教师又出示一个里面有1条金鱼的鱼缸,将两个鱼缸并列放在一起,问:现在一共有几条鱼啊?教师用另一种颜色的圆纸片在4后加1个。(让幼儿认识到比4多1就是5和4过后就是5)

  3、认识5的组成数出下列每组图形中物体的.数量。

  4、找一找让幼儿相互看一看,摸一摸,看看身体哪些部位的数量是5?

  三、我是小画家教师展示自己用5个图形组合的图形,要求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一个物体,但图形的数量必须是5个。

  四、游戏活动:(站圆圈)教师在室外操场上画若干圆圈,幼儿围成一个大圆,然后师生一起数:1、2、3、4、5,当数到5时,幼儿迅速站到圈里,每个圈只能站5人。给站得快又好的小朋友进行奖励。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收集各种药盒、化装品盒;彩笔、色纸、剪刀。

  配套幼儿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纸盒有几个面。

  让幼儿每人选一只纸盒,在每一面标上一个圆圈,问:在纸盒上标了几个圆圈?纸盒有几个面?

  拆纸盒。

  请幼儿小心地找到纸盒粘贴的'接缝,再小心地把纸盒拆开。让幼儿找找原先画的圆圈在拆开的平面纸的什么地方。

  做纸盒让幼儿用拆开的纸盒做模板,在色纸上画出轮廓和折印,再沿边线剪下来折叠成盒子。

  提供操作卡片提供幼儿自己动手制作。

  活动反思:幼儿对做纸盒这一环节很感兴趣,都很乐意动手剪,就发现小朋友在粘贴的时候不是很平整,有个别小朋友粘不起来。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每星期的天数及从星期日到星期六的顺序。

  2、认识表示天气晴、阴、雨的符号,并能用符号记录天气状况。

  重难点:

  能用不同的天气符号记录不同的天气。

  活动准备:

  幼儿经验基础:知道什么样的天气是晴天、阴天、雨天。

  年历表一张、幼儿用书、笔。

  活动过程:

  一、在黑板上写数字,幼儿认读。

  二、结合年历,认识一星期的顺序。

  三、认识天气符号和复习认识一星期的顺序。

  引导策略

  1、 复习认读1~6的阿拉伯数字。

  2、 在每个阿拉伯数字下面对应地写上汉字数字。

  3、 复习1~6数序,请幼儿说出1的后面是几,2的后面是几```````5的.后面是几,排列1~6的顺序。

  4、 出示年历,边问边看年历,认识一星期的顺序。

  有效提问

  1、“请你们来读读这些数字,1的后面是几,2的后面是几```````5的后面是几,请你们来帮1~6排队?”

  2、“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方块,你们知道这每一个方块表示什么吗?(告诉幼儿,每个方块表示一个)接着来看看每个月的上面一排写有什么。(日、一、二、三、四、五、六)这表示一个星期有七天。指导幼儿看天气符号,根据天气画出不同的符号。

  3、“每个星期的第一天是星期几?星期日过了是星期几````````?”

  4、“这些符号表示什么天气?幼儿回答后教师把晴、阴、雨的符号画在黑板上。

  5、“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今天是星期几是什么天把它画出来?”

  活动结束:

  不朋友一起听音乐。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在情景和游戏,理解5以内的加法。

  2.初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体验数学的有用。

  核心内容:

  数量的分合包括具体的分合与抽象的数的分合两个部分,数量的分合包含着分解和组合两个方向,是指一个总数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数(量),几个部分数(量)可以合成一个数量(总量)。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符号卡片, PPT,操作图纸,经验准备5以内的分成。

  活动过程:

  一.引入

  教师出示PPT水果园背景图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水果园,这个水果园是这位老奶奶的,她要来考考我们的小朋友。她带了来了五个香蕉,他问我们5可以分成几和几?

  二.学习五的'加法

  1.教师出示PPT苹果园

  师:老奶奶要开始考我们了,老奶奶在苹果园里摘了3个大苹果放在箩筐里,她觉得不够,又去摘了1个小苹果,现在老奶奶一共摘了几个?

  师:谁用我这里的数字卡片,谁能帮我来列一个算式。(3+1=4)

  师:3表示什么?

  师:1表示什么?

  师:4表示什么?

  2.教师出示橘子园PPT

  师:老奶奶先摘了3个大桔子,然后又摘了2个小桔子,现在一共有几个桔子,请小朋友摆一摆算式。

  师:3+2=5,除了这样摆还能怎么摆?

  师:它前后的数位置交换一下,结果不变。

  3.教师出示西瓜园PPT

  师:老奶奶来到了西瓜园,他摘了1个大西瓜,然后又去搬了4个大西瓜,老奶奶现在有几个西瓜?请小朋友摆一摆算式。

  师:试试你能摆几种。

  师:原来这里也可以摆出两种,1+4=5 4+1=5

  4.5的加法算式

  教师列出5的加法算式:1+4=5 4+1=5 3+2=5 2+3=5

  师:原来5的算式有这四种。

  三.游戏“破解电话”

  师:小朋友真聪明 ,老奶奶说当我们都成功时,打电话给他,我来看看老奶奶的电话号码。

  师:咦,怎么是6个空格啊,看样子需要我们自己破解电话号码。

  四.开火车

  师:老奶奶打来电话,邀请我们去她的水果园,你们想去吗?他给我们准备了一张火车票,需要我们自己算一算自己坐在哪一节火车厢。

  在开火车的音乐声中做开火车的动作。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体验数量为5的物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2、在活动中学习掌握5的分解与组合

  3、通过感知分解组合的关系,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黑板上展示操作——盘子,数字,符号卡,操作题…

  经验准备:接触过5以内数的分合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数字问答游戏》

  二、活动环节

  1、观看并操作课件《分草莓》

  (1)教师引导引导幼儿将5颗草莓分在两个盘子里,可以怎么分呢?

  (2)教师示范将5颗草莓分成1颗和4颗。

  (3)请幼儿操作,尝试不同的.分法。

  教师:还可以怎么分呢?请小朋友试试看吧!

  (4)教师:5颗草莓可以分成

  1颗草莓和4颗草莓

  4颗草莓和1颗草莓

  2颗草莓和3颗草莓

  3颗草莓和2颗草莓

  一共有4种分法。

  2、观看课件《学习分合式》,认识分合号及分合式。

  (1)认识分合号

  教师:这是分合号,用分合号就可以很方便把刚才分草莓的结果记录下来。

  (2)教师示范分合式及读法

  教师:5颗草莓分成了1颗和4颗,所以5可以分成1和4;1颗草莓和4颗草莓合起来是5颗草莓,所以1和4合起来是5。

  3、操作课件《数字卡片》,进一步了解5的分解组合。

  教师: 请根据卡片上的数字及图案数量,找出合起来是5的两张不同形状的卡片。

  4、操作课件《彩色气球》,巩固5的分解组合。

  教师:请给气球涂上红蓝两种颜色,涂完后用对应的分合式记录下来。

  三、教师将分合式汇总到黑板上进行展示。

  教师:小朋友看一看有几种分法?请小朋友分分看。

  幼儿:4种。

  教师:这4种分法怎样记录让我们看起来更清晰呢?

  幼儿:按顺序记。

  教师:我们分成的数字叫部分数,记录时可以按一个部分数递增,另一个部分数递减的规律,这样看起来更清楚。

  教师和幼儿一起按规律记录。

  四、分组活动

  第一二组:《涂一涂》根据分合式数字将每种花涂上两种不同颜色,

  第三四组:《贴一贴》根据图案在方框里贴出相应的数字。

  第五六组:《连一连》将数字合起来是5的两张扑克牌连起来

  五、交流

  1.幼儿讲述操作过程

  2教师根据幼儿不同的表现给予相应的。

  3.师幼儿共同收拾材料

  六、活动延伸

  在一日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利用周围事物练习5的分解组合,比如:每只手上的5根手指头,衣服上的5颗纽扣等。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习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编应用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2、理解互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体验数学活动中操作的乐趣。

  教学准备:

  1、自制PPT课件

  2、大数字卡3、4、5、6、7,每人一张7以内的算式卡,操作纸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编应用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难点:理解互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

  视听讲结合法、游戏法、操作法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幼儿游戏:开火车

  (事先在幼儿身上贴上7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卡)

  师:今天毛老师带你们坐火车去旅行,怎么样?我们知道火车是有很多车厢组成的,每一节车厢都有一个车厢号,毛老师已经为你们安排好了车厢,那你到底坐在几号车厢呢?就要请你们动动小脑筋,算出胸前的算式,你算出来是几,就坐在几号车厢。车厢里的位子看到空的就坐下来,不要管你们的名字了。听清楚了吗?行动起来吧,算一算,去找你的车厢。

  待幼儿找好后,教师检查幼儿坐的座位是否正确。

  认真听教师引导,听清游戏要求,积极参加开火车的游戏。

  算一算自己胸前的算式卡,根据算出的得数去找对应的车厢号,找一个空位子坐下来。

  找到车厢后和教师一起检查自己坐的是否正确。

  以游戏调动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

  通过算式卡请幼儿计算,找到对应的车厢号,以此来复习巩固7以内的加减法。

  通过检查,再次复习巩固。

  二、创设情境,引导幼儿看图学习8的

  第一组加减法

  1、创设情境

  师:现在所有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车厢,我们出发去旅行吧!看,前面有一座城堡,你们想不想进去参观一下?可是城堡的国王是一个喜欢给别人出难题的人,他跟毛老师说,小朋友参观城堡时,他会提出许多问题,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2、引导幼儿看图学习8的第一组加减

  (1)出示“海底世界”的图片

  师:国王把我们带到了海底世界,看看海里有什么?谁会看图编应用题?怎么用算式表示呢?(1+7=8)

  (2)出示“草地”的图片

  师:国王又把我们带到了哪里?你看到了什么?怎么编应用题呢?谁会用算式表示?(7+1=8)

  (3)出示苹果的图片

  师:你们可真聪明!国王决定请你们吃一顿大餐,餐后还有好吃的苹果呢!一共有几个苹果?咦,怎么了?还剩几个?你能用完整的话把这道应用题编出来吗?用算式怎么表示呢?(8-1=7)

  (4)出示气球的图片

  师:吃饱喝足,我们去散散步吧!看,前面有人在卖什么?突然,一阵刮来一阵大风,把气球都吹走了,可怜的气球怎么样了?谁会编应用题?算式怎么写?(8-7=1)

  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有参观城堡的欲望,愿意挑战国王出的难题。

  观察“海底世界”图片,说说海里有什么,并根据鱼的动态图编应用题,尝试用算式1+7=8表示。

  观察“草地”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怎么编应用题,并用算式7+1=8表示。

  观察苹果图片,数数有几个苹果、爆炸了几个、还剩几个,用完整的话把应用题编出来,并用算式8-1=7表示。

  观察气球图片,根据气球的动态图编应用题,并用算式8-7=1表示。

  通过参观城堡的情境来吸引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在“海底世界”中观察,并编应用题,以此来复习巩固“1+7=8”

  通过在“草地”上观察,并编应用题,以此来复习巩固“7+1=8”

  通过对吃苹果现象的观察,编应用题,以此来复习巩固“8-1=7”

  通过对气球的观察,编应用题,以此来复习巩固“8-7=1”

  创设不同的情境来帮助幼儿复习巩固8的第一组加减法。

  三、帮助幼儿理解算式的互换规律

  1、师:刚刚我们写了四个算式:1+7=8、7+1=8、8-1=7、8-7=1,国王想让你们找找看它们之间谁和谁长得比较像?谁看出来了?哪里像?

  2、教师小结:1+7=8、7+1=8数字相同,符号也相同,只不过加号两边的数字换了一下。所以看到1+7=8,马上就想到7+1=8,我们把它们称作朋友题。同样,看到8-1=7,马上就想到它的朋友题是谁?(8-7=1)

  3、巩固练习

  师:你们再来猜一猜2+6=8的朋友题是谁?(6+2=8)谁会根据这个算式编应用题?8-2=6的朋友题是谁?(8-6=2)谁会编应用题?

  观看教师写的算式,找出长得比较像的算式,并说出哪里像。

  认真听教师小结,自然想像到算式的朋友题。

  进行巩固练习,猜测朋友题,并根据算式编应用题。

  教师写算式,让幼儿联想算式之间的关系,引发幼儿的思考。

  教师小结朋友题的'特点,帮助幼儿理解算式的互换规律。

  通过巩固练习,进一步加深幼儿对算式互换规律的理解,学会编应用题。

  四、组织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师:国王对我们小朋友的表现很满意,时间也不早了,该是我们回去的时候了,临走前,国王给我们小朋友颁了一张奖状——爱动脑筋奖。咦,奖状的背面好像有字,原来,这个爱给人出难题的国王有想考考我们,你们愿意接受这最后的挑战吗?他要让我们做什么呢?

  2、教师交代要求

  3、组织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与评价

  小朋友的努力表现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回去的时候接受国王颁发的奖状——爱动脑筋奖。接受国王最后的挑战。

  在教师的指导下挑战难题。

  继续以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爱动脑筋,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让幼儿自己操作,帮助幼儿复习巩固8的分成。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不同的排序方法,能发现物体的排序规律。

  2、在情境中感知数学的规律美,增强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观看PPT,寻找“abab”“aabb”的规律。

  1、进入活动室

  (1)老师:今天老师想邀请你们到我家去做客,你们愿意吗?

  (2)出示PPT(1)(一男一女站立)那你们看应按什么规律排队出发呢?”

  (3)幼儿观察并进行讲述,按规律排队出发(开火车)

  2.幼儿入坐

  出示PPT(2)“家”

  (1)小朋友们,我家门口到了,请你们按这个规律来坐下来吧!”(出示PPT(3))(两男两女)(两个半圆座位)

  (2)幼儿观察并进行讲述,并按规律坐在椅子上。

  (二)观看PPT(4—8),

  1、你们想进去吗?可是进我家需要经过四扇门,这些门呀都需要通行证才可进去,你们想来尝试一下吗?

  2、出示(PPT4第一扇门)(门上一把大锁,锁上画有颜色规律排序表,如红、黄、蓝、),你们看这把锁上都有些什么颜色?它们是怎么排队的?那接下去应该是怎么排呢?(请幼儿讲述并示范操作)

  3、出示(PPT5第二扇门)(门上一把大锁,锁上画有实物规律排序表,如花、树、草、云),你们看这把锁上都有些?它们是怎么排队的?那接下去应该是怎么排呢?(请幼儿讲述并示范操作)

  4、出示(PPT6、PPT7第三、第四扇门)(门上一把大锁,锁上画有实物规律排序表,但是难度要逐步提高,如形状的变化可用弯弯曲曲、“z”或“t”的,规律的.变化等),它们是怎么排队的?那接下去应该是怎么排呢?(请幼儿讲述并示范操作)

  (三)制作通行证,再现物体的序列。[小精灵儿童网站]

  1.小朋友们真会观察,发现了藏在锁里的规律。真棒!可是,最后一扇大门,需要你们每个人制作的通行证才可进去,你们愿意来挑战吗?

  2、幼儿制作一张规律排序的通行证。(每人一把锁型操作纸)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幼儿作业评价

  教师检察幼儿作业,制作正确的幼儿通行证贴在门上。

  (四)孩子们真棒!都可到我家了,请进!和幼儿一起跳个舞!结束活动。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2

有关大班的数学教案11-29

大班数学教案03-22

大班数学教案10-30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11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08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8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30

大班数学教案(精华)07-21

(精品)大班数学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