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18 07:46:30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热门)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语文教案(热门)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

  2、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好汉歌》

  师:课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听后你说说有的感受。

  师:这是《水浒传》的主题曲,一曲大气磅礴,荡气回肠的好汉歌,让我们仿佛看到真好汉就在眼前。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个人物呢?

  2、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这两个人物。看看作者用什么方法来刻画这两个人物的?

  (二)抓住描写,把握特点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书,边读边在相关句子旁边作上批注。

  2、学生自主学习。(巡视并引导学生找到体现人物品质的句段)

  3、汇报并展示:

  师引:你觉得林冲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呢?你觉得洪教头是个怎样的人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读书并用词语概括这两个人物。

  (这个环节由老师先板书相关词语,四字词,再让学生上讲台写几个。)

  4、同学们,我们在写人的文章时一般都是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那我们来看第三自然段,看作者重点运用了什么描写刻画这两个人物的?

  5、出示第三自然段重点分析研读。

  生说采用外貌,语言描写。

  师:洪教头一出场,一个粗俗,粗鲁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我们来看语言对话部分(投影出示)

  分角色朗读,不同形式读好对话部分

  师: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在洪教头要与他交手时却还很谦虚地说:“不敢,不敢”,这与傲慢无礼、目中无人的洪教头形成鲜明的对比呀!作者花了大量笔墨写柴进和洪教头的对话,这样是从侧面描写,衬托出林冲的谦逊有礼。

  师过渡语言:作者除了从语言,外貌描写刻画人物,还重点从动作上来描写呢,我们来看

  6、出示第7自然段重点研读。

  请同学们默读这段

  师引读:洪教头使出了个怎样的招式?什么样的招式叫“把火烧天”?(师示范动作让学生理解,补充:洪的这招露出了身子,退等部位)

  林冲又是怎样应对的?我们来看都运用了哪些动词描写?(投影出示)

  师:从“一横,一退,一扫”看出一个武艺高强、临危不乱、机智的林冲。从“喊,跳,举,打,提”等动词看出洪教头的心急气盛,求胜心切。

  这动作的对比描写,“一攻一守”,“一进一退”把两个人物刻画的淋漓尽致了。其实像这种动作描写第4、5自然段也写到了。

  我们来读一读这段(齐读)

  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气势汹汹的洪教头为什么就被林冲打倒在地了呢?(参考:因为林冲武艺高强,临危不乱与洪教头的自以为是,跋扈嚣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加上洪教头很像把林冲打败,心急气盛,露出了破绽,脚步乱了,理所当然,气势汹汹的洪教头就被林冲打倒在地了。)

  想象说话:洪教头被林冲打败了,灰溜溜的走开了,此时他会怎么想呢?有的说-------有的说--------还有的说------(预设学生会说,他会自叹不如,羞惭,根据他的性格特点不服再战等)

  师:你们说的`很好,下面我们来演一演这两个人物吧,谁来演林冲?咱班谁演洪教头比较合适?要一女孩当旁白。(演完点评,颁奖:最佳表演奖,最佳配角奖)

  (三)归纳巩固,人物品质

  师:同学们,这节课通过我们的合作学习,我们认识了()的林冲,()的洪教头。(指着黑板上描写林冲、洪教头的词语让学生一起读)

  (四)课堂总结

  (伴着古典轻音乐出示部分水浒人物的图像)师:其实,《水浒传》中还有好多英雄好汉,如宋江、李逵、武松、鲁智深等,这里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武松打虎,杨志卖刀等,回去读读这些故事,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收获的。

  (五)布置作业

  师:下面吕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回去把这个故事复述给父母听,另外准备一个水浒故事,下节课我们来个水浒故事擂台赛怎么样?最后请把掌声送给今天积极发言,大胆展示的好汉们。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央、呆、付、劫、徒、誓、缘、诡、牌、执、罪、”共11个生字,正确描写“央、付”等五个生字。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积累“对付、立誓、缘故、诡计、冒牌”等词语。

  3、能分清故事中的角色,正确朗读课文,并尝试读出不同动物的语气语调。

  4、继续学习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体会山羊的勇敢、机智。从而在与狮子和豺狗的较量中获得胜利。教育学生遇到危险时沉着冷静,处事时沉着、机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边读故事,边提出疑问,逐步培养学生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

  2、分角色朗读,体会了解山羊的品质,激发学生临危不乱,沉着应付。

  教学媒体ppt

  课前学生准备

  充分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训练引入,出示课题:

  1、媒体出示:狮子、山羊的图片。(用一个词语形容其中的一种动物)

  2、语言训练:()的狮子()的山羊

  过渡:在今天的故事中,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对狮子和山羊,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3、出示课题:39、狮子和山羊(齐读)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一听录音,了解故事中的角色。

  2、二分节朗读课文(及时正音),思考,说说对这些动物的初步印象。

  3、交流,顺势板书:狮子:愚蠢、慌张……山羊:沉着、冷静、聪明……

  豺狗:狡猾……

  4、小组合作学习字词。

  学习流程:朗读词语——拼读易错的生字音节——交流字形记法、部分字义——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5、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誓、缘书空;牌组词)

  三、朗读感悟,质疑讨论:

  过渡:一只迷路的老山羊,来到一个山洞中藏身,意外地遇到了百兽之王——狮子,我们一看老山羊的表现。

  1、出示课文第二节。

  (1)轻声读,用双直线找出描写老山羊想法的句子。

  (2)为“盘算”找近义词。

  (3)指导朗读,体会山羊的心情变化。

  (4)师生合作读第二节。

  过渡:山羊最终还是如她所愿逃过了这一劫,你们看……(引读课文最后一节),让我们仔细回味老山羊与大狮子之间的精彩较量。

  2、深入学习3——11节。

  (1)默读课文,用心找找山羊的表现(语言、动作……),说说你的看法,也可以提出疑问。

  (2)交流,随机出示:“我是山羊女王,”……现在我正在寻找10只狮子。”(理解“立誓”,山羊态度的坚决)

  (3)出示:于是,老山羊大摇大摆地走到狮子面前。狮子对她看了又看,猜不透眼前这大胆的怪兽为何物。(动作演示,体会山羊“大摇大摆”的用意)

  (4)同桌分角色读3——6节。

  (5)出示:山羊看见狮子回来了,知道那一定

  是同来的豺狗的主意……为了你这个罪过,我就该剥了你的皮!”(抓住“迎、庄严……”指导朗读)

  (6)质疑、解疑。(如:狮子走出洞后,山羊为何不离开呢?……)

  (7)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3、:老山羊凭借着冷静、机智,战胜了狮子,这就叫“以弱胜强”(板书)

  四、巩固字词,描写生字:

  1、开火车朗读词语。

  2、指导书写:央、诡、罪。

  3、家作:收集一则关于羊或狮子的小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积累,回顾课文:

  1、根据意思听写词语:盘算、中央、冒牌、诡计、大摇大摆。

  2、完成书后写的练习1。(校对)

  3、师生合作朗读全文。

  4、训练:你想对山羊、狮子或者豺狗说些什么?

  二、文本拓展,补充阅读。

  1、补充出示:《山鹰和狐狸》,思考文中的动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小组交流自己故事。

  板书设计

  39、狮子和山羊

  山羊:(沉着、冷静……)

  以弱胜强

  狮子:(愚蠢、慌张)豺狗:(狡猾、自作自受)

  教学反思

  对于课文的学习,我主要抓住老山羊的`具体表现来感悟整课文。首先集中学习第二节,找出老山羊心里的盘算,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概括出老山羊的特点。然后抓住老山羊两处语言及动作、神态,体会她的聪明、机智。在本课文中运用最多的就是分角色朗读。分析以往的教学,发现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但朗读的效果不尽人意,归根结底是不会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要读好课文,必须靠大家的齐心协力。一课文读下来,总感觉支离破碎。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在小组内练习,也可由教师邀请学生示范一遍后,再扩散到全班进行训练。训练时还要抓住狮子和豺狗这两个配角,通过对配角的体会,同样能反衬出山羊的智勇。课尾训练学生抓看似矛盾处质疑。

  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最大的矛盾之处便是狮子借故走后,此时,山羊为何不逃?学生仅仅掌握质疑的方法,是不行的,要想达到成功的彼岸,必须会解疑。这是走向成功的最佳途径。“解疑”这一任务,也应交给学生。教师组织学生广泛思考、发言、争辩,让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引发学生认真读书,反复咀嚼语言文字。

语文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①通过此次活动,沟通课堂内外,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使学生充分认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②引导学生搜集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初步树立汉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

  ③通过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活动重点

  ①搜集语言现象并归类整理。

  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课前准备

  ①布置任务,学生分组。学生可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进行。

  ②搜集调查资料,分组筛选、梳理,把同属于一类型的资料编在一起。

  ③将同一类型的`资料整理成PowerPion讲稿。并将小组资料编成小册子。

  活动过程

  导入

  通过一个有趣的广告阐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有这样一则奶粉广告:“没有加进什么,不过提出水分。”

  这则广告从反面人手,从具体的制作过程人手,用形象的语言来表示,在一句“没有加入什么”表现了产品之纯,后一句用“不过”急转,进一步表现出产品纯还不够,还必须没有水分,突出了“粉”的特性,语言简练,12个字中有转折,有波澜,文字浅显但具体形象,初看语不惊人,细品则回味无穷。

  出示活动目标

  五个小组分别展示

  ①广告集锦:

  信心型 功用型 对比易记型 超常搭配型……

  ②校园风:

  精选校园流行语,如:哇噻——、酷毙了! 帅呆了! 咆一一

  ③口语荟萃:

  选取有代表意义的方言整理分类,与普通话对比并寻找规律。

  ④街头巷尾:

  将店名、招牌、标语的用语分类,阐明自己观点。欣赏优秀的店名如家乐福。

  ⑤网络语言:7456、886、青蛙、大虾等。

  根据语言形式分为四类:文字、数字、英文字母、符号;阐述网络语言的迅猛发展对母语的冲击,初步思考其优缺点。

  教师总结

  ①充分肯定同学们的实践,对于同学的思考给予高度赞誉。

  ②布置作文,任选一题,按照要求写作。

  活动小结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初步掌握了查找资料的方法,搜集了家庭、校园和社会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沟通了课堂内外,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的教案03-31

语文《草原》教案03-01

语文教案07-21

语文教案(经典)07-24

(精选)语文教案07-28

(经典)语文教案08-01

【精选】语文教案08-06

语文教案[经典]08-06

语文小学教案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