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23 10:25:28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5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了五项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教学目的:

  1. 学习如何写线路,了解当地地名的由来。

  2. 读背成语和名言。

  3. 写好带有木字旁的字,注意它的变化。

  4. 口语交际:介绍我的朋友。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难点:

  画出家庭住址示意图,说说附近地名的由来。

  成语的熟记、理解。

  能用流畅的语言向爸爸妈妈介绍朋友。

  教学准备:图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写出自己的家庭住址和走法,能画出示意图。

  介绍附近地名的由来。

  教学过程:

  一、处处留心

  读小芳写的住址和走法。

  思考:小芳使用了哪些关键词儿来讲清楚走法?

  小结:地名、方位词、数量词。

  二、学生试写自己家的住址和走法并介绍。

  评议:看是否写清楚明白。

  三、你家附近有哪些地名?选一个谈谈它得名的由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记成语和名言,理解成语的意思。

  2、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 自读成语。

  2. 抽读,正音。

  3. 说说成语的含义。

  4. 背诵。

  5. 读名言。

  6. 介绍其时代背景和含义。

  7. 背诵。

  二、写好钢笔字

  1. 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特点?

  2. 读小提示。

  3. 书写。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能用流畅的'语言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朋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把朋友带到自己家中,怎样向爸爸妈妈介绍朋友的情况呢?

  思考:介绍些什么?

  1. 朋友的名字、年龄,就读学校,家住哪儿?

  2. 朋友的优点。

  第一次做客该怎样做?

  二、分组练习。

  三、集体交流,评议。

  四、布置作业

  1、写四个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2、设计一张家庭地址的名片,上面要有家庭地址,走法及示意图。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般常态教学目标:

  通过默读——散读——朗读等形式的读,思考科学技术改变环境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利弊问题

  说明文知识积累目标:

  了解说明文以及相关的基本概念、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口语交际的训练设计目标:

  你感受到我们生活的城市中什么问题困扰着市民?你对此有什么合理化的建议吗?

  写作训练的借鉴目标:

  提交一份报告:就如何解决市民生活中问题谈谈自己想法/合理化的建议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导入:了解掌握基本概念

  五种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三种文体:

  1、记叙文

  2、说明文

  3、议论文

  一、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1、说明的对象是指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

  《巨伞下的城市》:巨伞 or. 城市?

  2、说明对象的特征:

  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巨伞——巨大(举世罕见)

  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出了它的“巨大”?

  (1)擎天 (2)3600万平方米

  (3)67米、60根 (4)350万美元

  二、说明顺序

  1、逻辑顺序:按照事理的关系来安排先后顺序

  2、时间顺序:按照事物的发展过程说明事物

  (介绍变化过程)

  3、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方位顺序说明事物

  (形状、构造)

  一个重要且无聊的提示:

  一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若既不是时间顺序,又不是空间顺序,那它一定是属于逻辑顺序要不然,这就是篇失败的说明文然而,考试中(理论上)不会出现这种失败的说明文

  《巨伞下的城市》条例清晰,是按顺序进行说明的

  《巨伞下的城市》各段分别说明了什么?

  “巨伞”的存在

  “巨伞”的地点

  “巨伞”的样子

  “巨伞”的作用

  “巨伞”的利弊功过

  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举例子:详细、明了

  2、列数字:具体、准确

  如:《巨伞下的城市》第2、3、4节

  3、作比较:突出特征

  如:《巨伞下的城市》第5节

  巨伞的“利”和“弊”:

  利(1)小城寒冬腊月,温暖如春,居民不受气候剧变之苦

  (2)邻里街坊相处比以前要亲切和睦

  (3)家家户户省下了不少的取暖费用

  (4)小城成为闻名全球的观光胜地

  弊(1)天长日久,对人的肌体素质与心理健康会产生不良的也影响

  (2)整个建伞的过程费用高达350万元

  4、分类别:层次分明,避免重复

  5、打比方:生动、形象

  《巨伞下的城市》第3节的最后一句

  6、下定义:明确概念

  7、制图表:直观清晰

  如:《统筹方法》

  四、说明的语言

  说明文要求准确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都要求准确无误地反映说明对象的'客观真实情况

  课堂练习:

  1.“删除”类

  “只要不是整天连阴,太阳能收集器便可发挥聚热功能……”中“只要不是整天连阴”能否删除?为什么?

  答:不能这指出了具体的天气条件,删除则变成无论天气怎样,太阳能收集器都可以发挥聚热的功能

  [答题思路]

  <判断:能> <存在时的作用><删除后的句意变化>

  2.“替换”类

  “因此多数人对这项工程抱赞成与欣赏的态度”中的“多数”可否换成“全部”?为什么?

  答:不能“多数”表示很多人抱这样的态度,改为“全部”则意为所有人都赞成,这与事实不符

  [答题思路]

  <判断:不能> <比较两者区别><与事实不符>

  五、口语交际的训练:

  你感受到我们生活的城市中什么问题困扰着市民?

  你对此有什么合理化的建议吗?

  六、作业:提交一份报告:就如何解决市民生活中问题谈谈自己想法/合理化的建议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从课文中感受大海的浩瀚无际和变幻无穷,体会作者对海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感受能力。

  3、在阅读中揣摩课文的顺序,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感受大海的浩瀚无际和变幻无穷,体会作者对海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感受能力。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弄清叙述顺序,学习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关于大海的图片、海浪声。

  教学过程

  一、话说“大海”,揭示课题

  1、教师朗诵描写大海的诗。

  2、同学们见过大海吧?在你的脑海中,你会用哪些词语形容大海?(一望无际、浩瀚无际、波涛汹涌、蔚蓝……)教师朗诵赞美大海的诗(出示大海的图片、倾听海浪声)看到美丽的图片,听到大海的声音,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愿望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大海的文章(出示课题)。

  (融入到课文的学习中;质疑文本,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二、初读“大海”,梳理文脉

  1、带着问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到作者赞美大海的句子。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8页,大声朗读课文,想一想与大海朝夕相处的作者,他心目中的大海是怎样的 呢?并找到作者直接赞美大海的段落。(大声朗读全文)

  请找到的同学读一读。(我爱海,爱海的浩瀚无际,也爱海的变幻无穷。)

  2、分段读一遍课文,你了解到作者笔下的大海是怎样顺序展现的?(时间顺序)汇报清晨,上午,傍晚,夜晚。

  3你喜欢哪一时间段的大海,为什么?

  学生随机回答:清晨的海是沉静的;海是变幻的;海是凄凉的;海是狂暴凶恶的……(交流中,教师提炼词语板书。)

  (带着问题读课文找到文中中心句,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三、解读“大海”,研读体会

  不管是清晨的海,还是夜晚的海,都令作者深爱不已。看着这浩瀚无际的海,他不禁倾诉着:我爱海,爱海的浩瀚无际,也爱海的变幻无穷。

  2、默读课文2、3、4、5自然段,思考你为什么爱这一时间段的大海?画出有关句子。(关注学生的个性解读。)

  3、交流,随机重点读3个句子。

  (1)海是雾蒙蒙的灰色,天色也是灰的,海天一色,仿佛一个巨大的灰色幕布笼罩着陆地。海上风平浪静,连海涛声也格外地轻,好像大海刚刚睡醒。(理解“海天一色”“巨大的灰色幕布”“笼罩”,感受海天的阔大无边,海的静。)

  (2)随着云的颜色和云层位置的`变化,海面的各个区域也变换着颜色,仿佛一块硕大无朋的调色板,由计算机控制着配色。(抓住排比句,感受色彩的丰富,抓住“硕大无朋”,感受大海广阔,通过想象健身运动员,感受大海的活力。) (3)阴云密布的夜晚,天是乌黑的,海是墨黑的,水天一色,是黑漆漆的一片,仿佛一个黑箱子倒扣在海面上。狂风骤起,海浪呼啸,巨浪也是黑的,像一头庞大黑色怪兽,咆哮扑来,要吞没海中的一切,也要吞没岸上的一切。(抓住“倒扣的黑箱子”“一叶孤舟’,体会夜晚时大海的漆黑,产生的无边的恐惧,想象战胜这份恐惧需要巨大的勇气,坚定的意志,体会比喻,对比写法的好处)

  4、海的浩瀚无际,海的变幻无穷感动了作者,感动了你我。我们把这份感动用朗读表现出来。

  (课堂上尊重学生个性感受与体会,引导学生体会、读文、交流、再读)

  四、实践拓展

  1、 欣赏大海图片

  2 写一篇《我爱大海》

  (学语文是为了用语文,学后再来欣赏大海美景,学生会写出别样的我爱大海 )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语,置身诗境,分析诗歌的内涵。

  2.通过诗文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通过分析诗文的蕴意,培养学生严谨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思索、反思历史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语,深入分析诗歌的意蕴。

  教学难点:

  诗歌意象分析。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秋晚的江上

  一、新课导入:

  用一幅画导入,引起学生思索——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之上。

  归纳学生发言,引出所讲题目《秋晚的江上》

  二、初读诗歌

  1.教师范读 (注意语速、语气、语调)

  强调字音---一瞬(shùn)

  2.学生齐诵读

  第一遍,读准字音。

  第二遍,感受诗歌内涵。

  在脑中构思一幅画面,画面上会出现什么景物

  归鸟、夕阳、芦苇

  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景物

  秋天的晚上,在江面上,出现了归鸟、夕阳、芦苇

  三、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刘大白(1880~1932)中国诗人,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曾东渡日本,南下印尼,接受先进思想。先后在省立诸暨中学、浙江第一师范、上海复旦大学执教数十余年。1919年他应经亨颐之聘在浙一师与陈望道、夏丏尊、李次九一起改革国语教育,被称为“四大金刚”。后任教育部秘书、常务次长,中央政治会议秘书等职。二十年代,他曾莅校考察并讲学。代表作品:《旧梦》《卖布谣》等。1931年开始,刘大白闭门进行写作。1932年2月13日,刘大白静静地躺在钱塘路九号里的床上,与世长逝,享年五十三岁。

  四、赏析诗歌

  1.鸟儿要干什么怎没样的状态

  鸟儿归巢,倦了。

  2.“驮”字突出了什么

  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绮丽的想象。

  3.“鸟翻双翅,抖落斜阳”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

  夸张。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

  4.“妆”“红颜”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拟人,“妆”“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一丝情趣、一丝生气。

  5.体会诗文的意蕴,找出情景相容的词句

  倦鸟、驮着、翻翅、掉落、妆成。

  6.从景色中感受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无比欣悦。

  五、深入探究

  1.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是怎样的社会

  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人民无自由、幸福可言。

  2.在这样的情境下,作者是怎样的心情

  流连景物、忘情山水,诗人瞬间高兴之感流露出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读复韵母ai、ei、ui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能正确拼读。

  3.掌握ai、ei、ui标调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会三个复韵母和他们的四声,能正确地读音和书写。

  教学难点:

  读准复韵母的音。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孩子们,这一个月的时间呀,咱们一直在拼音王国里和拼音交朋友,请动脑筋想一想,学习过哪些单韵母宝宝?它们分别是谁?(生答,齐读)

  师:大家读的又整齐又响亮,我们一起做拍手操吧。(张大嘴巴aaa,圆圆嘴巴ooo,扁扁嘴巴eee,牙齿对齐iii,嘴巴突突uuu,小鱼吐泡)

  大家单韵母学的真不错。孩子们,你们见过把两个单韵母放在一起的拼音字母吗?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这样的字母。

  (板书:aieiui)

  师:这里的韵母都是由几个字母合成的?

  师:像这样由两个或三个字母组成的韵母就叫复韵母。(板书:复韵母)

  二、新课讲授:

  1、看图学习复韵母ai

  同学们,咱们都相处快一个月了,彼此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你能简单介绍一下,你的前前后后都挨着谁吗?(如:我的左边挨着××,我的右边挨着××,我的前边挨着××,我的后边挨着××),自己先练习说一说。

  师:谁能勇敢地给老师介绍?请你。

  师:大家挨在一起学习,多好啊!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一个复韵母就念ai。请同学们打开自己的语文课本,翻到第26页。咱们一起观察左上角的第一幅图,谁能用完整的话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图上画着谁?他们在干什么呢?(生:图上画着一个姐姐和弟弟,他们挨在一起比高矮)谁的个子高?谁的个子矮?(姐姐的个子高,弟弟的个子矮)

  教师讲解:ai发音要先发a的音,开口度大,声音响亮,然后迅速向i滑动,i的发音轻短,合起来一口气读成ai

  教师范读ai,学生学读ai。

  师:标调在哪里标呢?(生:有a不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

  2、看图学习复韵母ei

  师问:图上的小孩儿在砍树枝,他嘴里会发出什么音呢?讲解:ei的发音方法和ai的一样,要先发e的音,舌尖逐渐向上抬,最后发i的音,就成了ei的`音。

  教师范读ei,学生学读ei。(四个声调的多种方法练习读)

  师:ei的标调在哪里标呢?(生:有a不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

  3、看图学习复韵母ui

  问:图上的小女孩脖子上是什么?

  讲:围巾的“围”发一声就是ui的音,要先发u的音,然后迅速向i滑动就是ui的音。

  学生练习读准ui的音。板书四声进行练习。

  问:怎样来记ui的形呢?(图中小女孩脖子上的围巾与帽子上的绒球构成的形状很像ui的样子)

  师:ui的标调谁会?师错误示范,生指正。(iu并列的时候声调要标在后面)

  三、巩固练习:

  1、看板书采用多种形式读准音(个别读,男女赛读,开火车读)

  2、复习标调歌:有a不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

  四、指导书写:

  两个字母靠的近一些,占格的方法和以前学的一样。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北京教案02-27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7-06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18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7-29

小学语文《鲸》教案01-13

小学语文教案11-07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11-14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