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27 12:46:30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6篇【优选】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6篇【优选】

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大"和"小"是通过比较得来的一组相对概念,幼儿不仅要在学习中获得这些相对的概念,还要让"大"和"小"的概念运用到他们的生活中,本设计以系列游戏的活动,使幼儿在"大"和"小"的惊喜探索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并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学会通过目测法、重叠法比较大小不同的两个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

  2.通过游戏使幼儿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大与小的运用,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大猫和小猫模具、大小不同的模型皮球、盘子、汽车、一些常见的物品如扣子、瓶子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大猫小猫来小朋友家做客了,(出示背景图片与模具)哪一只是大猫?哪一只是小猫呢?引导幼儿进行比较。

  二、实际操作,学习常见的比较方法

  1.出示帽子,引导幼儿分别用目测法、重叠法进行比较大小后,按大小分别送给两只猫。

  2.出示小球,用目测法比较大小后,送给两只猫。

  3.出示小汽车,用重叠法比较大小后,送给两只猫

  三、巩固练习

  给小兔家的其他物品比较大小(扣子、毛球儿、药瓶儿)出示实物让幼儿感知物体的大小。

  四、活动延伸:

  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找找“大”和“小”。

  小班科学《大与小》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三维目标均能完成。首先我利用大猫和小猫去小兔家做客导入活动,不仅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还让他们认识了大小;接着通过帽子、皮球、汽车等让幼儿来比较大小;最后用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物品进行巩固。从活动中幼儿的表现来看,我发现孩子们很乐意比较物体的'大小并进行操作,活动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一方面,我提供的材料是幼儿喜欢并熟悉的;另一方面,该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感知和操作。只是在制作教具的时候,我如果把用“重叠法”来比较的几组物体大小差距做得再小一点,挑战性增强,效果应该会更好。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日历,知道一年有365天,一年共分12个月。

  2、让幼儿学会看日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认识年历

  活动过程

  一、认识日历 出示日历,让幼儿观看,并向幼儿介绍日历。

  二、介绍日历 1、让幼儿辨认这是哪一年的日历?

  2、教师介绍

  每一大格内是一个月的日历,数数一共有几大格,就知道一年共有几个月了。

  反复让幼儿回答一年有12个月

  三、让幼儿知道一年有365天 1、告诉幼儿一年中所有的天数加起来共有365天。

  2、观看日历

  提问:一个大格子里(即每一个月)有多少天呢?

  (让幼儿自己看格 子里的数字来回答)

  提问:为什么有的格内是31天,有的是30天,有的又是28天呢?

  教师:小朋友,想知道原因吗?

  3、教师讲述故事

  四、了解一年有大月、小月、平月

  1、老师示范性地伸出左手,握成拳头,手背朝向全体幼儿,用右手的食指沿左手食指关节凸出处数起,

  凡关节凸处为月大,凡关节与关节之间的陷处为月小,其中二月为月平。

  2、让幼儿了解月大为31天,月小为30天,月平 为28天(二月),于是有了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

  四月小……的口诀。

  五、了解一周有七天 1、让幼儿知道,每大格内,第一排字表明的是星期几,从星期日开始,接下去是星期 一至星期六(也叫周末)。

  2、提问:想想今天是哪一年几月几日,星期几?昨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明天是 几月几日,星期几?

  请个别幼儿上来在日历上找出这一天。

  六、让幼儿自己练习看日历,在上面找出自己的'生日,说出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提问:每周有几天要上幼儿园?(6天)包括星期天,一周共有几天呢?

  再指导幼儿看看自己的日历 表,学会看一周,明确7天为一周,一周共有7天。

  七、老师小结,并巩固提问: 1、一年有多少天?

  2、一年有几个月?

  3、大月是多少天?小月是多少天?平月是几月,有多少天?

  4、一星期有几天?

  八、欣赏诗歌《时间伯伯》,教育幼儿珍惜时间。

  时间伯伯 时间伯伯, 你是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停止自己的脚步, 从过去走到现在,

  从昨天走到今天, 从现在走向将来。 时间伯伯, 叔叔阿姨告诉我们, “一寸光阴一寸金”,

  我们一定爱惜你, 跟随你的脚步,做时间的小主人。

  附 故事

  在很早很早以前,罗马帝国有一个叫凯撒的皇帝。他规定将一年365天分成12个月,由于他的生日是前半年的单月。所以就规定单月为大月(31天),双月为小月(30天),这样算下来 一年是366天。多了一天,怎么办呢?当时的罗马帝国认为,一年中二月是不吉利的月份(因罗马帝国处死犯人 是在二月),所以凯撒皇帝就决定从二月里减少一天,即二月本应是30天,减少一天就是29天,这样一年就是365天了。后来凯撒皇帝死了,由他的侄子奥古斯做皇帝。奥古斯的生日在八月,八月本应是小月,30天,但这个皇帝不愿自己的生日是小月,又将八月改成大月,变成31天,这样又多了一天。于是奥古斯皇帝就决定再从 不吉利的二月中减少一天,所以二月就变成了28天(平月),这样全年又正好是365天了。此日历使用至今,规 定为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也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对电池产生兴趣,初步了解常用电池的外形特征和用途。

  2.乐意参加安装电池的探索活动,感受成功的乐趣。

  3.愿意与同伴一起操作、交流。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手电筒,课件-音乐:如果感到幸福

  2.大小不同的电筒若干个(分别使用1号、2号及5号电池)

  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察、比较

  了解常用电池的外形特征,尝试从多角度发现电池的差异。

  1.幼儿观察操作材料

  桌子上有什么?(电池)

  这些电池一样吗?(不一样)

  它们有那些地方不一样?请你从篮子里分别拿两个不一样的电池来比一比,找一找。

  2.幼儿操作

  教师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去比较,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操作、交流。

  3.幼儿交流

  (1)你们发现这些电池那些地方不一样?

  小结:我们发现这些电池的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粗细不一样…

  (2)这些电池有没有一样的地方?

  小结:这些电池的一头都有一个小帽子,另一头都是平的或是凹进去的。

  二、了解电池

  初步了解电池的用途,并探索为大小不同的电筒安装电池。

  1.这些电池有什么用呢?

  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讲述,了解电池的用途

  (能让电筒亮起来,让电动玩具动起来,让录音机响起来…)。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录音机里装电池的情况,并放录音让录音机响起来,引起幼儿安装电池的兴趣。

  3.幼儿操作

  教师提供不同型号的电筒,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选择、自由操作安装电池,让电筒亮起来。

  (教育幼儿要节约用电)

  4、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并一起讨论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你是怎样装电池的,电筒才会亮起来?

  教师针对幼儿的操作情况,举典型事例。

  小结:电筒的大小不同,它们也需要大小不同的电池,大电池装在大电筒里,小电池装在小电筒里。

  安装电池时,要让电池上有小帽子的一头先放进去,第二个电池也是一样,然后盖紧盖子,打开开关,电筒就会亮了。

  三、再次放录音

  音乐《如果感到幸福》,结束活动。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尝试用各种办法取米,并能分析结果。

  2.在活动中幼儿能大胆地与同伴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并能用合适的词语来描述。

  3.幼儿初步了解碾米工具的发展,体验科技进步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活动准备:1.各种工具:剪刀、石臼、石磨、石块等。

  2.一张大记录表。

  3.稻子若干。

  4.古代取米画面,碾米机碾米。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把稻子外面的壳剥开,是什么呢?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的稻子,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怎么样才能让这些稻子变成米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二、幼儿猜想,提出自己的办法。

  三、实验操作,尝试用各种工具取米。

  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几种工具,用它们能不能把米取出来呢?哪种工具取得又多又好?我们一起去试一试。(提醒幼儿不要浪费稻子)教师指导有些工具的使用。

  四、幼儿共同交流。

  1.刚才你是用了什么工具取米的?你发现了什么?这个办法取的米怎么样?

  2.引导幼儿对工具质疑。(如用石臼取的米不干净,不易把米和稻壳分开。)五、观看录像,引导幼儿感受取米方法从古至今越来越先进的变化。

  1.古代的取米方式。

  2.现代的碾米机。

  六、鼓励小朋友平时多观察,多动脑筋,长大后发明给人类带来方面的东西。

  教学反思:

  《纲要》中指出,科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的身边。本次活动取材孩子的日常生活,深受孩子的.喜欢。首先通过自己猜一猜,说一说怎么把米取出来,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愿望,他们说了很多的方法,对动词的掌握也很好,在操作验证的过程中,孩子们对各种工具更是充满了兴趣,最后了解你碾米的机器也是孩子感兴趣的。总之孩子们在普通的生活事件中发现了科学,收获了经验。

  本次活动由于老师的观念、经验和准备的各种问题,在很多方面需要改进。第一,探索面太多,不利于孩子深入研究,可以把目标压缩,一次活动集中研究一个问题,比如这次就可以集中研究取米的方法,除了老师提供的工具之外,可以让幼儿观察身边的物体,探索可以利用的工具。第二,科学性不强,比如在探索不同工具的优劣的时候,太相信孩子的直觉,没有从科学的角度设计活动,不利于孩子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可以让幼儿用不同的工具取同样量的米,从而得出结论。第三,教师对各环节活动实施太随意,比如多媒体的运用,对孩子的思维产生了干扰。

  希望下次改进!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简单了解他们和长方形、圆形之间的关系。

  2、搜集生活中的多种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物品。

  3、发展幼儿现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搭建能力。

  活动重点:

  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

  活动难点:

  简单了解长方体、圆柱体和长方形、圆形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活动区内事先摆放牙膏盒、易拉罐、羽毛球桶、铅笔、橡皮等;装有若干奶盒、药盒、易拉罐的大纸袋,火柴盒、扑克牌、光盘、硬币、魔法师面具。

  活动过程:

  一、魔术引入,激发兴趣教师戴面具出场,扮演魔法师表演火柴盒变硬币的魔术。

  请幼儿思考并回答火柴盒和硬币是什么形状的?(引入正题)

  二、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

  (魔法师的口袋里还有好多的宝贝呢,想不想知道是什么?)1、分类出示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等材料,请幼儿摆弄,试一试哪些能滚动哪些不能滚动,将材料分类。并说一说为什么有的能滚有的却不能。

  2、摸一摸,数一数a、长方体有几个面?上下两个面一样大吗?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小结长方体的定义。

  b、 圆柱体上下两个面是什么形状的?上下一样粗吗?两个圆面大小相等吗?小结圆柱体定义3、找一找在活动区内还有那些玩具、物品是长方体和圆柱体?

  4、请幼儿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是长方体和圆柱体的.?

  三、了解长方体和长方形、圆柱体和圆形之间的关系。

  1、教师出示一张扑克牌和许多张扑克牌演示长方形和长方体之间的关系,让幼儿了解长方体是由许多个长方形组成的。

  2、教师再出示一枚硬币和许多硬币演示圆形和圆柱体之间的关系。帮助幼儿了解圆柱体是由许多许多个圆形组成的。

  3、请幼儿用扑克牌和光盘分组演示,亲自感受长方形、圆形和长方体圆柱体之间的关系。

  四、形体搭建

  1、请幼儿相互交流:用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等材料可以做什么样的房子?该怎么做?

  2、请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制作,教师指导帮助。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常见的可泡发的食品,有小变大的有趣现象。

  2.愿意动手尝试泡发食品。

  活动准备:

  木耳、茶叶、饼干、方便面、温水、透明玻璃杯、搅拌棒等。

  活动过程:

  以变“魔术”的形式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手)对,老师的手能做很多事情,它还会变魔术,你们想看吗?现在请你仔细看一二三变,看老师变出什么了?(活动前在大拇指上画出小娃娃)好玩吗?

  2.老师还有一个本领,会把一样的东西变得不一样,你们相信吗?现在请你仔细看。

  3.看老师的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木耳)它们两个一样吗?现在老师要把这两块木耳分别放到两个杯子里,然后在一个杯子里放上水,另一个杯子不放水,你们猜木耳会有什么变化?(幼儿回答)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木耳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子?

  4.小朋友,我们看了木耳用水泡发后就会变大,这就叫泡发。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经过泡发后会产生变化呢?(幼儿回答)

  5.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东西,现在就请你们来试一试看看他们泡发后会有什么变化,我们还可以用搅拌棒来搅拌一下帮助它们泡发。

  6.我们的实验做完了,那个小朋友能告诉老师你泡发的是什么?它和没泡的时候一样吗?它是怎样变大的?刚才你搅拌的时候他们是什么样子的?现在请你来学一学它搅拌时的样子。

  7.小朋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变了变了”现在请小朋友当木耳和茶叶,开始的时候木耳和茶叶是什么样子的?(小小的)老师开始加水了,现在木耳和茶叶怎样了?(慢慢变大了,越来越大,变到最大)现在老师开始搅拌了(幼儿翩翩起舞)。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科学教案08-24

科学教案(经典)08-08

科学教案【经典】08-05

科学教案[经典]08-09

[精选]科学教案08-06

科学教案07-20

(经典)科学教案08-10

(精选)科学教案08-01

科学教案(精选)08-02

科学教案(经典)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