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04 10:15:02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优秀)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案(优秀)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田字格内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美丽;激发兴趣

  课前准备:小蝴蝶和毛毛虫头饰、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文

  今天我们来认识两种小动物,(板书“蝴蝶”、“毛毛虫”)发现了什么?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小蝴蝶和毛毛虫》,来具体了解小蝴蝶和毛毛虫的关系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并标出自然段

  2.指名朗读,随机学习字词

  三、再读课文,找出两者的关系(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

  两种小动物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再读课文,去找一找

  汇报交流引导发现其发育过程:(板书:卵——毛毛虫——蛹——蝴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语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小蝴蝶和毛毛虫》春天到了,美丽的小蝴蝶为我们带来了一些好朋友,看看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用课件逐个出示词语)

  1.指名朗读

  2.齐读

  二、教师范读全文,让学生感受文章的美

  三、细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示自读要求(用课件提示):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毛毛虫和小蝴蝶的'对话

  2.指名读出具体段落,细细品读

  出示对话部分的第一段:毛毛虫抬起头来惊喜的喊:“妈妈,妈妈!”毛毛虫说话时的语气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毛毛虫会“惊喜”?并读出毛毛虫的惊喜

  3.分小组讨论找出像“惊喜”这样表示语气的词语,依次体会并读出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4.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

  (1)糊涂的小蝴蝶和委屈的毛毛虫都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2)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蝴蝶妈妈的话

  (3)齐读、指名读

  (4)听了蝴蝶妈妈的话你们明白了什么?

  (5)小组讨论,选出代表用自己的话说出蝴蝶发育的过程同时

  出示蝴蝶发育的变化过程的动画,使学生进一步明白蝴蝶发育的变化过程,再次强调的同时,板书:卵——毛毛虫——蛹——蝴蝶

  5.在熟读和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戴上蝴蝶和毛毛虫的头饰加上动作,进行朗读表演,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拓展激趣

  小蝴蝶小时候和长大了不一样,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小时候和长大了不一样吗?大自然中蕴含着无数秘密,只要你仔细观察细细去想,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读书推荐:

  作家安徒生写的《安徒生童话》中的一篇名叫“丑小鸭”的童话,相信大家读了那篇文章,一定会有更多的想法!

  五、板书

  7.小蝴蝶和毛毛虫

  卵——毛毛虫——蛹——蝴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山雨带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秀美。

  3、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从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那份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雨声录音。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雨声想象,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访问了山里的朋友,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今天,我将再向大家介绍一位自然朋友。他是谁呢,咱们一起听一听吧。(播放雨声)你们听到了什么?说说你想象到的情景。

  自古以来,雨就在文人笔下展现了多彩的'形象:渭城朝雨巴山夜雨斜风细雨,还有沾衣欲湿杏花雨清明时节纷纷雨。雨不仅润泽万物,更是丰姿绰约,带给人们无穷的想象。下面,就让我们随着课文,去欣赏、体会一场山雨的魅力。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2、交流: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雨起、雨中、雨后。)

  三、重点朗读,感悟特点

  1、学习雨起,感知悄悄:

  ⑴ 看,山雨来了。请有感情地读读第一自然段,山雨初来乍到时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⑵ 练习说话,朗读品评。

  2、学习雨中,感悟神奇:

  ⑴ 那课文中的山雨又是怎样的一番韵味呢?拿起书,轻声地读,体会山林中飘飘洒洒的山雨带给你的感觉。

  ⑵ 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又了山雨的神奇、韵味?细读课文,找到那些令你深有感触的话语,将它们划下来。

  ⑶ 有侧重地交流、品析、朗读: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体会由远而近,由远而近的意味:这里连用两个由远而近,后面还用了省略号,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带着体会朗读。在自由读的基础上指名读,并点拔,然后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读一读这话,感受感受:山雨神奇在什么地方?雨丝是飘飘洒洒的,还会是怎样的?请换一个叠词来说说。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用心灵去感受。带着遐想朗读。

  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只要见过这水淋淋的绿,便很难忘却。

  自由读,感受雨中的绿。讨论:如何理解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句话。

  3、学习雨后,感受韵律:

  ⑴ 学生自由朗读文章的最后三个自然段,同桌交流感受。

  ⑵ 汇报交流,自主朗读。教师适时点拨。

  四、通读全文,积累背诵

  1、分小组轮读整篇课文,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2、自由读课文;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五、作业设计

  1、背诵喜欢的段落。

  2、观察练笔:雨。

  【板书设计】

  山雨

  雨起:悄悄

  雨声

  雨中:神奇

  颜色

  雨后:余韵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美得很有特点,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同学们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这是一座充满了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来看热闹,可见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慕。课文中就词句的理解,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到这里对所提示的内容要进行思考。

  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凤尾竹的影子,使人感到钟声悠悠不绝,影子绵绵萦绕,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学校。

  教学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资料袋中的图片)瞧,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人,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让他们自我介绍一下吧!安排几位学生戴上相关民族的头饰,学生简单介绍这些民族的资料。

  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2.初读课文

  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我们的民族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

  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随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坪坝(bà)绒(róng)球花傣(dǎi)族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绚丽多彩

  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

  凤尾竹摇晃(huàng)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布置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要求:

  1、认识“坏、扎”等生字,会写“坏、松”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学习课文,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学会交友。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四、教具:

  字卡、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折纸船和放风筝吗?它们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却引发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0课《纸船和风筝》。(板题)

  二、读课题,初读课文,划出难读的句子

  三、读带有本课生字的四个句子

  1、小组交流读

  2、指名读

  四、识记生字(我会读)

  1、显示生字

  2、说说识字的好办法

  3、摆字卡读

  五、做识字游戏

  1、抛魔方,读字,举字卡

  2、摘苹果

  六、我的发现:扎、抓

  七、我会写(范写扎、抓),学生练写

  八、我能读好(“乐坏了”的两段话)

  1、读第一句话,看小熊的`表情,师画简笔画板书,并贴图。

  2、看松鼠的表情(乐坏了),师画简笔画板书,并贴图。

  3、生齐读第二段,学生齐读这两段(体会“乐坏了”)。

  九、体会句子

  师:是啊,这纸船和风筝为他俩带来了多少快乐呀,让他们成了好朋友,等他们沉浸在这幸福和快乐之中的时候,这快乐却没有了。(音乐响,师范读7-11自然段)

  1、学生读7-11段,边读边体会

  2、读“漂流”、“漂荡”这两个词,指名贴在黑板上,说说为什么这么贴(达到理解词语的意思)。

  3、读课件上显示的“漂荡的风筝”、“漂流的纸船”,读“山顶上再也……”取“纸船”与“风筝”,引导体会感悟。

  4、指读自己喜欢的段。

  5、你能想象出松鼠每放一只纸船在心里会为小熊说些什么?(指名说)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

  1、复习掌握第一、二单元的生字生词,能用“康复”、“意外”等词造句。

  2、重点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第一课、第三课和第七课,并能默写重点段落。

  3、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4、能把句子补充完整,能修改病句。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蜿蜒 民族 驾驶 谱写 奴隶 曲折 不朽 岛屿 海域

  宝库 水天相连 星罗棋布 连绵起伏 询问 固定 顿时

  传递 快慰 哀伤 飘飘 悠悠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能用“康复”、“意外”造句。

  1、出示词语。

  2、指名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

  3、明确要求:用这两个词语造句时,分别将这两个词用于句子的中间和最后。

  4、指名交流。

  5、师生评价。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六一联欢会开始了,我仿佛( )。

  2、( ),我很自豪。

  3、中国载人航天飞船试飞成功的消息像( )。

  指名交流,师总结。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我捡起了地上的。

  (2)吸引住了我的目光。

  (3)小明从小就养成了讲文明。

  (4)今天到公园去赏花。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个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正确的句子。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课文。

  3、默写第一课。

  4、同桌互批,各自订正。

  5、出示填空:

  (1)桑兰在她美好人生刚刚开始时,就发生了天大的不幸,然而她用( )的毅力,( )的精神,( )承受( ),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

  (2)爸爸说雪儿是一只信鸽。信鸽是不怕( ),它能飞越( ),忠实地为人们( ),所以人们称它是“( )”。

  (3)啊,我为雪儿欢呼!你看它那双翅膀( ),在蓝天中( )……

  六、阅读分析。

  1、齐背《雪儿》一文中的第二自然段。

  2、师出示要求。

  (1)照样子,写词语。

  雪白雪白 ( ) ( ) ( )

  飘飘悠悠 ( ) ( ) ( )

  (2)用横线画出“我”对刚到家的客人的做法。

  (3)读一读最后一句话,说说“蓝天白云”跟雪儿有什么关系,跟“我”又有什么关系。

  (4)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白云,我们还会看到( ),看到( )。

  3、逐条按要求完成。

  4、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

  5、再一次齐背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目标:

  1、复习掌握第三、四单元的生字生词,能用部分词造句。

  2、重点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第十课、第十一课、第十四课,并能默写重点段落。

  3、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4、能正确修改病句。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自豪 镜子 疼爱 陷进 变幻 增添 姿态 笼罩 遮挡

  酿蜜 槐花飘香 瑞雪初降 铺天盖地 糊涂 警惕 翻译

  据说 同胞 边境 惊呆 神勇 无比 热火朝天 平平 盏盏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各三个,并组成词语。

  犭( )( )( )

  氵( )( )( )

  辶( )( )( )

  艹( )( )( )

  纟( )( )( )

  土( )( )( )

  1、练写。

  2、交流。

  3、说说规律,帮助记忆。如“犭”与动物名称有关,“氵”与水有关等。

  三、复习成语。

  1、读一读练习三和练习四上的成语积累。

  2、同桌互背。

  3、听写成语。

  4、同桌互批。

  5、点出易错字,帮助记忆。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这幅山水画多么美丽而漂亮啊!

  (2)我们从小就培养了讲卫生的好习惯。

  (3)我对学校每个地方都非常熟练。

  (4)同学们被解放军叔叔的英勇事迹感激了。

  (5)今天开家长会,所有的各位家长都到齐了。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些句子属于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课文。

  3、默写《塞下曲》。

  4、同桌互批,各自订正。

  5、出示填空:

  (1)小骆驼原来挺( )的,因为( )。通过沙漠之旅,他明白了,那两个肉疙瘩能( );两个又大又厚的脚掌能防止(

  );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可以( ),从此,他为自己感到( )。

  (2)庐山的景色十分( ),那里有( ),有( ),有( ),有( ),尤其是( ),更给它( )。

  (3)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 ),心里装着( )。中午,桌上就摆出了( ),( )、( )、( ),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 ),整个槐乡都浸在( )中了。

  六、阅读分析。

  1、齐背《庐山的云雾》第二、三自然段。

  2、读一读,分别画出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再齐读。

  3、第二自然段中介绍了庐山云雾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02-21

小学语文北京教案02-27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7-29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9-01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24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30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7-06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