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09-05 08:58:04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精华8篇)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术教案(精华8篇)

美术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新《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创造和快乐。”本教材的选择,源于幼儿的生活,利用孩子们都很感兴趣的“波哥和卷尾妞的婚礼”这样一个故事,激发孩子的绘画兴趣,活动中服饰设计的内容有助于幼儿学习间隔色、暖色调、渐变色等装饰的方法。使其在活动中获得美的感受、陶冶美的情操。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参加婚礼的穿着礼仪,掌握间隔色、暖色调、渐变色等装饰方法。

  2、尝试用线条与色彩创造性地打扮猪宝宝,并能搭配相应的饰品。

  3、感受装饰的美感,体验婚礼的喜庆及帮助别人的快乐。

  4、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并积极大胆的进行绘画。

  三、活动准备:

  1、动画片:“小猪的婚礼”,动画截图PPT音乐:杜鹃圆舞曲。

  2、幼儿创作材料:各种小猪造型、水彩笔、油画棒、水粉染料。

  3、活动前欣赏各种服饰的图片。

  四、活动过程:

  1、出示喜糖,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参加婚礼时的情景,知道受邀参加聚会要打扮,这是对主人的一种尊重。

  教师提问:

  (1)这是什么?什么时候吃喜糖?

  (2)你参加过婚礼吗?参加过谁的婚礼?婚礼上你都看到了什么?

  (3)新娘子穿什么衣服?新郎呢?客人是怎么打扮的?那你是怎么打扮的?为什么参加婚礼要打扮?

  (教师要鼓励幼儿回答问题,并及时的'给予表扬)小结:参加婚礼时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是对主人的一种尊重。

  2、出示动画截图PPT,讨论服装打扮的要素。

  (1)出示主人公波哥和卷尾妞,提问:他们是谁?要干什么?谁会参加他们的婚礼?他们会忙些什么?

  (2)出示PPT动画截图,提问:他们是怎么打扮的?边看边与幼儿一同讨论小猪们服装的款式、花纹、色彩和饰品,并与幼儿一同尝试命名。

  (3)出示一群光溜溜的猪,讨论打扮他们的方法。

  ①通过提问“你想怎样打扮小猪?”引导幼儿尝试用线条与色彩创造性地打扮猪宝宝。

  ②提问“搭配什么样的饰品会更漂亮?”引导幼儿为猪宝宝搭配相应的饰品,如:帽子、靴子、手套、项链、耳环等。

  3、介绍材料,引导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介绍材料,激发幼儿作画兴趣。

  教师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给小猪装扮漂亮的衣服和饰品。

  (2)提出要求,引导幼儿创造性地作画。

  ①花纹的数量、布局、色彩搭配。

  ②装饰小猪的性别不同,装饰方法也不同。

  ③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装饰。

  (3)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交流分享,体验快乐。

  (1)欣赏幼儿的作品,互相讲述自己和他人的优点。

  重点讲述:“你是怎样装扮小猪的?”“你最喜欢谁装扮的小猪,为什么?”引导幼儿从间隔色、暖色调、渐变色的装饰方法及饰品搭配上来进行评价交流。

  (2)结合动画与幼儿作品进行比较,引导幼儿欣赏更多的装饰方法,拓展经验。

  五、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进绘画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绘画创作的兴趣。

  六、活动延伸:一起随音乐跳起来,感受小猪结婚的快乐。

  七、活动反思:

  《快乐的婚礼》是一个文学与美术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知道参加婚礼时打扮得漂亮不仅是为了好看,也是对主人的尊重,是一种有礼貌的表现,并尝试为参加婚礼的猪朋友打扮,本次活动,结合有趣生动的课件,让幼儿感受到参加婚礼的快乐。1、内容选择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此活动可以在主题下进行,引导幼儿搜集一些参加婚礼的照片、播放婚礼进行曲、了解婚礼习俗等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幼儿的创造。

  2、从目标价值分析,包含了认知、情感、技能三方面的内容。教师注重在色彩、饰品搭配上进行经验提升,如:画上帽子、靴子、手套、项链、耳环、领带等,拓展幼儿想象的空间。

  3、充分利用课件欣赏、观察讨论、分析辩证的方法,调动的幼儿的积极性,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对美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美术教案 篇2

  生成背景:

  窗花是民间剪纸的一个类别,它主要用于过年过节等喜庆环境中张贴在门、窗等地方,体现节日吉祥和喜庆的气氛,它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窗花的图案细致、精美、寓意美好,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与向往。而剪纸又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快到新年了,让孩子们来学一学剪窗花,把我们的教室和家里打扮得更漂亮些,迎接又一个新年的到来。

  活动目标

  1.欣赏、感知各种各样的窗花,了解窗花的多样性。初步感受剪纸作品的艺术美。

  2.能大胆想象设计,尝试用对称的方法剪窗花。

  3.体验剪纸活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功感。

  活动准备

  1.《美丽的窗花》PPT

  2.剪纸过程示意图

  3.轻音乐《喜洋洋》

  4.(正角形、长方形、圆形)蜡光纸、剪刀、铅笔、小盒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今天是小兔子的.窗花店开张的日子,我们也去逛一逛好吗?(PPT1)瞧,这里的窗花红红的一片,喜气洋洋,你知道这些窗花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什么时候会张贴窗花呢?(用纸剪成的,过新年时会张贴窗花)

  2.(PPT2)这里的窗花有什么不一样呢?(颜色不一样,有红的、绿的……)

  3.(PPT3)这里的窗花,你最想买走哪一张呢?为什么?

  小结:窗花是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品的一种,颜色很多,剪出的图案、花纹也很多。美丽的窗花能给人们带来喜气和好运,所以人们都非常喜欢它。

  二、基本部分

  1.师:小兔的窗花店刚开张不久,许多漂亮的窗花就快卖完了,听,他在说什么呢?(播放音频)小兔子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剪些窗花,你们愿意吗?他呀还把剪窗花的方法画在示意图上,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示意图,让幼儿观察。

  3.师:谁来说说示意图上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剪窗花呢?

  (1) 老师先来剪一张试试看,你们可要看清楚了。

  (2) 示范并操作讲解。

  (3) 你仔细看看这张窗花的图案,有什么发现?(上下左右的图案是一模一样的,我们把它叫做对称)

  (4) 师:再旁边的小桌子上,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正方形纸、圆形纸、长方形纸,你们也来用对称的方法,将纸对边折,可以折一次、两次或者三次,并在每条边上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沿着图案剪就可以了。剪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把中间剪断,还要注意剪刀的安全。

  4.幼儿操作剪窗花。

  (1)先剪好的小朋友,你可以先找一找,再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剪的窗花哪里是对称的?

  (2)请先完成的小朋友,把你剪的窗花送到小兔店来吧。

  (3)谁来介绍一下,你剪的窗花哪些图案是对称的呢?

  三、结束部分

  1.师:刚才呀,我们小朋友用对称的方法设计的窗花真的很漂亮,那小兔窗花店里有没有不对称的窗花图案呢?我们再去找一找。

  2.(PPT)原来呀,花瓶、龙、小马……这些窗花的图案都是不对称的,下一次老师再来教你们剪不对称的窗花图案,好吗?

美术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这是中班主题活动《爬呀爬》之“会爬的动物”中衍生出的一个绘画活动。自从教室里投放了“蚂蚁工坊”以后,孩子们天天趴在那观察、喂食、讨论……看到它们整天忙碌的样子,大家想到了勤奋、团结,看到它们用触角“说话”,大家又感到“神秘”,小小蚂蚁的吃喝拉撒俨然成为了孩子们的兴趣点。所以本次活动以基于幼儿生活经验,易于激发幼儿内在情感的“快乐的小蚂蚁”为内容,旨在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对蚂蚁的认知和感受。

  活动目标:

  1.观察蚂蚁,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

  2.大胆想象,尝试画出蚂蚁的各种动态,结合生活经验构思出简单的情节。

  3.通过绘画,感受蚂蚁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事先有观察蚂蚁的经验。 蚂蚁照片、视频。

  活动过程:

  一、照片导入——感知蚂蚁的外形特征。

  出示“蚂蚁工坊”里放大的蚂蚁照片。

  1、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喜欢?(从外形、动作等感知蚂蚁)

  2、谁来介绍一下它可爱的外形?

  二、视频欣赏——体会蚂蚁的动态。

  播放“蚂蚁搬豆”视频,最后将各种动态不一的.蚂蚁定格。

  (1)小蚂蚁们在干什么呢?

  (2)谁来学学蚂蚁的动作?

  三、游戏铺垫——模仿、观察蚂蚁动态。

  游戏:猜猜小蚂蚁在干什么?

  (1)请幼儿找朋友商量好表演蚂蚁快乐的动态,最后定格。

  (2)其他人仔细观察动态和表情,猜猜蚂蚁在干什么?

  四、作品创作——表现快乐的蚂蚁。

  幼儿通过回忆与想象创作蚂蚁快乐的生活情境。

  五、欣赏评价——讲讲我的蚂蚁故事。

  请幼儿讲述画面中的故事,体会快乐的情绪。

  活动反思:

  活动中引导幼儿看看、说说、做做、画画等多种感官参与,让幼儿兴致勃勃地去观察,动手去研究问题,探求新知,寻求发现。寻找孩子绘画中的闪光点,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用语言安抚与鼓励,帮助放松心情减轻对绘画的畏惧和压力。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进一步关心、了解我们的家园——地球。

  学会用画面表现认类的家园。

  画面新颖,部分面积表现立体画面的效果。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独特的表现能力与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学会用画面表现认类的家园——地球。

  教学难点:能用部分立体的画面,创设新颖效果。

  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入:

  森林面积缩小,全不气候变暖,物种迅速减少,空气严重污染……人类要快快重视环境问题,保护这唯一的地球,避免无可挽回的灾难。

  (电脑出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同学们,这是宇航员在太空看地球时发出的感叹。你们又有怎样的感叹呢说说你的心理话。向同学们介绍你收集的资料并谈谈你的感受。

  1、观察教室四周的资料。

  2、展示介绍:出示收集的有关资料,上讲台进行讲解,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

  二、小组交流:

  同学们上节课到图书馆去查阅有关书籍、报纸等材料,在课后也观察和收集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有关资料,完成了环境调查资料,下面进行小组交流,并汇报交流结果。

  三、展示目标:

  从刚才发言中,我能感到同学们对我们的家园充满了忧虑,也充满了充满了希望。我们都清楚地认识到:地球是不能克隆的,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电脑出示:地球不能克隆家园只有一个)

  你知道4月22日是什么节日吗

  1、简介“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2、4月22日,被定为世界地球日(电脑出示:世界地球日--4月22日)这体现人类对环保的重视程度。

  四、启发思考:

  (电脑出示:小学生可以为环保做的事)

  1、植树净化空气; 2、减少"白色污染"; 3、搞宣传活动;

  4、节约水、电等多种资源;

  5、保护动植物;

  6、抵制大人抽烟

  同学们都想得不错,也希望大家尽快行动起来。最近学校要进行一次环保宣传活动,我想大家可以利用手中的画笔进行一次环保宣传画的创作,来纪念这个全球性的日子。

  五、启发思考:

  宣传画和平时画的画有所不同,先看(电脑出示:熊猫图画)

  (1)这两幅画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2)它们选择表现的角度相同吗

  六、指导分析:

  1、哪幅画打动你或吸引你为什么这样的画更能震撼我们的心灵,我们一般把这类画称之为宣传画。

  2、下面我们就欣赏一些关于环保宣传的画面,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电脑出示:环保宣传画)

  分步演示:

  讲授和演示环保宣传画的制作过程。(电脑出示:环保宣传画的制作)

  布置练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创作一幅环保宣传画。布置练习内容及要求。

  指导练习:

  ⑴ 用多种方法和材料相结合进行表现。

  ⑵ 构思新颖,方法独特,有创意。(重点辅导)

  ⑶ 明确小组协作目标,提高合作效率。

  (电脑出示:宣传语,播放音乐)

  课堂评价:

  1、提出评价要求:先自评,再互评。

  2、张贴学生作业请学生自己进行讲解、互评。

  3、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总结评价:

  1、对整节课给予一个综合评价。

  2、勉励学生课后在校园内张贴环保宣传画,并以小组为单位继续进行调查研究,结合自然课程写出研究报告

  第二、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交流(出示学生作品若干)

  欣赏中得到什么启发又学到什么

  (对一幅画的构思、构图、色彩和表现方式的`评论……)

  交流中又学到了什么

  (通过画的好的学生的介绍方式、思考步骤等。也通过教师的及时点评来使学生的作品得于提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大组间的交流)

  三、示范

  在平面上设计凸起的形象。

  利用厚板纸 利用废塑料碗

  在平面上切挖,成立体状 利用水果皮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材料(让学生发挥)

  四、作业

  继续上节课作业

  (学生作业期间,教师适当添加示范即技巧技法……如;折纸、撕纸贴画、水粉、水彩湿度、色的控制等)

  五、巡回指导

  以学生自己创作为主,教师适时辅导。

  保持教室安静,使学生有思考空间。

  六、小结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新的手工制作知识及掌握基本的插接技巧。

  2、引导学生在欣赏造型与色彩中勇于发表独特见解。教学重点:插接图形的造型设计。教学难点:插接技巧的了解与掌握(插接方法与摆设形状)教学工具:彩色卡纸、剪刀、示范作品、学生作品及精美艺术图片。教学过程:

  一、授课

  1、制作方法对比导入——点出课题

  师言:小朋友们,我们在上几个学期的美术课中,上过很多的`手工课,学到了许多新的制作方法。(请几个学生讲讲学过什么样的方法:粘、剪、卷……)。教师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制作方法——插接(纸片插接)。

  2、 欣赏、对比,发现新的纸工技法

  欣赏制作精美的插接作品。(扑克牌插接、几何形插接、水果形插接及粘贴式的立体桥梁作品。)

  3、 观察范作:

  师问:观察作品并告诉老师哪些比较好看,为什么?

  生答:纸片的图形十分漂亮,颜色丰富,搭配和谐。

  4、 教师边示范制作,边讲解:

  示范:(1)、剪一个口:剪刀垂直卡纸,剪开卡纸长度的三分之一

  (2)、剪两个或多个口:把所要剪的卡纸重叠,剪刀垂直卡纸,剪开卡纸长度的三分之一

  注意:(1)、剪开的线要直,这样叠起来才不会歪歪斜斜

  (2)、底座要前后左右插接多张卡纸,否则底座太轻,无法承受上面的重量刚才我们经过观察,已经发现了这课要学习的内容——纸片插接制作的一些要点,现在老师把具体的制作步骤示范,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其中的制作技法要点。

  (1)设计纸片造型(由于时间较久,也可用简单方形代替,)

  (2)剪。

  (3)研究插接方法(提醒学生先由设计作品的底座)

  (4)插接。

  提醒学生插接的底座一定要牢固,可选择井字格形结构。(鼓励学生找其它更牢固又美观的插接方式。)若想插接得越高,底座建议做大些。

  5、 让学生先讨论,并分组动手先制作插接底座。

  6、 看看谁的底座最牢固,并把这个新发现方法介绍给大家。

  二、布置作业:

  1、 学生可自行分组制作。

  2、 要求色彩搭配合理,插接牢固。

  3、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发现底座不牢固的立即给予指正、修改、加以巩固。

  三、评价、作品展示、比一比:

  选出造型夸张、拼接牢固的小组作品,比比看,谁的最有创意,谁最有办法,插得最高,由学生为主参评,小组间互相评价,讲一讲,这些作品的优缺点?相互交流插接经验。

  教师后记: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欣赏范例,巩固学习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动物的基本形象,感知动物的基本结构特征。

  2、探索用连续的点、线、圈以及小图案装饰动物的身体和四肢。

  3、在创作过程中,感知体验线描画特有的民间风格。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黑板、粉笔。

  活动过程:

  1、欣赏《神奇的动物》,感知动物装饰画。

  -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上的画面,感知动物装饰画。

  -教师:你看见了哪些动物?这些动物有哪几部分组成?这些动物的`身上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你喜欢哪个动物?为什么?

  2、探索如何装饰动物。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幼儿喜欢的动物,清晰地再现动物的基本外形特征(头-身体-四肢)

  -启发幼儿根据范例动物身上的图案,用连续的短线、曲线、圆圈、图案等装饰图案装饰黑板上的动物形象。

  -教师对幼儿的装饰进行评价。

  3、幼儿装饰绘画活动。

  --鼓励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教师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帮助幼儿把握装饰的要点。

  4、幼儿相互欣赏,讲述及最喜欢的动物及其原因。

  -教师从动物的外表形象和装饰手法两个方面,评价幼儿的作品。

  -音乐活动《动物猜谜歌》,在快乐的音乐歌声中,感知各种动物的形象和特征。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尝试运用粗细不同的笔作画中初步培养线描的兴趣。

  2.通过模拟制作鸟窝,学习认真仔细地做好工作。

  活动准备

  1.白纸、两支粗细不同的勾线笔。

  2.范例:幼儿作品《鸟窝》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人情景

  鸟妈妈生了三个蛋,鸟爸爸和鸟妈妈决定在身边的一棵树上一起为将要出世的宝宝做一个更棒的鸟窝。

  二、边观察演示边议论

  1.鸟妈妈给鸟窝铺上什么?(幼:是细细软软的干草)

  2.鸟爸爸衔来一粒又一粒碎泥,全铺在干草下面。(幼:好让鸟蛋睡得更舒服)

  3.他们担心风吹来,会把干草吹走,把泥粒吹散,就用自己的唾液调和成湿的'泥土把鸟窝糊起来,又在围墙的四周插满了许许多多小树枝。(幼:可以隐蔽起来不给坏人发现)

  4.这样的鸟窝放在哪儿好呢?鸟妈妈说:“放在树枝上吧!”鸟爸爸说:“不行!不行!”(幼:树枝太细,说不定摇晃起来,会打碎鸟蛋的。)鸟爸爸说:“还是放在树干上吧!”鸟妈妈又说:“不行不行!”(幼:树干太滑,鸟窝会滑下去的。)

  5.他们绕着大树转了一圈,最后决定把鸟窝造在树叉上。大树妈妈说:“欢迎!欢迎!住在我家你们就放心吧!”她伸出自己的手臂紧紧抱住鸟窝,还让叶子们为鸟窝遮挡风雨。

  三、模拟鸟爸爸和鸟妈妈造鸟窝

  1.思考造鸟窝所需的材料,确定作画步骤。

  2.和老师演示的鸟窝作比较,试着比老师造得更坚固。

  3.试着按需要用不同粗细的笔作画。

  4.教师对幼儿作画过程中的坚持和耐心及时给予鼓励。

  四、交流比较

  和老师画的鸟窝比一比,说说各自的感觉。

美术教案 篇8

  活动背景:

  冬天到了,我们班开展了晒太阳的一系列活动,让小朋友们感受冬天的一系列事物,我们每天中午出去散步的时候都要晒太阳,小朋友有的`时候会问:“为什么晒太阳就会变得暖和呢?”我希望通过这个活动不仅能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也能增加幼儿的生活经验。

  内容与要求: 下次

  1、感受冬天天,尝试剪圆形的图案

  2、尝试绘画短和直的线条。

  材料与环境创设:

  剪刀、胶水、蜡笔、白纸

  过程与指导:

  一、讨论冬天怎么样才能温暖

  师:“冬天的时候我们会感觉怎么样啊?”

  “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变得暖和啊?”

  幼:“多穿衣服。”“空调”“晒太阳”

  二、幼儿实践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画太阳,把我们班照得暖暖的好么?”

  教师示范,要求:1、延着黑线剪

  2、胶水宝宝用完放在桌子中间,画完后把盖子盖好。

  三、讨论结束

  教师表扬画得好的小朋友,指出画得不太好的小朋友哪里画得不好,给予鼓励。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03-08

美术教案02-20

(精选)美术教案07-31

美术教案【经典】08-04

美术教案(经典)07-30

【经典】美术教案08-16

美术教案[经典]08-13

【精选】美术教案08-07

美术的教案11-08

美术教案(精选)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