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06 11:17:59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集合[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科学教案集合[10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小狗、小马、小刺猬、蛇、鱼等动物有不同的睡眠方式

  2、乐意与同伴交流经验并用肢体动作表现

  3、萌发探究动物奥妙的兴趣

  活动重点:

  让幼儿了解一些不同的动物睡眠方式

  活动难点:

  小动物为什么要有不同的'睡眠方式

  活动准备:

  1、有关动物睡觉的图片资料。

  2、《摇篮曲》视频,《动物狂欢曲》音乐。

  3、故事录音《猴小弟学睡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视频。

  1、教师播放摇篮曲视频并提出问题。

  2、引导幼儿说出人要睡觉动物也要睡觉。

  二、观察讲述

  1、请幼儿观看动物睡觉的课件,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睡觉的。

  师:图片中有哪些动物,他们都是怎样睡觉的。

  2、引导幼儿说一说各种动物的不同睡觉姿势。

  3、找个别幼儿模仿不同动物睡觉的姿势。

  三、交流讨论

  欣赏故事《猴小弟学睡觉》引导幼儿说一说故事中的小动物为什么要那样睡觉

  四、探索记录

  师:动物睡觉的姿势是太有趣了,小朋友们能不能用简单的线或符号来记录呢?

  鼓励幼儿探索记录

  五、模仿游戏

  教师播放《动物狂欢曲》音乐,任意说出一种动物的名称,请幼儿模仿这种动物睡觉的样子

  活动小结:

  师生共同复习所学内容

  活动延伸:

  小朋友将今天学到的有关动物睡觉的秘密将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幼儿《新刚要》指出科学教育不仅要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还要将她们天生的好奇心转化成为求知的欲望,使幼儿永保探究和学习的热情,获得终身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春天到了,许多昆虫陆陆续续的出来活动,蝴蝶也开始忙着采蜜。为了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界动物的'特征,学会有目的、有顺序、连续地观察简单的自然现象,获取感性经验而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2、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对自然界探索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

  通过观察知道蝴蝶成长的过程。

  活动准备:

  课件、“蝴蝶飞”音乐、蝴蝶头饰、毛毛虫玩具、蝴蝶演变过程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新课

  通过谜语引起幼儿兴趣,导入主题(蝴蝶)

  二、听故事,让幼儿了解蝴蝶生长的过程。

  1、欣赏美丽的蝴蝶的图片,出示毛毛虫玩具引发问题。

  2、毛毛虫与蝴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看图片听故事了解蝴蝶生长过程。

  三、互动模仿游戏,通过排序加深幼儿印象,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1、跟着故事的节奏模仿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2、通过排序让幼儿理清思路加深印象:卵—幼虫—蛹—成虫(蝴蝶)

  四、通过欣赏蝴蝶的图片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1、欣赏蝴蝶图片,让幼儿感觉色彩、对称的图形。

  2、模仿蝴蝶飞的动作感受美,激发幼儿保护动物的热情。

  五、活动延伸: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美丽的蝴蝶。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让幼儿在玩玩作作中感知水的性质。

  2、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幼儿对水的兴趣。

  3、联系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启发教学,使幼儿懂得水的用处很大,教育幼儿要节约每一滴水,爱护环境,不要污染水源。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教学准备:

  1、喷水器一台。

  2、三大盆清水,瓶子、杯子、胶袋各几只,积木,小船,冰块,白糖、盐,牛奶等。

  教学过程:

  1、观察小喷泉,引起兴趣。

  提问:喷泉里喷出的是什么?水是怎样的?(让幼儿议论一会儿)

  小结:刚才小朋友都讲了自己所知道的水是怎样的`,到底水是不是这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水的秘密。

  2、幼儿自己选择实验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引起幼儿观察,感知水的性质。

  第一组:水的颜色和味道。有白开水、牛奶,让幼儿比比、嗅嗅、尝尝,水有没有颜色、味道?加上糖、盐,又会怎样?

  第二组:水的流动。盛水的大盆里有杯子、瓶子等,幼儿用器皿倒水,观察水会怎样?用有洞的胶袋装水会怎样?用手兜水,水又会怎样?

  第三组:水的浮力。幼儿可随意拿积木、小船等放入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出现?为什么?

  第四组:冰的融化。让幼儿玩冰块,观察冰块为什么越来越小?冰块熔化成什么了?

  3、实验后谈话。老师:刚才小朋友都做了实验,你们找到水的秘密了吗?水是怎样的?

  小结:第一组:水是没有颜色的,水是无味的。

  第二组:水是会流动的,我们倒水时,水会从一个杯子流动到另一个杯子里,水满了,也会流出来。

  第三组:水有一种力,叫浮力,能使一些东西浮在水面上,船就是因为水的浮力才会浮在水面上的。

  第四组:当冰遇热的时候会变成水,水放在很冷的地方会结冰。

  4、老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水的秘密,可你们知道水有什么作用吗?(让幼儿讨论,后提问)

  小结:水的用处很大,人的生活离不开水,人们每天喝水、洗脸、洗衣服、煮饭都需要水;花、草、树木和庄稼的生长需要水;动物也离不开水。

  5、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教育幼儿要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爱护环境,不要污染水源。

  6、结束:将玩过的水用来冲厕所和浇花。

  教学反思:

  活动中始终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教育原则,每个环节都让幼儿先行探索、理解,教师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再进行引导。事实证明,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才能真正“学会”。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区分鲜果和干果。

  2、通过对应会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活动准备:

  鲜果若干、干果若干、小兔头饰。

  活动过程:

  兔妈妈带小兔子们去小猫家做客为故事情节开展活动。

  小猫拿出一盘鲜果和一盘干果招待小兔子们。兔妈妈请小兔子们观察两盘水果有什么不同。分别用摸、看、闻、尝等不同的方法感受并区别。在小兔子们充分感受、发现、表达的基础上,兔妈妈总结鲜果和干果的特征。

  小猫和兔妈妈请小兔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分水果,并请小兔子分完后用完整的话表述两组水果的.多少。

  兔妈妈和小兔子们共同分享鲜果和干果,请幼儿讲述他们味道的不同。

  活动结束:

  小兔和妈妈谢谢小猫后一起回家,活动自然结束。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科学探索活动,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2、并初步了解影子的形成。

  3、在游戏中探索影子的方位变化特点。

  活动准备:

  1、幻灯机、玩具娃娃。

  2、手电筒、小人偶。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

  (1)教师: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阳光下面在一起,你停它也停,你走它也走,就是不开口。小朋友仔细想一想这是什么呀?

  (2)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3)教师:对,是影子。你们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吗?

  2、进行实验,引导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

  (1)打开幻灯机,将光投到墙上。

  提问:看一看墙上有影子吗?

  (2)教师用玩具娃娃挡住光线。

  提问:现在发生什么事情?为什么现在会有影子了呢?

  (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4)教师关掉幻灯机。提问:现在墙上有影子吗?为什么?

  (5)教师小结:有光,并且有物体挡住光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影子。没有光,有物体,也不会产生影子。

  3、进行实验,引导幼儿探究光和影子的关系。

  (1)教师固定手电筒在上方,打开手电筒照射人偶,请幼儿观察影子在哪个方位,并请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依次将人偶变化位置,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1、在户外活动时,玩手影游戏。

  2、带领幼儿玩“踩影子”的游戏。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四种几何图形。

  2.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运用多种感观来调动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3.激发幼儿学习数学和探索的欲望。

  活动重点:

  知道四种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且能够很好的区分。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已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基本特征。

  2.物质准备:利用废旧的纸箱、海绵纸自制的道具"魔术箱"和"魔法棒"。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一)老师带幼儿做手指操游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二)小朋友们,今天早晨老师接到了一个电话,你们猜猜看是谁打给老师的?猜不到,那老师告诉你们是魔法王国里的国王打给老师的,他邀请老师带领我们小朋友去魔法王国做客,你们想不想去,那我们一起坐上小火车出发吧!

  二、中间部分: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感知四种几何图形。

  (一)游戏1:摸一摸"魔术箱"

  小朋友们,魔术王国到了,魔术王国里有一只奇妙的箱子,你们看,就是这只魔术箱?(出示魔术箱)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秘密吗?好了,我们来看看这只魔术箱会给小朋友们变出什么有趣的东西。

  1.教师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看是什么?"摸出圆形,幼儿仔细观察圆形的基本特征,然后引导幼儿说说在幼儿园或家里有什么东西长的和这些图形宝宝是一样的。(启发幼儿说出)

  2.教师再念儿歌,当幼儿摸到后,让幼儿仔细观察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然后引导幼儿说说在幼儿园或家里有什么东西长的和三角形宝宝是一样的。游戏反复进行。

  3.总结:圆形:圆溜溜的,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像坐小山立的牢;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长方形:对面的两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

  (二)游戏2:魔法棒变、变、变

  1.教师用魔法棒"变"出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组成的图片,请幼儿找出其中的图形宝宝。

  小朋友们,魔术王国里还有好多有趣的东西,你们看,这是魔法棒,(出示魔法棒)它也会变出好多的`东西。变!变!变!咦!魔法棒变出什么了?(边说边出示其中的一幅图画)原来是一幅漂亮的图画。现在,小朋友们来找一找,这幅图由哪些图形组成,比比哪个小朋友的本领大。

  2.教师用魔法棒依次"变"出另外的两幅图画,请幼儿分别找出各种图形。

  (三)游戏3:给小动物找家

  魔法棒的本领可真大,它还会边出小动物呢!变!变!变!小朋友们,你们看是谁啊?(小鸭子)教师模拟小动物的声音,引导幼儿给小鸭子建一个家。

  三、结束部分:让幼儿巩固对四种几何图形的认识。

  四、活动结束。

  天也黑了,我们小朋友也该回家了,开起小火车回家喽。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使幼儿认识不同动物的耳朵的特点。

  2、帮助幼儿初步掌握系统的、有序的观察方法。

  3、使幼儿初步形成类的概念,从而有概念思维及简单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较大的彩色动物图片、白板、毛绒动物耳朵头饰、单面胶纸。

  活动过程:

  一、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彩色动物图片,让幼儿辨认,并能有序的观察动物耳朵的特点过程中的对话:

  师:今天有一些动物朋友要来我们班级作客,小朋友们认不认识他们呀?

  幼“认——识!有大象、小猫、兔子、小狗、小熊...

  师:真聪明!如果这些动物按门铃时,我们只能从猫眼里看到他们的耳朵,那我们还能认出他们来吗?

  幼:......(安静下来,若有所思)

  师:老师请大家先来好好的认识一下这些动物朋友的耳朵好不好?他们都有哪些特点呢?

  幼:兔子耳朵长长的...猫的耳朵很尖很小...大象的耳朵灰灰的...

  师:大家说的都很对。现在我们按照老师的要求来说好不好,先说形状,再说颜色,颜色还包括外面和里面两种,小朋友们先说外面再说里面。

  幼:兔子的耳朵是长长的,外面是白色,里面粉红色...小猫的耳朵尖尖的,外面是黑色,里面是肉色...大象的耳朵扁扁的,很大,外面是灰灰的,里面是白白的...

  二、教师收起彩色动物图片,在白板上画出动物耳朵的图形,让幼儿辨认。

  三、教师用单面胶纸将彩色动物图片的耳朵部位遮住,再拿出准备好的毛绒动物耳朵头饰,请一部分幼儿带上头饰扮演客人,另一部分幼儿找出对应的脸谱交给他们。教学活动在游戏中结束。

  活动分析:

  从感知觉——记忆——思维这三个方面来看,幼儿通过此活动学会了有组织的观察事物,并记忆下来,还能根据此经验判断不同动物耳朵与脸是否相符。首先,我准备的教具彩色动物图片和毛绒动物耳朵头饰无疑都是很能引起幼儿兴趣的东西,他们很容易注意到这些可爱、鲜艳的物品,并很乐意按照我的要求,去观察动物的耳朵。起先他们的观察很随意,很无序,有的.说颜色,有的说形状,在我的引导下,他们很快能够有序的按照规则观察特征。观察过程给了他们短时的记忆,第二阶段,我收起图片,在白板上用单调的线条画出耳朵形状,幼儿可以再认,使他们的记忆得以巩固。最后,玩了一个配对的游戏,毕竟毛绒头饰与彩色平面图片是有一定差别的,但是幼儿通过观察显然已经能够获得类的概念,也能很快的使用反向思维为耳朵找到对应的动物脸,说明幼儿已经初步形成了概念性的思维,当有幼儿配对错以后,有幼儿可以指出错误,并纠正过来,可见,他们已经可以进行简单判断。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保鲜袋抓空气,感受空气是会动的、无所不在的。

  2、用空气袋自制玩具,体验自制玩具进行游戏的快乐。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1、保鲜袋、夹子每人一份,彩色纸若干;

  2、小碗每组一只。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活动。

  1、师出示保鲜袋:这是什么?

  2、师:对,这是厨房里用的小口袋,平时是用来装食物的。不过今天它要来跟我们小朋友做游戏。可是小口袋说饿了,想吃的饱饱的再来玩游戏。

  二、尝试活动:装空气,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1、出示鼓的口袋:看,这只小口袋吃的饱饱的了,你们知道小口袋吃了什么才这样胖乎乎的'呢?(空气)

  2、幼儿自由猜想。

  3、教师小结:对了,因为小口袋吃了空气,所以才变得这样胖乎乎的。

  4、今天来了很多小口袋,请小朋友自己来想办法来让小口袋吃空气,让小口袋吃的饱饱的。

  三、幼儿第一次装空气,感受空气会动。

  1、师:想一想怎么样才能让小口袋吃的饱饱的?(幼儿尝试)

  2、操作后提问:你的小口袋吃到空气了吗?

  3、不成功的说说为什么?为什么气很快就逃走了呢?(手要很快抓住袋子的嘴巴)

  4、请成功的小朋友说说是怎么做的?

  5、你让小口袋吃饱了,你是怎么做的,用了什么好办法?

  6、请以幼儿示范,其他幼儿一起学着做。

  7、教师总结:把袋子的嘴巴张开,上下晃动;1、2、3抓住嘴巴,拧一拧,不要让气逃走哦!

  8、幼儿跟着一起做。

  9、我们把口袋的嘴巴放开,会怎么样?

  10、一起放开口袋,放走空气。

  11、小结:原来空气是会动的。

  四、第二次装空气,感受空气是无所不在的。

  1、你刚才在哪里抓到空气的?(在自己的座位旁边抓到了空气)

  座位的哪里抓到空气了?那座位的这边有没有空气呢?

  娃娃家里有没有?钢琴这里有没有空气?图书角那里呢?

  2、幼儿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动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气。

  师:小口袋吃饱了以后带着它到老师这边来。

  3、提问:你的小口袋在哪里吃到了空气?

  小结: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在我们的四周围、教室里、外面都有空气。

  4、师示范,请幼儿用小卡子卡住袋口。

  5、小口袋休息。

  五、自制活动。

  1、出示装饰上彩条的空气袋,师:闭上眼睛,1、2、3,看看胖娃娃变的怎么样了?

  教师小结:变成了一个漂亮的风筝娃娃,怎么变得呢?

  2、打扮胖娃娃:长尾巴长在哪里?(长在袋子的嘴巴上还是身体下面?)拿起长飘带,脱去白衣服,轻轻按上去,按在身体的上面、下面中间都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彩带的颜色和数量:老师装了几根彩带啦?是什么颜色的呢?)脱下的白衣服放在小碗里。

  3、提醒幼儿在遇到困难时可以相互帮助,也可以勇敢的请客人老师帮忙。

  六、户外游戏活动。

  1、师:你可以和口袋宝宝怎么玩?(抛、拍、吹、跑等)

  2、幼儿自由玩。

  师:我们带着口袋宝宝出去玩吧!看谁的玩法多。

  【活动建议】

  1、抓空气对中班幼儿来说有点难度,要强调晃以后快速抓紧袋口。

  2、感受空气无所不在这一特点时要从幼儿的身边慢慢逐渐扩大到周围,让幼儿有比较直接的感受。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教案设计:

  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总会去捡许多树叶几个人一起玩,看到他们这么感兴趣,我就想能不能根据孩子的兴趣来生成一些课程呢,经过几天的研究实验,我设计了这一节活动。

  教学目标:

  1、鼓励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去观察、体验实验中两种物品的不同并大胆说己的`看法。

  2、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并制作美丽的纸手绢,体验成功的快乐。

  3、培养幼儿爱问、爱学、爱思考的兴趣。

  教学准备

  树叶(干、刚摘下的)各一筐、蒜臼、捣蒜锤、纸巾一人一张。

  教学过程:

  歌曲《小树叶》引出教学内容。出示实验物品。

  1、通过各种感官去观察实验物品。

  看:出示两筐树叶请幼儿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幼儿先说,说完后老师(:一筐黄黄的,看起来没有水分;一筐嫩嫩的,看起来很水嫩。)

  摸:请幼儿来摸一摸,撕一撕、抓一抓、踩一踩两种树叶并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老师:一筐干干的,一撕一抓一踩就碎了会响,一筐嫩嫩的,撕的时候不会响,抓和踩的时候不会碎不会响)

  捣一捣:将撕碎的树叶干,湿两种树叶分别放入蒜臼中请幼儿动手捣一捣并观察有什么不同,捣的时候说:“1234捣一捣,2234捣一捣” 激发幼儿兴趣。(老师:干的没有水分,另一种有绿色的树汁出来)

  2、制作纸手绢:

  人手一张纸巾,幼儿自由折叠,叠好以后沾树汁做成各不相同的手绢。

  3、活动结束:今天我们和树叶一起做实验,小树叶不仅让我们学到了东西也给我们带来了漂亮的纸手绢,我们一起去外边再捡些树叶,看还可以和树叶怎么玩呢?

中班科学教案 篇10

  设计意图:

  《气球吃什么》是中班的一个科学活动,此活动来源于一个生活情节,一天早上许雅亿带着一个气球来幼儿园,张雨恒走过去想借她的气球玩,刚伸手突然“碰”的一声,气球爆炸了,许雅亿伤心的一屁股坐在地上哭起来。平时幼儿都非常喜欢气球,但孩子们只知道玩冲好气的气球,如遇到气球爆炸则会非常害怕和难过。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就是要培养幼儿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探究,因此,我设计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

  1、知道气球与充气玩具变鼓是因为充入了空气;

  2、探索冲气的多种方法;

  3、体会与同伴合作才能扎住“气球嘴”的必要性。

  活动准备:

  1、没充气的气球若干份,气球头饰一个,饼干、糖果、馒头实物。

  2、脚踩打气筒,各种充气玩具若干,细线一卷。

  活动过程:

  一、气球吃什么?

  1、情景表演,一个头戴没充气的气球头饰的`幼儿在角落里哭,老师问大家:“是谁在哭?”引起幼儿注意,沿着哭声找到哭泣的幼儿。作惊讶状:“哦原来是气球宝宝。”

  师、幼齐问:“气球宝宝,你为什么哭呢?”

  气球宝宝回答:“我饿了”。

  师:“原来是饿了呢,好,别哭了,我们拿东西给你吃。”

  师问大家:“我们给气球宝宝吃什么呢?”

  一幼儿拿着糖给气球宝宝,气球宝宝摇摇头又哭了。

  一幼儿拿着饼干给气球宝宝,气球宝宝摇摇头继续哭。

  一幼儿拿着馒头给气球宝宝,气球宝宝摇摇头,还是哭。

  师:“我们还是问问气球宝宝自己吧!”

  师幼齐问:“气球宝宝,你到底要吃什么呢?”

  气球宝宝说:“空气”。

  二、我帮气球吃空气。

  师:“哦,原来气球宝宝要吃空气,谁知道气球宝宝是怎样吃空气的吗?(引导幼儿讨论,说出用嘴吹、用打气筒)

  师:谁愿来帮这个气球宝宝吃空气呢?(幼儿争相举手,请一幼儿吹气球),吹好后,老师接过来,”小朋友真厉害,一下子就把气球喂得胖胖的。”突然松手,做个抓球的动作,边寻找边说:“气球哪去了.”找出来,吃惊的说:“气球宝宝怎么又饿了?”引导幼儿说出:“没把嘴绑起来。”

  师:“原来空气还有这么个怪脾气,没绑嘴就从气球肚子里逃出来,那怎么办呀,一会儿气球宝宝有要哭了,小朋友能不能想个方法,让气球吃得饱,又不让空气溜掉?”

  幼儿讨论:结论――用线绑个结。

  老师把刚才的气球吹起来,并请一幼儿帮忙绑线。

  4、让幼儿体验吹气球

  师:“刚才气球宝宝告诉我,它今天带来了很多气球弟弟、气球妹妹,它们也饿了,想请中五班的小朋友喂它们吃空气,行吗?”

  幼儿每人一只气球,用嘴吹气,并请同伴或老师帮忙扎住气球嘴。

  三、探索充气的多种方法

  1、师:“气球弟弟和气球妹妹,吃得胖呼呼的,说谢谢小朋友的帮助,小朋友觉得累吗?(累)有没有什么办法即能吹气,又不累?”(打气筒)小朋友真聪明,现在气球宝宝的朋友也来我们班了,谁能用打气筒喂它们吃空气呢?

  2、请幼儿说说用打气筒充气时的情况,并用肢体动作表现充气玩具变鼓的过程。

  四、游戏

  幼儿体验打气筒与充气玩具的变化。

  1、先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示变化过程:用坐在椅子上用由坐到立,鼓起腮帮,瞪大眼睛,架起胳膊等动作表现气球吃空气,鼓起来的样子。

  2、游戏,放音乐,老师作打气筒,幼儿拌演气球或充气玩具。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知道空气能够使气球和充气玩具变鼓,在活动的第一环节引用了一个情景表演,让幼儿形象地了解气球变鼓是因为充入了空气。由于情景表演富有童趣,幼儿表现得很兴奋,在讨论怎样不让空气溜走时,小朋友能够积极地发挥想象,并联系平时的生活经验,说出了很多办法,有的借助不同材料来帮气球,有的说把气球打个结。如何扎住“气球”嘴,不让空气溜走,是这个活动的难点,因此他们给气球吹气候我帮他们把“气球嘴”扎上。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既参与了用嘴吹气球,有体验了用脚踩打气筒打气,多次观察体验了气球、充玩具变鼓的过程,因此用肢体表现气球变化的动作即兴奋又准确。但由于我选择了全体幼儿共同探究、体验,吹气球这一环节,因此进行下个教学环节时,幼儿部能很快回过神来。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11-06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30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12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11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04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9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7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26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24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