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09-12 10:01:45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汇总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汇总10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让熊宝宝站起来。

  2、引导幼儿有目的的实验,并在交流中完整讲述自己的发现与实验结果。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同等大小的纸熊宝宝若干

  百宝箱(各种辅助材料)

  记录笔与纸每组一份

  大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拿出纸熊宝宝与幼儿打招呼,纸熊宝宝想要出去玩,可是它站不起来,你们能帮助它吗?

  二、幼儿猜测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纸熊宝宝站起来呢?

  三、操作实验

  师观察材料在幼儿实验中对幼儿探索活动的影响

  观察一:

  C:老师有没有双面胶的芯子?

  T:双面胶的芯子没有,可以用卷桶纸的芯子代替吗?

  C:可以。

  用剪刀费力的剪开卷桶纸的芯子,剪不开。

  C:老师能帮我一下吗?

  T:可以,怎样剪呢?

  C:这样剪。

  师帮忙剪好。

  T:还要帮忙吗?

  C:不用了,谢谢老师。

  观察二:

  孩子自己拿着积木与双面胶在尝试让熊宝宝站起来,先用三块积木竖起来粘在熊宝宝的脚上,试着让其站立起来,又拿了一块大的积木粘在三块积木的旁边,又试了试,成功了,记录了下来。

  观察三:

  用双面胶分别贴在小熊的两只脚上,让它站立后,发现不是很稳,又在百宝箱中找到了一次性纸杯,把小熊贴在纸杯上,成功了。

  四、 集体交流

  T:谁来介绍一下,你帮小熊站起来了吗?用了什么办法?

  讨论一:

  C1:我用了积木粘在小熊的身上,小熊站起来了。

  T:还有谁也是用积木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孩子们拿上自己的小熊放在演示桌上。有的小熊倒下了,而有的小熊还站着。

  T:为什么有的小熊倒下了,而有的`小熊还站着呢?

  C:用的积木太小了所以小熊站不住。

  C:积木没有粘住。

  C:用的积木多小熊站的牢。

  T:为什么积木多了小熊就站起来了呢?

  C:这只小熊积木的下面是平的,还有一只三块积木不平,有高低的,所以站不住。

  C:下面大了。

  T:什么大了?

  孩子思考了一会儿,有人举起了手。

  C:积木多了就宽了。

  T:哦,原来是小熊下面的接触面大了,宽了,小熊就站住了。

  讨论二:

  T:除了用积木扩大受力面积让小熊站起来,还有别的方法吗?

  C2:让小熊靠在积木上。

  T:来试一试。

  C:还可以靠在杯子上。

  T:那把小熊靠在积木、杯子这些物体上为什么会帮小熊站起来呢?

  C:因为有了支撑物。

  T:诶,对呀,卯卯说的真好,有了支撑物小熊也能站起来。

  讨论三:

  T:还有谁来介绍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

  C3:我让两只小熊来站起来了。

  T:你是怎样做的呀?

  C3:我用卷桶纸的心子粘在两只小熊的当中他们站起来了。

  T:这个办法也能使小熊站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呢?

  C:小熊有四只脚了。

  T:哦,小熊的脚下的支撑点多了,也能站起来的。还有谁也是增加支撑点来让小熊站起来的?

  C4:我把小熊的四只脚都弯折了一下,小熊就也站起来了。

  活动反思:

  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于活动的探索欲望相比前一次活动强烈了,小熊的形象为孩子们所喜爱,百宝箱的利用让孩子方便拿取,探索兴趣高涨了许多,讨论时孩子们有话可说,有话题可谈,解决问题时更加的激烈。

大班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猜味、尝味、说味、画味活动,启发幼儿发挥想象,大胆地运用语言和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力。

  2、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自觉追求美的生活情趣。

  二.教学准备:

  各种味道的食品

  甜:奶糖、甜麦仁、饼干等

  辣:多味豆、胡椒粉、辣酱

  薄荷:薄荷糖

  苦:咖啡

  勾线笔、纸、油画棒、贴纸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猜味道”

  1、今天夏老师要和小朋友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猜什么呢?你们知道吗?我要请你们来猜味道。

  2、讲解玩法

  夏老师带来了一个百宝箱,里面就装了各种味道,请小朋友上来品尝里面的东西

  要求:

  (1)不能说出来你吃的什么东西,也不能说出来是什么味道,因为呆会你要请小朋友来猜的。

  (2)告诉大家你吃了以后,你感觉怎样,你好象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事情?

  3、老师启发性示范

  (1)我们先请客人老师来尝尝味道好吗?(薄荷味)

  (2)请客人老师说一说你吃了以后有什么感觉?你想到了什么?

  (3)客人老师觉得很清凉、很凉快,好象看到了蓝蓝的天空、绿绿的树林,你们猜猜,客人老师尝到的是什么味道?

  (4)为什么你觉得客人老师吃的'是薄荷味的东西?

  师:客人老师吃了薄荷的东西有凉快的感觉,还想到了蓝色、绿色呢!)

  4、幼儿品尝

  幼儿品尝,教师强调要求

  说出感觉、想象到的东西,请其他小朋友猜一猜。

  引导幼儿感觉味道和色彩的关系

  (二)游戏“画味道”

  1、猜味道的游戏真有趣,接下来我们再玩个“画味道”的游戏。

  2、怎么来画出味道呢?你尝了以后把你的感觉,好象看到的东西,想到的颜色、事情画出来。

  3、要求讲解游戏的玩法

  小朋友用勺子从小盘子取一样东西细细品尝,然后闭上眼睛慢慢体验是什么味道,再想想,把想到的东西大胆地画出来。

  4、幼儿儿结合自己的感受画味道,教师巡回启发指导。

  启发幼儿抓住自己的感觉,大胆发挥想象,大胆落笔,创造性地表现所要表达的味道。

  (三)游戏“说味道”

  1、先画好的小朋友请客人老师猜猜你画的味道,也可以请先画好的小朋友猜一猜

  2、幼儿介绍自己的画

  3、幼儿互相观摩、交流、评价谁画的味道最生动最有趣。

  现在每人手上都有一个小奖杯,可以把奖杯贴到你认为画得最有趣的画上。

  四、结束活动

  我们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但猜出来了许多味道,还把感觉到的味道画出来了呢!生活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味道,以后,小朋友在吃东西的时候,也要细细品尝,你也可以试着把品尝到的味道画出来。好吗?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带京味的说唱歌曲《捏面人》,并感受歌曲稚趣、生动的风格。

  2、根据捏面人捏出的面人形象创编歌词,体验创编的乐趣。

  3、通过用轮唱、接唱等形式巩固练习歌曲。

  活动准备:

  1、幼儿看过捏面人,图片若干。

  2、伴奏带。唐僧师徒四人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一起演唱京剧《脸谱歌》导入。

  师:刚才我们唱的是什么啊?幼:京剧。

  师:那你们知道京剧是什么地方的吗?幼:北京。

  (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孩子进行一个练声活动,并为接下来学习京歌做铺垫。)

  二、出示捏面人老爷爷图片,引出主题。

  1、师:今天老师就从北京请来了一位老爷爷,看看他在干什么?他会捏些什么呢?

  幼:他在捏面人。

  幼:他捏了很多动画片里的人。

  幼:他捏了喜洋洋、小白兔。

  (通过提问,唤起幼儿已有的经验,引起幼儿的兴趣)

  3、出示图片2:

  师:老爷爷本领真大,捏了这么多面人,把我们的眼睛都看的怎样了啊?

  幼:眼睛都花了。

  (这一部分主要是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捏面人》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三、引出歌曲,教师范唱第一段。

  1、师:老爷爷真历害,老师还把他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听听,歌曲里唱了什么?

  教师清唱歌曲唱的部分。

  2、师: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幼儿回答,教师依次出示图片。

  教师出示图片后带领幼儿有节奏的学说,加深印象。

  3、引导幼儿有节奏地说第一部分的歌词。

  师:小朋友的小耳朵真灵,那你们能不能把它们有节奏的连起来说一说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怎样?(激发幼儿说的兴趣)

  4、尝试唱出歌曲的第一部分。

  师:刚才说的真不错,说明你们都拿出了自己的真本领。我想如果听着音乐来唱一唱,你们一定也能唱的很棒,是不是啊?(以激励的方法,再次激发幼儿唱的兴趣。)

  幼儿集体跟着伴奏学唱歌曲。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唱起来像什么?你觉得这首歌的哪一句是最有京味的?

  幼儿回答后,教师重点带领幼儿学唱。

  (在学唱歌曲时,我用激励的方法引导孩子学唱歌曲,孩子们的兴趣比较浓厚。学起来也是十分的积极。但在演唱时我怕孩子掌握的不好,反复让孩子们集体演唱歌曲,浪费了较多的时间。)

  四、学习说唱部分。

  1、师:今天,捏面人的老爷爷认识了我们小朋友非常开心,他要给我们捏几个面人,看看都捏了些啥?

  2、出示图片猪八戒,引出《西游记》里的人物。

  师:这是谁?

  幼:猪八戒。

  师:他是哪个故事里的人物?

  幼:他是《西游记》里的。

  师:那《西游记》里除了猪八戒,还要谁呢?

  幼:孙悟空、唐僧、沙和尚还有很多妖怪。

  4、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应图片。

  师:看看,他们师徒四人都在干什么?

  幼:猪八戒在吃西瓜。

  幼:孙悟空在飞。唐僧在骑马。

  幼:沙和尚在挑啰。

  4、引导幼儿有节奏地学说第二部分的歌词。

  师:对了,老爷爷捏的这些人物啊,都有不同的动作。听,是不是和你们说的一样。

  教师有节奏的说歌词。

  幼儿跟着一起有节奏的学说。

  5、师:这首歌曲和我们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幼:这首歌有唱的,还有说的,很还玩。

  教师小结:这首歌有唱的又有说的',是一首带有京味的说唱歌曲。

  (在学习说的部分,我只注重了说,而没有强调节奏。,只是让孩子跟着我拍手,所以除了能力强的幼儿掌握节奏外,其他孩子对节奏掌握的不是很理想。)

  五、完整学唱歌曲《捏面人》。

  1、集体练唱。

  2、分组表演唱。

  (由于在前面学唱的部分,让费的时间较多,导致分组演唱时时间不多,我分组的次数较少,只进行了两次分组演唱。如果再进行多次不同形式的演唱,孩子们的兴趣也许会更浓。)

  六、创编歌词。

  1、师: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真大,刚刚我们在唱的时候,他又捏了很多面人哦。

  教师出示ppt。

  2、师:看看有谁?他在干什么?谁能有节奏地来说一说!

  3、幼儿说唱自己创编的内容。

  七、结束部分。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京歌,现在我们再来学一个京剧的动作,想不想学?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京剧中走的动作,一起走出教室。

  (最后这一个环节是与第一个环节相呼应,并且让还在兴奋中的孩子们有秩序的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在菜场叫卖的热闹气氛中欣赏、感受歌曲,有学唱歌曲的兴趣。

  了解蔬菜的不同品种,并有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活动准备:

  (认知准备)幼儿对蔬菜的品种已有一定的了解。

  (材料准备)歌曲伴奏(叫卖部分有明显配乐变化、节奏提示)

  蔬菜图片4套

  重点:感受歌曲热闹的.气氛。

  难点:叫卖部分的节奏把握。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买菜

  1、幼儿讨论:你去过菜场吗?你都买过哪些蔬菜?

  “菜场里的蔬菜真多呀,有大番茄、胡萝卜,还有青菜、白菜、卷心菜……”

  2、看看菜场叫卖(播放菜场叫卖视频)

  提问:这是什么声音?

  为什么叔叔阿姨要边叫边卖?

  “这是菜场里的叫卖声,叔叔阿姨为了让更多的顾客来买菜,便将自己摊位上有的菜名编成了叫卖小调。”

  二、说说唱唱叫卖

  1、欣赏教师演唱(出示一个与歌词对应的蔬菜摊位图片)

  “今天我们也来玩一个菜场卖菜游戏好吗?”

  “这是我的蔬菜摊,我怎么才能把这些蔬菜名编成一个叫卖小调呢?让我们先来听一听。”(叫卖部分空出不唱)

  提问:歌曲里什么时候开始叫卖?(中间部分)

  没有叫卖的时候他们在干吗?(在整理摊位)

  2、分组讨论表演叫卖

  玩法:幼儿份成4组扮演卖菜者听着音乐在桌上摆放蔬菜摊(图片)并进行叫卖。

  3、分享小组表演

  “哪一组愿意来表演给我们看一看?”

  “和着歌曲节奏的叫卖是最好听的。”

  4、欣赏教师演唱

  “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菜场真热闹,真呀真热闹,蔬菜真新鲜,真呀真新鲜。大番茄、胡萝卜、青菜白菜卷心菜,冬瓜黄瓜马铃薯,品种多又多,营养好又好。”(根据幼儿回答用图片小结)

  三、一起唱唱《菜场》

  “这首歌曲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菜场,我们一起来试着唱一唱吧。”

  (完整尝试演唱后)提问:你感觉这首歌哪里最难唱?

  让我们和着音乐一起练习一下

  (再次完整演唱)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准高音部分,并能自如地接唱。

  能根据歌曲的情绪特点,创编有趣的动作自由的表现歌曲。

  在演唱自己名字的过程中产生自豪感和愉悦感,体验与同伴互动演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与歌曲内容相关的课件、歌曲图谱一张

  幼儿已了解过自己名字的寓意。

  活动过程

  一、情境入场,感知歌曲的旋律。

  1.谈话导入:说说我的名字。

  2.创设情境,感知旋律。

  "今天要来两位外国小客人,让我们听音乐跳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吧!"

  二、结合课件,感知歌曲的特点。

  1.播放课件,引出歌词内容。

  "第一位客人叫什么呢?""还有一位小客人,她叫什么名字?""客人们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2.完整范唱,感知歌曲特点。

  "汤米和卡秋沙要合作演唱,仔细听!唱的最多是什么字?""他们唱歌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用唱歌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名字心情是怎样的?"我们一起试着说说他们好玩的介绍吧!

  三、利用图谱,感知音阶高低。

  1.根据图谱,幼儿朗诵歌词。

  2.观察图谱,练习唱准音高。

  "为什么这些小气球有的高有的低?哪一个气球飞得最高?""怎样演唱?我们来试试。""唱完米字紧接着唱的是什么?"

  3.完整演唱,表现歌曲情绪。

  四、参与游戏,体验演唱快乐。

  1.探索仿编,唱唱自己的名字。

  2.快乐游戏,体验歌唱的乐趣。

  游戏玩法:当大屏幕里的照片滚动起来,幼儿一起倒数:3、2、1,停止滚动,屏幕出现两名幼儿的照片:这是谁?请大家一起唱出他们的名字。

  教师采访被唱到名字的幼儿:大家在唱你们名字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

  3.接唱游戏,感受歌曲和游戏带来的快乐

大班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我们班的孩子在中班时候对数数、配对等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在个别化学习“小鬼当家”中通过买菜游戏,来进行数的组成的操作,为学习加法试题也打下了基础,因此,5以内的加法试题口算是在这些数经验的基础上让孩子来学习,由于数字小,孩子们便于掌握,因此在大班初期非常适合。

  灯笼是我国在喜庆日子里一直要用到的,在生活中孩子们对灯笼的大小、形状、颜色非常熟悉,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根据大小、形状、颜色让他们进行5以内的加法试题口算学习比较适合,所以根据主题就选择了《挂灯笼》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加法算式题,初步理解算式中“+”、“=”和三个数字的实际意义。

  2、了解中国挂灯笼的特有风俗,体验中国特有文化。

  活动准备:PPT、5以内加法算式题卡、操作材料包

  活动过程:

  一、说灯笼:了解挂灯笼是中国特有的风俗

  今天老师带来了灯笼,我们什么时候会挂灯笼?(节日、春节)

  小结:挂灯笼是中国特有风俗,在中国的许多节日里,大家都喜欢挂灯笼,红红火火特别热闹。

  二、挂灯笼:

  根据灯笼列算式题今天我们也来挂灯笼,先来看看老师这里挂的灯笼。

  1、(PPT)请你看看这里的灯笼有什么不一样?

  2、大灯笼有几个?小灯笼有几个?个别幼儿摆放灯笼分家并用数字表示出来。

  3、想把他们合起来,用什么来表示呢?这个符号像什么?

  4、“+”名字叫加号;1和4合起来一共是几呢?

  (5),可以用“=”来表示,像什么?(马路上的黄线等),“=”名字叫等号。

  小结:有数字、有符号排列出来的叫算式题。算式题中,“+”读“加上”,表示“把加号前面和后面合起来”。“=”读“等于”,表示“等号前面的部分等于等号后面的部分”。

  三、看灯笼——根据灯笼找加法算式

  1、这样我们用一道算式题把刚刚老师挂的灯笼的个数表示出来了

  第一次幼儿操作

  1)出示挂灯笼情况,按照算式题卡来挂灯笼。

  提醒:观察灯笼,分辨某一特征的肯定或否定进行操作摆放。

  2)集体交流

  你的.灯笼是按什么特征进行悬挂的?这些数字各代表什么意义。

  第二次幼儿操作:

  1)请你把你桌上的灯笼挂起来,再帮它们找个加法算式题做朋友。

  提醒:按一个特征的肯定或否定进行分家。尝试多次不同特征挂灯笼。寻找可以匹配的算式题,对应的挂在一串串灯笼下面。

  2)集体交流

  介绍所列算式。3+2=5,你可以用什么不同的方法挂灯笼呢?

  2、想一想如果挂的灯笼再多一点,你还能找到适合它的算式题吗?老师会把它放在区角活动中,可以和你的朋友一起来试试。

大班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喜欢动物似乎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特别是在我班孩子的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形态生动、习性各异的动物深深吸引着我班孩子的注意力。动物们不时地出现在他们自编的故事里、有趣的儿歌里、好玩的`游戏里,它们那生动有趣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孩子。一说到动物,孩子们都兴致盎然,欲罢而不能。大家对动物抱有如此浓厚的兴趣,近阶段,我们就顺应孩子们的热点,和可爱的动物们交上了朋友,开展了主题活动“动物大世界”。

  我在开展“动物大世界”的主题活动中,注重幼儿的直接感知和体验,以多种形式,通过不同的途径,帮助幼儿感知并积累了有关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认识到动物与动物,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变化,动物和人类的关系,培养幼儿关心爱护动物的情感,丰富幼儿的知识。

  活动目标:

  1、按照动物的某一特点进行归类,体验探索动物世界的乐趣。

  2、知道关心动物,保护它们生活的环境。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图片下方标有数字)、纸(画有一幢多层的房子,即“动物之家”)、笔。

  活动过程:

  1、说一说:

  来了哪些动物朋友。

  2、找一找:

  帮助有某一共同特点的动物请到一起(记动物的编号),成立一个动物之家,并起一个名字。

  如:再生动物之家

  交流

  3、想一想:

  看录像:它们是谁?

  这些动物怎么会越来越少的呢?

  活动反思:

  学习活动“动物之家”就是在依据幼儿原有认知经验的基础上设计的,本次活动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可选择的环境,让幼儿在自由、自主的情境中主动参与、积极表现、乐于交流。从而满足每一个孩子表现与表达的欲望和需求,实现幼儿原有经验的再现、整合与提升。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滑板滑行练习幼儿手臂的肌张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在游戏中,养成团结,协作和克服困难的意识与能力。

  3、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4、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障碍物、滑板等。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进入游戏场地。

  1.出示滑板。

  师:小朋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

  2.了解滑板的构造。

  师:滑板有哪几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有什么用处?

  (二)玩滑板。

  1.幼儿自由地玩滑板。

  师:玩滑板的时候,我们的脚应该放在哪里,手可以做什么动作,保持身体平衡?滑动的时候安全方面还要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请你们去玩给老师看一看。

  2.激发幼儿合作玩滑板。

  师:玩滑板的本领你们都学会了吗?在学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一个人能解决吗?那有什么好的方法我们可以一起去尝试一下呢?如果你和朋友一起玩,你准备怎么玩?找个朋友玩一玩。

  3.互相交流玩的'方法和经验。

  师:和朋友玩的时候,你的滑板滑动了吗?你们是怎么玩的?请你来做一做,大家一起来学一学。

  4.幼儿尝试不同的方法玩滑板。

  (三)探索滑板的技巧。

  1.师:刚才几种滑动的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2.重新找朋友,巩固滑动的技巧。

  (四)游戏。

  1.设置障碍。

  师:刚才我们是直线滑动的,现在在我们的场地上多了什么?我们在滑动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2.幼儿自由练习,探索转弯的方法。

  3.游戏:绕过障碍顺利回到我们的游乐场地,幼儿自由玩滑板。

  【活动反思】

  这次游戏叫“快乐玩滑板”,听到可以玩滑板,小朋友们都很兴奋,有些会手舞足蹈、乱跑乱跳。到了户外玩游戏小朋友们都很欢悦,这带来的一个负面效果是纪律难以控制,易造成局面失控。小朋友排好队,站好,听我说话,这个过程也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若是没有老师的帮助,估计我花的时间和精力会更多。到后来回教室玩游戏时用了铃铛,纪律马上好多了。下次带着铃铛去户外游戏会有利于游戏的顺利开展。

  这次游戏的缺陷仍是在讲解规则这个环节。我只是站着,手拿滑板和小朋友讲述游戏规则,而自己没有进行现身示范或者是请个别小朋友来示范。解说也不够到位。在讲解“用胸贴在滑板用手向前滑”时,没有讲准确,应该说是用“胸腹部”去贴,而且提示在用手滑的同时将脚翘起来,可以减少摩擦滑的更快,若是当时有请小朋友示范这样的错误时可以弥补的,将游戏玩法说的到位准确。所以游戏示范在游戏活动里起着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的。在游戏解说方面我还需要多加注意,吸取经验教训,总结过失,尽快进步起来。

  不仅如此,我在细节把握方面也有很大不足。对小朋友的指导用语要精确,多用儿童化的语言,注意说话的词语把握,尽力做到一个老师的样子。

  在带游戏活动时,要在脑海里面认为“他们是不会玩这个游戏,我要教他们玩这个新游戏”,而不是想着“他们已经会玩这个游戏”,这样行为表现方面也会有改善,游戏解说也会更加精细,减少一些错漏失误。

  一句话,同志尚需努力,而我一直在路上。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逐步加强游戏的集体性。

  3、幼儿非常乐意参加游戏。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各种废旧材料(饮料瓶、牙膏壳)等,信封(风、云、雨、电、雷)图文卡片。

  胸饰(小狗、小猪、小白兔、小猴、小羊)分别请个别幼儿扮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去过玩具店吗?玩具店里都有什么?你最喜欢什么玩具?有一位老公公他的玩具店里什么都有,小朋友刚才说的.玩具他也有,而且他还有许多稀奇古怪的玩具,你们想知道吗?

  (二)、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参与表演游戏。

  让幼儿找出自己喜欢的玩具,说说假如你想到老公公的玩具店买你想要的 玩具你会怎么说?教师扮演老公公幼儿参与表演。引导幼儿有礼貌的与老公公交谈。

  引出故事《老公公的玩具店》,你看谁来了?小狗蹦蹦跳跳的跑来了。根据故事情节与幼儿(小猴、小猪、小白兔、小羊)进行有表情的表演。

  (三)、组织幼儿进行表演游戏

  教师:“小朋友你们说,她们表演的怎么样?你也想上来表演吗?”

  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其余幼儿扮演气象袋。

  讨论气象袋里的白云会怎样做,大雨会怎样下,雷会发出什么响声。幼儿投入到游戏中去。

  (四)、幼儿进行表演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引导幼儿运用一些常见的礼貌用语进行交谈。反馈幼儿的表演。你认为谁扮演的角色最像?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

  (五)音乐游戏《芭蕉扇》

  随着音乐边唱边跳。

  活动反思:

  本次表演游戏,大部分幼儿都可以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游戏的结果达到预期的效果,完成了预定的活动目标。在游戏开始时,幼儿对故事都有很深的了解,明白了故事中角色的分配,有的小朋友在复述故事时,能较完整进行。

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运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训练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2、锻练幼儿切的技能。

  活动准备:切菜板、刀、盘子、火腿、面包。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准备:带领幼儿去洗手间将手洗干净,知道制作食品时首先要注意卫生。

  “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的.火腿、面包,让我们亲手把它们做成三明治和大家共同分享好吗?”

  二、演示制作方法

  “大家要仔细看是怎样做的。”

  1、将放置材料的托盘自己端到切菜板上,放置在左上角。

  2、先将火腿拿出来放稳,用刀将火腿切成片状。

  ※注意:一只手捏火腿,另一只手拿刀,竖起刀子前后推拉,将肉切下不要太厚,全部切好。

  3、拿一片面包放在切菜板上,再拿一片火腿,上边在放一片面包,就做好了。

  4、将刀放入托盘,并将所有工具收好,放入洗手间,并将做好的三明治分发在布置好的餐桌上。

  5、请幼儿搬椅子坐在餐桌旁,冷餐宴开始。

  三、共同分享劳动成果,感受共同分享的快乐。

  教师宣布冷餐宴正式开始,总结活动过程,对每一位幼儿的工作提出鼓励,让幼儿有成功感,并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激发幼儿对日常实践工作的兴趣,愿意参加此类工作。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12-30

大班教案[经典]08-12

(经典)大班教案08-22

(经典)大班教案08-29

大班教案(精选)08-29

大班教案(经典)08-10

大班教案(精选)08-10

[精选]大班教案08-18

【经典】大班教案08-20

[经典]大班教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