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计划

时间:2023-09-16 13:28:28 计划 我要投稿

复习计划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复习计划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 篇1

  好的复习计划是备考时所必须的,但它不是万能的。很多考生在考研暑期复习之前,要么漠视考研计划的重要性,要么制定了学习计划却不贯彻实施,最后都或多或少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复习成绩。综观考生这些复习特点,我们对此问题进行一下探讨。

  一、考研落榜有原因

  在每年考研落榜的考生里,就有很多考生的复习计划制订得非常详细、周到。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复习计划贯彻不彻底、执行不坚决、应用不灵活,根据我们对学员的跟踪调查,其主要原因就是考生要么缺乏恒心,要么怕吃苦(“苦”主要是复习枯燥、费脑子、休闲娱乐的时间减少等);或者是过于放松而紧张不起来,或者是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如考研、工作、出国留学等)迟迟拿不定主意。

  二、考研暑期复习计划重在贯彻实施

  对于这些失败的教训未来的考生,尤其是现在正上大三、对考研还缺乏“感觉”的在校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吸取!考生们要记住:无论考研与否都要早下决心,如果不打算考研那就不要再眷恋考研的.好,赶快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到更紧迫的目标上去,否则就会顾此失彼、鸡飞蛋打;然而,如果决心考研,考生也要尽快谨慎、稳妥地制定一个好的复习计划,然后抛弃杂念、痛下决心、肯于吃苦,坚决而灵活地贯彻、实施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 篇2

  一、复习指导思想:

  系统整理,查漏补缺,巩固提高。

  学习:重温语文课程目标和教材编写说明,对本册教材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再次做到心中明确。

  思考:思考知识重点难点,思考轻松愉悦复习的办法和策略。

  整理:整理知识重点难点,整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错的知识点。

  分析:根据其中监测和上学期期末监测的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分析,列出培优辅差的计划,寻找学生发展提高的空间,发挥他们的潜能。

  归纳:在学习,思考、整理、分析的基础上,综合知识点、学生现状等,进行归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课教案,扎扎实实,高效开展复习工作。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在思维上显得更加活跃,有自己的思考,但是他们的思考往往不够全面;同时也有部分学生懂得偷懒了,日常作业出现拖欠现象。对基础知识,学生的主要问题,还是灵活运用的问题,因此在复习阶段,要注重对已有的知识怎么样进行灵活多样的运用训练。阅读,从监测和作业情况来看,主要的问题是阅读的习惯和方法的问题,学生刚接触阅读,是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有畏惧心理,既不愿意深一层阅读,好多学生认为不会就不做,不愿意在做深入思考,所谓的阅读习惯不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理解的能力是比较薄弱的。复习阶段,要通过练习,进行一定的积累,提高学生理解的能力。

  由于刚正式进行阅读和习作的训练,大部分学生错误较多,学生缺少成就感,甚至是畏惧情绪,一提笔就觉得难。有几个后进生前面抓得不够,与自学性强自学能力好的学生相比,有不少差距,令老师担心。

  三、复习内容及目标:

  目标:夯实基础,巩固强化、查漏补缺、辅优补差,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内容:

  【积累】

  1.正确认读、听写本册中300个生字。

  2、语文园地中的读读背背、读读记记、我的发现。

  3、课文中的四个字的词语。

  4、课文中优美段落、重点段落的诵读。

  5、古诗默写

  【阅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优美语段或课文;能复述课文。

  2.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参见课堂本和试卷中根据意思写词语的题型)。

  3、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以第五、六、七单元为例,以过渡句和中心句为重点)。

  【习作】

  1.学会把读习作要求,根据要求,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做到文通句顺;程度较好的能在语言上有所提高。

  2.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文园地二及相关题目)。

  3.能用课文中出现的'构段方式来写作。

  (如:围绕中心句写一段通顺的话;人物之间的对话。)

  4.复习教材中的作文,以课文优美段落和学生佳作为例,进行指导(写事:课余生活、熟悉人的一件事;写景物:秋天的图画、观察日记、去过的地方;传统文化、编写童话)。

  四、复习重点、难点。

  重点:

  基础部分:生字词、古诗、读读背背、读读记记、课文重点段落的理解和分析。

  阅读部分:培养较好的阅读习惯(做一个阅读题,文章要多读几遍,难理解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来读;圈划出重要的词、句);认真读题。

  难点:

  阅读(运用自己的阅读积累,难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下理解。)

  作文(根据要求,审清题意,抓住重点,先想再写)。

  五、具体措施

  1、全面复习课文,根据学生能力,以读、背诵的形式在班级里开展课文诵读大赛,学生在家长处或者同学处完成,作出不同的记号,让学生快乐地再次熟悉课文。

  2、和学生一起进行知识归类,以语文园地中出现的类型和课堂本中出现的类型为要求,有时候采取“考考同学”的方法,将一类题目找出来,请其他同学来填答案。这样,可以将复习方式拓展到课外。

  3、注重基础,坚持每天听写和优美段落的诵读展示。

  4、结合试题进行精讲,可以选择部分题目全班一起做,有能力的学生做提高题。

  5、加强做题方法的指导,培养较好的读题,思考的习惯。

  6、加强补差工作,争取家长配合,解除学生畏惧心理,提高上进心和积极性,耐心辅导。

复习计划 篇3

  一、复习时间20xx/x/x——20xx/x/x

  二、复习目标

  1、通过有效的复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

  2、能听、说、读、写短语和单词,以及20组句子和单句掌握四会单词,三会单词。

  3、加强文化意识的渗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礼仪修养水平。

  三、复习内容

  1、课文

  (1)学生能够正确拼写课后单词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认读课文

  (3)ReadandWrite中的重点句学生能够达到四会(即听、说、读、写)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此部分相应练习。

  2、学生能够认读所学字母组合及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

  3、指导学生阅读短文

  4根据题型进行专项复习

  四、班级情况分析

  五年级四个班,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平时上课积极开动脑筋、作业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能按时完成背诵、默写任务,能跟着老师的节奏进行复习。但还有一部分同学,比较懒散,作业不做,不花时间背诵,朗读,单词默不出,句子不会写。对于他们只能是从最基本的单词,句子着手。

  五、复习策略

  1、对学生学习现状进行认真分析,真心感受学生的学习心理,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鼓励和欣赏中获得新的成长。

  2、对教材进行科学梳理,并根据学生学习现状,精心设计复习课,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老师地指导和帮助下学会归纳、整理所学过的知识,提高综合运

  用的能力和英语思维的能力,而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

  3、精心设计复习练习,加强听力与阅读的指导和训练。

  4、结合节日,加强文化意识的渗透,使复习课充满文化气息,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礼仪修养水平。

  六、课时安排

  14个课时,进行单元串讲和专项练习与讲评。

  七、复习具体措施

  1、单词,词组的复习

  A按词性归类复习单词

  B按所含元音及字母组合归类复习单词。

  C按词汇表复习单词。要求学生前一天晚上在家长的协助下进行单词听写(每次听写一个单元,共6单元)并纠错,目的.是查漏补缺,争取能够把教材后面所附词汇表上的单词全部达到听、说、认读、写四会要求(部分孩子可适当放宽要求,只要能记住课标上所要求的四会单词即可)。

  2、句子的复习句子是英语学习的重点,通过各种方法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句子。

  (1)指导学生在语境中复习句子,让学生分清日常交际用语的运用场合。

  (2)根据句子类型指导学生在比较中复习句子。

  (3)指导学生在表演中运用句子,使复习课同样生动有趣。

  八、复习时注意事项:

  1、注意因材施教,采用分层教育,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提高和收获。对基础差的同学,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上,对于一些尖子生,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知识的运用上。

  2、注意做好学生的心理调试工作,对于自感压力大的同学要耐心疏导,从思想上为他们减负,使他们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对还没进入复习状态的人要给予一定压力,使他们能较好地投入到复习中来。

复习计划 篇4

  制定完整的新GRE数学复习计划,了解新GRE数学如何复习时在复习GRE数学之前不需要做的事情。如何制定GRE数学复习计划呢?下面就为大家推荐一个GRE数学复习计划,来解决GRE数学中碰到的难题。

  要说到GRE数学,说难不难,说简单也并不简单。虽然很多时候,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新GRE数学基础知识,但是在做题的时候,但是复习到什么程度却没有计划。

  先是看了把相关书籍里介绍数学考试中用到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特别是术语的中英翻译部分弄清楚。其实中国考生在做数学时的很大障碍就是题目看不懂,术语不明白。比如,有一道题目提到了reciprocal(倒数),看不懂题就就是最大的问题。

  有了基本概念和了解了一些难题以后,就可以开始做题目了。数学题目不用做很多,看个人情况,有的'基础好的做一、二套题目后就找到感觉了,有的人稍微慢一点。笔者是在模考前大概做了5,6套数学题,然后从开始模考后,每套题目的数学都做了一下。

【复习计划】相关文章:

复习计划09-10

(经典)复习计划07-26

(精选)复习计划08-06

复习计划[经典]08-11

复习计划(经典)08-08

复习计划(经典)08-09

复习计划08-26

复习计划08-26

复习计划08-26

复习计划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