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09-20 10:26:10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教案(集合10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语言教案(集合10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画,能够准确地为图中人物定位。

  2.在听赏的过程中,找出“小熊的粥不见了”的原因,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地表达出来。

  3.初步感受全家人对小熊的关爱,认识到“厌食”是不好的生活习惯。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背景音乐班得瑞《童年》,绘本《谁吃的我的粥?》电子书或者PPT,人手一本绘本。

  活动过程

  一、介绍主人公,设置疑问

  师:欢迎小朋友来到图画书阅读屋,今天我们故事屋的小主人公会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使用暗语打开阅读屋的大门——

  师幼共同:阅读树,阅读树,快开花!

  师:开朵什么花?

  幼:开朵智慧花!

  师:今天是谁给我们带来智慧花呢?有请今天的“智慧花小使者”小熊。小熊不仅送来了智慧花,他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难题,我们需要帮他解开这个难题,他才能将这朵智慧花送给我们。到底是什么难题呢?

  二、扉页导入,引出主题“谁吃了我的粥”

  师:你们看小熊手里拿的是什么呢?其实这是一个碗,而碗是用来装吃的,可小熊的碗都快扣到头上啦,也没有见到吃的东西掉出来。猜猜看,小熊的难题是什么?

  三、出示人物图画,介绍故事人物背景

  师:想要解决难题可不容易,我先替小熊考察一下你们,请擦亮你们的大眼睛看一看,图画上的人物是小熊的什么人?

  说明:幼儿通过观察画面中人物的特点,来判断各人物与主人公之间的关系(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表哥),这为幼儿观察、理解、判断、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四、片断赏析,了解故事大致情节

  师:恭喜小朋友顺利通过考验,你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接下来我们不仅要看,还要听,这次小耳朵也要发挥作用啦,能不能从这段话里找出小熊的粥为什么不见了?

  教师朗读绘本第2~3页、6~7页、10~11页。读完后请幼儿说出自己的理解。

  师:刚才大家根据自己听到的和看到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把大家的看法统一了一下,小熊不爱吃粥,家人就把小熊的粥放在屋外的树桩上,结果“魔鬼熊”来了,把小熊的粥吃掉了。现在看来答案似乎找到了,可老师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对劲。不管它啦,我请小朋友们来表演“小熊不爱吃粥”的故事吧。谁来演小熊的朋友们?谁来演小熊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还有表哥表弟?

  说明:阅读不仅要读出来,还可以触摸、聆听。教师尝试使用多样的阅读方法,让幼儿在听(声)赏(图)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图文结合起来理解故事,这既可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又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图画内容。情境表演不仅能使幼儿对图画书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是幼儿获得快乐和经验的最佳途径,同时也是使幼儿爱上阅读的有效方式。

  五、完整阅读(师幼共读),理解整个故事

  师:谢谢小朋友的精彩表演,我要采访一下演小熊的'小朋友,你认为小熊不爱吃粥的习惯好吗?我们该如何帮助他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呢?

  师:我们要感谢一下演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的小朋友,他们辛苦啦,为了让小熊爱上吃粥,他们想尽了办法。还有一个人物一直没有出现,猜猜看是谁?那就是“魔鬼熊”,原来老师觉得不对劲的问题在这里呀,到底有没有“魔鬼熊”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阅读屋去图画书中寻找答案吧!

  播放背景音乐,师幼共读图书。

  六、交流感受,发现故事主题

  师:总算舒了口气,原来“魔鬼熊”是小熊的朋友们。我们要感谢“魔鬼熊”,是他们让小熊改掉了不爱吃饭的坏习惯;我们也要感谢小熊的全家,全家人为了解决小熊不爱吃粥的坏习惯,想尽了办法,把全家的人对小熊的关爱都装在了这碗粥里。现在让我们一起给这碗粥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吧(爱心粥)。

  活动反思

  1.活动目标

  一开始,我们把本次活动的目标设定为:幼儿自主阅读,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充分体验小熊一家的幸福和谐,理解家长对孩子深沉的爱。后来,通过讨论,我们认为,《谁吃了我的粥?》这本书的内容和教育价值对于3岁左右的幼儿来说有些复杂和深奥,情感目标定得较大,在幼儿没有深入理解故事内容的时候,这些情感得共鸣是无法传递到的。于是我们及时进行了调整。调整后阅读活动的教育目标是:幼儿自主探索故事过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认识到“厌食”是不好的生活习惯,初步理解全家人对小熊的爱。

  根据目标,我把此次阅读活动调整为三个阶段完成,也就是三个课时。把“充分体验小熊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的同时,理解家长对幼儿深沉的爱”放在最后一个课时,将小熊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幼儿自身的情感当中,帮助他们理解家长对自己深沉的爱,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向父母表达感恩之情。

  2.活动开场白

  在以往的绘本阅读活动中,老师习惯于这样开场:“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这样的开场往往导致教师和幼儿不能把阅读活动和故事讲述、看图说话区分开来。阅读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并不是单纯地让幼儿掌握一个故事,学会看图讲述。

  我园关于绘本阅读的理念是“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每天坚持,让活动持续地开展下去。这一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首先,每天要有固定的阅读时间,还要保证在固定的阅读时间里让幼儿有新鲜的阅读体验,所以每次活动的开场显得尤为重要,既要抓住孩子的心,还要把这种阅读理念渗入幼儿的心里。基于以上的阅读要求,我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为阅读活动起了一个固定的名称——“阅读故事屋”,并且根据幼儿对咒语的特别偏好,设置了一个阅读咒语“故事屋,故事屋,开门吧”。经过几次实践,我们改良成一个固定的“图画书阅读屋”开始仪式,就是活动开始时师幼共同的开场白。

  我们发现,幼儿非常期待每次绘本阅读之前的这个开场,也因此而对阅读活动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同时,开场的这一环节不仅能帮助幼儿做好阅读前的心理准备,还建立了良好的秩序感,让幼儿带着一颗愉悦心开始阅读。

  3.重点环节设计

  本次阅读活动的第四个环节,即“片断赏析”环节是调整过的,一开始的安排是,播放重点页面PPT,让幼儿通过自己对图画的理解,找出线索,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小班幼儿虽然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和理解能力,能够大致读懂故事,但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不能支持他们对自身理解的顺利表述,因此这个环节师幼之间产生不了有效的互动,进而导致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参与积极性低。于是,我们重新做了调整,一边播放画面,一边教师朗读。图文结合的阅读方式,使幼儿对图画和内容的理解更加清晰,增进了幼儿的阅读自信心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这样一来,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能够在归纳故事大意的时候说出“因为小熊不爱吃粥,所以家人才把粥放到了树桩上让魔鬼熊吃”这样的话。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塑料瓶被回收后的处理方式。

  2、按顺序阅读并积极发表看法。

  活动准备:

  课件资源:《图片塑料瓶到哪里去了?》5张,图片《其他瓶罐变成什么?》1张,塑料瓶照片。

  活动过程:

  观看各种饮料瓶照片,引导幼儿讨论。

  ——你们喝过饮料吗?知道这些都是什么瓶子吗?

  ——这些瓶子属于什么垃圾呢?要扔到什么颜色的垃圾桶里?

  ——如果瓶子没扔掉,还可以用来做什么?

  鼓励幼儿思考,被回收的塑料瓶可以用来做什么。

  ——蓝色垃圾桶表示垃圾可以回收利用,那塑料瓶能用来做什么呢?

  ——发挥你的想象力,你觉得这些塑料瓶还可以做成什么呢?

  ?帮助幼儿理解图片,让他们了解塑料瓶被回收处理的常规方式。

  1、请幼儿自主观察图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塑料瓶回收后去哪里了呢?你一定也很想知道,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鼓励幼儿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答案,再带领幼儿一起阅读。

  ——你们觉得塑料瓶被回收后经历了哪些步骤变成新的东西?

  ——5个塑料瓶可以做成什么?12个塑料瓶呢?78个呢?

  幼儿分组阅读图片《其他瓶罐变成什么?》,集体讨论其他瓶子回收后是怎么被处理的。

  ——玻璃瓶被回收后怎么处理的?

  ——铁罐被回收后怎么处理的?

  附【故事】

  塑料瓶哪里去了?

  你知道,用完的塑料瓶到哪里去了吗?一起来发现吧!

  喝完的塑料瓶还可以回收,但是可以做成什么呢?

  也许可以做成新的瓶子?也许可以做成一件衣服?

  我们一起去看看塑料瓶到哪里去了吧!

  1、工人叔叔会把回收的塑料瓶按照瓶子的颜色整理分类。

  2、再把塑料瓶的盖、瓶圈和标签拆掉。

  3、接着,塑料瓶被机器压扁,变成一块一块的塑料瓶砖。

  4、机器又把塑料瓶砖切成好多塑料胶碎片,再把这些碎片清洗干净并烘干。

  5、塑料胶片加热融化以后,变成一颗颗的'小塑胶粒。

  6、小塑胶粒经过机器处理后,可以变成各种再生的塑料制品。

  塑料瓶不只可以做成衣服,还可以做成各种生活用品。

  5个塑料瓶可以做成一个塑料袋;12个塑料瓶可以做成一件短袖衣服;78个塑料瓶可以做成一条毯子。

  生活中还有哪些瓶瓶罐罐可以被回收利用呢?其他瓶瓶罐罐经过加工后又可以变成什么呢?

  玻璃瓶:

  1、先去掉废弃的玻璃瓶盖,再冲洗晾干,然后按照不同的颜色分别回收。

  2、有些装米酒、啤酒的瓶子,经过高温消毒就可以再重新包装使用。

  3、有些牛奶瓶会打碎,再熔制成新的瓶子。

  铁罐:

  1、我们吃的罐头、饮料的瓶子有的是用铁做的。

  2、回收后,需要对它们分类、压扁、再熔制。

  3、有的铁会再熔制成钢筋,用来盖房子、造车子。

  赶快去拿东西回收咯!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用感官辨别出不同味道的食物,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2、尝试用“ABB”结构的词语来描述味道的特征,如:香喷喷、甜滋滋、酸溜溜、辣乎乎、咸津津等。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过程与方法

  用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对食物味道的描述,引导幼儿初步接触“ABB”结构的词语。接着让幼儿体验食物和调料的味道再引导幼儿学习描述它。在幼儿有了这些体验后让幼儿用儿歌的方式来整理学到的“ABB”结构的词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感受不同食物的味道并尝试描述。

  活动重点

  能用感官辨别出不同味道的食物,并尝试用“ABB”结构的词语来描述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饼干、辣椒、盐、白糖、柠檬、西瓜、橘子等食物。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可多好吃的,小朋友们想不想尝一尝?但是老师在让小朋友们尝这些食物之前想了解一下小朋友都喜欢什么样的味道好吗?

  二、老师引导幼儿说说食物的味道,启发幼儿用“ABB”的结构词语来描述。

  师:食物的味道可以怎么说?比如有小朋友说他可喜欢吃糖了,那糖的味道可以怎么说?(引导幼儿学习:甜滋滋、香喷喷等词语。)

  三、组织幼儿品尝食物,并让幼儿交流品尝的结果。

  1、师:现在小朋友们可以品尝老师为大家准备的食物了,但是尝过之后要想一想这个味道该怎么说呢?

  2、老师让幼儿在组内先交流。老师巡视并观察,同时跟幼儿交流食物的味道,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感觉。

  四、集体交流品尝结果。

  1、师:请小朋友回忆一下刚刚自己都尝到了那些食品?你还记得它的味道吗?

  2、老师依次出示食物,引导幼儿用“ABB”的结构词语来进行描述。

  五、引导幼儿编儿歌记忆“ABB”结构的词语。

  1、今天我们尝到了好吃的食物和调料,我们还学会了好多新的描述味道的词语对吗?我们来讲它们编成儿歌,好不好?

  2、引导幼儿编儿歌。

  香喷喷的饼干,甜滋滋的西瓜;

  酸溜溜的柠檬,甜滋滋的橘子。

  辣乎乎的辣椒,咸津津的盐巴,

  麻乎乎的.花椒,甜滋滋的白糖。

  ……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回家和妈妈一起看看家里或者厨房还有什么食物或者调料,在妈妈的允许下尝尝它的味道再和妈妈讨论一下它的味道好吗?

  活动反思:

  1. 活动整体效果很好,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通过品尝都能讲出食品的味道并丰富了幼儿的词汇。

  如:酸酸的、甜甜的、苦苦的、辣辣的、咸咸的。

  2. 食品都是孩子们熟悉的,并且孩子们亲自感受参与性强,课堂讨论气氛热烈,幼儿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扩展回答问题,

  3. 在选择食物的过程中,多数幼儿能选择更多的食品,可见幼儿的挑食只存在于个别,孩子们在老师的教育下,孩子能选择更多的食品,值得欣慰。

  4. 延伸活动设计合理,能更进一步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大班语言活动多变的故事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学习按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顺序,较完整地自编故事,扩散幼儿思维和想象,发展口语表达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多变的故事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学习按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顺序,较完整地自编故事。

  2、扩散幼儿思维和想象,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图片、磁性黑板、盒子六面绘有各种图若干(装在小篮里)

  活动过程:

  (一)、激发想象,让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的想法。

  1、出示“小老鼠”图,问: 它们是些什么样的小老鼠?

  2、它们看见半个西瓜皮(出示西瓜皮图),会把它当成什么玩(用)?

  出示有关幼儿想象出来的用法和玩法的图片。

  3、引导讲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情境。

  那么,这个故事可能发生在时候?什么地方呢? 出示有关表示时间、地点的图片。

  (二)、教师示范性地按一种思路进行讲述,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比较连贯、完整地讲述。

  1、教师示范讲述“西瓜船”故事。 利用太阳、河边、小老鼠和西瓜皮、坐船四幅图讲述。

  2、引导幼儿学习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讲故事。。

  3、通过提问,进一步了解讲故事的先后顺序。

  4、介绍学具的使用方法。任意选取一个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图,每个盒子各选一面朝上,按次序摆好编故事。四人一组,共五组,指导幼儿在空处摆好编讲。

  (三)、幼儿分组编讲故事。

  指导幼儿编讲故事,鼓励编的不同,有创新,可编多个,了解幼儿所编情况。

  (四)幼儿完整讲述故事。

  1、请幼儿讲述。 讲述之前,让幼儿先取题目,说说讲述意图,利用黑板上的图片助幼儿理顺思路。

  2、让幼儿自和讲述,和前者有所不同。

  3、肯定幼儿和积极思维和想象,激发下次讲述的愿望。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地交流关于姓名的由来,了解自己名字的独特性和含义。

  2、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激发幼儿认识百家姓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事先请幼儿向家长了解自己的名字写法、含义和取名字的小故事。

  2、 写有幼儿名字的小纸片(把幼儿的姓与名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写,让幼儿能分清)分成四行贴在大黑板上。

  活动过程:

  一、寻找名字的秘密

  1、 请你们猜猜这些写满字的小纸片上写的是什么字?(幼儿的'名字卡片排成四排,做好标记)

  2、 你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在哪里吗?(幼儿用“我的名字在第几行、第几个,我叫***”的句子响亮、神气的来表达)

  3、 这些名字都一样吗?

  4、总结:原来,我们每个人的名字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名字都是有两个字或者是三个字组成的,只有一小部分的名字是由4个字组成的。有的名中有个别字是一样的,有的字是边旁上一样的。

  二、寻找姓的秘密

  1、 名字中的第一个字是什么?

  2、 你们的姓是怎么来的?

  3、能不能把名字前面的一个字改掉呢,为什么?

  4、小结:有的孩子是跟爸爸姓,有的孩子跟妈妈姓。

  5、你知道有哪些姓吗?(幼儿举例,教师写出黑板上没有的姓氏,当幼儿说出黑板上的姓时,教师把这张卡片拿出来,让幼儿了解)以擂台赛的

  方式进行讲述,以激起幼儿的兴趣

  6、教师总结:我们中国的地方可大啦!一共有10几亿的人口,所以有好多的姓,那么多的姓我们就叫他百家姓。(出示自制《百家姓》的书)

  三、说说我的名字

  1、你们的姓是跟爸爸妈妈的,不是随便起的,那你们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小秘密吗?

  2、小结:原来我们的爸爸妈妈不是随随便便给我们取名的,都是有一定意义的,表达了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和对我们美好的祝愿。

  四、延伸

  1、你喜欢自己的名字吗?

  2、你除了这个名字,还有别的名字吗?别人会怎么叫你?

  3、你愿意为朋友取一个即特别又好听的名字吗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活动,体会故事角色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变化的过程。

  2、能仔细观察发现故事中重复对话,并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对画面的想法。

  3、理解图书的内容,懂得要爱护自己的牙齿,初步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意识。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图书的内容,懂得要爱护自己的牙齿。

  难点:能仔细观察发现故事中重复对话,并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对画面的想法。

  三、活动准备:

  故事大书《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2,引出故事:

  孩子们,今天老师就带了一本书,这是书的封面,请你看看封面上有些什么?

  这本书的书名就叫《鳄鱼怕怕牙医怕怕》。那鳄鱼怕什么,牙医怕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通过PPT图片,学习用不同的语调进行人物对话:

  1、补牙前PPT3——PPT7:

  鳄鱼的牙齿疼了好多天,它决定去看牙医,可是它心理却想,猜猜鳄鱼想什么?鳄鱼为什么不想看到牙医?为什么又非看不可?

  牙医看到鳄鱼来了,他会怎么想?(鼓励幼儿大胆猜测)为什么牙医非看不可?

  于是牙医打开门一看,这时候他怎么了呀?你是从哪里看出牙医害怕的?

  鳄鱼看到了牙医,怎么了呀?

  (引导幼儿发现原来鳄鱼和牙医说的话是一样的。)

  鳄鱼坐到椅子上,可心里却想“我好害怕。”牙医也慢慢地走过来,它会想什么呢?用虚弱,发抖的样子学一下牙医害怕的样子(同时再次引导幼儿发现原来鳄鱼和牙医说的话是一样的。从而使幼儿发现鄂鱼和牙医的心理话都是一样的)

  2、补牙时PPT8——PPT12:

  他们准备干什么了?这时鄂鱼心里会怎么想?牙医会怎么想?

  补牙开始了,在补牙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呢,我们继续往下看。(出示四张图片ppt9-12)

  3、补牙后PPT13——PPT15:

  鳄鱼的牙齿终于补好了,他会对牙医说什么呢?牙医呢?

  鳄鱼明年真的想再见到牙医么?牙医明年想见到鄂鱼吗?

  为了让鳄鱼的牙齿不再疼,牙医会对鄂鱼说什么?鄂鱼会怎么回答呢?

  (四)完整欣赏故事,同时运用相应的语调和肢体语言表达出来引导幼儿再一次欣赏故事,同时运用相应的语调和肢体语言表达出来。

  (五)懂得爱牙,天天刷牙:

  现在,连鳄鱼都懂得要爱护牙齿呢,我们就更加要爱护,怎么爱护呢?(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吃太多糖、睡觉前不吃东西)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儿歌、故事,比高矮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发现自己已长高、长大。

  2、愿意与同伴中交流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

  3、感受到成长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时侯的照片整理成套。

  2、收集幼儿去年穿过的鞋、袜等、小孩、公鸡、青蛙的对照图片。

  活动过程:

  一、看图说话导入活动。

  教师:"小孩、公鸡、青蛙小时侯是怎样的,比较一下他们小时侯和现在有什么不同,两三人结伴。"

  教师:"一人一句轮换着想想说说:我们小时侯和现在不同的.地方。"

  二、收集去年穿过的鞋袜、戴过的手套和帽子,试着穿戴一下,谈论各自的感想。

  三、故事:《我长高了》。

  讨论:"小猴到底长高了没有,小猴子该在哪里测量?"

  四、和同伴比高矮。

  1、两人比高矮--身体站直背对背。

  2、三人、四人比高矮--两个两个轮换着,身体站直背对背。

  3、一组小朋友排排队比高矮--议论:我们一组谁最高?谁最矮?

  五、歌曲笑呀笑学唱歌曲《笑呀笑》,按歌曲中的角色,随着音乐节奏做动作模仿。

  1、结合自己扮演的角色运用:"长大了,我就可以……"

  2、说一句话,可加上舞蹈动作边说边表演。

  3、提问:小朋友,说说为什么长大好哇?同伴交流讨论,请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

  4、发散思维。

  请幼儿拿出自己幼小时的照片,幼儿看看、想想并回答提问:"什么事情是小时候还不能做,要长大才会做的"?

  5、观察、思考作答。

  六、练习说话。

  引导幼儿用:"长大了,我就可以……"说一句话,逐一发表自己对"长大"的想法

  七、拓展延伸。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自己是小动物而不是小朋友,也会期待长大吗?"练习说"长大了,我就可以……"的句型(对能够大胆说话的幼儿奖励小红花)。

  我们会长高:想一想,你们长大以后想干什么?户外活动:找朋友,要求幼儿回家去做一件事情,向爸爸妈妈证明"我长大了"。

大班语言教案 篇8

  活动要求:

  1、知道秋天候鸟的活动

  2、欣赏故事,感受鸟与树的友情,懂得朋友之间要互守承诺.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一套.场景设置有;树桩,工厂大门等,鸟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教师扮鸟妈妈,幼儿扮小鸟.师:"秋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凉了,我们该怎么办呢?幼:"......”引导幼儿说出我们是候鸟要飞到南方去过冬.师:那我们去向朋友们告别吧. 幼儿和老师在活动场地飞一圈,坐下来.

  二、欣赏故事:鸟与树

  幼儿听第一遍故事,教师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些谁?谁和谁是好朋友?他们是什么样的好朋友?

  请幼儿再听一遍故事,同时出示相关图画。提问:小鸟飞走前对大树说什么?它做到了吗? 它是怎么做到的?

  请幼儿欣赏第三遍故事,结合图片,教师边讲边提问,让幼儿熟悉故事内容。

  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觉,你是怎么想的?

  三、表演故事, 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幼儿扮小鸟,在准备好的场景中动情的表演。可以分成几组来表演。

  四、结束部分,让我们一起飞到南方去吧。

大班语言教案 篇9

  活动名称:

  树婆婆和鸟娃娃

  活动目标:

  1、了解大自然中大树与小鸟之间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2、认识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界也存在相互协调的关系。

  3、体会互相关心、体谅的真诚感情。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一棵大树、鸟、鸟窝等;

  活动过程:

  1、指着一棵大树问:“这棵大树看上去是怎样?”幼儿说出后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

  2、欣赏故事《树婆婆和鸟娃娃》第二段至结束

  边欣赏故事,边演示教具后问:

  (1)鸟妈妈请求树婆婆帮什么忙?树婆婆答应了吗?

  (2)树婆婆是怎样照顾鸟妈妈的娃娃的?

  (3)细心的鸟妈妈发现了什么?它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4)它这样做好吗?为什么?幼儿互相争论

  (5)那你们快帮鸟妈妈想一个既不让树婆婆辛苦又能让树婆婆高兴的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幼儿分组讨论

  (6)幼儿编出故事结尾。

  活动延伸:在区角活动中运用多种形式再现故事内容。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大班语言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初步了解豆芽破土而出的过程

  技能目标:

  引导幼儿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完整背诵诗歌

  情感目标:

  通过体会小豆芽钻出泥土时激动兴奋的情感,引发幼儿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活动准备:

  1、课前组织幼儿种植种子,观察其发芽过程

  2、种子从播种到发芽长大的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1、幼儿讨论自己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

  2、出示图片让幼儿进一步观察种子是如何钻出泥土不断长大的过程。

  3、学习诗歌“钻泥巴”。

  4、引导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出种子发芽的经过。

  5、谈话:怎样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

  教学反思:

  在整个说课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准备我觉得自己还是挺认真的,我没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设计这节课,我以为这会是好的,没想到这却成了偏题,说实话有一点儿伤心,不过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觉得应该是我在设计的课中并不能体现我的想法,所以老师们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会觉得我设计的课偏题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经验教训:在还没有把课说好的情况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讲究新颖,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本意可能还会很乱。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的教案06-27

大班语言教案(精选)08-08

大班语言教案【精选】08-09

(经典)大班语言教案08-14

【经典】大班语言教案08-14

(经典)大班语言教案08-10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08-12

大班语言教案(精选)08-12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08-16

[经典]大班语言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