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10-01 11:35:20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精华4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教案(精华4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领悟经常迟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体验归咎于别人与改正自我两种态度及行为的不同结果。

  2、能结合生活经验积极参与讨论,懂得要想不迟到,只有改变自己。

  活动准备:

  男孩玩偶一个、图片、准时卡

  活动过程:

  一、你会迟到吗?

  1、"你知道什么是迟到吗?"

  2、"你们上幼儿园会迟到吗?为什么会迟到呢?"

  小结:有的小朋友有时会迟到,有的小朋友经常会迟到,有的是因为感冒了去看医生所以迟到了,有的是因为吃早点慢迟到了,还有的是因为各种各样其它的原因迟到了。有一个小朋友啊,他也经常会迟到,我们听听他的理由。

  二、不是我的错。

  1、教师一边演示玩偶,一边讲述:他的名字叫嘟嘟,他上学经常会迟到。老师问他,他就说:不是我的错。是不是嘟嘟的错呢?我们来听一听。

  2、教师讲述故事从开头至"嘟嘟涨红了脸,不知该怎么说"。

  (1)故事刚开头,老师为什么问"嘟嘟,你怎么又迟到了"?(因为嘟嘟经常迟到)

  (2)嘟嘟是怎么回答老师的?(不是我的错,是妈妈骑车太慢)

  (3)第二天,第三天,嘟嘟仍然迟到,他又是怎么说的?他说是谁的错?(他都说不是自己的错,要么是妈妈不好,要么是爸爸的错,要么是闹钟的错)

  (4)听了嘟嘟的话,同学们为啥都笑起来?嘟嘟为啥涨红了脸?(嘟嘟讲的'不对,同学们才笑。嘟嘟难为情了,所以涨红了脸)

  三、究竟是谁的错?

  1、讨论:嘟嘟经常迟到,究竟是谁的错呢?

  小结:上学经常迟到,是因为嘟嘟起得晚、动作慢,不是爸爸妈妈不好、闹钟不好。

  2、你想对嘟嘟说些什么?

  老师对嘟嘟说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老师弯下腰来,对嘟嘟说:"自己早点起来,动作快一点,这样就不会迟到了。"

  3、嘟嘟听了老师的话他会怎么做呢?(早早就起来,很快就准备好)

  他这样做了以后,还会再迟到吗?

  四、怎样才能不迟到。

  1、嘟嘟迟到的时候是低下头走进教室的,嘟嘟不迟到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呢?(高高兴兴坐在位置上,抬起头,挺这胸,看这老师)

  2、我们怎样才能不迟到,高高兴兴地开始意义天的学习呢?(请幼儿与小伙伴一起讨论一下)

  (1)教师出示准时卡"这是什么?""表示了什么意思?"

  (2)怎样才能得到这张准时卡呢?(将准时卡奖励给说的好的幼儿)

  请幼儿说说具体的做法(起得早、动作快……)以及正确的态度(不要都说成别人的错,应该从自身找原因)。

  4、引导幼儿一起学说嘟嘟的那句话:不迟到,真好。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轻松、欢快的旋律,学习用各种不同动作表现B段歌词,并尝试演唱。

  2、借助教师的动作及图片提示,记忆相关歌词内容,知道动作或图片对自己的学习会有所帮助。

  3、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扮演角色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根据歌词内容画出的10只不同动态的羊。

  2、布袋手偶猫,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欣赏A段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出示布袋手偶小猫,激发幼儿欣赏歌曲的愿望。

  师:天黑了,森林里的动物们都睡着了,只有小猫翻来覆去睡不着。月亮姐姐悄悄告诉小猫一个睡得着的好方法,听一听,是什么方法呢?

  2、教师播放歌曲A段,引导幼儿重点听辨、理解A段歌词内容。

  师:你们听清楚是什么方法了吗?

  幼:假装躺在草地上数小羊。

  二、完整欣赏,结合动作、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记忆B段歌曲。

  1、小猫共数了几只羊,每只羊又在干什么呢?我们来听音乐。

  2、教师结合动作,帮助幼儿理解、记忆B段歌曲中10只羊的不同动态。

  ①小猫一共数了几只羊?

  幼:8只/9只/10只。

  ②每只羊在干什么?

  幼:第六只,想跟你玩。

  幼:第五只,在跳舞。

  幼:第八只,慢吞吞。

  幼:第二只,像你。

  教师以正确的歌词内容和节奏提升幼儿的回答,并做相应的动作。如当幼儿说“第六只,想跟你玩”时,教师即刻反馈“第六只,真——是——皮”,边说边做打响指的动作。

  (教师对幼儿的回答不是仅仅给予重复和表扬,而是予以提升,并做相应的动作。如此可以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及羊的动态。)

  ③小猫究竟数了几只羊?每只羊在干什么?小朋友们有些记不清楚了,那我们再听一遍音乐。

  教师清唱B段歌曲,边演唱边随歌词内容用动作表演10只羊的动态。

  师:谁听出来了?几只羊?

  幼:10只羊。

  (当幼儿处在有任务监控的意识状态时,其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师:第一只羊在干什么?

  幼:在拉手风琴。

  教师按照歌词节奏结合动作反馈“第一只,拉着手风琴”。用同样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第三只羊和第四只羊。

  师:第五只?第六只?第七只?第八只?

  大部分幼儿只能回答“第八只,慢吞吞”,显然幼儿对记忆10只羊的动态有困难。

  师:第九只?第十只?大家记不住没关系,今天老师带来了图片。

  3、教师逐句演唱B段歌曲,并借助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记忆B段歌词。

  教师出示随意贴在黑板上的10张姿态各异的羊的图片。

  ①这就是刚才小猫数的羊,请你们帮它们排排队。先找找看,哪张图片是第一只羊?它在干什么?

  教师边唱边做相应动作,唱至“拉着手风琴”时放慢速度,并注意吐字清楚。以下各句依此类推。

  (速度放慢、吐字清楚,目的是给幼儿充分的思考与反应时间;动作参与的目的是提醒幼儿注意图片与动作的对应关系。)幼儿从10张图片中找出“拉着手风琴”的小羊图片(见图一),教师将它粘贴在黑板的左上角。

  ②教师边唱边做指点动作:第二只,好像你。

  师:第二只羊在哪里?哪张图片是“好像你”?

  幼儿指向“跳舞的羊”的图片(见图五)。

  师:她认为这张图片就是“好像你”,我们来摆摆试试看。

  教师边说边将该图片放至第一张图片旁。有幼儿提出反对意见:这张是“跳个不停”。

  师:那请你来找找看,到底哪一张图片是表示“好像你”。

  该幼儿上前指出做指点状的小羊是“好像你”的图片(见图二)。

  师:我们把两张图片放在一起,等会儿看看到底应该选哪一张。

  (从教师提供的图片看,选择图二和图五比较符合“好像你”的意思,故而教师没有即时对幼儿的选择作出“对”与“否”的评价,而是接纳了两种不同的意见,这是教师的有意之为与高明之处。因为她预计到幼儿在为歌词“第五只,跳个不停”选择图片时,必将产生认知冲突,因此留待后面让幼儿分辨与思考,从而作出更合理的选择。教师让幼儿为歌词选择匹配的图片,其实是培养幼儿学习能力的一种策略与方法。)

  ③幼儿依次找出了第三和第四只羊的图片(见图三与图四)。

  ④教师边唱边做跳舞的动作:第五只,跳个不停。

  师:哪张图片是“跳个不停”?

  幼儿意见不一:有人选择了“跳舞的羊”(已在步骤②中和“好像你”图片放在了一起),也有人选择了“唱歌的羊”(见图十)。教师认可幼儿的观点,将“唱歌的羊”的图片放在了第五只羊的位置。

  (果然,幼儿在选择第五只羊的图片时产生了不同意见,而且冲突进一步激化,图十似乎也可以表示“跳个不停”。这时,选择图片的过程显得越加复杂。)

  ⑤按①的方法,幼儿找出了第六只羊的图片(见图六)。

  ⑥教师边唱边做暂停的动作:第七只,它来管秩序。

  幼儿找出了相应的图片(见图七)。

  师:你为什么认为这张图是“管秩序”?

  幼:因为这上面有一个“停”字。

  师:“管秩序”是什么意思?

  幼:“管秩序”就是让大家都停下来,不要乱。

  (有些幼儿早已认识“停”字,有些幼儿通过此环节也认识了。这种识字活动非常自然,是音乐教育领域与其他教育领域相互渗透的一种思路。)⑦此时黑板上只剩两张图片:“长得肥肥的羊”(见图八)和“大汗淋漓的羊”(见图九)。教师边唱边做动作:第八只,第八只,第八只慢吞吞。

  有幼儿认为图九中的羊像是那只慢吞吞的羊。教师紧接着边唱边做急忙跑来的动作:第九只,来得急。

  师:到底哪只是“慢吞吞”?

  幼儿选择了图八。

  师:你说这张是“慢吞吞”,为什么?

  幼:因为它很像慢慢的啊。

  师:因为它长得怎么样啊?

  幼:肥肥的。

  师:哦,肥肥的,走得很慢的样子。

  教师将第八、第九张图片相应地排放好。

  ⑧注意,我们还没有选好第二只羊、第五只羊和第十只羊的图片呢,我们来唱一唱。教师带领幼儿边指图边演唱B段歌曲。当唱至“第二只,好像你”的时候,教师夸张地做出指点的动作,同时放慢速度。幼儿一致同意“做指点状的小羊”就是第二只。

  ⑨教师将“跳舞的.羊”撤下,继续边唱边做动作。待唱至“第五只,跳个不停”时,幼儿立刻作出反应,认为刚才被撤除的图片就是“跳个不停”的羊。教师按照幼儿的意见将“跳舞的羊”重新放在相应位置上,同时将原先放在该位置上的“唱歌的羊”撤下。至此,第二和第五只羊的图片已选定。

  ⑩教师边唱边做动作:第十只,说再唱一曲。

  幼儿一致认为画有音乐符号(即五线谱符号)的图片是表示第十只羊——唱歌的羊(见图十)。

  4、师幼一起边用手指图片边朗诵歌词,同时用动作表现10只羊的动态。我们好不容易把10只羊排了一个队。这次我们伸出手来数数看。

  5、师幼一起边唱边做动作。

  师:这次我们来当小猫,一起听着音乐来数羊群。轻轻起立,注意听音乐的前奏。

  三、教师引导幼儿反思图片、动作策略对学习歌曲的作用。

  1、刚才我们唱歌的时候,是什么帮助我们记得每只羊在干什么的?

  幼:月亮姐姐。

  师:我们数羊群的时候,是看着什么来数的呢?

  幼儿答非所问,似乎不理解教师的问题。教师指着图片说:这些都是羊的图片,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知道每只羊在干什么。

  (在启而不发的情况下,教师采用了直接告知的策略。启发、引导、鼓励与支持固然都是好的教学行为,但是对于缺乏相关经验的幼儿来说,直接告知也不失为一种经济的方法。这是帮助幼儿积累经验的过程,也是帮助幼儿对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意识反思的过程。)

  2、如果不看图片,刚才还有什么方法帮助我们知道每只羊在干什么?

  幼:唱歌的时候,在黑板上写字。

  幼:可以画点。

  师:写字、画点都是和图片一样的。

  幼:做动作。

  师(及时肯定):哦,他看到我做动作了。

  师:这次,你们看看老师的动作究竟能不能帮助你们,好不好?

  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并用相应动作表现10只羊的动态。重复演唱两遍。

  师:刚才老师的动作是不是帮助你们了?

  幼:是!

  (教师设计这一教学环节,一方面是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演唱机会,更主要的是让幼儿有意识地反思“看动作,记歌词”这一学习策略的应用效果。)

  四、教师请幼儿尝试用相应动作表演10只羊的不同动态。

  师:小猫数羊群数了那么久还是睡不着。现在我想请小朋友们帮它数,谁愿意来做这10只羊?

  表演前,教师逐个问幼儿:“你扮演的是第几只羊,它在干什么?把动作做出来,摆好造型。”并交代:“唱到哪只羊,哪只羊就跳出来,还要做这只羊的动作。”

  在音乐声中,10个幼儿相继跳出,分别用动作表演10只羊的动态。(两遍。)(在表演之前先让幼儿明确自己的身份,并且想好动作,摆出造型,可避免幼儿在演唱的过程中因即兴表演而出现反应时不够,进而造成混乱、焦虑的状况,使幼儿的注意得到适当的分配。)五、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听磁带演唱歌曲,帮助幼儿理解为什么唱到“第八只……”音乐就停。

  1、播放完整音乐(A、B两段),师幼一起演唱。

  2、重复演唱B段音乐。教师逐渐退出,用动作提醒幼儿歌词。当重复唱至“第八只”时,教师将录音音乐的音量逐渐减弱,并做睡觉状,且越来越轻地说:“第八只,第八只,第八只……”活动室里十分安静。

  3、教师伸懒腰,并提问:“我刚才睡着了没有?”

  幼:睡着了。

  师:我数到第几只羊的时候睡着的?

  幼:第八只。

  幼:你刚才是数第二遍的时候,数到第八只才睡着的。

  师:你真不简单。

  六、引导幼儿讨论,学习用正确的、健康的心态面对遇到的问题。

  师:你们平常睡不着的时候,会用什么方法呢?

  幼:闭上眼睛不要睁开就可以睡着了。

  幼:躺一会儿就睡着了。

  幼:玩累一点。

  幼:要是你不累的话,可以看一会儿书再睡。

  幼:可以请爸爸妈妈给你讲故事。

  师:你们讲的方法都很好。不过今天小猫又教给了我们一个方法,是什么方法啊?

  幼(众):数——羊——群。

  师:对,数——羊——群。让我们谢谢小猫,谢谢月亮姐姐。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一年一度的春节快要到了,小朋友们和家长都非常期待那一天能早点到来,盼望着穿新衣、放鞭炮、舞龙舞狮真热闹的情景,再加上我们正在进行这个主题“过年了”的活动,特设计此活动。

  一、活动目标:

  1、用身体伸展和收缩的动作来表现放鞭炮的情景;

  2、学会用多种材料制作鞭炮炸了的技巧,培养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制作鞭炮炸了并引发对鞭炮炸了的联想,体验分享过年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红色的材料:裁成A4纸大小的卡纸、长条皱纹纸、毛线、蜡光纸、红布条。

  2、剪刀、胶带、彩色笔、对开书写纸、卫生纸卷筒;

  3、每个幼儿一个记录本、一串装饰性的鞭炮、“小鞭炮”的录音带。

  三、活动过程:

  1、老师将身体缩小,缩成圆柱形状,并发出鞭炮爆炸“砰”的.声音。问幼儿:老师刚才表演了什么?

  2、出示一串装饰性的鞭炮,引起幼儿制作和联想的兴趣。

  3、提问:当你看到鞭炮炸了时让你想到了什么?每个幼儿拿着记录纸开始记录。

  4、请几个幼儿起来说出记录的内容,让大家分享。

  5、变“鞭炮炸了”的魔术给幼儿看,即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制作鞭炮炸了的方法:把A4纸大小的红色材料裁成一半,并连接成长条;然后用食指卷成圆筒状,并用胶带粘住纸边;接着自开口处往下剪至2分之1处,约剪4段;最后手往上拉,鞭炮就爆炸了。

  6、幼儿自由组合,利用多种材料来制作“鞭炮炸了”的情景。在制作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宜的引导,多关注能力较差的幼儿,并进行帮助。

  7、玩游戏:请幼儿两人一组,一人将身体变成鞭炮,另一人当点鞭炮的人。大家一起念儿歌,念到“一点着”,当点鞭炮的幼儿就要点鞭炮,假装把鞭炮点燃,然后与当鞭炮的幼儿一起伸展身体“砰!”

  8、游戏交换角色:老师扮演点鞭炮的人,全体幼儿当鞭炮,放过年了的音乐以相同的方法来玩游戏。

  9、把自己制作的鞭炮放到操作区。

  四、延伸活动:

  幼儿继续探索制作鞭炮,也可以在操作区制作雪花、年兽、狮子纸偶等。

大班教案 篇4

  预期目标: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幼儿对水非常感兴趣,因此在此活动中主要目标是让幼儿用各种感官去感知、了解水的特性,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

  资源收集及环境创设:

  1.每人两个杯子(内装水和牛奶)、花片、塑料盆一个;

  2.人手一块抹布。

  3.各种器具:塑料玩具、小筐、漏斗等。

  4.每组一个大的塑料盆(供幼儿玩水用)

  5.教室周围粘贴有关水的各种图片。

  活动流程:

  一、组织幼儿玩水,激发幼儿对水的`兴趣。

  幼儿可以自由地用各种器具玩水,启发幼儿说说水是什么样的。

  二、幼儿尝试,找出水的特性。

  1、让幼儿观察牛奶和水,比一比,说出水是什么颜色的?牛奶是什么颜色的?从中知道水是无色的。

  2、让幼儿分别品尝水和牛奶,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味道的?从中知道水是无味的。

  3、让幼儿分别在水和牛奶中放入花片,让幼儿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从中知道水是透明的。

  4、请幼儿将杯子里的水倒进盆子里,让幼儿观察水怎么样了?引导幼儿感知“流动”。

  三、小结水的特性,自由观察教室周围的图片或自由玩水。

  教学反思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教师时刻要为幼儿的探索认知创设一个宽松、和谐、自由的环境氛围,让幼儿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认识物质的性质。本次教学活动通过看一看、尝一尝、动一动,幼儿从亲身体验中,对水的概念从形象到抽象的提升,让幼儿在活动中自始至终都是“实验者”,知识在孩子们的实践中自然就形成了。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大班教案07-26

大班教案[经典]08-12

大班教案(经典)08-10

大班教案(精选)08-10

大班教案【经典】08-17

[精选]大班教案08-18

(经典)大班教案08-29

大班教案(精选)08-29

(精选)大班教案09-12

大班教案[精选]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