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10 10:47:50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实用)大班科学教案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大班科学教案10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感受水的特性。

  2、通过科学小实验,发展积极探索、动手操作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了解生活中的水资源,产生保护水资源的良好愿望,增强环保意识和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2个金鱼缸(一缸有鱼、一缸米内有塑料彩球)一杯清水每组一份白糖、盐、油、大米。

  2、人手一只塑料小筐,有洞小溶器、半玻璃杯清。

  3、课件。

  【活动过程】

  1、师导入课题

  (1)出示一杯清水,师:“瞧,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好朋友,它的秘密可多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吧。”

  (2)幼儿猜猜水里米里有什么?提问:小朋友看看这两个金鱼缸,一个缸内装水,一个缸内装米,你们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吗?你是怎样知道的?提问:看看米里有什么?让我来摸摸米里有什么?师:“真奇怪米里有个塑料玩具,我们怎么没看见呢?”

  教师小结:小朋友别着急,让我来告诉大家吧,水是无色透明的,能看见水里的物体,米不透明,所以就看不见里面的东西了,水除了这个秘密它还有好多秘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幼儿进行尝试

  (1)盛水活动。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有洞的小容器,塑料袋、小筐,请你们选一样来盛水,看看会怎样?”让幼儿尝试后幼儿讨论。师:这说明水会流动。

  (2)溶解实验。

  师:“小朋友我们玩个游戏,桌上有糖、盐、,从中取几样东西一样一样的放入你的清水中,再轻轻搅拌,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水中的颜色及物质在水中的变化,相互交流)提问:谁来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师:“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糖、盐、放入水中不见了,这几样被水溶解了。”提问: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东西能被水溶解?(味精、化肥、感冒冲剂、蜂蜜、染料、冰糖、奶粉、小苏打)

  3、引导幼儿保护水。

  师:“水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可我们的朋友却有困难了,这些水发黑发臭,鱼儿都死了,也影响了我们人类的生活。

  提问:那我们怎样保护水呢?师:小朋友的办法可真多,现在我们把刚才水杯中的水倒到水桶里,可千万不能乱倒呀。

  4、改造容器。

  师:“小朋友你们真是个环保的好孩子,也是有爱心的宝宝,鸭妈妈遇到困难了,我们来看看它遇到了哪些困难。”

  (播放课件)提问:“我们来一起帮助它们找找盛水的`工具吧,我要把这些能盛水的工具给小鸭子送去,可是能盛水的只有这么几个,小鸭子却有那么多怎么办呢?(把不能盛水的改成能盛水的)

  提问:“怎么改才能使它们能盛水呢?师:那你们堵上后试一试能不能盛水,你们都把不能盛水的改造成能盛水的工具,那我们来帮助小鸭子浇浇花吧。”

  5、师幼共同浇花结束活动。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知道陀螺在旋转时,陀螺面颜色会发生“色彩的变化”,知道“红黄蓝”三原色的存在。

  探索发现陀螺旋转时陀螺面上色彩的变化,发现“红黄蓝”三种颜色分别两两混合,会出现新的颜色。

  体验陀螺旋转的乐趣,感知陀螺变化的奇妙。

  【活动重点】

  活动重点:探索发现陀螺旋转时陀螺面上简单的颜色变化,知道“三原色配色”的存在。

  活动难点:大胆猜测陀螺旋转时,表面图案发生变化的原因。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进行过陀螺上的点、线的实验。

  物质准备:在圆心打好孔的圆形陀螺面,用乐高积木做出的陀螺。

  【活动过程】

  导入部分

  幼儿进行组装乐高陀螺,并自由玩陀螺。

  指导语:之前我们用乐高积木的齿轮、轴,组装成一个有趣的陀螺,你们还记得应该选用哪种规格的齿轮?齿轮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开始玩陀螺吧。

  引导幼儿观察陀螺旋转时,表面发生的变化。

  提问:老师为我们齿轮穿上了新衣服(有图案的圆形面),谁愿意帮我转动它?在陀螺旋转时,你发现了什么?它的图案会产出变化吗?

  基本部分

  1. 引导幼儿探索单色陀螺旋转时,陀螺面的变化。

  (1) 幼儿拿出一张陀螺面,进行涂色。

  指导语:拿出一张陀螺面,在上面涂满自己喜欢的一种颜色。

  (2) 幼儿分别转动陀螺,观察交流单色陀螺在旋转时颜色的变化。

  提问:我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现象?颜色有变化吗?

  2. 幼儿旋转“双面双色陀螺面”,观察陀螺面的变化。

  (1)幼儿将陀螺面对折,在两边涂满分别涂红色和黄色。

  指导语:我们在陀螺面上,一半涂满红色,一半涂满黄色。

  (2)请幼儿大胆地猜测结果,并进行实验。

  指导语:它在旋转时会看到另一种颜色,红色和黄色能看到深橙色。

  (3)拿出两张白色陀螺面,分别涂上“红色+蓝色”、“黄色+蓝色”。

  指导语:他们在旋转时,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红色和蓝色的陀螺面,变成了浅紫色,黄色和蓝色会变成浅绿色。

  (4)教师简单讲述“黄红蓝”三原色,并联系生活。

  指导语:“红黄蓝”是颜色的三原色,它们混在一起,会出现新的颜色。还记得我们之前玩超轻黏土、用水粉颜料画画吗?两种颜色混在一起,会产生新的颜色。

  引导幼儿大胆猜测陀螺旋转时,表面图案发生变化的.原因。

  引导语:为什么陀螺在旋转时,上面的图案会发生变化吗?还记得我们看的“手翻书”吗?每一张上面都有图案,快速翻动图书,图案就会连接上,变成动画。这个陀螺的旋转,也是一样的情况。

  拓展与应用

  后续的活动开展,可以针对我们在教学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发现的科学原理进行延伸,教师提供丰富的材料投放在科学区,引导幼儿继续进行探索,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

  可以从“发现有趣的视觉暂留现象”、“颜色三原色的配色”两方面入手,拓展活动领域,主要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应用到以后的科学活动中。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猜拳是孩子们比较喜欢和熟悉的游戏,当遇到意见不统一或者玩具不够分配时,他们会自发地用猜拳的方式来做决定。但是在猜拳的过程中往往会为输赢而引起争执,原因之一就是比几次,赢了几次,输了几次,常常会有孩子故意赖皮,最终谁输谁赢搞不清。“谁是猜拳高手”的活动就是帮助孩子们解决游戏中的困难,学习使用统计的方法来记录比赛的结果,从而体验统计给人们的游戏、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目标

  1.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游戏过程及结果,并尝试集体制作简单统计表。

  2.感知统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萌发对统计的兴趣。

  活动准备

  纸、笔若干;“猜拳高手统计表”若干;制作统计表的各种标记及材料;三张内容不同的统计表。

  活动过程

  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1.师幼互动游戏。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玩猜拳游戏吗?

  你们当中谁是猜拳高手呢?一起来比一比!

  2.幼儿两两游戏。

  师:请你和旁边的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谁更厉害。

  (评析:活动一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谁是猜拳高手”的悬念,通过师幼间的互动以及伙伴间的游戏较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3.幼儿自由讲述游戏情况。

  师:刚才你和好朋友比了几次,你赢了几次?

  (评析:在孩子们的表述中自然而然发现问题和困难,比如一共比几次没有达成共识,比赛次数太多搞不清,两人输赢的次数出现偏差,没有裁判难定输赢等等。)

  4.师:是啊,怎样能让很多人一下就能清楚地知道你们是怎样比赛的呢?(幼儿讲述、集体讨论)

  (评析:这是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孩子们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回答,如记下来、画下来、贴五角星等等,最终达成“把比赛的过程记录下来”就能让很多人一目了然的共识。)

  动脑思考,初步尝试

  1.提供统计材料,幼儿两两讨论统计方法。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有纸、笔还有贴纸等。现在请你和朋友商量一下,比赛时准备怎样来记录呢?

  (评析:第一次记录基于每个孩子已有经验具有差异性的考虑,教师提供了几种不同的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来选择记录的方法和工具,尝试进行记录。让孩子的已有经验得到回忆和运用,为下-个梳理环节的开展做好准备。)

  2.教师明确比赛规则。

  ①两个朋友进行比赛;

  ②比赛情况记录在一张纸上;

  ③听到铃声比赛结束。两个好朋友分工合作:一个收拾材料,一个上前贴记录纸。

  (评析: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学习能力,也要注意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这里教师一连提了三点操作要求,一方面是为了让活动有序有质地进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良好的做事秩序感。)

  3.幼儿第二次游戏并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记录。

  教师巡回观察,适时指导。

  探索方法,集体优化

  1.展示幼儿记录表。

  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记录方法.并对此进行引导和梳理。

  师:刚才的比赛真精彩,你们已经用自己的方法把比赛的情况记录了下来。现在说说看,你是怎样来记录的呢?

  (评析: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它是对教师教育机智的考量。因为幼儿的记录可谓五花八门,是教师不可预设的。在幼儿讲述时,教师既要尊重幼儿,又要灵活地调整自己的引导方向,积极帮助、优化他们的原有经验,提炼出统计表的各种要素,如比赛名称、比赛选手的学号或姓名、比赛次数、胜利的总数等,最后形成一张“猜拳高手”统计表。各种记录的要素都是来源于幼儿自己的原有经验,这样才能凸显出此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另外,在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引导幼儿认真地倾听,建立有序的课堂,保障活动的有效性。)

  结合幼儿的原有经验,集体讨论制作统计表。如:通过讨论,比赛的整个过程可以用表格来显现,出示一张空白表格,这张表格是用来记录猜拳比赛的。在表格上方贴上比赛的内容。接着幼儿每说到一个元素教师就用卡通符号的形式来表示:比赛的最终输赢用手形V来表示,比赛者姓名用娃娃笑脸来表示,比赛的次数用数字来表示。

  3.教师小结:我们用自己的.方法为比赛设计了一张“猜拳高手”统计表。我们的表上需要有比赛名称、比赛选手的学号或姓名、比赛次数以及胜利的总数。

  验证使用,体验便捷

  1.师幼商讨记录符号。

  师:我们用什么标记来记录呢?赢了怎么记?输了怎么记?打成平手又怎么记呢?

  (评析:这一系列开放性问题的提出,让幼儿的思维不受限制,孩子的意愿能自由达成。比如:有的说用不同的形状做标记来记录,有的说用打钩和打叉的标记来记录,还有的说用数字来记录,赢了加1分,输了减1分等等。)

  2.教师与一幼儿互动游戏,进行示范记录。

  (师幼比赛记录结束后)师:从表格上看是谁和谁在比赛呢?比了几次?比赛结果是怎么样的?

  (评析:师幼之间的比赛,将活动的氛围推向了高潮,看着比赛孩子们自己也跃跃欲试。观看比赛以及记录的过程,不仅让幼儿进一步掌握了记录统计表的方法,同时也让孩子们清楚地看到新的统计表能让比赛过程和结果更加清晰明了。)

  2.提供新的统计表,幼儿再次找朋友.两人一组游戏并进行记录。

  3.展示各组统计表,观察并说说他人的游戏情况。

  (评析:在这次比赛后,孩子们饶有兴致地相互查看他人的统计表,在表上了解他人的游戏情况,真切感知统计表的使用给游戏带来的方便。)

  4.教师小结:有了这张统计表,让我们对比赛的过程和结果一目了然,看来统计的方法很有用。

  迁移经验,融入生活

  师:统计的方法不仅可以运用在我们的游戏中,还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呢!

  师幼共同讨论、讲述:生活中的统计表是怎样记录的。

  (评析:在这里教师出示的三张生活中的统计表,如奥运会奖牌榜、九月天气统计表等,能让幼儿回归到生活中来,在生活中了解统计表的实用性和广泛性。)

  活动延伸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统计无处不在,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请你在平时的生活中找一找不同的统计表,把它介绍给小伙伴们。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已有的动物经验进行推测和质疑,并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2、在交流质疑中进一步积累动物的经验,能认真思维积极探索。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重点:

  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难点:

  能运用已有的动物经验进行推测和质疑。

  教学准备:

  一块大拼板和截片教学课时:1课时教育理论依据:

  《课程指南》中指出:大班的孩子对周围的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的态度,爱学、好问、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我根据孩子对动物积极探究的态度设计了本活动;在活动中渗透了"能根据周围事物的属性进行概括和分类"的学习经验,因此设计中包含了"四条腿"等一些线索的提供。大班孩子年龄特点中提及"展现生活经验,交流信息和表达情感",因此我抓住了幼儿的语言表达特点和学习特点,创设了游戏的情景,为孩子主动探究、质疑、推测创设了空间和环境。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交流已知的有关动物经验)1、最近我们一直在研究关于动物的秘密,你们知道动物的哪些秘密?

  小结:老师知道你们确实知道不少动物的秘密。

  过渡:今天我就想来考考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敢)二、猜一猜(根据线索层层推理,猜测答案)森林图片4条腿尾巴食草生蛋(一)探讨猜测方法(了解箭头的含义)1、我们要来猜一个动物,这个动物的一些秘密就藏在这些板的后面,怎么来猜呢?

  幼:一个一个翻/看着标志,一个一个从开始往下面翻。

  小结:是呀,就是根据箭头的指示一个一个往下翻。

  (二)根据"大森林"猜动物1、看到了什么?(大森林)2、看到这样的大森林,你们会想到什么动物?

  小结:你们说了这么多的动物都是在森林里的,昆虫在森林里、空中飞的小鸟在森林里、走兽也在森林里,都是有道理的。

  过渡:那么今天猜的是一个动物,看来根据一条线索还不能确定是哪个动物,怎么办?

  (三)根据"4条腿"猜动物1、四条腿的动物会想到谁?

  小结:有了两条线索你们现在说的都是四条腿的动物了。

  过渡:可是这个答案还是很多还是不好确定是什么动物,怎么办呢?(继续翻第三张)(四)根据"尾巴"猜动物1、看到这个线索,你觉得象什么?会想到哪个动物?

  小结:你们觉得这个是鼻子想到了大象;认为这个是尾巴想到了变色龙,想的很有道理,它的确是动物身上的一个部分,离答案越来越近了,不要骄傲,继续加油!

  (五)根据"吃草的嘴巴"猜动物1、看到吃草的嘴巴会想到哪个动物?

  幼:鳄鱼/我觉得是恐龙。

  2、刚才说了这么多,现在我们就把4条线索连起来看,生活在森林里4条腿身上有这个部位又是吃草的会是什么动物呢?

  (幼儿可能猜测恐龙)教师猜测:那我觉得是犀牛,因为可以在森林里,4条腿,这个是犀牛头上的一个角,它也是吃草的。你们觉得有道理吗?

  (有的孩子同意老师,有的孩子大胆提出质疑)(六)根据"大蛋"猜动物(教师翻出最后一张)1、你们还认为是恐龙吗?

  幼1:是的,恐龙就是生蛋的。

  2、象恐龙这样生蛋的动物我们叫它卵生动物,那么是不是所有动物都是生蛋的?(不是)小结:看来恐龙是符合这些条件的,我的题目没有把你们难倒,你们真聪明,那么答案是恐龙,会是什么恐龙呢?想不想知道答案?(想)三、拼一拼(验证答案)我的`这几个板是在一张大拼图上截下来的,请几个小朋友把这些板拼到大拼图上,答案就出来了。

  (4名幼儿来拼,其他孩子等待)总结:你们真聪明,现在看到了正确答案。今天我们猜的就是三角龙,这5条线索就是三角龙身上的5个秘密,再来看看是三角龙的哪些秘密。

  四、找一找(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恐龙秘密的兴趣)师:今天真开心,通过一步步线索来猜动物发现了三角龙的5个秘密,其实在恐龙家族里还有很多其他的恐龙,他们身上也有很多的秘密,有些秘密是一样的,有些秘密不一样,下次我们到班级恐龙乐园里去找找这些秘密,再来研究!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一、题目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陀螺

  二、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动手制作,感知陀螺旋转的现象,充分体验探究活动的快乐。

  2.启发幼儿在操作中大胆表述自己的感受,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萝卜、土豆、玉米、地瓜、小西红柿、蘑菇、卡纸、图画纸、油画棒(涂色用)、冰淇淋盒盖、奶瓶盖、果冻盖、瓶塞、旧玩具汽车车轮、木珠、牙签、火柴棒、铅笔头等。

  五、活动过程

  玩陀螺。

  解决的问题:你能用纸、果蔬和日常用品做陀螺吗?

  试一试,你做的陀螺能转起来吗?

  幼儿用萝卜块、卡纸、冰淇淋盒盖制作陀螺。

  (1)在萝卜块上扎上牙签。

  (2)在卡纸上扎上火柴棒。

  (3)在冰淇淋盒盖上扎上牙签。

  说一说我的`实验结果。

  (1)牙签没有扎在萝卜的中间,陀螺转不起来。

  (2)在圆形的卡纸上扎上火柴棒,陀螺转起来了。

  (3)在冰淇淋盒盖上扎上牙签,只用牙签的尖转,陀螺转的时间很长。

  比一比,看谁的陀螺转得久?

  (1)我的陀螺面很圆而且很平,能转得久。

  (2)下面尖(接触面小)的陀螺转得久。

  (3)找好圆心,陀螺就能转得久。

  六、注意事项

  1.幼儿有玩过陀螺的经验,活动的效果会更好。

  2.所提供的萝卜、地瓜、玉米棒、土豆等要选圆柱体或球体形,切片时厚薄要均匀。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亲自动手,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真正相信到处都的空气。

  2、学习探索事物的简单方法,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

  3、激起幼儿对空气进行观察和试验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每人一只塑料袋和杯子、脸盆、水、毛巾、吸管、气球等。

  活动过程:

  1、今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杯子,请小朋友拿起杯子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

  2、老师请小朋友把小毛巾塞进杯子里,塞得紧一点,再放进脸盆里去,用手握紧,过一会儿请小朋友把毛巾拿出来看看,毛巾怎么啦?

  幼:有的毛巾干的,有的是湿的'。

  3、老师做实验,请小朋友看好,拿出来请小朋友摸摸、看看毛巾是怎样的?(干的)

  4、老师再做一次实验,请小朋友看好,杯子放到水里有泡泡出来,这是什么?(空气)请小朋友猜猜,毛巾怎么样?(干的、湿的)

  5、为什么毛巾是干的?(因为杯子里有空气)为什么毛巾是湿的?(杯子里没有空气)

  6、杯子是不是空的?

  7、请小朋友找找看,什么地方有空气?

  8、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把空气抓住?

  9、请小朋友抓空气,抓空气后请小朋友说说你在什么地方抓住了空气?

  10、老师这里有一个吹气玩具,你们说说吹气玩具里面有没有空气?放掉空气,吹到脸上有什么感觉?

  11、再请小朋友把吹气玩具鼓起来,你们知道吹气玩具里面有什么?

  12、我们人身体里面有空气吗?

  13、用什么办法能使老师相信人的身体里面有空气?

  14、用吸管放在水里吹能看到什么?

  15、请小朋友自己吹,看看有没有泡泡?

  总结:我们教室里有空气,人的身体里有空气,请小朋友想一想还有没有地方有空气?

  16、水里有空气为什么?天空中有空气为什么?泥土里有空气为什么?……

  结束活动: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到外面去找空气。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种子的几种传播方式,感知大自然事物间有趣又密切的关系。

  2、积极参与观察探索种子传播方式的活动并产生较强的求知欲。

  3、乐意与同伴共同讨论、分享自己所了解的知识。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重难点:幼儿能初步了解种子的几种常见传播方式。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各种种子旅行的图片。

  2、各种实物:苍耳、凤仙花、蒲公英。

  3、种子旅行的课件。

  教学策略:集体交流、个别讲述、分组讨论、集体实验、共同小结活动过程:

  一、教师由故事导入(散文:顶棉筐的小姑娘妈妈送我们每人一把白色的小绒伞。她说:"孩子们,飞吧,在风婆婆的帮助下,飞到遥远的地方,飞向四面八方,记住,凡是有泥土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乡……"于是,我们飞呀飞,飞过小河,越过山冈,在蓝天下飞了好久。我们就各自落地生根长大,终于有一天,一个个也像赶集一样,顶起了雪白的棉筐。

  只听,路边的孩子们喊道:"看,多美的蒲公英啊!"他们吹呀吹呀,于是,我们又像当年妈妈送我们一样,将我们的孩子送向四面八方。

  )师:故事里讲到了谁?它们用什么好办法让自己旅行?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的旅行方法?(小结:这个环节是让幼儿从一个有趣的故事中来激起他们对种子的传播探索的.兴趣,从而导入活动有关种子的几种传播途径,让幼儿的思想上有个准备:接下来我们将要讨论有关种子传播的话题,这样也能比较容易地进入活动。)二、幼儿看图片,进行交流师:前几天你们都带来了许多有关植物旅行的图片资料,下面我就把它们发给你们,看一看,和同伴们一起交流。(幼儿进行交流)向幼儿解释何为"传播"(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师:请你们来讲一讲你们都知道哪些植物的传播的方式?

  幼:凤仙花是太阳晒了,自己一个人炸开来的。

  师:这种传播方式叫弹力传播。豆荚也是靠这种方式来传播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他们到底是怎样传播的。

  (老师取出一颗凤仙花种子,演示。如果材料充足可以每位幼儿发一个,让他们动手试一试。)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短片,看一看弹力传播的全过程。(观看短片。)(小结:教师利用幼儿收集的各种图片让他们观察,了解种子神奇的传播途径,并让一些回家做过调查的孩子试着来讲述,把自己了解的知识传递给其他幼儿。另外我们还搜索到了几个有关种子传播的短片,让幼儿观看,这样就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了。)三、幼儿利用实物,了解传播方式师:除了弹力传播外,你们还知道哪些传播方式?

  幼:蒲公英是靠风来传播的。

  (老师拿出实物,示范给幼儿看。让他们观察蒲公英的传播过程。)每个幼儿手里拿一个蒲公英,用自己的嘴吹动蒲公英的种子,亲自感受风力的传播。(动物传播,水力传播,过程同上)四、老师小结今天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植物传播的方式,有的是靠风来传播的,我们叫它风力传播,如:蒲公英。

  有的是靠弹性传播的,我们叫它弹力传播或自身传播,如:凤仙花,豆荚。

  有的是靠水来传播的,我们叫它水力传播,如:睡莲,椰子。

  还有的是靠动物来传播的,如:苍耳、龙葵。

  教学反思:

  喜欢花草树木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愿意亲近大自然,探索植物的奥秘。

  生态各异的植物在我们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在保护生态环境和美化社会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设立这一主题,有利于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进幼儿环境保护的意识;有利于幼儿观察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有利于激发幼儿对研究探索植物及其生长的兴趣,从而获得有关植物的知识经验。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雷电的形成和危害。

  2、懂得防止雷击的基本知识,并知道雷雨天要待在家里,不做危险的事。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4、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活动准备:

  课件《响雷时我不出去》;音乐《打雷声》。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谈话。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听到过打雷看见过闪电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请你们学一学。

  二、教师和幼儿一起看PPT,让幼儿初步理解雷电的产生和危害。

  围绕刚才观看的视频进行提问: 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吗?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雷电有什么危险?

  三、围绕课件内容与幼儿展开讨论怎样防雷电。

  教师小结:

  (1) 在室内怎么防雷。

  (2) 在室外怎么防雷八、表演游戏:《下雨啦》。

  情景设计:播放音乐,兔妈妈和兔子们随着轻快的音乐采蘑菇,突然下雨了,打雷啦,兔妈妈和兔子们赶快躲雨,雨停了,兔妈妈表扬躲得好、躲得对的小兔。

  活动反思:

  对于雷雨天孩子们还是比较熟悉的,只是关于雷电形成的过程不知道,在听老师讲解的.时候,孩子们都听的很认真,我将重点放在雨点的形成上,孩子们很快就明白了。在自我保护上我们采用了情景表演的模式,更深一步的加大孩子们的自我保护经验。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目标:

  1初步了解风,体验与风游戏的乐趣。

  2运用图像表征的手段表达对风的认识。

  3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准备:

  彩笔、纸(大小不同)事先了解幼儿对风的认识程度过程:

  一、 风在哪里1、 带领幼儿默默、抓抓,体会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引导幼儿描述自己所理解的.风。如:风能看见,但抓不到;风吹过来,我们感到很舒服等。

  2、 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风。看看哪些物体被吹动了,那些没有。

  3、 有风时,自己是怎么知道的?(运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皮肤,感觉风的存在)二、 画风1、 欣赏诗歌《风来过了》,知道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从其他事物的变化上发现风的存在。

  2、 组织幼儿讨论怎样画风。

  3、 在小组桃林的基础上,幼儿分组画风。

  4、 回忆风对物体的影响,如街上的报纸飞舞,行人的帽子吹落,树叶飘落下来,等等。

  5、 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作品,说说自己从哪些地方看出画的是一个有风的日子。

  风

  你没见过风

  我也没见过风

  你听树叶沙沙沙

  那是风儿和树在谈话

  你没见过风

  我也没见过风

  你看树叶在点头

  那是风儿在树林里走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欣赏了诗歌《风》,知道了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从其他事物的变化上发现风的存在。让小朋友知道,怎样知道风来了,有什么方!法是可以知道。风来了又有哪些东西在动了。通过对诗歌的创编,扩大了孩子思维的角度,他们发现我们不仅可以用眼睛,还能用耳朵、鼻子、皮肤等等去发现风来过了。

大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的纸在水中的结果,能进行简单地实验记录;

  2、能发现由于纸质的不同产生吸水速度和程度不同的现象,并能知道大概时间。

  3、增强对实验活动及探索事物的`兴趣。并运用此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皱纹纸、锡箔纸、卡纸、吹塑纸、牛皮纸、白板纸、宣纸等。

  活动过程

  1、教师提问请幼儿猜想:把这些纸放到水里,会有什么结果?

  2、幼儿操作实验。

  幼儿可以选择在水盆里做实验、也可以自己找容器来做实验。

  教师指导:

  ①指导幼儿将纸放在水里,耐心的观察一会数一数几秒钟后,纸会完全吸入水,沉到水底。

  ②比较一下哪种纸吸水快,哪种纸吸水慢。

  ③纸吸水后和没有吸水的纸有什么不同?

  ④观察一下,除了吸水以外,还有哪些现象。

  3、选纸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纸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人们根据需要制造出各种吸水和不吸水的纸,请选一选合适的纸:天气热擦汗该选哪种纸?画水粉画该用哪种纸?包吃剩的食品如饼干糖果等该用哪种纸?擦桌子用哪种纸?并说明理由。

  活动延伸

  生活中还有一些很特殊的纸,如不怕水的纸等等,在接下去的活动中我们进一步来研究。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7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7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1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6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12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13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05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9-07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9-05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