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中班科学教案《食物变了》

中班科学教案《食物变了》

时间:2023-10-12 13:11:20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班科学教案《食物变了》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食物变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科学教案《食物变了》

中班科学教案《食物变了》1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检查食物变质的简单方法。

  2、认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知道它们是检验食品卫生合格的标准之一。

  活动准备:

  变味的食品,食物包装袋,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变质的食品。

  1、出示挂图:小朋友猜猜这些图上都是什么呢?

  2、出示面包、橘子变质前的图片进行对照:这些橘子和面包有什么不同呢?

  3、出示有怪味的变质食品:请你们闻一闻有什么味道?这些已经发霉、有怪味的食物还能不能吃了呢?

  4、教师小结:有怪味或看起来和原先不一样的、发霉的食物都不能吃。

  二、食物变坏的原因。

  1、你见过哪些变坏的食物?为什么这些食物会变成这样?

  2、小结:因为存放的时间长了,食物中的原料发生了变化。

  三、了解食物变坏的'几种方法。

  1、怎样辨别食物是否变坏?引导幼儿从食物的颜色、气味、软硬等几方面来鉴别。

  2、出示食品包装袋,引导幼儿观察上面的数字,介绍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含义。教育幼儿过了保持期的食物不能吃。(我们能在每个包装袋上看到一些数字和汉字,它是向人们介绍这个食品是什么时间生产的,这是生产日期。这有一行数字和文字是表示这个物品能放多长时间,叫保质期。

  3、观看幼儿用书,知道新鲜食物与变质食物的区别,知道在保持期内食用。

中班科学教案《食物变了》2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检查食物变质的简单方法。

  2、认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知道它们是检验食品卫生合格的标准之一。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6、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7、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变味的绿豆饼、食物包装袋。

  2、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学挂图中的几幅事物变质后的图片,让幼儿猜猜这是什么?

  1、教师:小朋友猜猜这些图片上都是些什么呢?

  2、出示面包、橘子变质前的图片进行对照。

  教师:这些橘子和面包有什么不同呢?你们仔细的看看。

  3、出示一个有怪味的绿豆饼让幼儿看看。

  教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副图,是绿豆饼,你们看看图片上的绿豆饼和我们生活中见到的绿豆饼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些已经发霉、有怪味的食物还能不能吃了呢?

  4、小结:有怪味的或看起来和原先不一样的、发霉的食物都不能吃。

  二、集体讨论食物变坏的'原因。

  1、教师:你们见过哪些变坏的食物?为什么这些食物会变成这样?

  2、小结:因为食物存放的时间长了,食物中的原料发生了变化。就会使食物发霉或者是有怪味。

  三、了解检查食物变坏的几种方法。

  1、引导幼儿从食物的颜色、气味、软硬几方面要鉴别。

  教师:怎么样辨别食物是否变质? 让幼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说、去看看。

  2、出示一个食品包装袋,引导幼儿观察上面的数字,介绍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含义,教育幼儿过了保质期的食物不能服用。

  教师:我们能在每个包装袋上看到一些数字和汉字,它是向人们介绍这个食品是什么时间生产的,这个是生产日期。还有一行数字和文字代表这个物品能放多长时间,这个是保质期。

  四、结合幼儿用书。

  让幼儿知道新鲜食物与变质食物的区别,知道在保质期内服用。

  活动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核心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幼儿探究活动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和充分条件,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获取知识的需要。

【中班科学教案《食物变了》】相关文章:

小班科学教案变了变了03-31

变了变了教案03-19

变了变了教案05-03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7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04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12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30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11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9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