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13 08:13:52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实用(4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实用(4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五颜六色”等词语的意思。

  3、感受太阳花的美丽,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

  1、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理解“五颜六色”等词语的意思。

  2、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太阳花的美丽,增强美感,陶冶情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一块带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喜欢花吗?说一说你见过什么花?

  2、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种花,一起来看看是什么花吧!(二)揭题质疑1、板书课题:太阳花

  2、齐读课题,激发学生质疑:太阳花是什么样的花?为什么叫做太阳花?(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小朋友们带着疑问自由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画记生字新词。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3、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四)学习本课生字词

  1、请小朋友们在生字表上给生字标注拼音,并反复认读。

  2、“小老师”带读这些生字,并提醒大家应注意哪些字的.读音。教师重点指导“您、静、嫩、含”

  3、开火车读,读对了拼音就会藏起来。

  4、去掉拼音,你还能读吗?

  5、生字娃娃要回家了,你能想办法记住它们吗?

  6、讨论: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叶、早、才、您、安、静”可通过与熟字“十、日、木、你、女、争”比较识记。

  (五)练习书写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我们写这些生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教师重点指导“那”字的右边部分,笔画“横撇弯钩”要注意,“静”字左窄右宽。

  2、教师范写。

  3、学生照样子描两个,写两个,争当“写字小能手”。

  4、作业展评。

  5、用这些生字组词造句。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课前思考:

  因为担心学生不明白“跳马”是怎么一回事,体验不到“小加”原来害怕的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所以我们原想课前尝试让学生“跳一跳”。后来考虑到安全因素,放弃了。

  回归课文后,我们发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笑”。于是,决定让学生先找出课文描写了哪些人的“笑”,然后对比:妈妈两次“笑”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爸爸的“笑”和妈妈的区别是什么?

  找到了“对比”这个方法后,大家茅塞顿开,又把小加开始的表现与平时对比,再把他听了妈妈的话前后不同的心情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感悟作者的主旨。

  教学建议:

  一、生字词教学:

  1. 识字:吞、丧、绝

  2. 写字:慢、丧、努。

  3. 理解:慢吞吞、垂头丧气、不由自主、专心、反常、难为情等。

  二、朗读教学:

  1. 引导学生注意从人物的行为和话语中了解人物的心情,读出不同的语气。

  2. 分角色朗读时,要利用提示语体验人物的.感情。

  三、感悟体验:

  1. 小加的表现与平时有何不同?后来心情有什么变化?

  2. 妈妈说的有没有道理?小加应不应该再来一次?

  3. 你失败过吗?读了课文后有什么感想?

  四、语言文字训练:

  1. 区分“在”和“再”的不同用法。

  ① 出示两个字:在、再

  ② 谈谈这两个字的用途: “在”与地点、时间有关, “再”与“又”“重新”有关。

  ③ 选“再”、“在”填空:

  ( )来一次 ( )五月一日

  ( )做一遍 ( )教室里

  2. 从“慢吞吞”、“不由自主”和“专心”中选一个写一句话。

  五、课后阅读:《寒号鸟》《我多么想弄明白》

  六、课后拓展:想象小加再去跳马的情形,说一说。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和部首“革”,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故事增长知识(了解动物蹄、爪的不同作用),懂得看问题,做事情要从自身特点出发,不盲目学样。

  教学重点:

  1、读懂猫妈妈所说的话,知道小猫咪不能穿鞋子的原因。

  2、有感情地指导朗读,特别是文中的对话。

  教学难点:

  了解动物脚的用途,懂得如何看待问题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手势激趣、自然导入

  1、教师依次用手势作出下列小动物的外形(孔雀、小狗、螃蟹、鸭子、小猫),让学生猜出动物的名字,然后课件出示一只穿着鞋子的小猫咪。由此引出小猫能否穿鞋子的话题,设疑引入新课。

  2、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画需要认识的生字。

  ★读后让学生汇报,对小猫咪能否穿鞋子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检查生字。此时教师用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带着拼音读、去掉拼音读,出示词语读。

  2、默读课文,自主感悟。

  要求: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自主感悟。

  原因的查找

  1、小猫咪为什么要穿鞋子呢?请大家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找找原因吧(学生读后汇报原因)

  2、抓住表示小猫咪穿鞋子原因的重点词语,“羡慕”首先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意思,猜测小猫咪自言自语说了什么羡慕的话,他羡慕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3、理解词语“好奇”,想象小猫咪会说些什么,想写什么?

  4、你能体会小猫咪的心情吗?让学生类比小猫咪,试着读出小猫咪羡慕的语气。

  对话的启示

  1、课件出示“自主阅读提示”学生根据提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回答问题。 自主阅读提示: 想一想-----小猫咪都遇到了哪些小动物 画一画-----描写小动物脚的用途的句子 读一读-----体会文中小动物说话的.语气

  2、小组汇报 小猫咪都遇到了哪几种小动物? 读出小动物脚的用途的句子。 让学生自由说文中小动物脚的用途,并适机引导学生用“如果....就....”来回答。 让学生做一做刨、抓、游、跑的动作。 指导读,体会读,男女生赛读,通过读对话体会不同的说话语气。 标点练习。让学生根据标点读出语气,并且练习用句号、问号、感叹号说句子。

  答案的揭晓

  1、汇报小猫咪脚的用途。

  2、理解小猫咪不能穿鞋子的原因,让学生自由读猫妈妈说的话。

  3、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教师进行范读,学生齐读。

  四、情趣引读,品味主题

  1、教师创设情境:(师扮演一只可爱的小猫咪来到院子里,遇到了分别由学生扮演的其他五种小动物,进行适时对话朗读,体会人物说话语气,进行品味人物特点。

  2、评价小猫咪:你认为小猫咪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明理:学习本课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拓展延伸,牵动课外

  1、课件出示多种小动物,让孩子自由选择或者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其它小动物的脚的用途。

  2、课外阅读:阅读与本文主题相关的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平安无事”、“逗弄”、“甩脱”等词语。积累“干涸”、“痛楚”、“实事求是”等词语。

  3.初步学习阅读参考资料:能读懂课后的注释,懂得注释的作用。

  4.熟读课文,了解第二节与后面四节的关系。

  5.体会作者亲近动物、喜爱动物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读通全文

  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能用几句话来说说吗?

  2.今天,我们来学习秦牧的作品《我喜欢小动物》。

  出示:

  26.我喜欢小动物(齐读课题)

  3.轻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阅读注释

  1.同学们,我们以前是否接触过注释?请说说你的了解。

  2.请学生到课文中去找找注释在哪里?(篇末)

  师:注释有的在当页,有的在篇末。

  3.用实物投影仪出示注释在当页的文章。

  4.本文的注释有几个?标在哪里?

  师:本课的注释只有一个,注释符号用数字加小圈标在题目的右上方。这个注释是对全文作说明。除此之外,还有对文章字、词、句的解释,我们以前接触过不少。

  5.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本课的注释,交流一下你能从中读懂些什么?

  6.学生自读、交流,教师概括:

  从注释中我们能了解到文章作者、主要作品、改动情况。

  7.请学生说说注释的作用。

  8.除此之外,你对作者还有什么了解?你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集体交流。

  说明: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学会查找、阅读资料。这节课的训练包括两个要求:一、指导学生阅读文后注释,从而使他们明白注释能帮助自己理解课文,并了解一些有关注释的知识,这个要求是主要的,在上面的教学环节中是作为重点训练的。二、课前让学生们通过各种渠道(如书籍、报刊、上网、听家人讲述)去了解作家、作品。这个要求是次要的,可根据学生的情况作相应的调整。

  三、学习字词

  1.听课文录音进一步感知课文。用“△”将不理解的词语标出。

  2.四人小组自学生字。

  3.出示:

  鳄 鲫 鳖

  归类识字,三个生字都和鱼有关,书空。

  “鳖”就是“甲鱼”。指导鳖字上半部的写法。

  4.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吻端:指鳖的嘴。

  逗弄:逗引……玩

  甩脱:摆脱,文中指“我”不断地做甩手动作(可以做动作帮助学生理解),鳖终于松口了。

  平安无事:文中指没被鳖咬到过。

  不胜其烦:胜:承受。指大人不能承受我的多次请求,烦透了。

  5.分节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感情朗读

  1.年幼时的秦牧是一个非常喜欢小动物的孩子。他与小动物们朝夕相处,将它们当作了玩伴。课文是这样写的:

  出示:

  在耍弄小动物的当中,我做过一些有趣的事,也做过一些蠢事。

  个别读——齐读

  2.想想文中哪些小节写的是我做的'趣事,哪些写的是我做的蠢事呢?

  趣事(3、4节)

  蠢事(5、6节)或(5、6、7节)

  课文3-6(7)节就是围绕第2节展开描写的。

  3.再读3-6节,用概括的语言来说说两道填空题。

  在耍弄小动物的当中,我做过的有趣的事情是:(将过山鲫从水缸里捞出来,放在地面上,看它们跃动。)

  在耍弄小动物的当中,我做过的愚蠢的事情是:(用手指去逗弄鳖,以致于被它咬得血淋淋的。)

  说明: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用概括、简练的语言回答这两题是有一定难度的。有可能学生会读出第4节或第6节中大段的语句。那么教师就应该耐住性子,给予学生一种宽松的环境,指导学生找到文中最关键的词语,表达上不求统一,意思正确,句子完整通顺即可。

  4.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趣”字,哪些地方又体会出“蠢”字?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试着把它读好。

  5.集体交流。

  个别读——小组读

  五、品词析句,积累词语

  1.三读课文,找到你欣赏的词句,用“——”划出,说说理由。

  2.集体交流(万一学生找不到事先教师希望他们积累的句子的话,教师可以先出示一句)。

  举例:

  “听说天旱的时候,它能够从于涸的地方,不断跃动,找到有水的地方,再度生活下去。”

  (1)结合查字典理解“涸”就是水干的意思,用上“干涸”这个词语使文章更有了文采。

  (2)体会过山鲫的生命力很强(从“干涸的地方”到“有水的地方”,也许有很长的距离,但它不会很快死亡,而是靠“不断跃动”找到生的希望)。

  3.读好自己喜欢的一句话。

  个别读——小组比赛读

  六、总结课文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如果我们亲近它们、善待它们,它们也会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来回报我们,让我们同动物们和谐地相处!

  七、课外延伸

  1.你在亲近小动物时有什么趣事或蠢事?在四人小组里交流。

  2.全班交流。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10-07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7-29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30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9-14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18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24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27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