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经典语录>《禅意的语录55条

禅意的语录55条

时间:2023-10-13 08:47:23 经典语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推荐】禅意的语录集锦55条

  若普为一切众生护持禁戒,观第一义空,无我人相而为有情护持禁戒,是则名为净戒波罗蜜多。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禅意的语录55条,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禅意的语录集锦55条

1、心甘情愿把自己当做鱼缸中的鱼虫,只懂得逃命,被吃只是时间问题!难道你被过去的绝望所笼罩吗?成熟一点吧!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幸福的!明天会变成什么样都无所谓,但是我们将会为了今天努力不懈的活着。

2、舍得笑,得到的是友谊;舍得宽容,得到的是大气;舍得诚实,得到的是朋友;舍得面子,得到的是实在;舍得酒色,得到的是健康;舍得虚名,得到的是逍遥;舍得慷慨,得到的是美名;舍得某种精神,就有可能得到某种物质;舍得某种物质,就有可能得到某种精神。

3、世上美好的东西数不过来,我们总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东西。其实即使拥有整个世界,我们一天也只能吃三餐,一次也只能睡一张床。欲望太多反而会成为累赘,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富足,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

4、菩提无所得,你今但发无所得心,决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

5、学佛的真正意义在于时刻观察自己的缺点,修行的真正意义在于时刻修正自己的不足。学了众多佛教理论知识,却没有发现自己的缺点,那我们学佛的目的何在?修了多年的参禅持咒,却没有修正自己的不足,那我们修行的意义在哪里?

6、山羊被杀因作声,飞蛾投火由火色,水鱼悬钩为吞饵,世人趣死以境牵。

7、踏实的人生,在于付出爱心、有成就感,而欢喜自在。

8、很多时候,人们向往取得,并且认为多多益善,然而,"取"的前提必定是先"舍",只有"舍",才能"得"。成功的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应该去坚持,而什么又该舍弃。

9、人人发挥心中的爱,能凝聚善的福业,形成善的循环。

10、道不远,性海非遥。但自己求,莫从他觅,觅亦不得,得亦不真。此所谓求人不如求己也。

11、骄傲是一种不幸,自负是一种毁灭,俗话说:"谦虚的人马到成功,骄傲的人途穷日暮"。谦虚是一种资本,谦虚的人,因为看得透彻,所以不急躁;因为想得长远,所以不狂妄;因为站得高,所以不骄傲;因为立得正,所以不畏惧。谦虚之人,虚怀若谷,能纳百川于胸中;而骄傲自满,必难吸收有用之物。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一个人不管知识多么渊博,也不过是沧海一粟。只有保持一颗谦虚的心,以一种谦卑的态度处世,才能够在念念之间一步一步接近禅的至高境界。

12、无常是苦,欲望是苦,身处安逸也是苦,只是人们只顾追求和享乐,而忘了一切事物背后都暗藏着无常的苦痛。

13、群居闭口,独坐防心!是非窝里,人用口,我用耳;热闹场中,人向前,我落后。

14、发怒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激化冲突,闯下很 多大祸。愤怒是片刻的疯狂,我们应该控制情感,否则情感就会控制你。

15、在你真正爱上你自己之前,不要说你爱任何人。那是假的,那只是你的需要,你需要人陪伴你,哄你,宠你,或者你依赖一种关系,但那都不是爱,因为,当你还没有爱上你自己,你就无法给予对方爱,你无法分享你的生命。

16、等闲行处步步皆如,虽居声色宁滞有无?一心靡异万法非殊,休分体用莫择精粗。临机不碍应物无拘,是非情尽凡圣皆除。——《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

17、阿弥陀佛住在我心,保护、支持我不受贪嗔烦恼侵害。阿弥陀佛住持我心,阿弥陀佛是我主人。

18、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立场一定要相互交换,投桃报李,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会有成交的可能。这就是易经中讲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玄机。你如果不能设身处地站到对方的环境场态,对方的信息你就带不回来。信息都过不来,你又如何和他交流?

19、风过竹林之时,竹叶随风而舞自然簌簌有声;雁过清潭之时,清澈潭水中必倒映雁群身影。但风落、雁过之后呢?《菜根谭》里有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20、一经在手,心开悟解;一门深入,心神自定。参禅不如行禅,坐禅不如悟禅。话多伤气,念多伤神。志向高大的人,须向低处求道。万物须冬藏,能人要潜藏。心想天地,不如无心一事。

21、执著是苦恼的根源,放下执著,才能获得自在。关于放下执著,有些错误的认识,将放弃误认为放下,结果是修行越久,越会脱离生活。表面上自以为是放下,实际上是执上加执,迷上加迷。放下并不等于不能有任何执著,而是因人而异。放下好比爬楼梯,后放前追一般。因为修行有次第,所以放下也须有次第。

22、环境会不知不觉地影响一个人,而且是根本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在不能改变大环境的情况下,尽量创造一个适于自己生长的小环境,如小的家居佛堂。我们心里有了山门、围墙、大殿、本尊,也才必然会外在地显现出来——外境乃内心的显现。

23、远和近 微博将长篇时代 推向微篇时代,将拖沓 语言逼向精致语言。微 博不仅革新了文风,而 且最大限度地精密了思 想,令微言大义成为一 代时尚。

24、设满世间一切众生,悉不知恩,菩萨于彼,初无嫌恨,不生一念求反报心,但欲灭其无量苦恼。

25、有人认为,学佛之人,看破红尘,不像普通人一样关心自己的容貌,这显然是对佛学的误解,佛学是自然之学,什么是自然?生机勃勃,美丽多姿,方为自然——每一朵花都努力开放得更美丽,每一棵树都努力成长得更茁壮,每一泓泉水都努力沉淀得更纯净,而健康漂亮,也是一个人最自然的状态。

26、无量诸众生,悉发菩提心,彼心令刹海,住劫恒清净。

27、言证人者,彼微细智亦不生灭,与真如无异,无可分别,是名证人。

28、用净土的眼睛看世界,世界才美。如同阳光照耀大地,大地一片金色。念佛人的世界是美好的;但这并不会让我们贪着这个世间,反而更加向往净土。

29、每个人的烦恼都有两个来源,一是自身的欲望,另一个就是外物,如金钱、权力、华屋、名声、美色、佳肴等,总是诱惑着人们,也烦恼着人们。

30、清茶以待静者,淡茶以待明者,浓茶以待强者,好茶以待善者。观茶烟悟其飘渺,因无心而生其道。茶是水写的文化。茶是灵魂入水,水的灵魂入心,心的灵魂入道,茶是水中至善,茶不入禅,皆为俗事,禅不入心,皆为妄语。拈花微笑,一壶挥尘,品至真至净的茶,悟至真至净的心。

31、所谓的烦恼并不是在人的生活物质中做标准,而是心境状态分别,人如不能知足就永远都在烦恼中。

32、或许,人生随意似花落,我们只需,随着心的感觉,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去追找自己想要追找的梦。守着淡淡烟火,我喜欢让日子沾染些许禅意,生活可以姹紫嫣红,也可以静如流水。

33、生死相续,由惑、业、苦。发业润生,烦恼名惑;能感后有诸业名业;业所引生众苦为苦。(古印度)护法等《成唯识论》卷六

34、如果人人发挥慈悲心,即可形成"一眼观时千眼观,一手动时千手动"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并具足无量悲愿的济世力量。

35、每当我生病,身心不舒服时,就会想起恩德上师的窍诀:"当你生病时,应当想将如母有情众生的疾病都发生在自己身上,发愿如母众生永离疾病之苦而获得解脱。"由于上师的加持不可思议及窍诀殊胜之故,身心的疼痛和难受自然减轻或消失了。我坚信,如果你也如是清净发愿,就一定能从疾病的恐惧中得到解脱。

36、烦恼和忧愁就像戒不掉的烟,你越是纠缠就越是痛苦。许多烦恼和忧愁都是自己绑上去的绳索,是对心力的无端耗费,是自己设置的精神牢笼。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是未知,只要好好把握现在,什么事情都可能出现转机。所以,在人生的储蓄卡上,你可以预支幸福和快乐,但请不要预支烦恼和忧愁!

37、禅门中有句话,叫做心空及第归,说空并不是轻易的就能空,想空却往往和空存在巨大距离,所以需要规范自己的那些矫情和强迫症,生活需要从容,心地需要平和,但不是消极,而是用一种积极和乐观去改变心态,观察生活。#延参法师禅修讲座#

38、再出名的哲学家、再迷人的艺术家、再显赫的政治家,都无法抗拒轮回的痛苦。只有通达了生命的真相,人活着才能找到方向。而这一扇大门,佛教可以为你开启。

39、我们的命运,一半被上天操控,阴晴雨雪,死生祸福,很多时候是注定的,我们无法改变,只能被动承受。另一半由自己掌握,需要我们全身心认真演绎、积极诠释:你不快乐,谁会在意你的忧伤;你不坚强,谁会怜悯你的懦弱;你不奋进,谁会陪你原地停留……唯有自我负重前行,方能咀嚼出生命的原味。

40、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见性。

41、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42、认得心性,可说不思议。

43、每个人都希望身处于美好的环境,但好的环境并不是去外面寻找,只要内心中生起慈悲与智慧,那么美好的环境就在你身边。

44、学佛修行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训练,以此训练,可以把人类的智慧和慈悲提升到极点、这叫做成佛。

45、所有人都需要爱,所有人也都需要给予爱。在实现大彻大悟那一天清晨,佛陀认识到,就是所有的人都有去爱、去理解的能力。但我们似乎就是不信,仍然继续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

46、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一切都是心的挂碍。

47、友情这东西,厚实起来真难,得一尺一寸的积累。但崩溃起来真容易,一场地震似的,瞬间就成路人。

48、虽然你讨厌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49、且问你,忽临命终时,你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前路茫茫,胡钻乱撞。苦哉苦哉!——黄檗禅师

50、别人都沉溺于身心的放任而独他调驭自己身心的人,就像别人都在做梦,而独他清醒一样。智者就像原野中奔驰的马,控制自如,自由自在。

51、若弃于小乐,得见于大乐。智者弃小乐,当见于大乐。施与他人苦,为求自己乐;彼为瞋系缚,怨憎不解脱。

52、懂理不懂事,能知不能行,此"理"与"知"就如空花水月,要"理事"相应"知行合一",才是真理与真知。

53、若能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54、以这种方式邀请也是醉了 为人处世到这种地步 唉 替别人悲哀一下 自己心态放宽一些。

55、大家生活在一起,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什么事情看开点不就好了,又不是做了什么对不起你的事,想想你自己也有别人不喜欢的缺点,只是大家选择去接受去迎合你罢了,你非要搞个小团体,排挤排挤别人这样也是不好的,也不是小孩子了,再过不久也要去工作了,做人心态放宽点,别跟八婆似的。

【禅意的语录55条】相关文章:

禅意的语录38句09-01

禅意的语录36条08-16

精选禅意的语录合集37条09-05

【必备】禅意的语录38句08-28

【必备】禅意的语录55句09-30

精选禅意的语录汇编36条09-19

简短的禅意的语录30句07-29

【实用】禅意的语录46条08-04

【必备】禅意的语录66条08-12

【推荐】禅意的语录35句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