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14 10:27:40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合集4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科学教案(合集4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开心种植园课程为我园的特色课程,课程中,我们可以给幼儿提供亲近大自然的机会,让幼儿在活动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继而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和规律,学会护理植物,掌握简单的植物播种和收获的方法。

  随着社会对教育的深入研究和发展,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自主性学习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自主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经济互动中得到发展。

  综上,以幼儿的自主学习为出发点,结合我园开心种植园特色课程,我设计了本次系列活动《收获红薯》,让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利用各种工具、材料,自主学习、探索,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

  【活动目标】

  1、积极探索收获红薯的方法。

  2、能大胆动手、动脑,尝试完成有一定难度的任务。

  3、体验集体劳作的快乐、感受经过努力获得的成就感。

  【重点难点】

  大胆动手动脑,积极探索挖红薯的方法。

  【活动准备】

  小铲子20把、小锄头10把、筷子10双、石头10块、剪刀20把、大篮子5个(分别贴上红薯藤、红薯标记),红旗一面、红绿两色贴纸,活动匹配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大胆猜测(红薯宝宝在哪儿呢?)

  师:孩子们,这片种植地种的什么?

  幼儿:红薯

  师:这些长长的东西是什么呀?

  幼儿:红薯藤

  师:那红薯宝宝在哪儿?怎么看不见呢?(教师故作惊讶状,引发幼儿大胆猜测)

  幼儿:红薯宝宝在土里面

  幼儿:红薯宝宝应该被小鸟吃掉了,或者被别人拿走了。

  幼儿:红薯宝宝应该在红薯藤的下面。

  师:红薯宝宝呀和别的植物宝宝不一样,他是个害羞的孩子,他呀,藏在泥土底下呢?你们能找到他藏的位置吗?猜一猜,然后想办法把它们请出来吧!

  (教师思考:孩子充满无尽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通过对红薯藤的认识,我并没有告诉他们红薯在红薯藤下面,而是让孩子们大胆猜测红薯藏身的位置,目的是为了调动孩子们自主探索的兴趣和主动性,为后面收获红薯的活动做铺垫。)

  二、实际操作(探索红薯藏身的正确位置,挖出红薯。)

  教师提前布置场地,为幼儿准备类型丰富,数量适宜的种植工具。活动中,幼儿自主选择种植工具尝试挖红薯。

  师:孩子们,你们看,种植园里有很多的工具,你们自己选择合适的工具,把红薯宝宝请出来吧!

  师:你要选择什么工具?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工具?

  幼儿:我选择小铲子,因为可以帮我挖土。

  幼儿:我用的小剪刀,我要剪掉多余的红薯藤。

  幼儿:我用的筷子,他可以插很深,帮助我找到红薯宝宝。

  师:你在寻找红薯宝宝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么克服的?

  幼儿:开始我用的筷子,很快就断了,于是我换成了小铲子。

  幼儿:开始我挖了很久,找不到红薯宝宝,后来我沿着红薯藤挖,就找到了

  幼儿:红薯太大了,我一个人挖不出来,我请了好朋友一起挖,就挖出来了。

  幼儿:挖红薯把我的衣服弄得很脏,但是没关系,可以回家洗干净。

  师:你在哪里找到红薯宝宝的?

  幼儿:红薯藤下面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要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来进行学习”,因此,我为幼儿提供必要的材料,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在活动中,我观察幼儿的情况,适时予以指导,引导他们获得经验。最开始,孩子没有找准红薯的位置,挖红薯全凭自己的感觉,想在哪儿挖就在哪儿挖,结果挖了很久都没有挖到。这时,我适时介入,让他们尝试在有红薯藤的地方挖。还有的幼儿工具没有选择好,导致挖红薯失败,我鼓励、引导他们不要气馁,另外选择合适的工具。孩子们在不断的.动手动脑的自主探索中,挖到了红薯,掌握了收获红薯的方法,体验了劳作的快乐。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目的,同伴间还出现了合作,幼儿的社会性方面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观察记录

  幼儿:老师,我挖到了一个红薯

  老师:真的吗?太能干了,你用的什么工具?你在哪个位置挖到红薯宝宝的?你的红薯是什么样子的?你是一个人挖的,还是和别个合作挖的?赶快记录下来吧!

  幼儿:老师,我的红薯两头尖尖的,上面有斑点呢!真有趣!

  老师:观察得真你仔细,那你要用什么方法来记录长斑点的红薯宝宝呢?

  幼儿:我先画了一个椭圆形的红薯宝宝,再在上面加了一些黑点点。

  幼儿:老师,我在红薯藤下面找了一个红薯

  老师:那你要怎么记录红薯藤的位置呢?

  幼儿:我画了一条长长的红薯藤,下面画一个红薯代表红薯宝宝藏在红薯藤下面。

  (孩子们对自己挖出来的红薯激动万分,由于是自己亲身参与,孩子们想了很多方法,很认真的做记录。)

  四、交流验证(得出挖红薯的正确方法)

  老师:你是怎样收获到红薯的?挖红薯的时候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么克服的?

  幼儿:我先找到红薯藤,再挖红薯。

  老师:你为什么要找红薯藤呢?

  幼儿:一开始,我到处挖,没有挖到,看到其他小朋友在红薯藤下面挖到了,于是我也找到了一根红薯藤,试了试,就挖到了。

  师幼共同总结:原来呀,红薯宝宝藏在红薯藤下面。要先找到红薯藤,再顺着红薯藤往下挖,才能找到红薯宝宝。红薯宝宝藏得很隐秘,我们要克服困难,一起合作,坚持往下挖,才能找到红薯宝宝。

  五、得出结论(回顾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

  老师:今天收获红薯,你们快乐吗?为什么快乐?

  幼儿:我很快乐,我知道了怎么挖红薯。

  幼儿:我觉得很快乐,因为挖红薯很有意义。

  幼儿:我觉得很快乐,因为和别人合作挖红薯很开心。

  幼儿:我很快乐,因为今天的活动让我坚持做完了一件事情。

  老师:为什么今年的红薯这么小?

  幼儿:营养不够。

  老师:那我们明年中红薯的时候需要怎么做呢?

  幼儿:更加细心的照顾红薯宝宝,给它多喝水、多施肥、帮它出去多余的杂菜,让它多晒太阳。

  (激发幼儿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他们坚持长期照顾植物宝宝的意识,学会护理植物的方法。)

  老师和幼儿一起制作活动主题展板:收获红薯

  【活动反思】

  开放式的提问,让幼儿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整个活动,教师围绕活动目标有针对性的提问,注重提问是否能够引起幼儿的思考。如:红薯在哪儿?你是怎样找到的?哪些小朋友挖到了红薯,你是怎样挖到红薯的?哪些下朋友没挖到红薯,为什么呢?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答案,而是通过开放性的提问,让幼儿主动探索,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方法、习得经验,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提供丰富适宜的材料,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幼儿主动探索、获得相关经验,离不开物质材料的支持。教师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如:给幼儿提供各种挖红薯的工具,让幼儿自主选择使用工具,为幼儿的主动探索提供物质保障。。

  交流、总结,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在探索活动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法、追踪幼儿成功的事件、让幼儿分享自己成功的经验。在交流、总结中,让幼儿掌握相关经验的同时,满足了幼儿追求成功的心理特征,帮助幼儿树立自尊自信,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小实验,知道小球滑落的速度跟斜坡高度和表面光滑度有关。

  2、运用材料自由操作,获得小球减缓速度的方法,学习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3、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培养有条理、有序的操作习惯,激发探索与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

  2、VCD机,

  活动过程:

  1、引入:小朋友你们玩过滑滑梯没有?滑下来时的感觉是怎样的?今天我们来玩小球滑滑梯的游戏,请你们用积木、纸板搭成滑梯,看谁的小球滚得快。

  2、幼儿自由操作探索小球滑落的速度跟斜坡高度的关系。

  (1)老师交代要求:幼儿三人为一组,两人分别用不同数目的积木和纸板搭成滑梯操作一辆小车同时滑落,一人负责记录比赛的情况,可轮着交换玩。

  (2)幼儿自由操作实验A,老师巡回指导。

  (3)归纳小结实验结果提问:比赛结束了,你们的小球赢了吗?告诉老师,做完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怎样才会赢呢?提问个别幼儿,在黑板记录情况:第一局谁嬴了?为什么你的小球比他的跑得快?示范、小结:刚才小朋友都发现了:积木越少,滑梯的坡度越平缓,车子滑落的速度就越慢;相反,积木越多,坡度越斗,球滑落的速度就越快。

  3、幼儿操作探索球滑落跟滑梯表面光滑有关系。“在下斜坡时滑得太快会很危险,得想个办法减慢速度,小朋友你们也一起来想想办法,让小球滑得慢起来。

  (1)老师交代要求:两个滑梯下面都是放五个积木,幼儿在一个滑梯上用老师给的`材料进行尝试,另一个滑梯保持原状,然后两个小球同时滑下,看一看小球的速度有没有减慢,最后填好记录表。

  (2)幼儿自由操作实验B,老师巡回指导。

  (3)归纳小结实验结果提问:小朋友都很聪明,用了各种方法使小球慢了起来,谁能告诉我,你用了什么方法使小球慢起来,为什么会这样的呢?老师示范、小结:原来我们的小车速度的快慢,也跟滑梯表面的光滑度有关的,表面光滑的小车滑落的速度就会,表面粗糙的小车滑落的速度就慢。

  4、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积极去探索的精神。

  (1)(向幼儿介绍斜坡防滑的方法)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与我们实验有关的例子,请小朋友先看看录像,再想一想,为什么?

  (2)知道小车在斜坡滑落的一些规律,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还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应不断去探索,发现更好的方法。好!那我们就把我们发现去告诉开车的爸爸妈妈和叔叔阿姨。

  活动反思:

  我讲的《赛车》是一节科学活动,本班幼儿对这节课的内容很感兴趣,能够积极参加,在发展了幼儿观察力的同时,使幼儿了解了交通规则、体验到了空间方位的相对性。大部分幼儿能够以自身或客体为中心比较物体的前后方位。通过课后反复思索,发现许多不足之处,具体如下:

  一、材料准备不够充分

  粘贴环行公路需要颜色亮丽的绳子,我使用绿色毛线绳来代替。由于绿色毛线绳颜色暗淡,不易被看到,致使有些幼儿开汽车开到公路外。

  二、没有充分利用游戏规则

  幼儿开汽车时,有些幼儿没有遵守游戏规则,出现将汽车开到公路外、反向开车的现象,我只采取了耐心劝导的方式,游戏规则并没有真正的利用起来。

  三、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

  在有规则的开汽车环节中,直接向幼儿规定了所有的红汽车开在最前面,所有的蓝汽车开在红汽车的后面,忽视了幼儿拿到汽车头饰后会迫不及待的戴在头上,并不知道自己的汽车头饰是什么颜色,应该让幼儿在刚拿到汽车头饰后或有规则的开车前仔细地观察一下自己头饰的颜色。之后还可以先让所有头戴红汽车头饰的幼儿开到老师的前面,纠正站错位的幼儿后,再让所有头戴蓝汽车头饰的幼儿开到所有红汽车的后面,对个别幼儿进行纠正。

  如果让我再次上这节课,我一定会将材料准备充分;充分利用游戏规则;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仔细考虑该提出什么问题,应该什么时候提出问题;语言引导与肢体语言引导结合使用。并避免在其它课上出现以上问题,争取将课上得更加好,达到预定目标、使其更大发挥作用。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好奇的心理特点,为了激发幼儿对生活的兴趣,根据培养儿童生活能力需要引出了该活动的.设计。

  活动目标

  1、辨识各种常用的小工具,知道各种工具的用途。

  2、学习使用简单的修理工具。

  3、锻炼动手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辨识各种常用的小工具,学习使用简单的修理工具。

  活动准备

  常用小工具;能用这些工具进行修理的用品和废旧材料。

  活动过程

  一、 讨论导入

  向幼儿出示坏的椅子等物品。讨论:这些东西都坏了,不能使用了,怎么办呢?用什么工具修一修呢?

  二、教师示范与展示

  1、教师结合幼儿的讨论,出示修理椅子的工具,介绍它们的名称与使用方法。

  2、教师修理椅子,请幼儿观察教师修理椅子时使用工具的方法。

  3、向幼儿一一介绍常见的工具名称及基本用途、用法:剪子——用来剪绳子、线;钳子——用来拔钉子、拧铁丝;扳子——用来拧螺丝;锤子——用来钉钉子;螺丝刀——用来拧螺丝;锯条——用来锯木头等等。同时向幼儿介绍实用工具有哪些危险;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三、实践

  让幼儿独立或选择合作伙伴,进行实践活动,教师提醒幼儿在操作活动中注意安全,对于有一定操作难度的物品,教师给予指导帮助。

  四、活动小结

  五、作业延伸

  统计一下家里的工具都有哪些,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使用。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身边常见事物的兴趣。

  2、探索区别生蛋和熟蛋的多种方法,培养幼儿比较观察的能力。

  3、会区别生蛋和熟蛋,表达它们的不同,了解鸡蛋的多种吃法和营养价值。

  活动准备

  1、图片:鸡蛋

  2、每个幼儿一个生蛋,一个熟蛋、盘子、筐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鸡蛋

  教师:小朋友,老师不小心把生蛋和熟蛋弄混了,

  小朋友请你开动脑筋帮老师把生鸡蛋和熟鸡蛋分开。

  二、展开

  1、幼儿尝试区分生蛋和熟蛋。

  教师:每个盘子里都有一个生蛋和一个熟蛋,请你摸一摸、闻一闻、转一转,

  判断一下哪一个是生蛋哪一个是熟蛋。

  2、操作验证

  请部分小朋友说己的结果及方法,老师打开鸡蛋进行验证。

  :生鸡蛋表面粗糙,有颗粒。

  闻起来有一股鸡粪的味道,转动慢速,晃时有动的感觉;

  熟鸡蛋,表面比较光滑,闻起来有一股煮鸡蛋的味道,转动速度较快,晃时没有动的感觉。

  区分生蛋和熟蛋有好多中方法,可以闻一闻、看一看、转一转、晃一晃、摸一摸。

  3、幼儿以小组为单位继续进行尝试。

  教师:我们现在来把冰箱里的生蛋和熟蛋分开,请你将生蛋和熟蛋分别放在两个筐子里。

  4、幼儿表述区分生蛋和熟蛋的方法。

  (1)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区别出来的?

  (2)结合幼儿的.答案,教师及时用简单的符号记录幼儿探索生蛋和熟蛋的方法。

  5、幼儿品尝熟鸡蛋,了解其结构和营养价值。

  (1)在吃鸡蛋的过程中认识蛋壳、蛋白、蛋黄。

  (2)了解鸡蛋的多种吃法和营养价值。

  三、结束

  1、活动:从积极参与活动和回答问题等方面进行。

  2、延伸活动:欣赏蛋壳艺术。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11-09

大班《地球》科学教案04-24

大班科学教案05-14

大班蜗牛科学教案09-30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9-07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9-05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13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20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29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