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10-15 12:12:45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通用】美术教案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通用】美术教案10篇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用装饰、拼搭的方式表现自己想象中的家。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初步的合作能力。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根据纸盒外形想象装饰。

  2、难点:用装饰、拼搭的形式表现出自己的家。

  活动材料:

  收集大小、形状各异的废旧纸盒若干。提供一些进行装饰用的辅助材料,如双面胶、剪刀、透明胶带等。

  设计思路: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类商品包装也越来越显得美观、精致,深受顾客的喜欢,如化装盒、食品盒、酸奶盒等,既有实用价值,又可供欣赏和游戏,常常让孩子们爱不释手。因此,我选择了孩子们非常熟悉的废旧纸盒设计了本次活动“家”。通过收集大小、形状各异的废旧纸盒,为幼儿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拼搭“家”的表现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让幼儿根据纸盒的形状变化想象出形态各异的“家”的外形。这为幼儿的创造性表现创设了一定的基础。

  另一方面,运用个别设计——鼓励合作拼搭出想象中的内容。既有发散又有集中,从而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展开想象——各别创作——合作拼搭、交流介绍——分享快乐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体验快乐,激发兴趣。

  幼儿在配乐歌曲《我有一个幸福的家》中玩游戏:请到我家来做客。

  1、交流讨论,想象设计。

  刚才我们玩了《请到我家来做客》的游戏,现在,老师想请你们每人设计出自己的“家”,然后请老师去做客,怎么样?

  2、观察外形,大胆想象。

  (出示大小、形状各异的纸盒)这些都是你们最近收集的废旧纸盒,现在请你们来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长、有的方;有的绿、有的红……)

  它们的样子像什么呢?(幼儿根据纸盒外形发散想象)

  (二)个别创作,大胆表现。

  1、鼓励幼儿根据想象大胆地利用废旧纸盒的造型加工、粘贴或适当添加其它材料,剪贴一些细节,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家”。

  2、支持与帮助。根据能力差异对纸盒的造型自由想象、设计。

  (三)合作拼搭,体验成功。

  1、与同伴一起交流、介绍自己设计的“家”。

  2、鼓励幼儿将自己设计的“家”合作拼摆成“幸福家园”。

  3、请老师一起参观作品,向老师介绍设计的“幸福家园”。

  (四)分享快乐,结束活动。

  邀请老师去“幸福家园”做客。(与老师同伴一起手拉手围着“幸福家园”边拍手边唱歌曲《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附歌词:

  我爱我的爸爸,也爱我的妈妈,爸爸妈妈都爱我,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活动反思:

  《家》是一首结构简单富有童趣的诗歌,它将白云与蓝天、小鸟与树林、小鱼与河水、泥土与种子等一对对依恋关系的事物,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温馨的画面,让幼儿感受到从小“家”到大“家”的喜悦,开心。本次活动,我在让幼儿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下,鼓励孩子在多形式的引导下乐于想象,善于创编,敢于表达。

  一、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

  本次活动中,在朗诵诗歌《家》的过程中,幼儿除了运用语言朗诵之外,我还通过让幼儿通过眼神、手势、身姿等表情和动作,创造性地表现诗歌,同时让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中表达的美好意境,白云依恋蓝天,小鸟依恋树林,小鱼在水中徜徉,让幼儿不知不觉走入诗的'美妙境界中,此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联想训练,引导幼儿展开想象。

  《指南》中指出: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在诗歌创编中,我进行设置问题,让幼儿展开想象。如:蓝天是谁的家?它还会是谁的家呢?树林是谁的家?它还会是谁的家呢?步步引导,层层深入,在多个问题的引导下,培养了幼儿的发散思维。我这样的提问,答案是不确定的,是多向性的,有多种可能以及多种结果,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在活动中,依据《指南》精神,我“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表达水平如何,都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三、仿句练习,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幼儿的诗歌创编是从模仿开始的,即幼儿能模仿原诗的韵律、格式、词语、节奏等,仿编出简单的诗歌。如小河是鱼儿的家创编为小河是青蛙的家,小河是小蛇的家等等。这样的仿句练习内容浅显、形象生动、易读易记,幼儿在愉快的创编中接受认知,情感教育,更好地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今天的一首小诗,碰撞出了无数的创造火花。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欣赏故事插图这一美术表现形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2、在欣赏与评价中探索插图的特性,并尝试自己为故事配插图。

  3、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如何让学生懂得为熟悉的故事配画。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故事配画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具学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教师展出图画

  指导一下如何插图与文字。让学生自己选择故事。说一说故事情节。

  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为故事配图,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记住主题,并且要记住它们用不同的手表现。

  二、发展阶段

  让学生认识配图。并且真正理解“配图”的含义先了解故事情节,抓好故事中心,用图画来表现故事情节,

  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图画。教师分别出示两个故事。让学生自己为其配图写画。学生继续尝试其它故事。

  三、收拾与整理

  第二课时

  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课后做以下练习:学生自己找一个故事,为其配图写话。

  教学反思: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课前的精心准备,换来了学生学习的欢乐,老师也感到了身心的愉悦。

  一堂课,只要学生学的开心、画的顺利,老师教的实在,我认为就是一堂成功的美术课。

  第二课流动的笔触

  教学目标:

  1、传授学生尝试运用不同形式的笔触,自由表达想象中的画面。

  2、训练学生进行笔触和物象之间的联想,丰富学生的笔触表现力。

  3、让学生艺术中去体会创造生活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学生如何运用笔触去表达自己的想象。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具学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展示范作

  提出要求,让学生了解笔触

  自然过度,向学生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

  二、发展阶段

  向学生展示不同形式的点和线。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的线

  让学生亲自动手,用各种工具来摸索各种各样的笔触,并进行比较让学生看,去欣赏课本中展示的绘画作品,加深对笔触的认识。

  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会运用笔触去创作。

  三、收拾与整理

  第二课时

  课后拓展:

  学生通过学习,对笔触有所了解,让学生自己去创作。教学反思:

  在课程的价值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

  美能力。作为审美能力的提高,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欣赏。所以在教学中,我始终把艺术作品的欣赏作为培养审美能力的重中之重

  要求学生对自然和艺术作品长期的感性接触和体验。

  第三课色彩的变化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具学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教师做试验(原色调出间色)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

  颜色。

  让学生挑选两个最喜欢的颜色,调一调。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

  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两种颜色相调,并且要记住它们调出的第三个颜色。

  二、发展阶段

  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义将纸弄湿,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原色调出教师出示的那个间色。

  教师分别出示两个间色。让学生自己寻找两种颜色调出它。学生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画面的空白处。

  三、收拾与整理

  第二课时

  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绘出七色彩虹,绘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

  教学反思:

  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更多的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过程。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合理布局画面,独立制作图书。

  2、使幼儿体验分享阅读的快乐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4、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观看过图书了解图书的基本结构

  2、幼儿自己画好的《小蝌蚪找妈妈》故事背景、各种动物妈妈的`半成品图书,人手一本,与故事内容相应的文字幼儿人手一套,教师示范本一本3.水彩笔、剪刀、胶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本提问式导入主题师:这是小朋友们平时画的画,这里面都画了哪些动物?哪个故事里的有这些动物?老师把它订成一本想做成图书,可是这些画上还缺少什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做成一本完整的图书呢?

  二、教师示范讲解图书的制作的要点及具体要求1、把与故事内容相关的文字沿虚线剪下粘贴在每页的合适位置,2、在每一页图书的画面适当的位置添画上小蝌蚪,使小蝌蚪与各种动物妈妈能相呼应。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巡回指导,根据不同能力幼儿的作画情况及时给予指点和鼓励。

  四、分享作品1.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欣赏图书、与爸爸妈妈一起阅读图书。

  五、活动延伸继续饲养小蝌蚪并记录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活动反思:

  这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幼儿。在故事中,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曲折经历,使幼儿了解到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了解连环画的形式,会区分故事中不同的情节内容,知道其先后顺序,制作成连环画,并且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创作的需要收集和选择适当的图片素材。特别是符合传统绘画特点的创作,注意融入自己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巩固对传统绘画美的认识和理解,锻炼和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

  教学重点:在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上,运用山水画基础知识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如何在选择素材和创作中,融入自己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二次备课

  课前准备

  提前向学生布置作业:结合自己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搜集有关山水画图片资料,进行创作构思。教师出示预习提纲搜集各种山水画图片资料,根据教师所列提纲提前预习,并做好笔记增强学生对山水画的认识和了解,收集合适的图片素材进行构思。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展示预习成果

  1.复习上节课内容(意境和形式美),然后教师出示图片并提出问题

  a.这几幅山水画的构图运用了哪种构图方法。

  b.分析一下这几幅画,画家在笔墨处理和构图上有什么特点,作品带给我们怎样的意境。

  2.组织学生讨论,或小组讨论,教师点评,引出课题学生赏析图片,展开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对山水画的学习兴趣

  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和思考题

  a.让学生自读课文文字和欣赏图片

  b.“山水画”的基础知识:

  ①“三远法”

  ③制作步骤④如何处理画面空间

  如何与自己的创作构思有机地结合运用。

  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自主学习,认真思考,通过查资料、观察、分析、比较这些图片并作出判断,形成初步成果通过以上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

  1.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2.对于疑难问题,由教师点拨、讲解和演示

  a.“三远法”。“高远”、“平远”、“深远”是古代山水画的三种构图方法,简称“三远”。

  (教师结合图片作简要讲解)

  c.画在画面的空间处理上,在空白、虚实关系以及色彩等方面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以上问题由教师讲解并做演示,

  利用色彩调节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意境学生回答所学知识

  学生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了解“滤镜”的特色和可能达到的.效果,如何与自己的创作构思有机地结合运用

  巩固学生综合理解和综合运用知识技能技巧的能力

  尝试练习

  了解了画“山水画”的过程和方法完成一幅有独特意境的山水画。

  教师巡视并作个别指导根据学生自己的创意,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创作给学生比较完整的创作时间,同时结合创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辅导

  展示交流展示学生作品,鼓励学生自评、互评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并说明自己的创意,对作品进行自评、互评通过相互,认识自己的不足,引发更好的思路,保持兴趣

  拓展延伸

  指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山水画创作,并且能创作出体现自己对传统绘画意境和形式美感的作品。

  

  让学生谈学习本课内容的收获与体会,教师给予归纳、,并出示下节课预习提纲和准备材料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运用线条的粗细变化进行装饰,尝试运用线条的粗细变化进行装饰。

  2、在尝试运用粗细不同的笔作画中初步培养幼儿线描的兴趣。

  3、培养幼儿认真做事的习惯。感受线描画的特点美。

  活动准备:

  粗细不一的记号笔若干、8的纸张若干、教师的范例。

  活动过程:

  一、花园里刚刚开了一些非常漂亮的花,我们去看一看!

  (出示准备好的范画,线描画的花,引起幼儿对线描画的兴趣)

  二、请幼儿说说,这些花跟我们平时看到的'花有什么不一样?

  1、幼儿讨论范画里运用了哪些美丽的线条,并请幼儿用肢体表达。

  2、看看线条与线条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三、教师讲解在创作线描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线条的粗细,笔的粗细要注意。

  2、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运用各种线条对花儿进行装饰。

  四、教师提出要求,幼儿进行创作。

  1、幼儿创作时要注意线条的粗细变化。

  2、在创作的时候要能够与同伴友好的合作。

  五、展示作品,并评价

美术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能自主收集两位美术家的生平及经典代表作等资料。

  2、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评述,表达自己的感受。

  3、能积极探索美术家与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学习美术家继承优秀传统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学习重点:了解齐白石、徐悲鸿的生平及其艺术特色。

  学习难点:用较为专业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评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环节:

  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收集有关齐白石、徐悲鸿的作品图片、文字资料,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前置作业。

  展示齐白石、徐悲鸿的照片。

  2、板书课题:齐白石徐悲鸿。

  生:学生回答。

  说一说对这两位大师的简单认识(时代、代表作、艺术主张等)。

  可分小组派代表发言。

  2、重点分析:齐白石的作品《祖国万岁》和徐悲鸿的作品《奔马》图片对比。

  提供简明的'表格让学生填写比较报告。

  想一想:两幅画在题材和意境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与传统绘画相比,他们分别有哪些创新?

  3、简单小结。

  4、观察分析: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内容、形式、情感及技法等方面讨论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提问:你知道这幅画创作的时代背景吗?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我们向美术家齐白石、徐悲鸿学到了什么?

  生:观察,感受,对比,讨论,分享感受,填写报告。

  评价:评选出本节课的最佳评论者,看谁描述得最清楚、最准确、最精彩。还有哪些美术家通过对国外艺术的学习、吸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欣赏作品,感受作品中骏马的多种动态。

  2.知道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他的作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有对美的整体感受,有一定细心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师幼共同收集有关徐悲鸿的作品和资料。

  2.共享:PPT《徐悲鸿作品赏析》、《文房四宝》,音乐《赛马》。

  活动过程:

  一、欣赏作品《奔马图》。(播放背景音乐《赛马》)

  1.提问:这幅画上画了什么?马在干什么?从什么地方看出马在奔跑?

  2.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从马的动态、墨的深浅等方面说一说。

  提问:这匹马的'体魄怎么样?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如果你是这匹马会有什么感觉?心情会怎样?

  3.提问:你们喜欢这匹马吗?哪里最吸引你?

  4.小结:在这幅《奔马图》中,画的是一匹欢快、自由奔放的马,它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勇往直前,不怕困难。

  二、介绍徐悲鸿

  1.师:这幅好看的画是一个叫徐悲鸿的先生画的,他很爱马,也注意观察马,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和他有关的故事。

  2.出示徐悲鸿的画像,欣赏他的其他作品,如《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图》等。

  3.延伸:徐悲鸿除了画马很有名,还会画牛哦!欣赏《春之歌》。

  三、小结

  1.中国画是以毛笔、墨、宣纸为绘画材料进行创作的一种绘画形式。

  2.引发幼儿继续收集、欣赏中国画的兴趣。

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蜗牛的相关知识,掌握蜗牛的形状特点。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和形式进行绘制。

  3、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形式进行创作。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蜗牛的图片,背景音乐,录音,蜗牛头饰5个。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那老师就出个谜语考考大家。

  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蜗牛(没有壳的蜗牛)

  生:蜗牛怎么没有壳呀?

  师:对呀,这只蜗牛怎么没有壳呀?还是让我们一起问问这只小蜗牛吧!

  2、教师播放课件:

  蜗牛在哭诉:“我是蜗牛查理,我背上的房子在比赛时被人意外的踩坏了!其他的蜗牛都笑我,而且冬天快到了,没有了房子我可怎么过冬呀?呜……”

  3、师:多可怜的小查理啊,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生:愿意。

  4、教: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帮助小蜗牛查理设计新房子吧!(出示课题——蜗牛的新家)

  二、发展阶段

  1、教师提出问题:在给小蜗牛盖新房子之前问问大家,你对蜗牛了解有多少?你知道蜗牛身体有哪些部分组成吗?它的生活习性怎么样?

  生a:蜗牛有触角、眼睛、嘴、腹部、尾巴和壳。

  生b:身体软软的,爬起来很慢……

  生c:它身上的壳还可以为它遮风挡雨……

  2、教师:哇,原来蜗牛并不像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它的身体有好几部分组成,尤其是背上的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小小的蜗牛虽然爬得很慢,可是它可以为了一个目标不怕跌倒,勇往直前,这种坚持不懈的值得大家去学习!那你们想给蜗牛查理重建一所什么样的房子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每组选出一个代表阐述。)

  3、师:同学们的建议都很棒,也让我们问问小蜗牛,听听它有什么建议吧!

  “蜗牛”提出设计要求:原来的房子我都背了好些年了,看来看去都看腻了,最近蜗牛家族兴起好多时髦的新房子,我也想要一栋那样的。但是我可不要和别人的一样哦!我带了一些照片,大家先看看吧,希望对你们的设计有所帮助。

  4、师:哇,小蜗牛准备的可真充分,赶紧让我们一看吧!

  (欣赏观察蜗牛图片,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图进行点评。每组图片欣赏结束,教师及时,并将贴在黑板上。)

  (1)、给蜗牛原来的壳上添加美丽的花纹,涂上漂亮的颜色;

  (2)、改变蜗牛壳原有的形状;

  (3)、可以夸张、想象,用其他房屋造型代替蜗牛的壳。

  5、师:时间紧迫,再不赶快帮小蜗牛把房子建好,它就要冻感冒了!(教师把没有壳的蜗牛贴在黑板上给学生做参照。)就让我们比一比,赛一赛,看看哪位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给小蜗牛设计出最具特色的房子吧!

  三、创作阶段

  1、学生拿出纸准备画的`时候,要适时提出绘画要求:你画的房子黑板上的小蜗牛能住吗?——提醒学生要把蜗牛的房子画大些。

  2、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作画,陶冶学生的情操。

  3、教师巡回指导,遇见问题及时指出,优秀作品及时点评。

  四、作品展评

  1、请学生分小组先组内评出最优秀的,贴在黑板上全班同学一起点评。(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作品,说说作品最具特色的地方是哪里。)

  2、教师:经过大家的设计,给小蜗牛选出了这么多好看有趣的“房子”,小蜗牛查理看了之后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它到底喜不喜欢呢?请同学们认真听下面的音乐,并从中找到答案。

  3、播放音乐动画《快乐的小蜗牛》。学生在听音乐时教师鼓励学生上前,根据音乐带领大家做一些动作或进行简短的表演。(主动上去表演的学生,给他带上准备好的蜗牛头饰。)

  4、音乐结束,请学生说说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小蜗牛很快乐。

  5、教师:今天不仅小蜗牛很开心,老师也很开心。因为老师看都那么爱帮助别人,积极主动的动脑动手,为小蜗牛设计了那么多有趣的房子。希在课后能再尝试用其他的材料和方法给小蜗牛制作房子。

  五、课后拓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蜗牛。

  教学后记:

  本课是校本课程,以学生平时比较感兴趣的“小蜗牛”为课题。

  导入部分用谜语的形式是为了更好的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出示了一张没有壳的蜗牛是为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下面新课的兴趣。整节课都以小蜗牛为主线,从导入——新授——创作——点评都有小蜗牛在其中牵引。课的结尾以一首欢快的音乐《快乐的小蜗牛》结束,整节课学生学习气氛很高。

美术教案 篇9

  一、幼儿情况分析

  本班幼儿共35人,较多幼儿对美术有过接触,20多名幼儿能均匀的涂色,并能教认真的参与,表现也较积极,10多人涂色较马虎,涂色的技法少正确,本班幼儿的剪、撕等技能也较弱,能正确地使用剪刀沿轮廓线剪的幼儿很少。因此,在美工区,我每天为幼儿准备一些操作材料,供幼儿选择,但主动选择的人数并不多,每次就四至五名幼儿,其中杨阳对美术的领悟性较强,也特别感兴趣,王沁、林雨成等几名幼儿基础也较好。从以上的情况看,我觉得本班幼儿美术活动教学仍应从基础的涂色、添画着手,激发兴趣,养成大胆表现的习惯,从基本的线条、图形练起,循序渐进地进行辅导。形象性与情感性是幼儿美术的特点,只有当幼儿对美术活动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才能真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对美术用艺术的语言来表达情感,才能使美术活动取得教育学意义上的成功,延续和发展美术本身。

  二、目标

  1、继续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认识以手指活动为主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其使用方法。

  2、喜欢观察周围有趣的事物、色彩,学习用各种线条表现感受过的物体的基本形象与主要特征,辨别同种色的深浅,能使用相似色或想象色作画。

  3、乐意参加手工操作活动,掌握简单的捏泥、折纸的方法,能大胆地想象,用不同材料表现物象。

  4、培养幼儿关注生活中有美感的事物,如美术作品、民间艺术等,引导幼儿从造型、色彩、

  构图上理解美、感受美。

  5、在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信、开朗的个性,体验积极、向上的情绪氛围。

  三、内容安排

  1、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自然中、周围环境中美的事物、美的色彩,认识十二种颜色。开展玩色活动:如瓶盖印画、车轮滚滚、喷刷画、棉签画、菜根印画等。

  2、组织各类添画活动,学习掌握各种图形、线条的画法,如添画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的点心,添画小动物的脚印,添画球拍上的网格线,画简单的手帕、衣服、裤子等的形状。

  3、利用各种辅助物进行贴画,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完整地布局画面,增强作画的自信,如各种各样的太阳,一窝小鸡,一只大象等。

  4、运用简笔画的画法,以线条、简单色块表现物体,重点是引导幼儿观察实物、玩具,学会用形、线来拆分、组合,然后表现物体,并能涂上相应的色彩。为了使幼儿形成大胆作画的特点,主要运用蜡笔、油画棒画单个物体,结合粗水笔画轮廓,如圆形、椭圆形的小白兔,三角形加线条的竹笋,还有小刺猬、蚕宝宝、长颈鹿等。

  5、学习简单的写生画,如苹果、梨、枇杷、草莓、萝卜等,主要要求幼儿捕捉绘画对象的明显特征,创造完整的式样。

  6、开展欣赏活动,内容有:获奖的儿童画作品,从画报、刊物上选取,或是同伴的作品;简单的民间艺术,如阿福、布老虎;一些美的事物,如花毛衣、印染丝巾、窗花、糖纸等;美的环境,如节日的布置、春天的公园等。

  四、指导要点

  1、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自由的情绪氛围,稳定、舒适的作画空间,以幼儿情感的满足为基础,促进美术活动的发展。

  2、做好幼儿美术活动中的指导工作,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为核心。

美术教案 篇10

  设计思路

  刚刚入园一个月的小班孩子,情绪才基本稳定,他们还只是刚刚熟悉幼儿园紧张有序地一日生活环节。在绘画方面,可以说毫无基础,如果要他们拿笔独立画出一幅美丽的画来,恐怕不太可能。那么,怎样让孩子对美术活动感兴趣,怎样让孩子从美术活动中体会到成功感呢?用印章印画出的作品,一般色彩鲜艳,装饰性强,容易让孩子体会到成功感。所以我选择了这一活动内容,希望孩子完成的作品有一定的效果,从而激发孩子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小班的孩子从一个个家庭走入幼儿园,他不再是家庭中大家围着转的中心,而变成了群体中与别人一样的一份子,应该学会怎样与人相处,怎样与人合作。那么,在活动中我们应该给孩子多提供一些让孩子“友好相处”的机会,所以本次活动我选择了小组合作画的形式。

  印画是小班手工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小班幼儿的小肌肉群、各种动作的和谐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为“学习运用印章进行印画”。为了突破此难点,我采用的方法有:1、丰富幼儿的经验,让幼儿对各种材料有初步的认识;2、通过小组自主操作,让幼儿自己大胆地去尝试,在实际操作中来解决。“一个印章只蘸一种颜色”,这是印画中的常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但对于初次印画的小班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是本次活动的难点。为了突破此难点,我采用的方法有:1、创设宽松的活动氛围;2、运用适当的指导,如:鼓励表扬;榜样示范;个别指导等。

  本次活动我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采用情境激励法,即教师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花布展览会的情境,引起幼儿兴趣,使之在身临其境中产生追求美与表现美的欲望和热情,积极主动的去观察、去创造。第二,采用讲解演示法,通过教师、个别幼儿的讲解演示,让幼儿学习使用印章印画的方法,感受到色彩的美,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小班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较强,他们能够正确地辨别几种颜色,但还不能正确说出它们的名称。在作画时,往往任意取用一种颜色或材料,不加选择地进行作画,也不知道换颜色或材料,有的一种材料或颜色一直用到结束。所以,老师在示范时还要注意提醒幼儿使用多种材料和颜色进行印画,使画面色彩丰富。第三,采用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以花布展的形式进行作品讲评。这是对幼儿操作活动结果的肯定与互相评价,使每个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认识,培养幼儿对使用颜色的兴趣。

  2、引导幼儿学习运用印章印画的方法,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印画常规,知道一个印章只蘸一种颜色。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可做印章的自然物或废旧材料,如:有凹凸花纹的玩具、瓶盖、笔套、纸筒等。

  2、红、黄、蓝颜料水每桌各2盘,盘中垫上薄海绵。

  3、纯白棉布、一次性桌布、抹布每组各一块。

  4、花布一块贴在墙上。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我们小一班要开一个花布展览会,请小朋友一起印一些漂亮的花布。”

  2、巩固认识红、黄、蓝三色。

  3、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印章”印画。

  (1)介绍各种拓印材料。

  (2)示范讲解印章的使用方法。

  (3)请个别幼儿用“印章”进行操作。

  (4)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老师准备了许多“印章”和红、黄、蓝三种颜料,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料和“印章”来印出美丽的花。

  2、每组的几位小朋友要互相合作,共同印制一块花布。

  3、注意卫生,强调一个“印章”只蘸一种颜料。印过一种颜料后,不要再去蘸其它颜色。

  4、尽量多印,使画面色彩丰富。

  5、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将幼儿印制的“花布”展示出来,引导幼儿欣赏自己及同伴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美术教案02-22

(精选)美术教案07-31

美术教案(经典)07-30

美术教案(经典)09-04

(精选)美术教案09-06

(经典)美术教案09-21

[经典]美术教案09-27

[精选]美术教案09-26

【精选】美术教案08-07

美术教案[经典]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