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10-19 08:21:53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经典)大班语言教案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经典)大班语言教案4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成长的经验大胆地交流自己的外貌变化。

  2、引导幼儿设置成长过程的迷宫图。

  3、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观察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 一家长从小到现在的成长照片。

  2、 请幼儿带小时侯和现在的照片各一张。

  3、 各色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初步感受成长的过程。

  1、(出示一家长小时候的.照片)

  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听一个人的成长的故事,我们先来看看,在是谁?她长得怎样?(眼睛小小的,胖胖的,头发……)

  2、(放小学的照片)这个女孩慢慢地长大了一点,上了小学,现在的她与刚才小时侯的她有什么变化?(瘦、高、眼睛、头发……)后来又长大了一点,上完小学,上初中,又上高中,最后考上了大学。(出示大学照片)大学的她与以前一样吗?又发生了什么变化?(鼓励幼儿从外貌上说)

  3、(放现在的照片)这位小女孩大学毕业后,就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看这位小女孩到底是谁呢 ?(冯弋珩的妈妈)为什么现在看出她是冯弋珩的妈妈,刚开始看不出?(因为太小了,小时候的样子与现在不一样)

  二、幼儿交流自己的外貌变化。

  过度语:刚才我们听了冯弋珩妈妈成长的故事,知道了人是要长大的,还要变。现在,我们也来看看自己以前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1、 先请小朋友自己边看照片边说说两张照片有什么变化,以前的我长得……,现在的我……

  2、 把你的变化讲给一组的的小朋友听。

  3、 下面,请一个小朋友讲讲自己的变化。

  以前的我长……,现在的我……

  三、幼儿设计迷宫图(放音乐)

  老师知道你们喜欢迷宫图,下面请你们将以前的我和现在的我这两张照片设计照片迷宫图。先将自己的两张照片贴到墙上,一张以前的我贴在上面,把现在的我贴在下面,然后拿起笔把它们设计迷宫连起来。最后请你的好朋友来一起看看你的两张照片,用走迷宫的方法,说说你的变化。

  四、游戏“变变变”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大班语言活动亲爱的小鱼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设计理念,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重难点,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仔细观察画面,乐意用语言大胆表达阅读结果,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大胆想象,猜测情节,感受小猫与小鱼之间浓浓的爱,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亲爱的小鱼教案吧。

  教材分析:

  《亲爱的小鱼》是法国作家安德鲁·德翰的作品。猫爱上了鱼?鱼爱上了猫?看到封面我们也许会生出这样的感觉:这怎么可能。可是孩子们不会,孩子们感觉到了有趣,岸上的猫爱上了水里的鱼。于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展开了。孩子们一下子就进入了故事,在他们的小脑袋里,猫和老鼠就是可以做朋友,猫也完全可以爱上一条鱼!故事在孩子的想象中展开了,猫爱上了鱼,并把鱼养在小鱼缸里,每天都以面色和吻来陪伴小鱼,渐渐地小鱼长大了,因为爱,猫不得不把小鱼送到大海里,小鱼游走了,因为思念猫依然来到分别的地方等候着,最后小鱼在猫的期盼中来到猫的身边,并带着猫去远游。这也许就是爱的最好的回报。

  设计理念:

  《亲爱的小鱼》借着一只猫咪与一条小鱼的情谊,温暖地道出爱与包容的真义。作品中表现的是猫和鱼之间的情谊,非常温馨和谐。在幼儿的生活经验中,猫和鱼并不是好朋友,猫是会吃鱼的。但是猫却和小鱼成为了好朋友,非常感人的情节,让幼儿感动深深。于是,我就设计了两个情感环节:一、幼儿自主阅读,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感受他们之间的情谊,二、师幼共同阅读,了解故事的内容,进一步感受猫与小鱼之间融融的情意。通过看看、想想、说说,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穿插了游戏和幼儿互动,让幼儿感受到了绘本阅读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仔细观察画面,乐意用语言大胆表达阅读结果。

  2、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大胆想象,猜测情节,感受小猫与小鱼之间浓浓的爱。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ppt课件、轻音乐、大图片4张小图片3组、绘本每人一本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大胆想象,猜测情节,并用连贯的语言表达想法。

  活动难点:感受小猫和小鱼之间的爱,并用语言、动作表达情感。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猜测角色间的关系,激发阅读兴趣。

  1、猫看着小鱼会怎么样?

  2、小猫和小鱼在干什么?(亲吻)你们会亲吻吗?有谁亲吻过你呢?(爸爸妈妈爱你所以要吻你)

  你们会亲吻吗?(幼儿互相亲吻)

  你亲吻别人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那小猫呢?

  对了,小猫并没有吃掉小鱼,还和小鱼亲吻,是一对相亲相爱的好朋友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看看图书《亲爱的小鱼。》

  3、出示题目《亲爱的小鱼》师幼进行互动称呼。

  二、逐步阅读绘本,理解故事内容,感受角色之间的情意

  引导幼儿阅读绘本前两页。感受猫咪对小鱼的爱。

  1.点击ppt1。

  (1)猫咪在干什么?

  (2)猫咪为什么拿面包来喂它呢?

  (3)猜一猜猫咪会对小鱼说什么?

  2.点击ppt2:

  (1)甜蜜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瞧,小鱼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如果你是小猫,你会怎么做?

  幼儿大胆想象,自由讨论并讲述自己的猜想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书是上小猫是怎样做的!

  幼儿自主阅读大图片P5—8,体验角色之间的心理变化。

  幼儿分组进行阅读,教师适时观察

  1、小鱼长大了,小猫是怎样做的呢?

  2、小鱼回到大海后,心情是怎样的呢?为什么?

  3、小猫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为什么?

  4、如果你是小猫,你心里最希望的是什么呢?

  师幼共同阅读绘本后半部分,感受故事所传递的浓浓爱意。

  小鱼究竟有没有回来呢?小猫和小鱼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接下来一起看看。

  PPT9—10

  1、小猫在做什么?小猫为什么要把唯一的帽子扔掉呢?

  2、如果你是小鱼,你看见帽子会会怎么想?

  3、小鱼回来了,他们接下去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PPT11—13,

  1、小鱼回来了他们在一起的在做什么呢?

  2、她在做什么有趣的`游戏呢?

  三、师幼共读,提炼故事内涵分发小图书,师幼完整欣赏故事

  (1)听了这个故事,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你觉得书中哪幅图你感到最感动,最温暖?(为什么)

  (3)在现实生活中,谁像小猫一样的照顾你呢?(幼儿自由讨论)

  四、延伸活动带着你的小图书,和更多的小朋友分享这个爱的故事。

  以“猫看着鱼会怎么样?”一个常理性的问题进行导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活动反思:

  和孩子进行情感的互动,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创设了宽松的阅读氛围。分页观察图片,和孩子一起阅读,从图片中感受猫咪的爱。让幼儿自主阅读,给了幼儿猜想的空间和时间,同时让孩子自己学着去看图书,思维会更开阔一点,使幼儿阅读更个性化一点师幼共同阅读绘本,了解故事发展情节,体验阅读绘本的快乐。同时在看看、想想、说说提高了幼儿的阅读能力,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进一步感受小猫与小鱼之间的情意。从故事中猫和鱼的情谊迁移到幼儿生活中的情谊,感受友情和亲情的美好。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学习词语"红艳艳""笑盈盈"。

  2、能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各种花的颜色、形状、香味等主要特征,四季花开的繁茂景象。

  活动准备:

  1、布置"春夏秋冬"四个板块。

  2、挂图《花开歌》

  3、语言磁带。

  活动重点:

  能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各种花的颜色、形状、香味等主要特征,四季花开的繁茂景象。

  活动难点:

  学习词语"红艳艳""笑盈盈"。

  活动过程:

  谈话引出主题:

  小朋友,你们喜欢花吗?花是大自然的笑脸,一年四季有各种各样的鲜花你们在哪儿看到过。

  活动反思:

  这次语言活动让幼儿学习念十二个月的花,这种儿歌很好听,很押韵,也包含了很多的只是在里面,非常值得学习。但是,在活动中,我也发现,其实学习时是有一定难度的。难度之一是幼儿对有些花不是很熟悉,所以总是记不住;难度之二是儿歌中,在儿歌中对花的特点概括得很好,语言也很精炼,但是对小朋友来说,学起来就有点难度。考虑到这些情况,我采用了一个新的方法进行学习。那就是用问答式方法来学。这个方法也是根据这首儿歌的'结构特点来选择的。儿歌中的每一句结构都相同,都分为三个部分:月份、花名和花的特点。这样,我就分门别类地来提问,比如第一次提问花名,第二次提问花的特点,最后提问月份。当幼儿有点熟悉之后,我再让幼儿来当老师,向我提问,他们也问得很好。而且在问的过程中,他们也在不断地记忆儿歌的内容。这样的方法要比死板地完整地念效果好很多。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带着问题仔细观察图书画面,尝试用清晰的语言大胆表述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在故事优美的意境中,感受母鸭美好的梦想和她为实现梦想而付出的种种努力。

  3、萌发幼儿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憧憬。

  活动准备:

  1、视频转换仪,幼儿人手一本小图书。

  2、幼儿对鸭子生蛋孵蛋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图书《彩色的鸭子》,介绍图书的名称。

  1、观察封面并提问: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故事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彩色的鸭子》。你知道这本书为什么叫《彩色的鸭子》吗?

  2、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幼A:我看见它周围都是彩色的花朵,看上去很漂亮,所以叫它"彩色的鸭子"。

  幼B:我感觉是这只鸭子在花丛中,各种花的颜色染到了它的'身上,就变成了一只彩色的鸭子。

  二、幼儿自主阅读图书《彩色的鸭子》

  1、翻开图书第1页画面。

  (1)提示:这只鸭子在什么地方?她会是谁呢?在干什么?

  幼:这是鸭妈妈,它在窝里生蛋。

  师:母鸭妈妈蹲在鸭巢里生蛋,它的眼睛怎么样?为什么闭着眼睛呢?

  幼A:因为它要专心的生蛋,所以闭着眼睛。

  幼B:它闭着眼睛在想:我要快点把蛋宝宝生出来。

  师:母鸭妈妈还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让我们一页一页的往下看。

  (通过教师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幼儿有针对性地阅读图书,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并鼓励他们在阅读图书的过程中轻声讲述,使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中根据画面大胆想象,自主地构建语言。)

  2、幼儿自主阅读。

  (1)教师深入到幼儿中间,鼓励幼儿轻声交流,观察了解幼儿阅读的情况。

  (2)请几位幼儿在集体面前讲一讲自己看到的画面内容。

  (请幼儿介绍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既可以畅所欲言,也便于教师在下一环节中更好的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三、分析画面,理解故事的内容。

  1、利用视频转换仪放大幼儿图书,引导幼儿边看图书,边听教师讲述故事。

  (教师在幼儿自主阅读后,利用视频转换仪和幼儿一起阅读图书,帮助幼儿整理思路,调整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更好的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述积极性。)

  2、借助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母鸭的美好愿望。

  (1)母鸭有什么愿望?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幼A:它想生一些漂亮的彩色蛋。

  幼B:母鸭想生一些彩色的小鸭子,一起去游泳。

  师小结:母鸭在鸭巢里想着:如果我有一堆彩色的蛋,我就可以孵出一群彩色的鸭子,我就可以带着这群彩色的鸭子去旅游,这就是母鸭最大的愿望。

  (引导幼儿观察9页-11页的画面)

  (2)母鸭怎样才能生出一堆彩色的蛋,孵出彩色的鸭子,实现自己的愿望呢?

  幼A:它要吃许多彩色的花朵和果子。

  幼B:要天天和彩色的花汁做的饮料。

  幼C:要用彩色的水洗澡,睡在彩色的花床上。

  幼D:还要多看彩色的晚霞。

  (教师采用停顿和等待的方法鼓励幼儿学说第4页-第9页故事中优美的语句,如:只要我天天吃……只要我天天喝……只要我天天看……只要我天天用……只要我天天睡在……我就会……我就会……。)

  (3)母鸭到底有没有生出彩色的蛋,孵出彩色的鸭子来呢?她的愿望有没有实现?

  幼A:我看见她生出来的是十一个白白的蛋,但是被太阳的光一照,就变成了彩色的蛋。

  幼B:对,它的小鸭子在彩色的水里游泳,也变成了彩色的小鸭子。

  幼C:他们在天空中飞的时候,阳光照在身上,就变成了彩色的小鸭子。

  四、完整欣赏。

  师:请小朋友一边听一边自己翻书,想一想母鸭的愿望为什么能实现呢?

  听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翻阅大图书。

  (在幼儿熟悉故事内容后,进一步提出究因性问题:为什么母鸭的愿望能实现?能更好的激活幼儿思维,使幼儿由故事的浅表层理解进入到故事的深层次理解。)

  五、请幼儿提问、质疑,大家互相解答疑问。

  师:关于这个故事,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教师提出阅读要求: (在幼儿个别讲述后,再一起看图书阅读故事,能将幼儿零碎的经验和不很连贯的语言表达进行归纳小结,让幼儿感受怎样表达更规范、更完整。)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的教案06-27

大班语言教案[精选]09-05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09-14

大班语言秘密教案03-25

大班语言《梅花》教案03-29

大班语言比尾巴教案03-30

大班语言《家》教案01-17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01-17

大班语言古诗教案01-17

大班语言上课教案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