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小学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

时间:2023-11-03 10:39:05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1

  1.学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的意思,感受庐山瀑布的壮观气势。

  2.学会本课的生字。

  3.背诵古诗,结合诗的内容展开想象,并把想象到的画面说出来。

  生字、新词卡片;与诗歌内容相一致的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这首古诗是哪位诗人写的?(李白。)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气势豪放,想象奇特大胆,语言清新自然,被称为“诗仙”,和杜甫并称为“李杜”。著有《李太白集》。

  2.借助拼音读古诗。要读准字音,圈出生字。

  3.集体认读生字:炉烟挂流尺疑银

  4.交流记字的方法。

  5.集体反馈。

  (1)挂:右半部分是由两个“土”组成的`。(2)流:右半部分不要少写“丶”。

  6.再读古诗,读准字音。

  三精读古诗,体会意境

  1.先听老师读古诗,然后说一说这首诗写的是哪里的景色。(庐山瀑布。)

  2.数一数这首古诗共有几句。(4句。)

  3.质疑、解疑,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1)庐山: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

  (2)香炉:指香炉峰,是庐山西北部的一座山峰。它的形状尖而圆,峰上烟云缭绕,就像一座香炉,因此而得名。

  (3)生:产生。(4)紫烟:紫色的烟雾。

  (5)挂前川:指瀑布好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川,河流。

  4.说一说这首古诗的意思。(太阳照耀着香炉峰,升腾起紫色的烟雾,远看瀑布就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湍急的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飞泻下来,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而降。)

  5.想一想,在这首诗中,诗人看到了什么?(香炉峰、瀑布。)

  6.看到了这样的景象,作者想到了什么?(疑是银河落九天。)

  7.观看课件,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四课后延伸拓展

  1.展开想象,把想到的画面说一说。

  2.推荐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建议学生背诵。

  1.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谈谈对李白的了解,学生的知识面很丰富,不仅背了不少李白的诗,还知道他之所以被称为“诗仙”,是因为他的诗想象丰富,诗中常会出现凡间没有的奇景。

  2.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走近作者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风格豪放洒脱,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小学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庐、瀑、炉”三个生字,有韵律地、有感受地吟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课文注释或、体会诗句含义。在反复诵读中,想像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在个体探究后,小组合作交流中,质疑解难加深体会。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中,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感受诗人李白奇丽、大胆的想像,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美好,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教学重点:

  想像古诗描绘的'画面,品读重要词语,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具准备:

  音乐、板画

  教学流程:

  一、创境导入,初读感知。

  1、配乐范读

  2、谈话揭题,揭题。学习“瀑”字。

  3、版画,引趣:李白看到了怎样的瀑布。

  4、组织初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古诗。要求读正确,有节奏。

  二、学生选择学法,批注学习古诗。

  1、可以用什么方法学习古诗。

  2、自己先学学,拿着笔,圈圈、写写、画画,把读懂的和读不懂的做上记号。

  三、小组交流,市参与讨论。

  四、互动对话谈瀑布。

  1、交流体会诗意及想像画面。

  2、根据学情,结合板画、配乐,通过想像,诵读互动对话,相机引导读悟,体会情感。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a、学生说感受,生再补充(香炉指香炉山)。

  b、引导其他学生想像,想像大河。

  c、教师相机板画,引导再想像:瀑布还像什么?

  d、体会“生、挂”字用得生动,形象。

  e、引导学生再读。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生说体会。体会“飞流、直下、落”用词准确,感受瀑布高,水流快急的特点。

  b、生补充“银河,九天”传说的资料,感受祖国民间动人传说,丰富学生。

  c、启发想像。

  d、旁征博引:“白发三千丈”,“危楼高百尺”,“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等等诗句与“三千尺”的用法相同。

  e、朗读。

  f、引导感受诗人李白神话般的想像风格。

  (3)放乐闭眼,在脑海中勾画,庐山瀑布图。

  五、吟诵升华,谈感受。

  1、创设情境:此时此刻,你们就站在庐山脚下,眼前就是这一帘瀑布,你想说什么?

  2、当小诗人,吟诗。

  六、拓展积累。

  1、赠送叶圣陶的《瀑布》,让学生诵读。

  2、吟诵积累。

  七、作业:想给自己留什么作业?

  八、结课。

  九、板书:

小学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3

  指导思想:

  通过《望庐山瀑布》的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拥有学习的自主权,使学生主动学习,善于学习,会学习,培养自主创新性学习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思路:

  首先,根据大纲要求,给学生整体感知,让学生对整首诗有一个整体印象。然后,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适时安排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学探究,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与全程参与。其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朗读。以读为本,把读与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使学生感受到诗词的魅力,领悟到祖国文字的`凝练。最后,加强课内外结合,打破了课内外的界线,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注重了知识的积累运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2、学会诗中的生字新词。

  3、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式导入:

  1、请同学们背一首你最喜欢的古诗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二、检查预习:

  1、学生交流所了解的李白。

  2、李白是怎样描写庐山瀑布的?

  3、出示图片,老师也来做一回诗人,请同学们告诉我,应该站在哪儿来给大家吟诵这首诗呢?(望遥说明诗人是站在远处观察瀑布的。)

  通过老师的吟诵,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学生自学:

  1、出示自学提纲:

  (1)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生、遥、川、疑、飞。

  (2)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首诗。

  (3)通过自学,你又产生了什么问题?

  2、学生自学。

  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所得。

  四、师生共同学诗:

  (一)请同学们自由读诗,交流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学生谈到哪句,交流哪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

  (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诗中哪个词是升起的意思?

  (3)红日、高山、紫雾诗人用寥寥几个字,就把我们带入了如诗如画的境界,你能把它读得那么美吗?

  (4)学生有感情到朗读。

  遥看瀑布挂前川:

  (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理解:川,河流。

  (3)指导朗读:读出瀑布的气势。

  飞流直下三千尺:

  (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学生体会飞流直下。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疑是银河落九天:

  (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重点理解:疑,体会李白诗的风格。

  (3)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二)学生质疑:

  1、生为什么不用升?(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2)生,产生而后升起。

  2、挂,谁能把瀑布挂在山川前面?(1)学生交流。(2)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五、指导朗读。

  (1)此时,你就是大诗人李白,你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万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你想怎样吟诵这首诗?(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或坐或立,也可以加动作,有感情地读诗。)

  (2)配乐朗读。

  六、学习李白的另一首诗〈秋浦歌〉。

  七、拓展延伸。

  (一)学生汇报自己所知道的李白的其它诗。(学生自备投影片,把诗中的内容讲给大家听。)

  (二)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诗背下了。

  八、作业:

  1、预习《绝句》,了解杜甫的有关情况,并搜集杜甫的诗。

  2、选择作业

  (1)把今天学到的诗写在读书笔记上。

  (2)请你用一段文字描述庐山瀑布的美丽景色。

  板书设计:

  红日

  紫烟

  瀑布挂前川

  美

  飞流

  直下

  银河落九天

小学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4

  1教学目标

  认识“庐、瀑、炉、疑”四个生字。会写“炉、银、烟、流”四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喜爱,积累古诗中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积名累句。

  教学难点:

  “瀑、疑”的识记,“香炉、挂前川”的理解。

  3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大家一定积累了许多古诗吧,谁来背一背。(指名背诵)

  2、真了不起,诗人们用这些诗歌来赞美美丽的风光,抒发自己的情感。其中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仙”,知道他是谁吗?(板书:李白)

  3、说说对李白的了解,用一句话概括。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写的一首诗《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强调“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吗?(远看庐山的瀑布)

  二、初读

  1、庐山在我们国家的.江西省,是一座风景优美的名山。让我们一起走进庐山,欣赏那里的风光吧。出示图片。说说自己的感受。

  2、大自然鬼斧神工,缭绕的云雾、飞泻的瀑布也让诗人赞叹不已,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千古之作——《望庐山瀑布》,配乐泛读。

  3、出示诗歌,请大家自己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

  4、有不认识的字吗?(没有)这首诗中有两个生字特别相似,谁能找出来?(庐、炉)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来记这两个字吗?指名说。

  5、谁想读这首诗?指名(2人)读,齐读。

  三、释义

  1、诗人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自己再读读诗,然后和同桌说一说。(同桌交流,教室巡视)

  2、谁读懂了前两句?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A指名说诗意:太阳照在香炉峰上生出紫色的烟霞,远远看见瀑布像一条白色的绢带挂在山前。这位同学讲升起了紫色的烟雾,可是诗中却是“生”,不是“升起的升,是诗人写错了了吗?强调“生”,不是“升”。请你修改一下自己的理解,再说说。

  B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觉得这条瀑布像什么呢?(白带子,河流。)飞流而下的瀑布就像一条河流挂在山前,“川”的意思就是——(河流)

  C香炉峰被紫色的烟雾环绕,千丈青山衬着一条洁白如练的瀑布,谁能想象着这样的画面来读这两句。指名练读。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指名说诗意:长长的瀑布飞快地倾斜而下,就好像那条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

  B这个同学有一个词理解得非常准确,是哪个词?(飞)从这个“飞”字,你能体会到什么?(水流得快)还能从这句话的哪个词里体会到水流得快?(直下)

  哪位同学能强调这几个字,读出瀑布奔腾而下的气势来。指名读。

  C(强调夸张)这瀑布真的有三千尺吗?理解得好。古诗中,用来表示数字的“三”“六”“九”“百”“千”“万”等都是虚指,不是实指,一般用来形容很大很大,很多很多,很高很高。那你还知道那些诗句使用了夸张的写法吗?(出示补充诗句)齐读

  D刚才那位同学说好像是银河从天的最高处落下来,这个“好像”解释了“疑”字。“疑”还有不同的解释吗?(仿佛、宛如、如同)都可以。这瀑布就像是银河从天上落下了,多么壮观!自己读读这两句,想象一下瀑布奔腾而下的气势。

  练习朗读,指名读,读得好,再现了瀑布宏伟的气势。齐读。

  E不错,银河从九天上落下来,何等壮观。这里诗人为什么用上“疑”字呢?(板书:疑)(想象)对,这不禁使我们想起了李白的另一首诗《静夜思》中好像也有这样的笔墨:“床前明月光-----”

  小结:这神话般的想象正是李白诗词特有的风格,所以他被世人称为“诗仙。”你还知道哪些李白的诗句具有离奇的想象呢?(出示补充诗句)

  四、悟情

  1、李白大胆夸张的语言让我们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千丈青山衬着一道银白的瀑布,这瀑布飞腾奔涌,倾泻而下。该怎么读这首诗呢?请大家面对着这条瀑布,自己放声读。

  2、想不想亲眼看看这瀑布啊?出示录像。什么感觉?(壮观、雄伟)

  3、现在,你们面前就是庐山的瀑布,想不想做一回小诗人吟诵这首诗。指名读。

  4、从你们的吟诵中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观,感受到了诗人对这美景的赞颂。

  5、最后,我们一起来写“流”这个字。

小学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5

  教学目标:

  1、会认“炉、庐、瀑、疑”4个字,会写“炉、银、流、柳”4个字。

  2、能借助课件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瀑布飞流直泻的壮观景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庐山瀑布录像)、幻灯片(词语、古诗《早发白帝城》)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瀑布是自然界中一种壮观的景象,你们想欣赏吗?今天,我们就同李白一起去欣赏庐山的瀑布。

  二、借助媒体,感受瀑布景美

  1、各位,我们的行程开始了,现在我们来到江西庐山,观看香炉峰顶流下的瀑布,看完谈谈你的印象。

  2、放视频,学生观看。

  3、学生各抒己见:你感受到的庐山瀑布什么样?

  4、面对如此美景,李白情不自禁吟诵起“日照香炉生紫烟……”(诵读后板书《望庐山瀑布》)

  5、诗中描绘的景美吗?你也打开书来自由读几次吧!

  个别读、齐读、指名读

  (大部分学生从没看见过瀑布,播放瀑布的录像,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发表见解、阅读古诗的兴趣。)

  三、赏析古诗

  1、自由读古诗,观看插图和回忆录像中的情景,说说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内交流,先提出疑问互相解答,再说说诗的意思。

  3、学生为录像配解说词。先练习再指名说。

  (直观形象的画面,将抽象变为形象,减缓了学生体会古诗意境的坡度,加深了对诗人情感的体验。)

  四、朗读、背诵古诗

  1、同桌互助,练习朗读古诗,读出李白惊奇、赞叹的情感。

  2、指名读,评议。

  3、齐读古诗。

  4、看录像练习背诵古诗。

  五、拓展延伸

  1、播放幻灯片《早发白帝城》。

  2、学生朗读,课外积累背诵。

  (扩展李白的另一首诗,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课外积累。)

  六、指导识记、书写生字

  1、播放写有词语的幻灯片,自由读,指读,齐读。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3、指导书写生字。

  (生字在不同词语中出现,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字义、积累丰富的词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6

  1、使学生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2、学会诗中的生字新词。

  3、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式导入

  1、请同学们背一首你最喜欢的古诗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二、检查预习

  1、学生交流所了解的李白。

  2、李白是怎样描写庐山瀑布的?

  3、出示图片,老师也来做一回诗人,请同学们告诉我,应该站在哪儿来给大家吟诵这首诗呢?(“望”“遥”说明诗人是站在远处观察瀑布的。)

  通过老师的吟诵,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学生自学

  1、出示自学提纲:

  ⑴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生、遥、川、疑、飞。

  ⑵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首诗。

  ⑶通过自学,你又产生了什么问题?

  2、学生自学。

  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所得。

  四、师生共同学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诗,交流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学生谈到哪句,交流哪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

  ⑴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⑵诗中哪个词是“升起”的意思?

  ⑶“红日、高山、紫雾”诗人用寥寥几个字,就把我们带入了如诗如画的境界,你能把它读得那么美吗?

  ⑷学生有感情到朗读。

  遥看瀑布挂前川:

  ⑴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⑵理解:川,河流。

  ⑶指导朗读:读出瀑布的气势。

  飞流直下三千尺:

  ⑴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⑵学生体会“飞流”“直下”。

  ⑶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疑是银河落九天:

  ⑴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⑵重点理解:疑,体会李白诗的风格。

  ⑶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学生质疑:

  ⑴“生”为什么不用“升”?

  ①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②生,产生而后升起。

  ⑵“挂”,谁能把瀑布挂在山川前面?

  ①学生交流。

  ②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指导朗读

  1、此时,你就是大诗人李白,你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

  万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你想怎样吟诵这首诗?(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或坐或立,也可以加动作,有感情地读诗。)

  2、配乐朗读。

  五、学习李白的另一首诗《秋浦歌》

  六、拓展延伸

  1、学生汇报自己所知道的李白的其它诗。(学生自备投影片,把诗中的内容讲给大家听。)

  2、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诗背下了。

  七、作业

  1、预习《绝句》,了解杜甫的有关情况,并搜集杜甫的诗。

  2、选择作业:

  ⑴把今天学到的诗写在读书笔记上。

  ⑵请你用一段文字描述庐山瀑布的美丽景色。

  〖板书设计〗

  红日紫烟瀑布挂前川

  美

  飞流直下银河落九天

【小学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相关文章:

望庐山瀑布教案12-03

望庐山瀑布赏析03-25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原文及赏析03-24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原文及赏析02-05

《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赏析04-03

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赏析03-23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04-05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原文及赏析03-25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3-20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赏析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