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11-05 11:03:13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经典)美术教案6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经典)美术教案6篇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桔黄色,并初步学会按一定方向涂色。

  2、培养幼儿大胆绘画的能力,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图片—菠萝

  2、涂色—菠萝轮廓线的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以神秘的口吻:

  满身长满鱼鳞,头像公鸡尾巴。

  说来不是动物,水果店里见它。

  请小朋友猜猜这是什么呢?

  (谜底:菠萝)

  2。教师:今天我们来画菠萝好吗?

  二、展开

  1。感知菠萝的颜色

  课件播放:

  引导幼儿观察:这些菠萝都是什么颜色?(桔黄色)

  2。学习涂色菠萝

  (1)教师讲解示范涂色的方法

  认识橘黄色

  这只油画棒是什么颜色的?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用桔黄色的`油画棒给菠萝穿上漂亮的衣服。

  重点讲解起笔和止笔的位置、按一定方向涂色,

  (2)提醒幼儿涂色时保持安静,自己独立作业。

  (3)图片欣赏—菠萝,激起幼儿的涂色想法。

  3。布置涂色任务,提出要求:

  涂色时身体坐正,

  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住画笔,左手按住作业纸,

  按一定方向仔细涂色,

  比比谁给菠萝穿的衣服最漂亮。

  4。幼儿开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纠正幼儿的绘画姿势,鼓励幼儿仔细大胆涂色,不把颜色涂到线外去,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5。展示幼儿作品,进行讲评,

  对涂色均匀完整的作品展示鼓励。

  三、结束

  展出幼儿全部作品,请幼儿观赏。

美术教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孩子从小到大,有过各种情感体验,也就有过多种多样的表情,有时,他们会饶有兴趣地模仿同伴的某一表情,或做出各种滑稽的表情。本次活动,我安排了多种活动形式,满足幼儿好模仿的心理,让幼儿通过说说来了解表情的多样性,通过画来表现不同的表情,并让他们丛不同的表情中,感受到高兴的表情让人看了最舒服,从而让幼儿学会要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笑口常开。

  二、活动目的:

  1让幼儿观察不同的`五官变化。

  2.让幼儿知道哭和笑是人们用来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两种基本方式,愿意用哭和笑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三、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面小镜子,哭、笑和生气脸谱各一个

  2.彩笔和纸

  四、活动过程:

  1.教师拿出脸谱,引起幼儿兴趣。

  2.教师以游戏的形式请幼儿对着镜子做哭和笑的表情,观察自己

  在哭或笑时脸上五官的不同。

  3.让幼儿互相做高兴、难过和的表情,观察同伴在高兴、难过和生气时脸上五官所表现的不同。

  4.做相反的表情,即由一个幼儿发出哭或笑的指令,而其他幼儿要做出与指令相反的表情。

  5.教师用谈话形式,问幼儿“人为什么会有高兴、生气、难过”的表情?哭和笑分别表示怎样的心情?你是喜欢哭还是喜欢笑?为什么?来引导幼儿理解产生表情的原因与自己遇到事情或心情有关。并了解哭和笑是人们用来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两种基本方式,我们要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笑口常开。

  6.(1)教师说出一些幼儿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如妈妈给自己买了一个新玩具、爸爸打了我、爷爷带自己去公园玩了等等。

  (2)根据老师说的事,让幼儿用哭或笑脸谱来表示表情。如举出哭脸谱表示选择哭的表情,举出笑脸谱表示选择笑的表情,布局起脸谱表示选择没有表情。

  7.教师让幼儿想想用什么方法可以把表情记录下来?如(照片、绘画……)

  8.教师拿出彩笔和纸让幼儿画出自己的表情,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

  9.教师小结,并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欣赏树叶的不同形态、颜色,初步尝试对树叶进行轮廓勾勒及叶脉刻画。

  2.学习用宣纸和喷壶进行喷印,感受宣纸喷印的特殊效果美,体验不同绘画形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份:8K的宣纸、喷壶(内装橙色或者黄色)、棉签。

  2.每组一份:黑色水粉颜料、颜料盘、抹布、各种形态树叶。

  3.教师示范:背景音乐和PPT。

  活动过程:

  一、欣赏秋天的树叶。

  1.欣赏秋天的树叶。

  2.说一说你的树叶朋友是什么样子的`?它长得像什么?它的身上有些什么?

  二、喷画秋天的树叶

  1.喷印秋天的叶子

  教师:大叶子是爸爸,它躺了下来,小一点的叶子是妈妈,它也躺下来了,最小的树叶宝宝也找了空的地方躺下来,大家你不挤我,我不挤你,舒服地睡着了。

  教师:秋风婆婆带来了神奇的魔法瓶,它对着安静的树林吹呀吹,施展魔法,整片树林变得黄黄的、红红的、更美了。

  教师: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树叶们在秋风婆婆的帮助下钻到地底下,变成了树叶小精灵。你发现了吗?我们用棉签把他们找出来。

  三、棉签画:美丽的叶脉。

  ——用棉签勾勒出树叶的轮廓。

  ——找找哪里是树叶精灵的头和身体。

  ——添画出飞舞的手和脚。

  四、幼儿自主尝试作画。

  1.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玩和表达。

  ——提醒幼儿树叶摆放的时候不要拥挤,秋风婆婆的魔法瓶是在天空中施展魔法的,所以不要太靠近草地。

  ——形象化地勾勒树叶精灵叶脉。

  ——作画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差异进行指导。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

  1.说说你最喜欢哪个树叶小精灵,为什么?

  2.教师:我告诉你们一个秘密,秋天到了,小树叶就在草地上睡着了,等春天来的时候,他们会变成精灵回到树上去打扮大叔妈妈的哦,我们一起到户外去找找树叶小精灵。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整理蜡笔涂色经验,把握短线连接的涂色方法。

  2、有兴趣地选换颜色,发展对色彩的感受能力。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模拟洗衣机的纸盒三个,蜡笔、纸剪的各式服饰:衣服、背带裤、连衣裙、袜子、手套等。

  活动过程:

  1.观察讨论

  (1) 导入语:这几天,天气非常的热,每天小朋友都有许多的脏衣服要换下来去洗,洗衣房的阿姨为了把小朋友的衣服洗的干干净净,想去买一台非常好的洗衣机,她呀来到了百货商场,看到商场里放着3个不同的产品(出示三个不同色的纸盒),可是究竟哪台洗衣机好呢?不能看外表,所以,阿姨决定试一试,她邀请我们小朋友帮她一起挑选。

  (2) 先来试试蓝色洗衣机

  师:“洗衣机洗的时候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好,我们一起来学学。洗衣机开始启动(幼儿模拟洗衣机的声音)“滴、滴、滴”“哦,衣服洗好了”,并从“洗衣机”里拿出一件衣服。“哎呀!怎么回事?噢,甩水有问题,肥皂水没有冲洗干净。”(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有许多白点,并讨论:怎样才能把肥皂水冲洗干净,使衣服上没有小白点呢?(线条要排得密)

  (3) 再用同样方法试绿色洗衣机

  师:“我们再试试绿色洗衣机”。同样,从洗衣机里拿出一件衣服。教师:哎哟,绞干有问题,新衣服上一丝一丝的,抽丝,变成了旧衣服了。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的线条太长,造成杂乱,“怎样才能不绞坏衣服,使得衣服光亮?你们说说该怎么办呢?”

  2.操作尝试

  我们来试试红色洗衣机,开前与幼儿共同试涂一件衣服。师:“请小朋友一起来涂色。”师生一起涂色,然后如前放在红色洗衣机里,取出后说:“洗衣房的阿姨非常满意,就决定买这台红色洗衣机。

  3.模拟创造

  师:红色洗衣机非常好,工厂里决定造许多红色洗衣机,你们愿意当红色洗衣机吗?好,我要看看你们洗衣服的本领了。

  4.游戏及评价

  根据幼儿作品涂色的'情况,摆放到各种洗衣机里,然后取出,请大家做评价。说说是哪台洗衣机洗出来的,为什么?

  活动反思:

  活动能与同伴进行讨论洗衣机的程序,体验活动中愉悦、欢快的情绪。让孩子游戏与美术结合完整表现,让孩子把自己零散的思维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孩子们在游戏时往往处于兴奋状态,除了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愉快、欢快的游戏情绪,还要引导幼儿通过在游戏中感受美术。幼儿是天生的美术家,兴趣是幼儿的学习动力,是求知和成材的起点,教师应尽量避免呆板单纯学习绘画技巧的教学方法,而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大胆表现各种姿态的鱼和鱼儿的生活空间。

  2、尝试用线条分割的方法,用点、线、面进行块面装饰。

  3、感受线描画的乐趣,培养想象、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空白的鱼2条、表格一张、各种线条小图片;彩笔、绘画纸;幼儿有线描画的基础。

  重点难点:

  掌握线描画的技能,能用流畅的线条、图形表现花纹。

  活动过程:

  一、通过欣赏图片,了解不同形状的鱼及鱼的身体部位

  师:老师这里有四条鱼,它们的身体结构有相同的地方吗?

  幼:它们都有鱼头、鱼身、鱼尾、鱼鳍,身上还有鱼鳞和漂亮的花纹。

  师:那它们有不同的地方吗?

  幼:鱼的形状都不一样,有的'鱼是三角形的、有的鱼是椭圆形的

  教师小结:它们的形状不一样。鱼有各种各样的种类,但是不管它们怎么变化,鱼都是以身体为主,前面是头,后面是尾巴,上下有鱼鳍,身上还有鱼鳞和各种各样的花纹。

  二、观察范图,交流讨论。

  观察范例。

  师:这四条鱼身上的鱼鳞都是一样的吗?

  鱼的身上用弧线或者直线把鱼鳞分成了一块一块的。(用手指提醒幼儿)小朋友们在装饰的时候也要把你的鱼鳞划分成块面状。

  除了这样分,还可以怎样分块?

  (出示空白的鱼身,幼儿上来尝试分块。)

  师:它们是怎么装饰的呢?

  幼:有波浪线、有圆点、有直线、有弧线……

  (教师把幼儿说的相应的线条或者图像贴在旁边的表格里。)

  (从画面布置的较满、线条流畅、鱼鳞变化的样子漂亮等处引导幼儿观察)

  鱼儿是怎么装饰的?

  引导幼儿装饰鱼儿时要先分块再装饰。分块时,除了用直线横着分还可以斜着分、竖着分,而且可以用不同的线条来分,例如曲线、波浪线、弧线等都可以分块。

  三、教师示范作画,幼儿观察欣赏。

  四、幼儿创作,大胆表现。

  师:你们可以自己设计喜欢的鱼。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创造鱼的形状。

  2.启发幼儿大胆运用各种图形和线条进行块面装饰。

  五、参观画展,欣赏同伴的作品。

  1.参观“美丽的大鱼”画展。

  2.说说你最喜欢的大鱼,为什么?

美术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扎染与蜡染都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本单元就是通过学习,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多元文化,使学生意识到绘画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表现艺术,制作起来又简单,所以学生会很感兴趣。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间艺术,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2掌握扎染与蜡染的表现技法。

  3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其表现的欲望。

  教学重点:对扎染与蜡染艺术的美感体验及表现技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自主表现与创造力的体验。

  总课时数:3课时

  课时:2课时

  课业类别:绘画表现课

  教材分析:

  扎染是我国传统悠久的染色工艺。通过扎捆与染色就可以制作出各种美丽的图案纹样。本课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充分感受扎染的天然合成之美。

  教学目的:

  1.了解感受扎染艺术的形式美感,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2.通过自身的体验,了解扎染的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对扎染艺术美感的体验。

  教学难点:自主能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挥。

  教学准备:

  教具:丝巾,生宣纸、水粉色、毛线、调色盘、毛笔、剪刀、胶水。

  学具:生宣纸、水粉色、毛线、调色盘、毛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 欣赏丝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块丝巾,看它与其他丝巾有什么不同?

  2. 小结:这种效果是进行了扎染的方法制作的。你想了解我们民间扎染艺术吗?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欣赏并制作。板书课题——扎染剪贴。

  三.新授

  你们认为这种染色美吗?它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这是我国传统悠久的染色工艺——扎染,撮起或折叠的被印材料经过紧紧的、不同花色的绑扎或缝扎,在用色浸染时,紧皱处不能渗入色水,就可以在材料上留下有趣的花纹。你们想学吗?下边我们一块来欣赏老师是怎么制作的,教师示范:

  (一)撮扎:

  1. 将纸撮起

  2. 用毛线缠绕

  3. 沾色

  4. 干后打开

  (二)折扎

  1. 将纸折起

  2. 毛线缠绕

  3. 沾色

  4. 干后打开

  让学生欣赏电脑里的扎染作品,学生边观察,教师边介绍。并让学生谈一谈这些作品美之所在。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提出注意事项:等颜色干后再打开,以免色纸损坏,打开时一定要仔细。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用上节课制成的扎染作品进行剪贴装饰。

  一.组织教学

  二.讲评上节课的作业。

  评析上节课的作品,给学生予表扬鼓励。

  三.欣赏课本:课本上这些美丽的画就是用我们上一节课的作品剪贴出来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尝试一下做法。

  四. 教师示范

  在示范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参与,培养他们表现的欲望。

  1. 思

  2. 选材

  3. 剪贴

  五.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 小结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美术教案02-22

《美术》教案03-08

美术的教案11-08

美术教案02-20

美术教案【经典】08-04

美术教案[经典]08-13

美术教案(经典)09-04

(精选)美术教案09-06

美术教案(精选)07-20

美术教案【精选】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