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10 07:39:27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经典)实用的语文教案4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典)实用的语文教案4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

  2、认识绿线格和田字格中的15个生字,写好田字格中的5个左右结构的字。

  3、初步感受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4、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课本插图的幻灯片,14个生字的卡片,音乐伴奏带。

  一、设疑导入

  1、逐一出示课文题目上的两幅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是谁?他们正在干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蚂蚁蝈蝈

  2、调动学生已有经验。你们见过蚂蚁和蝈蝈吗?谁愿意谈一谈?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蚂蚁和蝈蝈的名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谁发现了,告诉小朋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昆虫

  3、设疑。教师指着两幅图画问:蚂蚁和蝈蝈都是非常好玩的昆虫,为什么会这样呢?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①不认识的字划下来,读读拼音;②读不通的句子反复读两遍。

  2、同桌交流划住的.生字,看是否把字音读准了。

  3、同桌互读课文,看是否有读错的字音。读错的当即指出,读对了再往下读。

  4、强化认读生字。可采用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或多媒体出示生字的方法指名认读15个生字,不认识的字要让学生到课文中找出所在的句子,反复读,并让学生交流记住该字的方法。

  5、全班交流:课文讲的是什么?

  三、再读课文

  指名逐段读课文。要注意四点:①纠正读错的字音;②指导读破的句子;③指导学生读文章要看标点符号;④读完每段后要想一想这一段讲的是什么。

  各段应注意的具体问题有:

  第一段:①粮食的“食”读轻声;②“有的……有的……”句子中间有逗号读时应有停顿。

  第三段:①“起来”都读轻声;②第二句较长,要指导学生体会在哪儿停顿好。

  四、学写生字

  1、指导书写。①出示米字旁让学生认,并出示“米”字让学生观察和米字旁的不同。教师范写米字旁。②指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五个左右结构的字,看清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③教师指名交流“汗”的两横、“呼”的一竖的笔画变化,必要时可做范写。

  2、学生独立试写,写完后一定要和田字格中的相比较,然后重写。教师巡回指导,必要时要在黑板上范写。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耷、潘、岔”等3个生字,会写“莺、掏”等7个生字。能够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凝神、寂静、垂头丧气”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理清文章的层次,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

  4、进行概括课文内容的训练,提高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层次。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认识夜莺。

  师:今天我们在这里上一节语文课,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师板书课题:夜莺的歌声)

  生:顺师的手势齐读课题,夜莺的歌声。

  师:大家知道夜莺吗?

  生:知道!

  师:谁来介绍一下?

  生1:夜莺是一种羽毛呈灰褐色的鸟,它的叫声极为动听。

  生2:夜莺的音域很宽,连人类的歌唱家都羡慕不已。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你们都预习了,看图片,这就是夜莺,我们来听一听的它的 声音,谁能一个词性形容它的的歌声,(婉转)我们课题中所说的夜莺指的是这种鸟吗?

  生:不是。

  师:那指的是谁呢?

  生:一个苏联的小男孩,会学夜莺的叫声,是一个小英雄。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苏联的小英雄——夜莺,

  二、检查预习,解决字词。

  师: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说说你是怎样预习的,都预习了什么?

  进入高年级以后,我给我们班同学归纳了预习的方法,你们看看如果认为好,以后也可这样预习: (师出示幻灯片)

  生:读一读 了解主要内容。

  拼一拼不认识的字。

  查一查不懂的词,作者及背景资料。

  写一写不会写的字。

  再读读想每节写什么试着理清层次。

  试一试回答课后问题。

  画一画画出好词佳句。

  问一问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师:共八步

  师:这节课是我们学习新课文的第一节课,我们要完成哪些目标呢?

  生:了解文章大意,扫除字词障碍,理清文章层次。

  师:也就是这八个步骤中的前六步,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一部分同学老师还要要求你把课文读得有感情。现在老师要检查你们的预习情况。

  师:老师要抽查本课的一部分生字词,拿出练习本,找一名同学到黑板前来写。

  第一个词语:模范,注意圆唇音,开火车读一读,说一说它的另外一个音,

  生:模样;

  师:第二个词语:分岔,什么意思?说不清楚的还可以用其它的方式来解释,比如说你可以用图画来表示这个词语的意思。

  生:道路等出现分支的地方。

  师:第三个词语:老师说这个词的意思,同学们写出这是哪一个词,毁坏,消灭(毁灭)。这个词比较

  简单,意思中已经包含了词语中的两个字了。第四个词与上一个要求一样,低着头,情绪低落的样子(垂头丧气)。你是怎么理解垂头丧气的'?

  生:垂头是指低着头,丧气是指沮丧的样子。垂头丧气就是低着头,神情沮丧的样子。

  师:把一个词语分解成若干个词素来理解是一种很好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同学们看看黑板有没有写错的字?刚才老师注意看了这位同学写字的过程,其中有一个老师很担心的字的笔顺他都写对了,很值得表扬,师指导写“毁”的笔顺。其他的同学同桌交换过来看看有没有写错的。有错的怎么办?

  生:下课后监督改正。

  师:字写得不错,词语理解得也很好,通过抽查能看出大家课前做了比较充分的预习,咱们学习课文还需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你们查了吗?谁来汇报一下?

  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侵略苏联,苏联人民反抗敌人的侵略,保卫自己的祖国。

  师补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发起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带领下,全民皆兵,抵抗侵略,就像我们中国的抗日战争一样,小夜莺就是这场战争中涌现出来的一个英雄人物。

  三、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师:资料查得很详细,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很好,老师有个问题,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回答的,师: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故事中的主要人物都有谁?

  生:故事发生在一场战斗结束后的一个小村庄旁边的树林里,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夜莺、游击队员和德国兵。

  师:从大家争先恐后的小手中老师就知道大家一定读了好多遍课文,是吗?说说你读了几遍?你呢?最多的读了几遍?真好,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读课文的情况,你知道我要检查什么吗?

  生:老师要检查我们把课文是否读得正确,流利,是不是理解了课文中的词语。

  师:好,老师再给大家一遍读课文的时间,然后检查。

  生自由读课文。

  师:这篇课文比较长,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标好序号了吗?我们先来读1~19自然段,这部分老师找三个同学来读(板书1~19)。指第一名同学读1~3自然段。在第二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语“耷拉”,这个“耷”字是本课要求我们会认的生字,大家读一遍,你知道“耷拉”是什么意思吗?

  生:耷拉是下垂的意思。

  师:第二名同学读4~11自然段。教师相机指导读感情强烈的或学生读得不到位的句子。第三名同学读15~19自然段。每4~19自然段的对话比较多,老师想跟大家配合着分角色来读一下,好吗? 师生配合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合作愉快!现在同学们回过头来想一想。这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生:德国兵发现了夜莺,并让他带路。

  师:“发现”是指夜莺想隐藏自己的身份,不想让敌人看到,但是被看到了,夜莺是想隐藏自己的身份吗?

  生1:不是。

  生2:这部分主要写了夜莺故意暴露身份,引起德国兵注意,并为他们带路。

  师:接下来我们读第20~34自然段,这回老师改变策略了,在同学读课文的过程中老师随时叫停,所以你要凝神地听,看看哪位同学的注意力最集中。

  随机解释“凝神”的意思。读后再想想你能象刚才那样概括出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吗?

  陆续有同学举手后,老师鼓励发言,已经有两名同学举手了,五名了,十多名了,好,先跟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

  生1:夜莺把敌人带进了包围圈,并向游击队员传递了情报。

  师:怎么传递的?

  生2:用歌声传递的。

  师:这种方法怎么样?好不好?好在哪?

  生3:很巧妙。

  生4:夜莺把敌人带进了包围圈,并向游击队员巧妙地传递情报。

  师:35自然段,男同学读文我们一起思考段意。

  生:游击队员消灭了敌人。

  师:36~37自然段齐读,想这部分又写了什么?

  生:夜莺又投入了新的战斗。

  四、指导概括,总结方法。

  师:课文读完了,老师不但检查了你读文是否正确流利,而且进一步检查了对词语的理解,知道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看板书)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把文章分为了四个大部分(板书:一、二、三、四)理清了文章的层次(指板书),这篇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写事的文章都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起因、经过、结果。像这样篇幅比较长的也可以叫做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故事情节最曲折,矛盾最突出的部分)、结尾。

  像这样写事的文章我们把各部分的主要内容连起来,再加上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你能试着按照老师教你的方法概括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吗?先跟同桌说一说,再指名概括。 生: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一次战斗刚刚结束后,在一个村庄旁边的小树林里,小夜莺故意暴露身份给敌人,并为他们带路,把敌人带进了游击队员的包围圈,然后用歌声巧妙地为游击队员传递了情报,游击队员消灭了敌人,夜莺又重新投入到了新的战斗。

  师:同学们概括得很好,以后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这样概括出来的文章的主要内容既完整又简练。

  五、提升认识,总结小标题。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我们本节课的目标完成了没有?

  生:完成了。

  师:我们了解了文章的大意,扫清了字词障碍,理清了文章的层次,并且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了。看大家的表现这么棒,老师想在这节课的最后提一个更高的要求,你们想挑战吗?

  生:想!

  师:这一单元的课文比较长,你能把这篇课文的四个部分也概括出小标题吗?

  生:能。

  师: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

  生:诱敌上钩。

  师:概括小标题时要抓信这部分中最重要的内容,选择最恰到好处的词语来概括,这样的小标题才更有具有准确性。第二部分呢?

  生:巧传情报。

  师:第三部分怎么概括?

  生:痛歼敌人。

  师:夜莺又投入到了新的战斗,又该怎么用词呢?

  生:重新战斗。

  师:缺少一点夜莺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盼望参加新的战斗,盼望消灭新的敌人,做好了准备,可以用哪个字来形容呢?

  生:重迎战斗。

  师:太棒了!

  六、质疑问难,总结全课。

  师:有了充分的预习我们在学习新课文的时候,有许多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大意,扫除了字词障碍,理清了文章的层次,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了,还为每个部分分别加了小标题,同学们对这篇课文还有哪些问题要提出来吗?(生质疑)好,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走近夜莺这个小英雄来学习他的勇敢和机智。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拓展思路,选取一件给自己以启发的事情,利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写出一个100—200字左右的片段。师生结合习作评价表,就主要训练点进行共同评析。

  【教学重点】按要求写出一个给自己启发的故事片段。

  【教学难点】一是如何引导学生选取合适的事例,二是在评改中指导学生如何按要求写好片段。

  【教学准备】师准备简单的ppt课件,学生准备好黑色笔、红笔和原稿纸。

  【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分钟)

  师:生活是一本书,善于读这本书的人,可以得到很多启示。今天,我们就来写一件给自己以启发的事情,为生活这本大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吧!

  二、温故知新,审题,自主汇报习作选材:(6分钟)

  师:我们先回顾一下本组所学课文,看看四位优秀的作家从哪些事情中得到怎样的启示!请说一说,看表格中空白处该怎样填。(出示ppt)

  《钓鱼的启示》——作者钓到一条大鲈鱼,还未到开放捕捞时间,父亲坚持让作者把鱼放回湖里——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实践起来却很难。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设法赶制毛衣实现梦想;举办别致的时装展——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中也是这样。

  《落花生》——一家人在收获节时议论花生——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珍珠鸟》——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过程——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同学们,在你们自己的丰富多彩生活中,有哪件事情给你的启发让你至今印象深刻?先自己思考一分钟,再跟你的队友们探讨两分钟,接着老师请几位同学向全班分享成果!

  板书:生思考时师板书“生活的启示”,然后生汇报,师板书。

  三、引导、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并选择写作题材:(5分钟)

  生活中,同是一件小事,有的人无动于衷,有的人就从中获得了启示,这是因为他善于联想,思维活跃。一时联想不起来没关系,老师来帮帮你,请看大屏幕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点儿礼物(出示ppt)

  你苦练书法,有一天,你的书法作品获奖了,此时,你明白了。

  那次踢球,,我明白了。

  那场篮球赛,,我明白了。

  妈妈让你独自去买菜,你,这件事让你明白了。

  记得那年学骑自行车,你,这件事让你明白了。

  在你身边肯定还有很多“小事中蕴藏大智慧”的例子,静下心来想一想,选择其中一件,按要求写一个片段。

  四、自主习作,写一个片段。(10分钟)

  题目:一件给我启发的事。如果能自己拟一个更贴切的题目,那就更棒了!(ppt呈现)

  写一篇100—200字的事情片段,有意识地详写事情的关键部分,并能用一两句话表达所受到的启发。

  生:取出原稿纸和黑色笔,写作片段。

  师巡堂,重点指导学困生。

  五、师生点评并给出修改意见(12+3=15分钟)

  片断练习评价表

  作者习作题目年月日

  评价项目

  分值

  (100分)

  自评

  组内同学评

  教师评

  总平均分

  (100分)

  1、拟题贴切,有创意

  10

  2、有条理地将事情写完整,能有意识地详写要点。

  40

  3、善于联想,并能用一两句关键词句表达所受到的启发。

  30

  4、语句通顺,用词准确。

  10

  5、书写规范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0

  一句话点评(作者本人、同学、老师均可在此留言)

  请学生取出综合评价表,参照综合评价表点评学生作品:

  1、学生小组互评(5分钟)

  2、代表上台评:(10分钟)

  随机选择几个个合作小组的几篇代表作,师生合作点评。主要就表中的评价项目的第2、3两点来点评。可请小组派代表上台评,学生评完后老师点评。

  优秀的作品,将发表在下周的第一期《五三之声》班刊“经典片段”一栏中。

  2、点评教师作品:(3分钟)

  呈现教师的随堂作品,并按例请两三位学生点评。

  六、小结,布置作业:(2分钟)

  小结:生活往往用“启示”的方式给我们以馈赠。善于积累,善于思索,善于总结,我们也因此不断地成长。请同学们继续修改并完成这篇习作,写出得意之作,向班报编辑部投稿。

  作业:课后继续修改并完成整篇习作,明天交。

语文教案 篇4

  绽开 舒展 欣然怒放 含笑一现

  第 二 课 时

  板书设计 14 蜜蜂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自主探索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行三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小组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听听同学的发现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

  3、指名朗读,注意正音,齐读巩固。

  4、全班交流,说说你的发现。

  5、教师引导`小结:这四行词语,每一行带点的都是形近字,其中有些音同,有些音近,有些音异。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别,进行扩词练习。

  6、拓展练习:形近字组词。

  二、 读读背背

  1、导入:不同的花在二十四小时内陆续开放,你只要看到什么花刚刚开放

  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我们在《花钟》一课中,了解了鲜花开放的规律,其实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将要学的一首农谚歌谣就揭示了瓜果蔬菜在十二个月中不同的生长特点,下面就让我们去读一读吧。

  2、学生自由朗读儿歌,带有音节的字拼读拼读,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先在组内朗读,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获,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

  4、抽小组朗读,全班交流。

  5、师生对读,齐读。

  6、看谁最先背下来。

  7、背诵比赛。

  8、拓展延伸:你能说出在十二个月中不同月份开放的花朵吗?你还能说出哪些植物的生长跟时间有关吗?你能试着编一编歌谣吗?

  三、读读认认

  1、读一读这儿的三行词语,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都是指的人体的器官,这些字都带有“月”字,从而得出结论:带有“月”的字都与人的某些器官有关。

  3、这7个字扩词。

  4、说出你了解的带有“月”的生字,并组词语。

  四、宽带网

  1、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其实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请把你课前收集到的这方面的资料跟同学交流交流,并说出你资料的。

  2、读课文中列举的例子,读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小结激励: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勇于探索,练就了一双慧眼,也许你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发明家!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31

语文的教案11-16

(经典)语文教案08-13

语文教案(经典)07-24

【精选】语文教案08-06

语文教案[经典]08-06

语文高效教案04-21

(经典)语文教案08-01

(精选)语文教案07-28

语文教案(精选)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