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3-11-10 09:27:15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实用的小班教案精华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的小班教案精华5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自己嘴巴的用处,懂得爱护自己的嘴巴,并学会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懂得分析在日常生活中什么东西可以做。什么东西不可以做。

  活动准备

  1、小口琴,小喇叭,糖果、食品等。

  2、一些物品的图片、记录表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猜猜哪里发出的声音?

  1、请幼儿闭上眼睛,老师轻轻唱歌。

  2、教师问幼儿听到了什么?是从哪里发出的声音?

  二、幼儿谈论嘴巴的用处。

  1、教师:小朋友,你们的嘴巴有什么用处呢?

  2、幼儿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用语言表达出来。

  三、游戏:小嘴巴乐园

  1、教师:今天,天线宝宝的小嘴巴乐园开张了,他们邀请我们小朋友去游玩,你们开心吗?

  2、引导幼儿去嘴巴乐园游玩,嘴巴乐园里有音乐屋、食品屋和玩具屋,

  幼儿可以自由地去各个屋游玩,尝试用自己的嘴巴进行游戏。

  3、幼儿游戏后,教师提问题让幼儿回答。

  (1)谁能告诉我你去了哪些地方游玩?你是怎样玩的?

  (幼儿可以边示范边回答)。

  (2).你还看到别人用嘴巴干什么?

  4、教师小结:我们的嘴巴真有趣,又能吃来又能说,又能唱来又能吹,所以我们要爱护它。

  四、请幼儿进行记录

  1、请幼儿根据记录表中的内容自己进行判断、记录。

  2、幼儿讨论记录结果:什么东西不能放进嘴巴里?

  3、教师小结:教育幼儿要爱护自己的嘴巴,嘴巴是我们人身体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它,

  如果把嘴巴伤害了,人就会很痛苦。

  (1)坏苹果、发霉的食品、脏的东西都不能吃,吃了就会生病,使人难受。

  (2)尖、利的东西不能放进嘴巴里,这样就会把嘴巴戳破的。

  (3)不能把手指放进嘴巴里,这样不卫生。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1、在室外选择较平整的场地,用粉笔或其他记号笔在地上画若干类似荷叶的圈。

  2、运用色卡纸做成荷叶,可以根据孩子的弹跳能力适当改变圈之间的距离

  活动目标

  1、学习弹跳的方法,练习跳的动作。

  2、能配合手臂和腿的动作进行跳跃;

  3、喜欢参与活动,能遵守游戏的规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弹跳的'方法,练习跳的动作

  难点:能配合手臂和腿的动作进行跳跃

  活动准备

  1、在室外选择较平整的场地,用粉笔或其他记号笔在地上画若干类似荷叶的圈。

  2、运用色卡纸做成荷叶,可以根据孩子的弹跳能力适当改变圈之间的距离

  活动过程

  1. 开始环节:

  教师编小青蛙儿歌进行分组游戏,从荷叶上跳出去捉虫。

  2.基本环节:

  ①请孩子从起始线开始,从一个圈跳到其他圈里,一边跳一边说,“一只小青蛙,要呀要回家,跳DD跳,呱DD呱,跳DD跳,呱DD呱,跳跳跳,呱呱呱,小青蛙回到了家!”

  ②引导幼儿互相学习小青蛙的跳跃动作,说说那一只小青蛙跳的远,他是怎样跳得?

  (幼儿个别示范)幼儿集体学习弹跳的动作,了解手臂和腿的动作要配合才能跳的远。

  ③指导幼儿再次尝试运用手臂和腿的配合进行弹跳的动作,进行游戏《小青蛙跳荷叶》;

  ④可以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改变增长圈和圈之间的距离;

  3.结束环节:

  放松活动:《小青蛙游泳》模仿小青蛙的动作进行腿部放松活动,(抖腿、捶腿)。

  4.延伸环节:

  让幼儿想象还有哪些小动物跳的时候可以运用手臂和腿配合弹跳的,幼儿自由发挥。

  教学反思:

  1.幼儿在活动中大部分都能够参与,个别幼儿也能协助老师完成,使整个活动能够开展下去,幼儿的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得到锻炼,有些平时不爱动的孩子也愿意参与到活动中。

  2.由于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对本班幼儿的学习情况,个性特征比较了解,应此能够把握住教育内容,让幼儿能够很好的发展。

  3.对幼儿互动的反思,在互动中有些孩子听不清老师的指令,我在今后的活动中会充分考虑这些,使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

  4.整个活动孩子的参与率高,孩子的热情高,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更认真设计,找出不足,让孩子更有兴趣。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的节奏,了解歌词的内容。

  2、能演唱歌曲,并根据歌词的内容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3、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4、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活动准备】

  小鸭子头饰4个、音乐CD、PPT。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以魔术形式变出一只小鸭子,跟幼儿打招呼。

  2、出示七只小鸭子图片,教师带上小鸭子头饰。

  师:大家好,我是小鸭子,今天天气真好,我和我的朋友们一起出去玩,请你们看看我有几个好朋友?(和幼儿一起数一数图片上的鸭子)——1、2、3、4、5、6、7。

  师:原来,今天我有7个好朋友和我一起出去玩,我们玩的真高兴呀!可是走了一会儿,我和朋友们走散了,那可怎么办呀?

  3、小结:引导幼儿安慰它、帮助小鸭子找到朋友。

  4、出示只有草丛的图片。

  师:我的朋友们不见了,你们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吗?

  (教师念歌曲前半段: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谁愿意做我的好朋友?举手我来看一看。(幼儿举手)

  师:原来你们都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啊,我来看一看(教师边数边念歌曲后半段:在这里,在这里,我的朋友在这里,并轻轻摸一摸举手幼儿的头)

  5、师:这么多小朋友愿意做我的朋友,我真开心,我要唱首歌给大家听(教师弹琴完整演唱歌曲)

  6、师:你们想不想学一学这首歌?用这首歌找朋友?

  二、学唱歌曲《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

  1、教师带领幼儿学念歌词。

  2、幼儿分段演唱这首歌1到2遍,然后连起来唱。

  3、师:我找朋友啦!你们和我一起唱,等唱到:“我的朋友在哪里”的`时候,请你们举起小手,我看看谁想和我做朋友。

  (教师幼儿一起跟音乐CD唱歌,唱到"朋友在哪里"时幼儿举手,教师边唱边摸一摸幼儿的头)

  4、师:该你们找朋友了,谁想做小鸭子来找朋友?

  (将头饰戴在幼儿头上,请1-3个幼儿做小鸭子找朋友)幼儿边唱,边摸一摸举手的幼儿的头。

  三、结束游戏,总结。

  1、师:今天我们帮小鸭子找了朋友,除了可以轻轻的摸摸它的头,还可以怎么做?引导幼儿做(握手、拥抱、拉钩)

  2、今天,我们帮小鸭子找到了好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找好朋友。

  当你找到你身边的好朋友时,你们可以互相摸一摸对方的头,或者是握握手(教师播放音乐CD,幼儿跟着音乐找朋友)

  反思:

  这篇幼儿园舞蹈教案就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活动带有很大的乐趣,一节课完成孩子们意犹未尽的讨论这是我的动作这是谁谁的动作,而且他们会持续很长时间不会忘记这个舞蹈。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还能够为他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小班教案 篇4

  目标:

  1、观察、阅读画面,理解小袋袋喜欢做的事情,感受小袋袋的天真活泼。

  2、愿意用动作、语言表现画面内容,尝试运用“我运用。。。”的句式进行讲述。

  3、喜欢和同伴一起阅读图书,体验集体阅读的快乐。

  准备:

  绘本 PPT(演示文稿)

  过程:

  一、认识书中主要人物小袋袋,猜猜小袋袋喜欢做的事情

  T:(出示“小袋袋”图片)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新朋友,看看它是谁。

  T:这是袋熊,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袋袋,我们和它打个招呼。

  T:小袋袋的样子是怎样的?它的心情是怎么样?你怎么看出来的?它的手和脚是怎么放的?大家一起来做做小袋袋的样子。

  T:小袋袋很可爱,它喜欢做很多事情。你们猜一猜:它喜欢做什么事情?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幼儿猜想)

  二、初次阅读、理解并表达小袋袋跑步、玩泥巴、躺在妈妈怀里等画面内容

  1、阅读画面一:跑步

  T:谁在跑步?

  S:小袋袋在跑步。

  T:还有谁也在跑步。

  S:考拉熊、乌龟、青蛙、小虫。

  T:它们都在跑步。谁跑在最前面?它的样子是怎样的?

  T:对,小袋袋跑在最前面。它抬着头,挺着胸,跑在最前面,很神气的样子。我们一起来学学它跑步的样子。

  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和好朋友一起跑步,和它一起跑步的好朋友有小虫、考拉熊、乌龟,还有青蛙。

  2、阅读画面二:扮鬼脸

  T:你们为什么笑啊?小袋袋在干什么呀?

  S:吐舌头、顶鼻子、扮鬼脸......

  T:对,小袋袋特别调皮,它在吐舌头,顶鼻子、拉耳朵。我们来学一学,给旁边的小朋友看一看,好不好?

  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做鬼脸,吐吐舌头,顶顶鼻子、拉拉耳朵,真好玩。

  3、阅读画面三:玩泥巴

  T:小袋袋在玩什么?

  S:玩泥巴。

  T:小袋袋身上哪里有泥巴呀?

  S:头上有泥巴,手上有泥巴,肚子上有泥巴。

  (教师用动作提示)

  T:小青蛙在干什么?小兔子身上有什么?

  T:小袋袋玩泥巴时的心情怎么样?你怎么看出来的?

  T: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袋袋的样子。

  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玩泥巴,头上、肚子上、脚上都是泥,玩得真开心。

  4:阅读画面四:扮大树

  T: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S:小兔在跳,小乌龟在爬......

  T:小袋袋在干什么?它举着树叶一动不动像什么呀?

  T:我们来学一学小袋袋的样子。

  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变成一棵大树,一动不动地站着。

  5:阅读画面五:捉迷藏

  T:小袋袋在干什么?(教师用动作表现小袋袋缩成一团的样子。)

  T:谁躲起来了?谁在找它?

  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做迷藏,把自己缩成一团,让大家找不到它。

  T:现在请大家做做小袋袋躲起来的样子。老师来找找。

  6、阅读画面六:回家

  T:玩了一天,小动物们都回家了。睡在门口等小袋袋?

  T:妈妈见了小袋袋心里怎么样?小袋袋见到妈妈心里怎么样?你怎么知道的?

  7、阅读画面七:睡觉

  T:天黑了,月亮出来了,小袋袋要睡觉了。谁抱着小袋袋?

  T:小袋袋躺在妈妈的.怀里感觉怎么样?(师幼一边说“小袋袋最喜欢躺在妈妈的怀里睡觉, 又温暖又舒服”,一边做动作并感受)

  二、完整阅读

  1、在音乐声中完整观看PPT,再次感受绘本内容,并感受其中的语言美。

  2、师幼共同阅读ppt,并表述画面内容。

  T:小袋袋喜欢玩这么多好玩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吧。

  三、运用“我喜欢”的句式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讲述。

  T:小袋袋喜欢玩也喜欢做很多很多事情,小朋友,你们喜欢做什么呢?(从幼儿讲述的游戏中选择他们最喜欢的游戏进行活动)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要求:

  1、在玩玩、看看、说说过程中了解一些常见车辆的明显特征和主要功用。

  2、在游戏过程中掌握一些初浅的交通规则,并体验做小司机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各种小汽车、多媒体课件、停车场的标志“P”、套圈数个当方向盘、

  活动过程:

  一、玩车子

  1、幼儿将自己带来的车子放在地上,自由地玩玩、开开。

  2、教师与幼儿进行个别交流,“你开的是什么车?什么颜色的?”“这辆叫什么车?和别的车有什么不一样?”

  二、说车子

  1、集体:教师和小朋友一起,说说幼儿自带汽车的名称及明显的`外形特征。

  2、重点交流:警车、消防车、救护车的明显特征、主要功用和联系电话。

  这是什么车呀?(警车)(消防车)(救护车)

  这辆车有什么用呀?(抓坏人、抓小偷)(救火)(救病人、把病人送到医院里去)

  那警车(消防车、救护车)是谁开的呀?(警察叔叔、消防员叔叔、救护人员)

  我们要叫警察叔叔开车来抓小偷怎么办?(打电话)

  3、教师向小朋友介绍通知警察叔叔打110;消防员叔叔打119;救护人员打120。

  4、知道救急电话只能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拨打。

  三、开车子

  1、游戏:“我是小司机”。

  我们已经玩过很多小汽车了。现在我们来做小司机,开自己想开的车子,到外面去逛一圈,怎么样?

  2、你想开汽车到什么地方去呢?

  3、教师分发套圈当方向盘

  “我们开车子,出发喽!”

  教师可增加红绿灯、遇到行人、遇到救急车辆等情节,让幼儿掌握一些初浅的交通规则。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精选)09-01

(经典)小班教案09-07

小班教案[精选]08-08

【经典】小班教案08-10

[精选]小班教案08-11

小班教案(精选)08-31

【精选】小班教案09-04

小班教案(经典)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