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11-10 09:45:47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6篇(经典)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科学教案6篇(经典)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阳光有不同的颜色组成,知道阳光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等七种颜色。

  2、探索观察七种颜色的方法,并通过涂色表现自己的发现。

  3、产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镜子人手一面,多棱镜每组一面。

  2、小孔的纸板和装水的玻璃瓶若干,水盆4~5个。

  3、画有太阳的表格以及彩色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去室外看阳光,引起探索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阳光是什么颜色的吗?说说你们看到的阳光的颜色。

  2、了解探索阳光的材料。

  师:我们这里有很多的材料,都有什么材料呢?用这些材料可以干什么呢?让幼儿说说材料的名称及用法。

  3、利用材料探索阳光的颜色。

  教师引导幼儿利用多种材料亲自动手探索发现五彩的阳光。

  (1)探索一:将许多水盆放在室外,给每个小朋友一面小镜子,让幼儿将小镜子斜放在水里,玩一玩,看一看,能发现什么?

  (2)探索二:提供许多纸板,请小朋友对着纸板看玻璃瓶,看一看还能发现什么?回班后让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探索三:引导幼儿利用多棱镜观察阳光,看一看有什么新发现?

  4、引导幼儿用彩笔涂色记录阳光的颜色。

  师:每个小朋友的桌上都有一张画有太阳的表格,请小朋友将看到的太阳光的颜色涂在表格里好吗?

  幼儿进行涂色活动,活动完成后,让幼儿交流表格的颜色。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好几样东西混在一起的现象。如果是一些常用的物品,如多种粒状的农作物、不同形状的积木、不同色彩的蜡笔……混在一起,在要使用的情况下,必须提前把它们一样一样分出来。为培养小朋友分离常见混合物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合适分离工具的兴趣,我设计了科学活动:分一份。

  活动目标:

  1.动手动脑,尝试用小工具分离豆豆混合物。

  2.通过工具使用比较,找出最适合的.分离工具,并能清楚表达分豆过程。

  3.初步了解生活中其它混合物的分离方式,激发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1.贴有花生、绿豆、小米标记的整理箱各1只,装有花生、绿豆、小米混合物的整理箱1只,花生、绿豆、小米混合物共计40小盒。

  2.8人操作台3张。

  操作台(一):托盘8只;花生、绿豆、小米混合物8小盒;大孔、小孔箩筐各8只,白色分类盒24只。

  操作台(二):托盘8只;花生、绿豆、小米混合物8小盒;勺子8把;空碗24只。

  操作台(三):托盘8只;花生、绿豆、小米混合物8小盒;夹子8把;空碗24只。

  3.灵动操作台1张,放置3套不同工具的操作分离材料。

  4.幼儿选工具记录单20张,五角星贴纸若干张。

  5.分离混合物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今天食堂的阿姨遇到了麻烦事,一不小心把花生、绿豆、小米三种混在一起了。要请小朋友们帮忙分一分。你们愿意帮忙吗?

  二、出示小工具,猜想最适合的分豆工具。

  1.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勺子、夹子、箩筐3种分豆工具。

  2.请你们猜一猜,什么工具最适合分豆豆?

  3.请你在你认为适合分豆的小工具后面贴一个小星星。

  4.请认为勺子(箩筐、夹子)分豆最适合的小朋友举手。

  三、根据猜想,使用工具分豆。

  1.你选的小工具真的是最适合的吗?

  2.到底哪种小工具最适合分豆呢?让我们一起来动手试一试。

  (1)分的时候,请你先看看、想想托盘里整齐的放着什么?分出来的豆豆可以放哪里?然后再动手分。

  <<<12>>>

  (2)混在一起的3种豆豆全都分好了,放哪里呢?

  (3)分好了还可以试试用其它小工具分豆。

  (4)送豆豆时要看清标记。

  (5)送完豆豆,请把桌上的工具一样一样放回托盘。

  四、集中幼儿交流小工具分豆,比较出最合适的分豆工具。

  1.你刚才用了什么工具分豆?(请你在小工具的大拇指下面贴上小星星)怎么分的?请你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分的?

  3.用什么工具分豆的小朋友最先分完?他们为什么会最快?

  4.我们请3个小朋友选用不同的工具来比一比。

  5.请用箩筐分豆的小朋友介绍:你是先用小孔箩筐还是大孔箩筐分豆?我们看到了什么?

  6.教师小结箩筐有孔的特性,便于分离大小不一的物体,是3种工具中最适合分豆的工具。

  五、全体幼儿体验用箩筐分离豆豆混合物。

  1.用大孔、小孔箩筐交替使用分豆真好,你们想不想都来试一试?

  2.3种混在一起的豆豆全分完了,请把最后一颗小星星送给小箩筐,贴在有两个大拇指标记的最下面一格。

  六、看视频,了解生活中其它混合物的分离方式。

  1.混在一起的豆豆需要分一分,那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需要分一分呢?

  2.幼儿观看视频,拓展生活经验。

  3.教师小结:原来生活中有好多东西会一不小心混在一起,为了使用需要,必须想办法把它们一样一样分离出来。小朋友还可以动手帮忙分些什么呢?回去和爸爸、妈妈、好朋友一起找一找,分一分。

  4.食堂送豆结束活动。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幼儿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启蒙时期,幼儿学习的特点是离不开具体丰富的生活经验,因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与组织离不开生活实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要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强调了幼儿园教育尤其是数学教育活动必须回归生活与幼儿生活实际密切沟通,以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我根据活动目标,结合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情况,课前请家长带孩子去逛超市,让孩子提升生活经验。在活动中通过与同伴的互动交流,不但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在活动中水到渠成地让幼儿掌握了仿编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活动目标:

  1、感知应用题由两个已经知道的数字和一个问题组成,知道加法应用题中告知的两个数是部分数,问题是求总数。

  2、愿意尝试根据情景编出完整的加法应用题,在创编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请家长带幼儿去买东西,使幼儿了解一个买与卖的过程。

  《小朋友的书 数学》

  2、算式卡、水果卡片各10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二、出示苹果,教师示范编应用题,和幼儿共同分析应用题的结构。

  老师昨天买了3个苹果,今天买了7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讨论∶这道题在说一件什么事情?已经告诉我们的是什么?要我们算的又是什么?算出的答案和告诉我们的数之间是什么关系?

  小结∶这道题在说老师买苹果的事情,已经知道3和7个苹果,要我们算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算出来的10是总数,3和7各是他其中的一部分。

  三、教师做动作,幼儿根据情境编应用题

  教师调整手中苹果图片的数量或把苹果分给两个幼儿,请幼儿创编应用题。重复练习几次。

  四、幼儿操作练习

  幼儿使用《小朋友的书 数学》第22页看图列算式,进一步熟悉应用题的结构及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

  课后反思:

  幼儿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启蒙时期,幼儿学习的特点是离不开具体丰富的生活经验,因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与组织离不开生活实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要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强调了幼儿园教育尤其是数学教育活动必须回归生活与幼儿生活实际密切沟通,以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我根据活动目标,结合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选择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我选择了《小朋友的书数学》、算式卡、各种水果卡片10个。通过这一活动内容,开始请家长带孩子去超市买卖东西,让幼儿有着买卖的经验,教师将此活动融入到游戏中,刚开始发现幼儿对加法的理解较好,能通过组合算出最后结果,但有个别幼儿对较难的加减不太清楚,在数过手指后才明白相加的道理。

  在买东西的游戏中,边算边练习找钱是对减法运算的培养,并且引导幼儿用比多少的形式,找到各数字间的关系,在游戏中溶入了数学教育,能更好的吸引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除了要观察幼儿活动,还要指导幼儿在学习时游戏的渗透。经过这个活动也让我了解到课前做好准备是很重要的,所以今后我将会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来迎接每堂课。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纲要》中科学教育目标强调让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要求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新的课程标准也指出:孩子的学习要来源于游戏,来源于生活,它要求所有日常生活中的经验都是孩子潜在的课程内容,是孩子最基本的课程。事物的变化是孩子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但是,变化对于孩子来说又是十分新奇的,熟悉与新奇的碰撞可以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通过科学活动,旨在让孩子从身边经常接触的事物开始探究,引导孩子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变化,发现其中的奥秘,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和好奇心。

  活动目标:

  1、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对周围事物的探索感兴趣。

  2、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师小时候的照片。

  2、小蝌蚪变青蛙、蒲公英生长的图片。

  3、每人一个气球、一块橡皮。

  活动过程:

  1、 出示照片(图片),幼儿观察发现人、动物、植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1)出示教师小时候的照片,发现人是变化的。

  a师:小朋友,你们猜一猜照片上是谁?(幼儿猜想。)我告诉你们,这个小孩就是老师。老师和小时候一样吗?有什么变化?

  结论:原来有生命的`东西都是会发展变化的。 观察发现周围环境和生活中没有生命的东西也是

  b提问:老师是变化的。你会变吗?会变成什么样子?

  (2)小结:原来人是变化的。人的变化过程是:儿童——青壮年——老年——死亡。

  2、幼儿观察图片(小蝌蚪变青蛙、蒲公英生长的图片),发现动植物是变化的。

  (1)提问:人是会变的,那其他的生物会不会变?请看图片,它们会变吗?是怎样变化的?

  (2)小结:蝌蚪会变成青蛙,蒲公英会从一颗小种子长大,变成美丽的蒲公英花。

  (3)提问:那还有什么动物会变?还有什么植物会变?

  (4)小结:原来动物、植物都是会生长变化的。

  3、讨论:人、动物、植物都属于什么?

  4、会变化的。

  (1)提问:小朋友,有生命的东西是会变的,那没有生命的东西会变化吗?比如说,桌子会变吗?

  (2)小结:桌子是会变的,它会慢慢变脏,被磨损,坏掉。

  (3)讨论:还有哪些没有生命的东西会变?

  (4)出示橡皮泥、气球。

  5、幼儿讨论:世界上师否有不变的东西?

  人在变,动物、植物在变,天气在变,一年四季在变,太阳、月亮在变,世界上的万物都在变,一切都在变。

  活动反思:

  1、本次活动我认为是适合我班幼儿的。活动目标明确具体,以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为依托,抓住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大大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

  在活动中幼儿不仅获得了经验性的知识,而且能全身心投入,自己探索周围人、动物、植物的变化,调动、激发了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探索的欲望。

  2、活动中有4个儿童参与不积极。因为这种开放式的活动形式,对教师的驾驭能力是考验,教师对课堂的调控能力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活动中对幼儿有很多无效回应和漏洞,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积累知识和经验。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大班的孩子已经有了性别意识和自我意识,但还不能主动关注异性同伴的不同特征,于是我先从观察显而易见的外表开始,再通过讨论、操作、发散思维等,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和异性同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激发了男孩女孩子互相尊重、欣赏的情感,增强了自信心。

  活动目标

  1、建立性别认同,了解男孩、女孩的不同特征以及相同之处。

  2、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性别,欣赏男孩和女孩的不同优秀品质,增强自信心。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课件

  2、声音特效

  3、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提问导入主题:

  1、教师介绍自己姓名和性别。

  2、区分男孩女孩

  3、点数男孩女孩人数

  二、了解男孩女孩的相同和不同

  (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了解男孩和女孩外表的不同。

  (2)引导孩子说出男孩女孩衣着的不同(衣服、鞋子)

  小结:对,男孩女孩穿的鞋子也不一样。

  (3)生理男孩女孩要上的洗手间是不一样。

  小便姿势也是不一样。

  (4)社会角色出示幻灯片

  让我们再想想,男孩是爸爸妈妈的——女孩呢?

  ——等小朋友长大了结婚以后,这时候男孩就变成了?

  ——女孩呢?

  结了婚以后会有了自己的小宝宝,那么男孩成了宝宝的?女孩就成了宝宝的?再后来你的宝宝再有了宝宝,有了自己的孙子以后,男孩会成为——女孩呢——

  小结:男孩女孩真的不一样呢。

  (5)男孩女孩的喜好幼儿选择玩具男孩放在左边的桌子上,女孩放在右边的桌子上。

  小结:先看看男孩喜欢的玩具——再看看女孩喜欢的玩具——,

  什么玩具男孩女孩都喜欢?娃娃家、积木、插花、喜羊羊、皮球。

  小结:男孩女孩喜欢的玩具不一样,但有的玩具男孩女孩都喜欢

  三、欣赏音乐舒缓和强劲音乐,动作表现音乐

  讨论:你喜欢那段音乐?你们觉得哪首乐曲更有力量更适合男孩跳舞呢?

  四、引导幼儿说说各自的理想,了解男女合作的工作

  五、合作舞蹈:

  请男孩和女孩合作舞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目标的制定和定位适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各个方面提出,全面具体。活动内容也是选自大班孩子生活,是孩子感兴趣的内容,有利于提升幼儿的知识经验。活动准备能调动幼儿兴趣,给孩子充分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活动中提供的课件和玩具便于幼儿观察操作。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扑克,鼓励幼儿大胆寻找让扑克站立的方法。

  2、通过操作,了解简单的力学原理。

  3、学习记录实验结果,并乐意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扑克牌人手二十张。

  2、记录纸、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扑克牌是用来干什么的?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和扑克牌来玩新游戏。

  二、幼儿探索怎样利用两张扑克牌让其站立在桌子上。

  教师:老师在每个小朋友的桌子上放了两张扑克牌,你们去试一试,看能不能让扑克牌站在桌子上。然后把你们的方法记录在纸上,待会来告诉大家。

  1、幼儿第一次尝试。

  2、尝试后交流。

  (1)你是用什么办法让扑克牌站立在桌子上的。(请幼儿出示记录纸并进行解释和示范)。

  (2)为什么这个方法能让扑克牌站在桌子上呢?

  (3)我刚才看见有几个小朋友也用这个方法让扑克牌站起来,但是后来又倒了,这是怎么回事?

  (4)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5)他这个方法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3、幼儿第二次尝试。

  刚才小朋友想出了几种让扑克牌站立的方法,现在老师请小朋友用这几种方法都去试一试,待会你来告诉大家,哪一种方法可以让扑克牌在桌子上站的最稳。

  4、尝试后交流。

  (1)你觉得这几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可以让扑克牌在桌子上站的最稳?

  (2)为什么?

  三、引导幼儿综合利用刚才的办法,将扑克牌搭建的更高。

  1、教师:刚才我们想出了不同的可以让扑克牌站立的方法,而且也讨论了哪一种方法可以让扑克牌站得更稳,现在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20张扑克牌,干什么呢?老师要请你利用这些扑克牌来搭小房子,看看谁的房子搭的又高又牢固,待会也请你把搭房子的方法记录在纸上。

  2、幼儿尝试。

  3、请先搭好的小朋友拿着自己的记录纸和他人进行交流。

  (1)交流搭建的不同方法。

  (2)交流刚才在搭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你是怎样解决的。

  4、集体交流。

  (1)教师:谁来介绍一下自己搭的小房子。(教师将事先拍好的照片放出来与幼儿的记录纸进行比较)

  (2)你向小朋友来介绍一下自己的记录纸和搭房子的办法。

  (3)你刚才在搭房子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谁有更好的办法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延伸活动】

  刚才小朋友搭的都很好,待会我们到教室里大家一起设计图纸,用更多的扑克牌搭更高的房子好不好?

  【教学反思】

  经过这一次的科学探索活动,让我更深的体会到了,孩子们的智慧真是不可估量。在开始进行这个活动之前,我还一直在担心,小朋友们能不能想到让扑克牌站起来的方法,如果启发不起来,那么我的这个活动就难以进行下去。

  但是他们在用一张牌站起来时就想出了很多的方法。在用扑克牌站的又高有稳的这个环节,对幼儿虽有一定难度,但他们在探索中尝试,一直兴趣有佳,最终结束时还意犹未尽。本次活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也获得乐趣。整个活动条理清晰,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很清楚很顺畅。

  当然,在这次的活动中,我也有失误,教师的引导是关键,但是在幼儿用一张牌站起来时想出的很多方法时,这儿我引导的还不够,没发现幼儿更多的闪光点。在合作和组合的问题上没有提出来,导致有的幼儿是用扑克牌在组合不是合作。这也给我在以后的活动中敲响了警钟,设计教学活动一定要考虑周全,在上课之前要设想多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多注意幼儿的引导,这样上课才能更加的从容不迫。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12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13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1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16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05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7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7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6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29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