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11-17 09:38:01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9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语言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9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够初步感受故事情境,尝试用动作和语言来叫醒小熊。

  2、感受小熊和妈妈的深情,激发幼儿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情感。

  重点难点:

  尝试想出各种方法叫醒小熊,乐意用语言动作来表达,感受故事情境。

  活动准备:

  flash《小熊醒来吧》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昨天晚上杨老师接到一个电话,小熊的妈妈说今天要把小熊送到我们小五班来跟大家一起上幼儿园,你们欢迎不欢迎它呀。

  -那你们有没有看到小熊呀?

  -哎呀,小熊怎么到现在都还没有来幼儿园呢。第一天上学就迟到可不是好习惯,我们一起去小熊家接小熊来幼儿园好不好?

  -那我们出发吧(跟着老师走走的游戏)-哎呀,你们快看,小熊家到啦。到别人家做客要有礼貌,我们要轻轻的敲门。(咚咚咚,请问小熊在家吗?)-没有人来开门。小熊好像不在家。咦,你们听,听到什么声音了么?好像有人在睡觉。(播放flash)-哎呀,原来我们的小熊还在睡懒觉呢。快,我们一起来把小熊叫醒吧。

  -小熊醒了么?没有。这个小熊也真是的,第一天上幼儿园还睡懒觉,连小动物们也着急了。听听看,是谁来帮我们叫小熊起床啦?

  二、理解故事内容。

  (一)通过声音来猜动物。

  1、播放falsh小鸟叫。

  -是谁来帮我们叫小熊起床啦?你们怎么知道是小鸟的?那小鸟是怎么叫的.,一起来学学看。

  -那我们一起看一看,到底是不是小鸟呀?你们可真聪明,只听声音就能猜到是小鸟。

  -可是,小鸟把小熊叫醒了吗?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没有叫醒小熊,那杨老师想问问小朋友们,谁知道小鸟还有什么本领可以用来叫醒小熊?(飞进屋子用翅膀拍打小熊)-那我们一起来飞一飞,要一边飞一边叫小熊起床哦。(边飞边说小熊小熊快起床)-哎呀,我们这么叫它,它还是没有醒来。这只小熊可真能睡呀。

  -你们听你们听,好像又有小动物来帮我们啦,听听看它是谁?

  2、播放flash小猫叫。

  -小花猫可厉害啦,它不光喵喵叫,它还用毛茸茸的尾巴给小熊挠痒痒呢。我们一起来扭扭屁股学学看。(边扭边说小熊小熊快起床)-哎呀,你们看,小熊还在睡觉呢。小花猫也没能把小熊叫醒。这可怎么办呢?

  (二)通过局部特征来猜动物。

  播放flash大象的鼻子-咦?你们快看,小熊窗前又有一个好朋友来帮助我们了,猜猜它是谁?

  -为什么你们觉得它是大象呀?是的,大象有长长的鼻子。

  -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好朋友到底是不是大象。你们真是越来越厉害了,只是看到一个长鼻子就能猜出来是大象,杨老师要给你们竖起大拇指了。

  -那你们觉得大象会怎么叫小熊起床呢?那我们一起来学学看。(边甩鼻子边叫小熊起床,小熊小熊快起床)-小熊它醒来了么?还是没有。这回可怎么办才好呀。你们谁还有好办法?那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小朋友们你们每天都是谁叫你起床的呀?那我们快把小熊妈妈叫回来让它来叫小熊起床吧。(小熊妈妈你回来,快把小熊叫起来。)-看,熊妈妈回来了。它怀里抱着什么呢?

  -哎呀,原来它带了小熊最喜欢吃的面包。这个面包可是刚出炉的还香喷喷的冒着热气呢。让我们看看小熊妈妈有没有把小熊叫醒。

  -那熊妈妈用了什么好办法把小熊叫醒的呢?

  -熊妈妈呀,最了解小熊了,知道小熊是个小馋猫只有香喷喷的味道才能把它叫醒。那你们说熊妈妈爱不爱小熊呀?

  -小朋友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每天早上不管天气有多冷,都会在你们起床之前准备好香喷喷的早饭,然后叫你们起床,把你们打扮的漂漂亮亮干干净净的送到幼儿园来跟这么多的好朋友、老师、阿姨一起学本领。你们说他们爱不爱你们呀?

  -那你们爱不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你们都说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那你们有没有为他们做些事情,让他们知道你有多爱他?

  -小朋友们回家以后呀,可以像在幼儿园帮助老师阿姨一样,帮爸爸妈妈叠被子,给爷爷奶奶捶捶背,吃过晚饭了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唱唱在幼儿园里学的歌曲,画漂亮的图画送给他们,让他们知道你有多爱他。好不好?

  -我们的小熊呀,也想让他的妈妈知道自己有多爱妈妈,他呀现在就去小便了,准备跟我们大家一起去做运动做个健康的宝宝了,我们大家也排好队轻轻的去小便跟老师和阿姨一起去操场上做运动了,好不好?

  三、结束。

  -那么请大象队、小狗队有小便的小朋友轻轻的去小便。没有小便的小朋友坐在小椅子上跟着音乐唱唱歌。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并了解笋和竹对人类的用途及贡献。

  2、能用语言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愿,萌发幼儿爱学习的情感。

  3、学习朗诵诗歌,感受诗歌中的童趣。

  【活动准备】

  1、诗歌配图一幅;

  2、辅助材料若干(竹制品图片若干,各类工种人员图片若干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感受画面色彩的美,引出内容。

  提问:图中有什么?笋宝宝长大了变成了什么?竹子有什么用途?

  逐一出示竹制品图片加深对竹用途的了解。(竹篮子、竹玩具、竹工艺品等)

  (一)逐一出示各种工作人员的图片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中的人物帮助幼儿了解他们为人类做出的何种贡献。

  (二)情感教育

  提问:小朋友长大能干什么?

  (三)幼儿大胆畅谈自己长大以后的理想。

  请幼儿说说自己长大了以后相当什么样的人?并说出能为人类做出何种贡献?

  二、结合图片学儿歌

  1、边看图片边听教师朗诵儿歌,引导幼儿理解每句儿歌的意思。

  2、幼儿跟念儿歌,并有情感的朗诵。

  3、分男女两组朗诵,男孩子用竹拍打节奏,女孩子合着节奏念。

  4、互换角色。

  三、小结

  总结诗歌内容,经得起大风大雨磨练的笋宝宝才能成才为人类作贡献。我们小朋友要向笋宝宝那样禁得起磨练,从小好好学习,学到本领才能为国出大力。

  附儿歌《我和笋儿一起长》

  笋宝宝,长得快,

  经受大风和大雨,

  出类拔萃成大才。

  宝宝我,和你比,

  努力学习长本领,

  长大为国出大力。

  活动评析:

  为了达成活动目标,在活动中我以诗歌的形式作为铺垫拉开了帷幕,活动一开始,我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让幼儿简单说说画面所表达的意思,然后再听我有表情的朗诵画中所附的诗歌,并帮助理解儿歌内容,在过程中。借助儿歌和图片,结合目标,提出预设中的问题,请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说笋儿长大了有什么用途,孩子们在这次安吉游中积累了不少见识,结合所提问题,他们说出了很多竹的用途,有的说,竹子可以做出睡觉的席子、有的说可以制作出精美的工艺品、有的说可以做出好玩的竹玩具、有的说竹子还可以造房子等,从上述回答的问题中可以证实孩子们非常了解竹的用途,知道竹子为人类带来了许多的贡献,接着我以幼儿了解竹用途的'基础上为达成第二个目标在活动中生成了第二个问题,“竹宝宝长大了,能为我们人类做出这么多的贡献,真是了不起,要是你长大了,你能像竹宝宝一样这么能干吗?”“请小朋友说说看,你长大了想当什么?能为大家做些什么事?”在我的一系列提问中,孩子们畅所欲言,有的说我要当个医生为人类治病,有的说想当警察为人类抓坏蛋、有的说想当科学家研究出别人想不到的好事情,有的说想当建筑师等他们都说出了自己为人类如何做贡献。在这样的气氛中我又为第三个目标,做好了准备,师:“刚才小朋友说的真棒,你们的理想不错,但要真能当上你理想中的人,你还得好好学习,学到了真本领才能实现你的目标,到那时你比笋宝宝还了不起咯。”孩子们受到了我的极大鼓励,学习也更带劲,从他们的言行中足可以告诉我,本次活动在朗朗的儿歌中结束了。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目标包含了认知、情感与态度,在活动中,能注意幼儿已有经验的启动,较好的利用图片和儿歌进行情感教育,萌发幼儿爱学习的态度,为幼儿提供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幼儿在热烈的谈话中大胆表达自己长大的愿望,并知道为人类作贡献是一种光荣使命。作为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幼儿逐步学会比较客观的认识制约自己,目标行为的要素,并作出积极归因,进而不断改善自己的行动策略,以追求更好的学习结果。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发现广告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了解广告的各种类型。

  2.能模仿和创编有趣的广告语。

  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幼儿收集各种广告资料。

  2.准备几段幼儿熟悉的广告片段,不同形式的广告图片。

  3.几件供幼儿表演的,幼儿熟悉的物品,如书包、水彩笔、挂图等。

  活动过程

  1.播放广告视频,引出我们知道的广告。

  (1)播放几段幼儿比较熟悉的广告,激发幼儿兴趣。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广告。

  (3)集体讨论:广告在生活中的作用,为什么要做广告。

  小结:为了宣传自己的商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购买商品,才要做广告。

  2.广告的`各种形式和分类。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在哪里见过各种各样的广告。

  幼儿:马路边、超市里、玩具店、快餐店、汽车上,等等。

  (2)除了电视广告,生活中还有很多不同形式的广告,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吧!(播放投影让幼儿了解其它形式的广告)

  教师小结:报纸广告、传单广告、扇面广告、车身广告、霓虹灯广告等广告类型。

  (3)引导幼儿说出见到的商品广告有哪些?

  幼儿:汽车、服装、感冒药、肯德基、洗发水、3D彩泥,等等。

  (4)将各种商品广告进行分类。

  教师小结:汽车广告、食品广告、药品广告、玩具广告等。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广告,它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

  3.幼儿模仿广告用语。

  (1)"童年不同样,巴拉巴拉"。

  (2)"尝尝欢笑常常麦当劳"。

  (3)"欢迎来到缤纷的智高3D彩泥世界。

  4.幼儿设计广告用语。

  (1)将准备好的不同物品,分别发给每个幼儿让他们观察其特征,并为自己的物品设计一句广告语。

  (2)要求:广告词里必须有产品名称和特点。

  5.活动延伸。

  (1)请幼儿当小演员,手拿自己选择的物品上台表演(播放相应音乐),说出广告词,教师稍作辅导。

  (2)游戏:热闹小商店。

  收集幼儿手中的物品,请几名幼儿扮演售货员,其他幼儿扮演顾客,销售商品。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目标:

  1、了解自己的特点和长处,感受自己的与众不同。

  2、学会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优点,增强自信心。

  准备:

  教师用具:青蛙图片、录音、故事课件。

  幼儿用具:幼儿对自己特别之处和本领的记录表

  重点:了解自己的特点,感受与别人的不同之处

  难点:学会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优点

  过程:

  一、介绍我自己(关注价值:通过互相交流等方式大胆的介绍自己的特别之处,感受自己的与众不同。)

  1、大班的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幼儿园请来了很多客人老师,老师呀也请来了一位特别的朋友,请你们猜猜它是谁?(播放声音:“呱呱呱”并出示青蛙图片。)

  2、你们知道青蛙朋友今天来干什么吗?青蛙说:“我想和大班的孩子们做朋友!”(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句大胆向青蛙介绍自己特别的地方)

  3、请你们也帮青蛙找找它身上特别的地方?

  小结: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特别的'地方,青蛙也有自己的特别之处……

  二、欣赏故事“我,喜欢我自己”(关注价值:设置问题情景,引发幼儿思考和讨论,通过故事欣赏和交流,知道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特别的本领,学会欣赏自己,树立自信。)

  1、青蛙听了朋友的话也觉得自己是最漂亮最能干的,可是有一天,青蛙突然很伤心,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听了故事,你觉得小青蛙为什么难受,还哭了呢?(因为他说自己不会爬树也不会飞。)

  3、小松鼠不会飞,为什么他不像青蛙那样难受呢?

  (小松鼠虽然不会飞,但是他发现了自己会爬树的本领,而青蛙却没发现。)

  4、那青蛙有什么大本领呢?你能安慰安慰他吗?

  小结:其实,我们不用羡慕别人,因为我们大家都有自己的本领。

  5、青蛙听了你们的话,他说:对啊,我就是青蛙,会做青蛙做的事,大班的朋友喜欢我,我也喜欢我自己。”青蛙回到池塘边又呱呱呱地大声唱呱呱呱地唱歌。

  三、介绍自己的本领(关注价值:通过交流和记录自己的大本领,激发孩子对自己和同伴的认可。)

  1、青蛙认识到了自己身上的本领,所以它很高兴,很喜欢自己。(教案 ) 大班的朋友们,你们发现自己的大本领了吗?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本领并展示,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优点。

  小结:大班的朋友都有自己的大本领,真了不起。老师真喜欢你们,你们喜欢自己吗?那就让我们学学小青蛙,一起大声说:“我,喜欢我自己。”

  自己是最漂亮最能干的,可是有一天,青蛙突然很伤心,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听了故事,你觉得小青蛙为什么难受,还哭了呢?(因为他说自己不会爬树也不会飞。)

  3、小松鼠不会飞,为什么他不像青蛙那样难受呢?

  (小松鼠虽然不会飞,但是他发现了自己会爬树的本领,而青蛙却没发现。)

  4、那青蛙有什么大本领呢?你能安慰安慰他吗?

  小结:其实,我们不用羡慕别人,因为我们大家都有自己的本领。

  5、青蛙听了你们的话,他说:对啊,我就是青蛙,会做青蛙做的事,大班的朋友喜欢我,我也喜欢我自己。”青蛙回到池塘边又呱呱呱地大声唱呱呱呱地唱歌。

  三、介绍自己的本领(关注价值:通过交流和记录自己的大本领,激发孩子对自己和同伴的认可。)

  1、青蛙认识到了自己身上的本领,所以它很高兴,很喜欢自己。大班的朋友们,你们发现自己的大本领了吗?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本领并展示,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优点。

  小结:大班的朋友都有自己的大本领,真了不起。老师真喜欢你们,你们喜欢自己吗?那就让我们学学小青蛙,一起大声说:“我,喜欢我自己。”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一、活动目的: 1、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理解木偶表演的内容,学说短句“大象,不要怕,我来扶你起来”、“摔倒了,不要怕,一、二、三自己爬起来”。

  2、 鼓励幼儿不怕困难,摔倒了自己爬起来,做个勇敢的孩子。

  二、活动重点: 理解木偶表演的内容,学说短句“大象,不要怕,我来扶你起来”、“摔倒了,不要怕,一、二、三自己爬起来”。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木偶:大象、小兔、小猪、小猫四个角色;事先请两位老师排练好表演内容,布置表演场景。

  四、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小动物来表演节目,你们想看吗?

  (二)初步感知:(分段观看表演,边看边讨论) 1、从开始——小兔说:“哎,你太重了,我扶不起”

  问:(1)大象怎么啦?

  (2)小兔看到大象摔倒了,它怎么说?

  (学说短句:“大象,不要怕,我来扶你起来”。先个别幼儿回答,后集体练习。) 2、从小猪出场——“哎,你太重了,我扶不起”。

  问:谁又来帮助大象,它是怎么说的?(集体练习以上短句) 3、小猫出场“喵喵喵”

  问:(1)谁又来帮助大象了?

  (2)小猫会对大象说什么?

  (请个别幼儿上台来对大象说“大象,不要怕,我来扶你起来”) 4、过渡提问:

  三个小动物都扶不起大象,这可怎么办?

  (1)请幼儿讨论有什么办法让大象起来?

  (2)个别幼儿讲自己的办法(2-3名)。 5、看最后一段表演

  问:小动物对大象说了什么话,大象爬起来了吗?

  (练习短句“摔倒了,不要怕,一、二、三自己爬起来”) (三)反复感知:(完整观看表演,引导幼儿学着讲讲) 1、交代表演名称。

  2、要求幼儿一边看表演,一边可以和小动物一起表演。 (四)迁移运用:

  1、出示小熊,它走着走着就摔倒了。(师:哎呀,小熊摔倒了,我们怎么对它说?)

  2、如果你摔倒了,你怎么办?

  3、小结:鼓励幼儿摔倒了不要怕,自己爬起来,做个勇敢的孩子。

  评析:

  从教师制定的目标来看,还是比较合理的。既有语言活动的要求,练习短句。同时也渗透了德育教育,对幼儿进行勇敢教育。因此,从活动的选材和制定的目标都是非常适合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对重点的把握也是比较准确的,突出了语言活动的语言性。

  从整个活动的过程来看,采用木偶表演的形式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自然地融入到故事的情节中,幼儿的主动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教师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注重了每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比较紧凑,过渡较自然。良好的教学形式使幼儿的参与性较好,师生间的呼应体现较好。

  但作为语言活动,总的说来幼儿学的对话量比较少,尤其是需要掌握的短句,可让更多的`幼儿练习讲讲。此外,还可在分段表演中采用不同的形式让幼儿学说对话,如小熊的对话由老师来讲,小猪和小猫的话可请个别幼儿、集体幼儿练习和分组练习,让幼儿到台前与木偶直接对话,更好地体验师生间、幼儿与木偶间的情感交流,从而也可让幼儿感受同伴间互相关心、帮助的情感。另外,教师在操纵木偶要注意方向的一致性。总之,在活动中教师还缺乏一定的随机应变能力,根据幼儿的能力及时地调控。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沁阳市第一幼儿园幼教集团木楼分园 白敬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教幼儿初步掌握并理解儿歌的主要内容。

  2、让幼儿发挥想象创编出正确的儿歌,丰富幼儿的词汇“快活、错——对”。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二、活动准备:

  1.与儿歌内容相符的课件、(备用挂图)。

  2.动物图片、画纸若干、(与幼儿人数均等)胶水。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出示动物卡片,请幼儿看卡片做相应的动物动作。

  2.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出课题:儿歌《错了歌》。 “小朋友们,在我们周围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儿歌《错了歌》,咱们一起来听听儿歌里是怎么说的。”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放课件,请幼儿完整的欣赏一遍儿歌的内容。 提问:

  ①儿歌里都有谁?

  ②小动物都在干什么?学词“快活”。

  ③听了儿歌小朋友有什么想法?学词“错”。

  2.学习儿歌:

  ①教师采用整体教法教幼儿朗诵儿歌。

  ②幼儿练习朗诵儿歌,教师指导纠正不足。 ③幼儿完整的朗诵儿歌内容。

  3.游戏“找错”:

  ①引导幼儿把诗歌中的错误纠正过来。说一说应该怎样才对?

  ②请幼儿动手将老师准备的动物图片粘贴到画纸上适当的位置。

  4.请幼儿根据改过来的.图片内容创编新儿歌。学词“对”。

  5.幼儿完整的朗诵原儿歌和新创编的儿歌。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学习效果,以表扬鼓励为主。

  “小朋友们今天跟老师一起学了《错了歌》,创编了《对了歌》还学了词语“快活,错——对”,以后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应该认真仔细的观察事物,千万别闹出笑话了。”

  2.结束活动请幼儿休息。

  反思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能仔细观察图片细节,看懂图片内容并简单的叙述出

  图片意思。

  2、 能根据讲述内容,幼儿根据图片说出种子种下去的生

  长过程。

  3、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一些瓜豆的种子、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 组织活动,由春天引出活动话题。

  幼儿背诵古诗《清明》。

  二、 出示课件。

  1、 出示图一,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2、 提问:图中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引导幼儿说

  出图意。(种瓜种子)

  3、 出示图二,让幼儿继续观察并引导幼儿说说图意。

  (胖奶奶和瘦爷爷种下去的`种子发芽了)

  4、 继续出示图三,让幼儿观察,教师作相应的指导让

  幼儿自己说说图意。(长出藤)

  5、 出示图四,指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能说出藤上开了

  花啦!(开花)

  6、 出示图五,引导幼儿看图说出瓜藤上结出了小瓜,

  小瓜慢慢长成了大瓜。(结出瓜)

  三、启发幼儿说出瓜的种子种下去的生长过程。

  1、 种瓜、发芽、长藤、开花、小瓜、大瓜。

  2、 多指几名幼儿分别说说。

  3、 说说胖奶奶和瘦爷爷为什么收获的瓜不同呀?

  三、 幼儿回顾故事,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故事中的

  反义词。

  胖—瘦 地上—天上 小—大

大班语言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中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文学之美。

  3、引导幼儿尝试按要求创编诗歌。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5、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引导创编诗歌。

  教学准备:

  1、小小智慧树《动物模仿操》视频片段。

  2、多媒体课件9张。

  3、乐曲准备:钢琴曲《秋日私语》一首。

  4、动物头饰共5个(骆驼、鲨鱼、企鹅、袋鼠、猴子)。

  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做动物模仿操,激趣并导入活动内容。

  1、小朋友,今天老师请了一位客人,看看是谁呀?(幼儿答:绿泡泡)对,绿泡泡叔叔邀请小朋友和他一起来做《动物模仿操》。(播放DVD,师幼一起看大屏幕做操。)

  2、提问1、刚才的模仿操里,都有哪些小动物?它们都喜欢干什么?(幼儿发言讨论)2、今天,老师也请来了几位动物朋友,猜猜它们是谁?喜欢干什么?我们一起来认识。

  二、看课件,了解诗歌中五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一)、播放课件一:骆驼

  1、提问:这是谁?它有什么特点?喜欢干什么?

  2、幼儿发言讨论。

  3、教师总结:小朋友说的都很好。骆驼是一种很棒的动物。它的背上有一个或两个突起的包,叫驼峰,那里可以储存丰富的脂肪,当骆驼在沙漠长途行走得不到食物时,驼峰里的脂肪就分解、输送到全身;骆驼的'胃里有许多小瓶一样的水泡,里面可以存储很多的水。因为骆驼的身体很特殊,所以它特别擅长在沙漠长途行走,即使几天几夜不吃不喝也能保证充足的体力,因此,人们赞美骆驼是--沙漠之舟。

  (二)、播放课件二:鲨鱼

  1、提问:这是什么动物?它有什么特点?喜欢干什么?

  2、幼儿发言讨论3、教师总结:鲨鱼是海洋里的庞然大物,它的牙齿非常尖利,生性凶猛,主要捕食小鱼虾和动物腐肉,海洋生物们大多都很惧怕它,还送它一个外号--海中狼。

  (三)、播放课件三:企鹅

  1、提问:这是什么动物?它有什么特点?喜欢干什么?

  2、幼儿发言讨论

  3、教师总结:企鹅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动物,它们大多生活在寒冷的南极。企鹅有着非常密实的羽毛,就像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所以在冰天雪地里也不会感到冷。企鹅的腿很短小,因此走路总是摇来摇去。

  (四)、播放课件四:袋鼠

  1、提问:这是谁?它有什么特点?喜欢干什么?

  2、幼儿发言讨论

  3、教师总结:袋鼠有好多种,最常见的是生活在澳洲大草原上的热带袋鼠,它们不会走,只会跳跃行进。

  (五)、播放课件五:猴子

  1、提问:这是谁?它有什么特点?喜欢干什么?

  2、幼儿发言讨论

  3、教师总结:猴子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小动物。它聪明、淘气,生活在树上,喜欢在树枝上荡秋千。

  三、初步感知诗歌

  1、小朋友喜欢老师带来的这五种小动物吗?老师把这些动物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诗歌,名字叫--《喜欢》,你们想听吗?(播放课件六:配图的诗歌全文)

  2、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教师配乐范读诗歌。

  3、小朋友,你们也想试着读一读吗?(分句教读诗歌)

  4、幼儿看大屏幕,配乐轻声齐读,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四、创意阅读诗歌

  1、提问:这首诗歌好听吗?诗歌中的小动物们都喜欢干什么?让我们也来试着模仿它们做一做吧。(引导幼儿自主创编各种动物走、游、摇、跳、荡等动作)

  2、请个幼带头饰表演诗歌。

  3、幼儿集体边朗诵边做动作表演诗歌,进一步深化理解。

  五、引导幼儿创编诗歌

  1、提问:小朋友喜欢这首诗歌吗?喜欢诗中的这些小动物吗?你们想不想认识和了解更多的小动物呢?下面,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到"动物乐园"去看看。(播放课件七:动物乐园)

  2、提问:小朋友,请你说一说乐园里都有哪些小动物?想一想它们喜欢干什么?

  3、幼儿看课件,发言讨论,教师适时引导。

  4、引导幼儿按要求创编诗歌

  1、设置悬念,提出创编的格式要求"咚咚咚",谁来了?(播放课件八:狮王的信)原来是狮王给小朋友写了一封信,它请小朋友按照"--(谁)喜欢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把乐园中的小动物的故事,也编成一首诗歌寄给它,你们愿意吗?那就请说一说吧。

  2、幼儿口头创编,教师用键盘即时记录,制作成诗稿,和幼儿一起朗读并寄给狮王。

  六、延伸部分

  1、小朋友,今天认识了这么多的动物,你喜欢和它们交朋友吗?那大家说一说应该怎样和小动物做朋友?

  2、幼儿发言讨论

  3、教师小结: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关心、爱护小动物,和它们友好相处,这样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才会更和谐,更美好。(播放课件九:人与动物手拉手,构建美好地球)

  七、结束课小朋友,请你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动作,一个跟一个走出活动室,我们去幼儿园的饲养角喂小动物吃东西,好吗?(幼儿有序出活动室)

大班语言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懂得阿凡提是用自己的智慧战胜大官的。

  2、知道阿凡提是新疆维吾尔族人,增进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3、能在生活中积极地思考、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1、阿凡提的图片。

  2、语言磁带。

  三、活动重点: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四、活动难点: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活动过程:

  1、出示阿凡提的图片,引导有二人认识阿凡提。

  (1)小朋友,你知道他是谁吗?从这个人的服饰上你能看出他是哪个民族的吗?

  (2)很久很久以前,在我国新疆地区,有一个经常骑着毛驴的人,他非常聪明,常常想出各种办法帮助穷苦的百姓,他的名字叫阿凡提。今天我们来听一个怎样应用聪明才智战胜大官的故事。

  2、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聪明的阿凡提》,幼儿欣赏并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你们觉得故事的题目应该叫什么?

  (2)大官提了那几个问题?阿凡提是怎样解决的?

  3、幼儿再次完整地欣赏故事,进一步感知故事内容。

  (1)组织幼儿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讨论:阿凡提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集体交流。

  4、分组表演故事。

  1、讨论:怎样才能表现出阿凡提的机智勇敢和大官的胆小害怕?(2)幼儿自由结伴或一小组的形式表演故事。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的教案06-27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08-01

大班语言悄悄教案10-11

大班语言《门》教案10-20

大班语言教案(精选)08-08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08-25

大班语言教案[精选]09-05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08-21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08-21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