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文明礼仪>节气>《秋分节气有什么风俗活动

秋分节气有什么风俗活动

时间:2023-11-18 07:47:43 节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秋分节气有什么风俗活动

  秋分节气有什么风俗活动

秋分节气有什么风俗活动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秋分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还有煮汤圆吃的习俗,除了自己食用外,还要煮二三十个不用包心的汤圆,插上细竹签放在田边地头,这就是“粘雀子嘴”,寓意是让雀子不要来破坏庄稼。

  在秋分时节,我国很多地区都要举行“竖蛋”的民俗活动。

  很多地方在秋分时节要吃一种叫做“野苋菜”的野菜,有的地方也称之为“秋碧蒿”。秋分一到,全家人都去采摘秋菜。采回的秋菜一般人家与鱼片“滚汤”,炖出来的汤叫做“秋汤”。有顺口溜这样说:“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要想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首先要防止外界邪气的侵袭。

  同时,秋燥温与凉的变化,还与每个人的体质和机体反应有关。要防止凉燥,就得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秋季锻炼,重在益肺润燥,如练吐纳功、叩齿咽津润燥功。饮食调养方面,应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

  秋分有什么美好寓意

  象征秋季丰收寓意,秋分这一天昼夜平分,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也象征着秋季的丰收之喜。此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南移,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

  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而“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时节。也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秋分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

  秋分是什么意思

  秋分释义: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意味正式进入秋季。

  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秋分”的意思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的含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示昼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样,此日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此后,阳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北半球渐趋昼短夜长,气温降低,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

  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从冬至开始白天越来越长,但是从春分开始白天比晚上长,从夏至那天开始白天越来越短,但是从秋分开始才白天比晚上短。

  秋分养生方法

  1、调饮食防秋燥

  秋分已至,阴气渐盛,阳气渐收,要注意预防秋燥,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也缺少水分,故需要补充水分,但喝白开水并不能抵御秋燥带来缺水效应。古人对付秋燥早有良方即“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也就是白天喝点淡盐水,晚上喝点蜂蜜水,这样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良方。并宜多食梨,梨既能润肺,又能化痰止咳,为秋季养生佳果,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后寒凉气氛日渐浓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水果吃多了还容易诱发或加重疾病。

  2、适当“秋冻”防感冒

  俗语云:春捂秋冻,为什么要秋冻,我们中医讲人与天地统一,人与天地的变化协调一致,秋分以后天气转凉,草木逐渐枯萎,天地之气逐渐收敛,人气亦宜收敛,秋季适当少穿些,实际上有助于帮助秋季的收敛。

  从现代医学角度,秋季早晚温差大,应根据天气变化和每个人的体质情况,及时增减衣物,能够预防感冒。

  秋季养生,应以“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还可适当进行一些耐寒锻炼和有氧运动,比如: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总之既达到锻炼身体目的,又不宜大量出汗。平时可适当用冷水洗脸对预防伤风感冒有一定效果。

  秋分节气吃什么

  1、银耳

  银耳自古以来就是深受国人喜爱的滋补佳品,素有“菌中之冠”的美称。因其口感、功效与燕窝接近,而价格却很亲民,所以又被称为“平民燕窝”。

  银耳性平,味甘淡,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膳食纤维、银耳多糖等营养成分,有润肺、滋阴、润肠、嫩肤的功效。中医认为,银耳润而不寒,甘而不腻,是秋冬润肺滋阴要品。

  2、梨

  要说最适合秋季润燥的水果,非梨莫属。秋梨果肉鲜嫩多汁,素有“天然矿泉水”之称,常吃能够清热解毒、生津润肺。秋季每天吃一两个梨,对秋燥引起的鼻咽干燥及阴虚所致的烦渴、干咳、痰黄等症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不过,梨性寒凉,寒咳、体质虚寒的人不宜生吃梨。此类人群如果想吃梨,可将其与冰糖煮水或隔水蒸后食用。

  3、蜂蜜

  “朝盐水,晚蜜水”是古代医学家开出的对付秋燥的良方。

  蜂蜜被称为“大自然中最完美的营养品”,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礼物。蜂蜜中含有丰富的糖类、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在秋天经常饮用蜂蜜水,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而且还可以防止秋燥对人体的伤害,起到润肤养肺、防便秘的作用。

  4、百合

  在百合这样的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脱甲秋水仙碱和钙、磷、铁及维生素等,是老幼皆宜的营养佳品。中医用百合作为止血、活血、清肺润燥、滋阴清热、理脾健胃的补药。百合不仅是属于食材的一种了,而且还可以作为中药材来使用哦,因此百合的功效是非常强的,百合具有明显的镇咳、平喘、止血等作用,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增加液体免疫功能的活性。百合还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将百合洗净,煮熟,放冰糖后冷却食用,既可清热润肺,又能滋补益中。

  5、南瓜

  俗话说“秋季到,南瓜俏”,秋分过后,正是南瓜纷纷上市紧俏之时,而此时南瓜也正是应季食物,更重要的是南瓜富含对人体有益的诸多营养成分,而且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E,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有效改善各种秋燥症状。另外,南瓜还有平喘、消肿的作用。常吃,能够预防哮喘、支气管炎等秋季多发病。所以南瓜是秋分节气过后秋季养生的首选佳品。

  6、红薯

  红薯是在秋风的时候大量上市的一种食物了,因此本身我们在这时候选择去吃红薯就是很好的选择了,并且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纤维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镁、磷、钙等矿物元素和亚油酸等。这些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对防治老年习惯性便秘十分有效。另外,红薯是一种理想的减肥食品,因其富含纤维素和果胶而具有阻止糖分转化为脂肪的功能。

【秋分节气有什么风俗活动】相关文章:

2023年小暑节气有什么风俗活动08-29

立春有什么风俗活动03-05

秋分节气吃什么食物有哪些习俗09-15

秋分节气的特点和风俗简介03-27

秋分节气吃什么09-20

秋分的特点和风俗是什么11-12

秋分节气吃什么(优选)09-21

秋分节气的含义是什么09-19

谷雨节气有什么传统活动介绍04-18

秋分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