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1-20 08:41:35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合集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合集4篇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锻炼幼儿运用味觉来对食物进行辨别的能力。

  2、丰富幼儿有关食物味道的感知及形容词,丰富词:酸的、甜的、香的。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布娃娃一个,录音机、音乐磁带,有关甜味、酸味、香味的食物若干。

  教学过程:

  1、出示各种味道的食物,通过给凡凡小朋友过生日,来引出课题:尝尝味道。

  今天是我们班凡凡小朋友的生日,我们一起给他庆祝生日好不好?他今天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吃的东西。小朋友吃的时候,看看你吃的是什么东西?它是什么味道的?小朋友边吃边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2、讨论食物的味道:

  (1)请小朋友说说,你刚才吃的是什么?它是什么味道的?你还吃过哪些东西像糖果味一样是甜的`?你还吃过哪些东西像杨梅味一样是酸的?你还吃过哪些东西像花生味一样是香的?

  (2)丰富形容词:酸的、甜的、香的。

  (3)小朋友你喜欢吃什么味道的东西呢?

  (4)不能吃太多甜甜的东西,这样,牙齿会吃坏的。

  3、按酸、甜、香的味道来分类:(出示酸、甜、香的食物请小朋友分类)

  (1)凡凡请我们吃东西,我们也送好吃的东西给凡凡吃好吗?凡凡要我们把礼物放在三个篮子里。把味道是甜甜的放在一个装糖果的标记的篮子里;把味道是酸酸的放在一个装杨梅标记的篮子里;把味道是香香的放在一个装花生标记的篮子里。

  (2)凡凡说你们分得真好!这是甜甜的味儿;这是酸酸的味儿;这是香香的味儿。谢谢小朋友送来这么多好吃的礼物。

  4、活动结束:

  今天凡凡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味道的食物,有甜的、酸的和香的,谢谢凡凡嘛,那让我们唱歌跳舞来祝贺凡凡的生日吧!

科学教案 篇2

  一、学习目标

  1、针对吹泡泡能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吹出有大有好的泡泡。

  2、能够从提出的问题中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3、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4、培养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想知道,爱提问。

  二、教学准备

  1、洗涤剂、洗衣粉、肥皂、甘油、水等配制吹泡泡的溶液。

  2、各种粗细不同的吸管。

  3、铁丝或铝丝。

  三、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讨论“什么是科学?”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吗?吹泡泡游戏里也有科学吗?

  2、教师演示:吹泡泡。

  谈话:关于吹泡泡,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教师将学生提出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合并同类项。)? 大家提出的问题哪一个适合我们这一节课研究呢?

  怎样才能吹出有大有好的泡泡?

  学生尝试配制吹泡泡溶液,选择吸管吹泡泡。

  3、比一比,谁的'泡泡大,为什么?

  4、拓展:吹泡泡、玩泡泡的新花样。

  5、思考:说一说吹泡泡都经历了哪些过程?

  总结:吹泡泡经历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吹泡泡里有科学。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三、讨论:我们身边哪里还有科学?

科学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了解大自然里有什么,知道大自然里有许多秘密值得探索。

  2.科学探究

  能静心听声音,判断和想象大自然中的事物。尝试搜集自然风光图片,尝试向同伴介绍大自然风光。

  3.科学态度

  感受自然的美丽、神秘,让学生热爱自然,激发探究欲;学习达尔文科学考察过程中主要方法和不畏艰辛、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准备

  分组准备:提前搜集自己喜爱的自然风光照片,向大家介绍这是什么地方?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教师准备:蝉鸣、蛙鸣、杜鹃鸣叫、蟋蟀鸣叫、雷鸣等音视频资料。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大自然,是科学家们研究的对象。什么是大自然?大自然里都有些什么?这节课,让我们来初步了解。

  (二)新课学习

  1.提取对大自然的已有认知并予以丰富

  (1)老师播放来自大自然的`声音(选取带有各种自然之声的声音资料,学生听音判断和想象)。

  (2)学生认真听,把听到的声音与对应的物体(现象)画下来。

  (3)交流。学生将头脑中一幅幅大自然的画面,用图画和言语表述出来。

  (4)出示大自然的声音对应的事物(现象)图片,与之前的交流结果进行印证或纠正。

  (5)学生介绍自己见过的自然风景,丰富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6)小结。大自然里有山有水、有动植物,有各种自然现象(例如雷电)。

  大自然中蕴藏着很多奥秘,需要我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揭示出其中的道理。

  2.了解达尔文考察大自然的科技史实

  (1)阅读。学生看图、看拼音自读短文,然后互相讲讲达尔文的故事。

  (2)交流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3)总结。我们要像科学家达尔文一样,爱自然,多观察、勤整理、记录、善坚持。

  (三)下课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饮料是多样的,在自制饮料的过程中发现有些物品能溶于水。

  2.尝试用常见的饮料粉自制饮料,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3.体验积极动手尝试自制饮料的快乐,懂得安全饮用饮料的常识。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课件。

  2.饮用水、奶粉、橘子粉、可可粉、酸梅粉、糖、透明一次性杯、吸管、搅拌勺,教师用自制好的各种饮料布置的“饮料展览会”。

  活动过程

  1. 参观“饮料展览会”,知道饮料是多种多样的。

  (1)教师:小朋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很多美味的饮料,我们先来看一看,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这些饮料是什么口味的。

  (2)幼儿猜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比较饮料的颜色,也可以让幼儿闻一闻饮料的气味,发现不同之处。

  (3)品尝。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吸管尝一尝,说一说他们的味道,看看刚才猜得对不对。

  2.幼儿动手自制饮料,观察物品的溶化过程。

  (1)教师示范。

  教师:小朋友,刚才这些美味的`饮料都是老师自己制作的。你们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制作的?

  a.出示自制饮料的材料,并进行介绍。

  b.示范制作饮料的过程:盛1勺饮料粉放入杯中,加入半杯水,边用搅拌勺搅拌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饮料粉在水中的变化。教师:饮料粉去哪了?水发生了什么变化?(了解溶解及水变色的原因)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添加糖。

  (2)幼儿第一次调饮料:尝试用一种材料制作饮料。

  请幼儿自主选择1种材料制作饮料。鼓励幼儿互相欣赏配制好的饮料,并互相比较它们的颜色、气味,然后各自品尝自己的饮料。说一说喝了自己制作的饮料有什么感觉。

  (3)幼儿第二次调饮料:尝试用两种材料制作饮料。

  a.和幼儿讨论:这些饮料粉可不可以混在一起制作饮料呢?哪两种混在一起能更好喝呢?

  b.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尝试用两种饮料粉配制饮料,探索发现两种饮料粉溶化的奇妙变化。

  3.幼儿品尝饮料,知道应该安全饮用饮料。

  (1)引导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说一说自制的饮料,将配制好的饮料与小伙伴共同品尝,分享快乐。

  (2)喝了这么多饮料,你有什么感觉?

  幼儿共同讨论喝饮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引导幼儿懂得剧烈运动后不能喝饮料,喝饮料适应适量,少喝冷饮及碳酸饮料等。

  4.课件学习。

  出示课件,了解常见的、健康的饮品的制作方法,请感兴趣的幼儿回家制作。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

  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精选】10-17

【经典】科学教案09-25

[经典]科学教案08-15

科学教案(经典)08-19

(精选)科学教案08-24

科学教案[精选]07-23

科学教案07-20

[精选]科学教案08-06

科学教案(经典)08-08

科学教案【经典】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