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11-21 12:11:05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语言教案通用【6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在寻找朋友的过程中发现快乐并获得快乐的情感。

  理解故事《小鱼找朋友》的基本内容,初步尝试分析故事的主题。

  运用绘画表征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及对主题的认识。

  活动准备

  1、三张背景图,三条不同表情的小鱼。

  2、每个幼儿一本连环画(留有幼儿填画的部分)

  3、音乐光碟《一天到晚游泳的鱼》伴奏带

  活动流程

  根据已知,提出未知—展开讨论,猜测内容—理解故事,分析主题—绘画表征,体现主题—交流讨论,游戏结束

  活动过程

  1、根据已知,提出未知

  出示第一幅图,(一条小鱼在水里孤孤单单的游着)根据幼儿对图的了解,提出问题:“你从这幅图上知道了什么?”该问题的提出,开阔了幼儿的思维空间,从而简单明了的导入了主题。

  2、展开讨论,猜测内容

  这一环节是我本次活动的一个重点。引导幼儿猜测故事的发展情节,教师通过出示图二,提出问题“小鱼为什么开心了?谁会来和小鱼做朋友?他们会说些什么?” 出示图三,提问“小鱼和好朋友在一起会干什么?”,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从而在发展幼儿开阔思维的同时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这一环节,教师通过对幼儿的引导,以简笔画的形式将幼儿的语言转变成图画表征,并对好朋友之间交流的语言以有趣的符号来体现,如:####/&&&&/$$$$/@@@@等等,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为更好地解决活动难点奠定了基础。

  3、理解主题,分析主题

  教师通过提问:“图一的小鱼为什么不开心?”“图二的小鱼为什么开心了?”,通过小鱼情绪的变化,引导幼儿通过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得出结论:交朋友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

  4、绘画表征,体现主题

  这是我本次活动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亮点。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以连环画的形式进行表征纪录。因为在上一环节有语言表达过渡到绘画记录的铺垫,相信这一难点在幼儿的.说说、画画中就可以轻松解决。

  为了体现语言与绘画表征的结合,我在幼儿记录时进行语言引导“你觉得谁会来和小鱼做朋友”“他们会说什么呢?”等等,这一问题的提出,可以更好的承接下一环节,为幼儿的语言讲述再次奠定基础。

  5、交流讨论,自由结束

  幼儿根据自己的连环画内容以简单的语言进行讲述,在这一环节之中,《小鱼找朋友》的故事将会因幼儿的想象而变得更加丰富,也会使幼儿的自制画册变得更加有趣、充实。

  活动延伸

  针对班内幼儿可开展“好朋友”专题,引导幼儿在生活中积极、主动的寻找朋友,并在班内发动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好朋友》画册。

  活动特色

  1、问题提出的发散性

  2、活动设计的创新性

  设计意图

  对于现在幼儿,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形成了自私,不合群,性格孤僻,自我封闭等现象,这显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教育结果。在当今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如何培养幼儿一个阳光、自信的性格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我选择并设计了《小鱼找朋友》这一语言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在寻找朋友的过程中发现快乐,体验快乐!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表示味道的词汇。

  2、通过实验,感知舌头不同位置的功能。

  活动重点:学习表示味道的词汇。

  活动难点:通过实验,感知舌头不同位置的功能。

  活动准备:

  1、糖水、柠檬水、苦瓜水、盐水、辣椒酱等食物。

  2、吸管、小镜子、记录纸、彩色笔等每人一份。

  活动内容:

  1、向幼儿提问:

  (1)哪个器官是帮我们尝味道的? (舌头。)

  (2)你们猜一猜,舌头的哪些部位可以尝到甜、酸、苦、辣、威的味道?请幼儿将自己的猜想画到记录纸上。

  2、发给每个幼儿一份实验用品,请幼儿利用吸管分别沾取糖水、柠檬汁、苦瓜汁、盐水、辣酱,放在舌头不同的位置,探索舌头不同的位置能尝到什么味道。 的心名

  3、请幼儿把实验结果画下来。

  4、幼儿与同伴交换记录纸,看看大家的`实验结果是否相同。

  5、老师最后作总结,让幼儿知道舌根可以尝苦味,舌头两侧的中间位置尝酸味,而舌头两侧的较前位置可尝到咸味,尝甜味的地方在舌尖。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目标:

  1、理解故事,进一步感知雾的特征,感知雾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

  2、通过实践游戏,亲自体验“雾茫茫看不清楚”的感觉。

  准备:

  1、幼儿已具有对雾天的初步认识。

  2、教学挂图。

  过程

  一、讨论晴天与雾天的不同。

  师: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小朋友你们见过雾天吗?

  1、晴天和雾天有什么不同?

  2、晴天的时候,马路上的`汽车、天上的飞机是怎样行使或飞行的?小朋友们在公园里看到了什么?

  3、雾天的时候,马路上的汽车和天上的飞机碰到了什么麻烦?小朋友在雾天有什么感觉?

  二、雾弟弟很淘气。

  今天我们就要来听一个有关雾天的故事,你们听听到底雾天会有什么麻烦呢。

  1、结合挂图,老师完整讲述故事。

  2、提问:

  雾弟弟做了哪些淘气事?

  雾天,司机开车真不方便,让我们帮他们想想办法吧。

  (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太阳出来了,雾就会消失”的道理。

  三、后来雾弟弟到天上变成了什么?

  1、蒙眼开车

  2、在“路边”用小椅子设置一些障碍,幼儿分组戴上墨镜,模拟“雾天开车”。行使中若碰到了椅子,就代表发生了交通事故,停止游戏。

  3、请幼儿说说“雾天开车”的感受。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乐意观察画面,积极地表达对画面的感受和理解,推测故事情节。

  2.理解文学作品,懂得做任何事不能光想着自己,要顾及别人感受。

  活动准备:

  PPT女巫温妮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出故事。

  1.教师利用幻灯片出示一幢黑房子,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出课题。

  2.问:这是一幢黑黑的房子,你们喜欢住在黑房子里吗?有一个女巫啊,她就是喜欢住在黑色的房子里,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她,好吗?

  3.出示书的封面,教师向幼儿介绍温妮和黑猫。(讲述故事的开始至“恰恰是麻烦的开始”)

  4.房子和威波儿都是黑色的,你们觉得会有什么麻烦的事情发生?

  5.到底会有什么麻烦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结合幻灯,引导幼儿观察讲述画面内容,推测故事情节。

  1.逐一出示图片,请幼儿猜测故事内容前半段。

  (1)出示图片5,发生了什么麻烦的事情?你看懂了吗?(请幼儿集体讨论)

  (2)请个别幼儿讲述后教师总结画面内容。

  (3)出示图片6,这回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4)出示图片7,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5)发生了这么多的麻烦,女巫温妮会想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些麻烦事呢?

  2.逐一出示图片,请幼儿猜测故事内容后半段。

  (1)女巫温妮到底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2)出示图片8、9,找找威波儿在哪里?这下威波儿无论在哪里,温妮都能够看见他了。可是温妮不允许威波儿睡在床上,我们来看看温妮是怎么做的.?

  (3)出示图片10,这下出现了什么麻烦?(集体讨论)

  (4)温妮翻了三个跟头,一头栽进了花丛中。你觉得这个时候的温妮心情是怎么样的?(帮助幼儿理解“愤怒”一词。)于是愤怒的温妮又拿起她的魔法棒,接着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看看彩色的威波儿是什么样子的。

  (5)出示图片11,温妮把威波儿变成了彩色的猫了。

  (6)出示图片12:现在威波儿在哪里?

  (7)出示图片13,威波儿藏到了数顶上,因为它知道自己看起来滑稽极了,连鸟儿们都嘲笑它,威波儿特别难过,它整天整夜地待在树顶上不下来。这个时候温妮的心情怎么样呢?温妮很爱威波儿,看到威波儿这么难过,她也很不开心,这个时候她很想让威波儿高兴起来,温妮会怎么做呢?

  3.逐一出示图片,请幼儿猜测故事内容的结尾。

  (1)出示图片14,这时候,威波儿变回了原来的颜色,它心里怎样?可是他们的麻烦还是没有解决啊?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2)出示图片15、16,现在威波儿开心了,女巫也高兴了,而麻烦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无论威波儿走到哪里,女巫总能看见它了。

  4.我们完整来听一遍这个故事。

  三、完整欣赏,剖析女巫前后不同的做法。

  1.讨论:当麻烦的事情发生后,女巫先是改变了猫的颜色,后来又改变了房子的颜色,这两种做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2.小结:当麻烦的事情发生后,女巫先是改变了威波儿的颜色,这种做法让威波儿很难过,女巫发现威波儿不开心以后马上把他变回了原来的颜色,把房子变成了彩色的,这样威波儿高兴了,女巫高兴了,麻烦的事情也不会再发生了。徐老师也喜欢女巫的第二种做法,因为她做事情的时候没有只想着自己,而是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了。我们小朋友以后做事也不能光想着自己,也要考虑到别人感受。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文章大概内容,初步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

  2、能图文结合用比较连贯的语句说出小动物梦到的事物。

  3、能用“梦姐姐送我一朵x色的花,我做了一个x色的梦,梦到了x色的xx”迁移练习说话。

  活动重点能图文结合用比较连贯的语句说出小动物梦到的事物。

  活动难点:运用“我做了一个x色的梦,x色的xx”句式练习说话。

  活动准备:散文内容中出现的小动物的梦境图片、五颜六色的剪纸花、花篮

  活动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小朋友们,你们做过梦吗?梦到了什么?什么时候才会做梦?

  2、今天我们认识一位住在树林里的梦姐姐,(出示梦姐姐图片)。请幼儿说说看到的梦姐姐的样子。

  3、我们一起听听散文《梦姐姐的花篮》,看看梦姐姐带着她的花篮做了什么?

  3、教师一边出示图片一边讲述散文。

  二、理解散文

  1、散文中是怎样说梦姐姐的样子的?为什么说梦姐姐花篮里的花是五颜六色的?她喜欢做什么事情?散文里梦姐姐送了哪些颜色的.花?送给了谁?它们做了什么颜色的梦?看图说说小动物梦到了什么?(引导分段完整讲述)

  2、师幼一起图文结合尝试完整讲述散文内容。

  三、语句迁移练习

  1、梦姐姐还非常喜欢那些爱幻想的孩子,所以,她总是把最美最好的梦送给孩子们。梦姐姐委托我把彩色的花朵送给大家,然后请你看看梦姐姐送给你的花是什么颜色的?你会做什么颜色的梦、会梦到什么呢?(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很快发放花朵)

  2、请幼儿找个伙伴面对面说一说自己的梦(用”梦姐姐送给我一朵x色的花,我做了一个x色的梦,梦到了x色的xx”句式)。

  3、幼儿拿着花朵逐一和大家分享梦境。

  四、课后延伸

  请大家回家把你的梦画在花瓣上,然后给爸爸妈妈讲讲,也让他们给你讲讲他们做过的最美的梦。

  附:散文《梦姐姐的花篮》

  在一片深绿色的树林里,住着美丽的梦姐姐。梦姐姐长着一对会飞的翅膀,胳膊上总是挽着一只轻巧的花篮,篮里装满五颜六色的花朵。

  每天夜晚,梦姐姐都会提着花篮,从林中轻轻飞出来。

  小黄鸡正靠在妈妈身边香甜地睡觉,梦姐姐飞过来,在它的身边撒下一朵黄色的花。于是,小黄鸡做了一个金黄色的梦。它梦见金黄的太阳,金黄的田野,田野上开满金黄的油菜花。

  小青蛙正在水草边静静地睡觉,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了一朵绿色的花。于是,小青蛙做了一个绿色的梦,它梦见碧绿的湖水,碧绿的荷叶,荷叶里有一支碧绿的莲蓬。

  红颏鸟用脚爪抓住树枝,在树上睡觉。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下一朵红色的花。于是小甲虫做了一个红色的梦。它梦见火红的枫叶,火红的果子,天边照耀着火红的晚霞……

  梦姐姐最喜欢那些爱幻想的孩子,她觉得这样的孩子可比小黄鸡、小青蛙和小甲虫可爱多了,所以,她总是把最美最好的梦送给孩子们。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田鼠太太的项链”是一次将文学作品与数经验进行整合实施的活动。故事富有一定的生活哲理,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让幼儿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事先想清楚,知道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最需要去做的;故事中另一个可以挖掘的教学点就是粮食交换的数量计算。该活动主要是在启发孩子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的同时帮助孩子对数学知识的梳理,在食物逐渐减少的过程中让孩子理解减法的含义。整个活动一共有两次减法操作,第一次操作帮助孩子初步了解减法的含义;第二次是告知孩子粮食全部换掉了,让他们列式表示换的过程,既培养孩子的`逆向思维,又让他们了解0的意义。教学中鼓励幼儿积极思维,大胆表达自己的推测,从而让幼儿具有辩证思维和多维思考的经历和体验。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加减法表示事物的增减,理解减法算式及0的实际意义。

  2、初步懂得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要想清楚,什么才是自己最需要的。

  活动重难点:

   在熟悉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加减法表示事物的增减,理解减法算式及0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ppT,0~10数字,减号,等于号卡片若干,操作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ppT1:昨天我们一起听了一个什么故事呀?

  2、ppT2:故事中的田鼠先生因为要出远门用了四天的时间帮田鼠太太和田鼠宝宝找了许多的食物,谁还记得每一天都找到了些什么吗?

  3、请你们帮田鼠先生算算它一共找到了多少玉米,多少红枣和多少花生呢?

  4、ppT3:田鼠先生看着自己找到了这么多的食物,心里特别高兴,它想:这下够田鼠太太和宝宝吃一阵的,于是它就放心的出远门了,田鼠太太把这些食物都藏到了柜子里。

  二、听听算算

   1、ppT4:第二天,田鼠太太在树林里散步,发生了什么事,它是怎么做的?

  2、ppT5:田鼠太太戴上了项链走在街上遇见了谁,它怎么说的?

  3、田鼠太太拿了多少食物去换礼服?(出示ppT6)要用这么多食物去换礼服,田鼠宝宝非常担心地说:“我们还剩多少粮食呢?够不够我们吃的?”

  4、到底柜子里还各剩下多少玉米,多少红枣,多少花生呢,我们来帮田鼠宝宝算一算。(幼儿操作)

  5、你用的是什么方法?这些数字各表示什么?(教师根据幼儿说的出示相应的试题,ppT7)

  6、现在柜子里还剩下6个玉米,7颗红枣,6粒花生,食物一下子少了很多,可田鼠太太说只要省着点吃还是够的。

  7、(出示ppT8)田鼠太太穿上了漂亮的礼服,项链显得更高贵了又走在大街上,遇见谁?它们是怎么说的?

  8、田鼠太太这次要用多少食物去换裤子和鞋子呢?(出示ppT9)

  9、这下田鼠宝宝更担心了,它着急得拉住妈妈:“妈妈、妈妈,食物不多了,别拿走。”这一次,柜子里还剩下多少食物呢?请你们赶快帮田鼠宝宝算算。

  10、幼儿操作,要求幼儿在三种食物中任选一种食物列出算式。(教师根据幼儿说的出示相应的试题,ppT10)

  11、田鼠宝宝说:“怎么都没有了呢?骗人的,你们怎么算的啊?”请你们帮它解释一下吧。

  三、想想说说

   1、你们觉得田鼠太太拿田鼠先生辛辛苦苦为它们储藏的食物拿去换新礼服、新鞋子和新裤子值得吗?

  2、总结: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先想清楚,什么才是最需要的,这样才不会犯错。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的教案06-27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07-30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08-01

大班语言游戏教案05-12

大班语言教案06-12

(经典)大班语言教案08-10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08-21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08-21

(经典)大班语言教案08-14

【经典】大班语言教案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