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书稿范文>计划>《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计划

时间:2023-11-23 08:18:47 计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计划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立足基础,提升能力;立足教材,活用知识;落实为主,注重学科能力培养的渗透渐进过程。

  二、近年高考试题情况:

  通过对近年来高考试题的研究来看,近年来的历史试题呈现出了一下特点:

  1.突出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 。在近年的试题中对这方面的考查并不是直接的简单设问,而是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和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结合了起来。需要学生通过对史料中有效信息的进行提取和发掘,然后把这些信息和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链接,才能做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重视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这些考查项目包括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对图表阅读运用能力的考查;对知识迁移与概括运用能力的考查;对多元理解、综合分析及思辨能力的考查。这种考查动向也充分体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科基本原则。

  3.紧随史学研究动态,设置开放性试题,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近年来的考试中会出现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这种题目在考查历史思辨能力的同时,还会考查综合概括能力。这种题目往往会出现在非选择题部分,需要学生先从材料中提取观点,然后在进行评述。这样就把历史思辨能力的考查和综合概括能力的考查结合了起来,有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4.模块内中外知识综合性增强,注重教材之间的整合。许多学生在学习中不注意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面对这样的情况,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加强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养成历史通感意识,提升纵横知识的联系。

  5.以史观为引领,突显多元史观的考查。近几年来史学界广泛流行的唯物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等,也屡在高考试题中反映。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从多角度去认识问题和看待历史问题。

  总之,从这几年的试题及特点来看,一句话就是试题难度越来越大,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三、学情分析:

  本届我校高三文科班依然是三个班,但从学生人数上来讲比去年有所减少,且整体实力较差。从这段时间以来的教学和考试情况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理解运用欠灵活、知识网络未形成、知识迁移很薄弱、审题答题不得法、答题语言不规范等。对此我们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复习中的一大挑战。另外,部分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引导。 四、具体措施:

  (一)瞄准高考

  1、以教材和复习用书为依托,以新高考试题为参照,充分研读考纲和教学大纲,建立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构建科学、系统的知识结构,从整体上使学生掌握理解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发展脉络。

  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从“三维”出发,夯实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综合、迁移应用等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3、在平时的复习中,尽量运用不同的史观进行教学,从多角度多方位分析问题,使历史变得丰富丰满,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二)落实课程新理念,转变课堂模式。

  1、变一讲到底,到重学生能力训练。

  调动学生参与,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老师重在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层次和指导思维方法;边讲边练,这样才能做到训练及时、训练充分。

  2、变知识教学,到重材料教学。

  高考无题不材料,如果课堂不进行材料教学,学生就不能形成材料处理能力。

  3、变教材知识的梳理、分析,到重解读高考考点及其要求。 每堂课都应有高考的考点解读、考题回顾、考情预测和模拟训练。以高考的感觉和要求去指导教与学。否则就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高考具有选拔性质,需要学生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单凭老师讲授是培养不出来的,需要在反复训练

  中参与和培养。所以,课堂中带有方法指导性的训练很有必要。

  (三)落实常规

  1、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备考效益。认真研究考纲和课标,精心研究高考和课改省份高考试题,复习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案编写要优化整合,既有专详,又有高考链接、材料教学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2、重视训练与讲练评结合,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1)精心选题。选题的基本依据是“三纲”、“三情”、“三立足”;选题应以“三新”(新材料、新情景、新视角)题型为主;选题类型多样化。

  (2)精心批改。每一次训练应做到逢练必改,逢改必批,及时指出学生易错易混点。

  (3)精心讲评。讲评课的一般模式为“矫正反思——精评新练——自我完善(查缺补漏)——典题记录”。教师要高度重视讲评课,既要讲知识,又要点方法,问题可以分门别类的讲,也可以就题论题或借题发挥,达到一题多练、多题归一的效果。

  3、加强学法指导,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1)指导历史知识的掌握。

  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要找出规律特点;课堂要适宜提出问题,要使学生做好笔记,会用笔记;课后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2)指导审题能力的培养。

  选择题要审清主题、题干和选项;非选择题要审清限制语、求答项和相关背景材料。解答选择题:选择题可分多种类型,如因果倒置、排列顺序、逆向选择、归类选择、张冠李戴等,平时教学要注意训练这类试题的解答技巧,因果倒置要判断大概时间、归类选择要排除典型、排列顺序要确定首尾、逆向选择要抓否定词,等等。解答材料解析题:高考试题所引用的材料一般都是课外的,也有少数是课内的,但是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的,每个材料背后必然与课本中某一个知识点存在着联系,否则材料就成了空中楼阁,无源之水。这一点,我们首先应该清楚,而且还应该让学生充分明白,材料解析题要突破阅读材料和审题关。

  (3)指导训练过程中书写的规范化。答题做到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层次化以及语言的术语化等,思路清晰,逻辑严密,保证不因规范化问题而失分。

  4、作业资料检查。每周要及时对布置的作业进行批改,关键在于督促学生练习,纠错、巩固和深化知识,这是落实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

  5、及时帮扶辅导,提优补差,对每一阶段暴露出的问题分析解决。

  6、加强人文关怀,强化学生自信心。抓住学习阶段关键点,多与学生进行倾心沟通,多鼓励。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复习备考中!

  五、大致的进度安排:预计在三月底之前完成一轮复习。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计划 篇2

  从近期月考的情况来看,我们高三历史备课组前期加强集体备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年级平行班之间,实验班与补习班之间实现了均衡发展,差距基本保持在一分之内。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实验班和补习班的优势还不是很明显,和平行班保持在6分左右的差距,这两个班的优生历史学科优势也不明显。

  2、平行班在少有艺体生参考的情况下,还是有部分同学历史成绩很低,在三、四十分左右,学习积极性还有待提高。

  3、从划线情况来看,历史学科每个班上线人数离拟定目标人数都还差1---4个不等。

  4、从应试技巧来看:知识点掌握的比较死,迁移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历史语言的组织,表述能力还需要加强。

  为此,我们组在一诊前准备做以下工作来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

  1、12月20日前完成一诊内容的复习。

  2、指导学生有计划的安排看书复习的.时间,在一诊考试前,要求学生对教材至少要看两遍,夯实基础知识。

  3、加强定时应试训练,要求学生在规定的45分钟时间内完成12道选择题和两道主观题的内容。

  4、加强辅导,尤其对个别优生、踩线生他们的定时练习的试卷要面批面改,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并注意在下次的联系中注意这些问题是否解决。对个别基础较差的同学,要督促他们背书,教师要随时抽查。

  5、提高练习题的质量和针对性。备课组老师要通力合作,认真专研近年一诊试题和高考试题,总结易考点、易错点。三位老师各负责一部分的内容:

  6、每次定时练习后,要及时全批全改,提高评讲的质量。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计划 篇3

  一、总结、回顾一轮知识

  由于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按模块编排,即使在经历一轮复习后,一部分考生还是会出现知识点无法顺利衔接、时间或顺序记忆混乱的问题。建议考生采用画时间轴和梳理阶段特征的方法识记历史大事件。

  1.时间轴

  画时间轴是一种点、线、面层层推进的自我检测和强化记忆的方法,这种方法司空见惯,考生可以自己拿出笔记本画一条时间轴,如下:

  考生可在时间轴上默写历史大事件,然后对照书本上的大事年表回顾事件的背景、内容、影响等,下文剖析高考错误率高的例题时,考生可验证时间轴的用途。

  2. 阶段特征

  考生在拖笆敝挥姓嬲掌握了历史的阶段特征,才能准确解读历史材料。考生默写阶段特征时,不需要贪大求全,只要弄清某一事件在某一时间段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即可,把主干知识线索化、网络化、系统化。考生还要注意同一时期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作用和对比。

  二、以计划、纠错完善二轮复习

  高考是一场漫长的战役,对于高三每一个阶段的复习,考生都要合理地分配时间,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

  1. 制订适合自己的计划

  在一轮复习结束之时,考生可以提前制订一个回顾一轮基础知识的计划表,并按照计划梳理知识。制订的计划必须精准,考生可以参考如下计划:

  2. 错题心得很重要

  不管一轮复习是否结束,对于做错了的高考试题,建议考生准备一个错题本,将错题抄在或者剪贴在错题本上,从错题中找出原因,提取共性,总结出今后应该注意的事项,在考前看一看。考生这样做既可以弥补知识的漏洞,又可以纠正思维中的误区,从而真正掌握知识。

  下面的表格就是纠错本的样例,考生可以之作为参考。

  三、二轮复习的其他建议

  如果上述几点建议考生都能合理地采纳,那么考生的`成绩肯定会有所提升。那接下来的二轮复习要怎么做呢?

  1. 关注考点和高考考试大纲的变化

  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和2016年高考考试大纲相比,在命题要求上,2016年的高考考试大纲表述为“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表述为“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要求考生能分析材料并发现历史问题,在这当中,考生务必弄清什么是唯物史观,并在做题中注意运用这一史观。

  2.关注高频考点

  每年都会考查的考点,考生最好将这些考点记录在历史积累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