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11-23 09:07:48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实用的美术教案(推荐)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美术教案(推荐)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体会合作绘画的乐趣。

  2、让幼儿学会画企鹅的正面像,并尝试画企鹅的不同面。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CD、磁带、白纸、画笔等。

  活动过程:

  1、进入活动场地。

  师:今天老师准备带着小朋友一起去南极看看企鹅宝宝,你们想不想去呀?(放音乐《小企鹅真漂亮》,师幼一起边唱边跳进入活动室。)

  2、活动导入

  看“小企鹅波波出生”的过程(小企鹅出生的幻灯片),激起幼儿的兴趣。

  (1)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小企鹅。师放片段。

  (2)师:小朋友,刚才请你们看了电影,有谁来告诉老师小企鹅波波是从哪里出来的?(企 鹅蛋)

  (3)师:哪波波是怎样从蛋壳里出来的?哪里先出来?(脚、头、翅膀)它的眼睛、嘴巴是怎样的?它穿着什么样的“衣服”?

  3、玩游戏“企鹅变变变”,学习儿歌,感知企鹅的'特征。

  (1)老师边念儿歌边带幼儿用形象的动作表现小企鹅的特征。

  师:原来小企鹅是从企鹅蛋里变出来的,我们也来学一学,好吗?首先我们小朋友先和老师一样把自己变成一个企鹅蛋。(师示范,幼儿一起和老师学做。)

  师幼:边唱儿歌边做动作:“小脚踩一踩,小头伸出来,眼睛黑又圆,嘴巴尖又尖,拍拍小翅膀,戴上爱心帽,穿上黑西装,我的企鹅真漂亮。”

  (2)鼓励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各种动作,表现企鹅的不同形态。如:跳舞、捕鱼、游泳等。

  师:小企鹅变出来了吗?我们一起听着音乐跳跳舞吧!

  (3)播放歌曲小企鹅真漂亮,老师引导幼儿通过变化企鹅的翅膀、小脚、头的方向等来表现企鹅的不同形态。

  4、尝试在椭圆上添画。

  (1)出示企鹅蛋,引导幼儿念儿歌,老师添画。

  ①老师出示“企鹅蛋”:“瞧,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个企鹅蛋,它也想参加舞会,

  我们来帮帮它,把它变成小企鹅,好吗?

  ②师:请小朋友拿出小手,跟着老师的记号笔一起来把小企鹅变出来。

  师幼一起边念儿歌边和老师添画。

  ③请小朋友为“变”出来的企鹅起一个好听的名字。XX出来了,它想和好朋友一起跳舞,它的好朋友叫葛莉亚。

  (2)(师呈现缺眼睛、嘴巴正面企鹅)看看这个葛莉亚缺了什么?(叫幼儿上台来添画)还有一个朋友也缺眼睛、嘴巴,谁来帮帮它?(添画侧面企鹅的眼睛、嘴巴)重点感知“正面”与“侧面”的不同。

  (3)师:这只企鹅还缺少翅膀和脚,谁来学一学它的动作?老师根据幼儿动作进行绘画。

  (4)鼓励幼儿为小企鹅装饰打扮,如打你上领结、戴上项链等。

  5、幼儿合作绘画,老师巡回指导。

  (1)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变出好多好多的企鹅?老师这边也有很多的企鹅蛋,它们可等着小朋友把它们变出来,因为它们也想去参加舞会。

  (2)师:老师已经把企鹅蛋放在了后面的桌子上,四个小朋友一桌,由于南极的冰山上非常冷,一定要帮小企鹅穿厚一点,多画几层黑衣服,好吗?等舞会的音乐一响起来,你们就要带着企鹅宝宝来参加舞会了,小朋友们要帮忙多变一些小企鹅出来,把它们打扮得漂亮一些,别忘了准时参加舞会哟!

  (3)出示“南极”背景,播放音乐《小企鹅真漂亮》,老师巡回指导。

  6、交流展示与评价。

  播放“舞会”音乐,将幼儿作品展示出来拼成一幅大的图画。

  师:你喜欢哪只企鹅?它好在哪里?

  师:每一个小朋友起立,选一只企鹅,学一学它的动作,我们去三楼音乐厅去跳一跳企鹅舞,好吗?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对折圆形彩纸并剪贴。

  2。能根据剪下的图形,大胆拼贴不同造型的小鱼。

  3。喜欢参加手工剪贴活动。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泡泡鱼》操作单(见幼儿操作包)。

  ◎将彩纸剪成大小不同的圆形。

  ◎水彩笔、固体胶棒、剪刀人手一份。

  ◆活动与指导

  ☆变一变出示圆形彩纸,为幼儿变魔术,将纸片对折、剪贴成小鱼。

  教师:今天,老师将变成魔术师,用这些圆形彩纸,变出许多的小鱼。

  把圆形彩纸对折成半圆形,从中间向边缘随意剪开,大的一面做小鱼的身体,小的一面做小鱼的尾巴,把它们粘到一起,一条小鱼就变出来了。

  ☆剪一剪指导幼儿剪许多条小鱼,并粘贴到操作单《泡泡鱼》上。

  教师:想不想变出自己的小鱼,我们一起试试看吧。

  ☆画一画引导幼儿为小鱼添画眼睛,并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添画海洋中的其他景象,完成作品。

  教师:看一看,小鱼少了什么,帮它画出来吧。

  大海里面还有什么?也试着画画吧。

  ☆说一说展示幼儿作品,鼓励幼儿相互交流、欣赏。

  教师:说一说,你剪了几条小鱼?是什么颜色的?

  你的海底世界里还画了什么?

  ◆活动建议

  该活动在原有剪纸活动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引导幼儿先对折再剪贴,这样的设计为剪贴的过程增加了神秘感,使得活动的趣味性更强。

  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幼儿创造性的表现,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粘贴小鱼的身体和尾巴,并引导幼儿在操作单上合理布局并粘贴出游向不同方位的小鱼。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还可鼓励其将白纸撕成条状在画面粘贴出波浪,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该活动还可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师用蓝色大画纸创设出海洋的.情境,幼儿集体创作完成作品。

  ◆资源包幼儿作品赏析

  活动反思

  小班孩子天真、可爱。如果用命令式或较直接的言语指导,他们往往难以接受。活动中我就进行拟人化语言,如:皮球宝宝,大树宝宝等。幼儿感到自然亲切,也就乐意去尝试。活动开始我运用吹泡泡的游戏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在抓泡泡时非常开心投入。通过这样游戏活动再让孩子们来玩调皮的泡泡的游戏,让他们要按老师的指令来玩,很多的宝宝都能听到指令很快回到指定地点,但也有一些宝宝不能听到指令马上回来。孩子们通过游戏体验了泡泡、追泡泡、拍泡泡的乐趣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认识瓢虫外形的基础上,学习在“瓢虫”背上围绕“花心”点画花瓣的方法。

  2、尝试立体作画,萌发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报纸做的瓢虫人手一只,示范用的大瓢虫一只;

  2、瓶装颜料、毛笔、抹布;

  3、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儿歌导入,认识瓢虫的外形。

  出示报纸瓢虫,师:

  2、示范讲解,学习点画的方法。

  师:

  示范:“小毛笔手中拿,颜料瓶里蘸一蘸,靠近瓶口刮一刮;小毛笔站站直,围着花心跳个舞,一二三四五六,圆点的花瓣画好了。”

  “换种颜色换只笔,颜料瓶里蘸一蘸,靠近瓶口刮一刮;小毛笔躺下来,围着花心跳个舞,一二三四五六,长点的花瓣画好了。”(提示:瓢虫可转动)

  3、幼儿操作,提示要绕“心”点画。

  (1)提出操作要求:“小毛笔蘸了颜料后要沿着花心跳舞,小毛笔站站直,画出来的是圆点花瓣,小毛笔躺下来,画出来的就是长点花瓣。还有很多大瓢虫都想穿上花花衣呢,我们去帮帮它们吧。”

  (2)幼儿操作,教师念儿歌提示要围着“花心”点画。

  4、展示作品,分享快乐。

  拉出瓢虫身下的红绳,拖着自己的散步,看看别的穿的`花花衣是圆点花还是长点花?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美术教案 篇4

  知识要素

  了解鞋子的结构

  技能要求:

  运用线条的疏密描绘鞋子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通过写生,发现鞋子的“点、线、面”

  实践与创造:根据鞋子的外形,进行一定情节联想创作

  欣赏与评议:从色彩、构图方面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教学重点

  仔细观察,富有创意的联想

  教学难点

  线条的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讨论与导入

  1.屏幕展示学生写生的各式鞋子的.线描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2.用课件解剖鞋子的结构,让学生充分了解鞋子的造型。

  3.介绍写生要点。

  二.欣赏与议论

  1.教师演示自己的创意。

  2.引导学生欣赏书本范图。

  3.提示鞋子想象的切入点。

  4.表现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三.构思与绘制

  1.提示学生认真观察细微之处,尽可能画仔细。

  2.允许学生从局部开始描述。

  3.鞋子在画面上不要太方正。

  4.创作与众不同的作品。

  四.展示与设想

  1.教师学生作业展示场所。

  2.学生简单口述画面创意。

  3.师生各自推荐喜欢的作品,并说明理由。(主题、创意、色彩、构图)

美术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的电脑美术仍然延续了全套教材的电脑美术课程追求明确特色、简单有效的思路。和前五个年级比较,六年级的电脑美术侧重特色和实用。本册电脑美术追求的是“特色”——用电脑创作版画效果的作品。要想出色地完成本课的目标,了解版画并理解“刀味”是关键。在电脑中表现出“刀味”可以利用“反色处理”,具体的表现方法在教材中已非常清楚地呈现出来。很明显,教材中呈现的方式方法只是工具,最终检验的还是自己的创作。

  二、教学思路

  采用“感知—体验—探究—实践”的教学策略,即: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

  感知仿版画效果的电脑美术作品。体验电脑“画图”中画图工具和反色处理功能结合使用后,所描绘出仿版画效果的作品。鼓励学生探究,用电脑“画图”表现出具有版画韵味、有趣又富有创意的电脑美术作品,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建议

  (一)出示作品,引入课题

  1. 图片导入:出示一幅版画作品,让有经验的学生简单说一说版画的制作过程。

  2. 我们能不能用一种简单、便捷的方法来制作有版画效果的美术作品呢?今天我们就用电脑中的“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

  3. 出示课题,点明学习内容。

  (二)欣赏体验,初步感知

  1. 欣赏教材中的.电脑美术作品。

  你喜欢哪些作品?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小结:仿纸版画作品画面色调是以黑白灰为主,仿套色版画可以用多种颜色表现。

  2. 体验电脑“画图”中,画图工具和反色功能如何制作版画。

  (1)教师示范如何运用反色处理功能。

  打开画图工具,点击画图工具中的“图像”找到“反色”。

  (2)介绍“画图”工具。

  ● 橡皮的大小

  ● 笔刷的大小

  ● 喷点的大小

  (3)学生边学、边尝试,使用反色处理功能来处理勾画的草图。

  (三)探究技法,深入感知

  1. 欣赏教师准备的电脑美术作品,根据刚才对画图工具、反色处理功能的尝试,想

  一想应该用什么画图工具?怎样完成?

  2. 教师示范讲解。

  3. 欣赏学生作品:看看这些作品给你什么启发?自己打算怎么使用这些工具?

  4. 学生做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评价,小结拓展

  1. 展示讲评

  自评:向同学说说你表现的是什么内容,用什么工具来表现画面效果。

  互评:欣赏同学作品,说说你的看法。

  2. 总结

  在制作仿纸版画的作品时尝试把黑白灰的画面变成彩色画面,也别有一番韵味。

  3. 拓展延伸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中“画图”的界面有所改变,工具也增加了不少,有兴趣的同

  学可以多尝试。

  四、评价建议

  1. 能否用电脑画图的工具,来表现自己的想法。

  2. 创意和造型能否做到与众不同。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精选)07-20

(精选)美术教案07-31

美术教案(经典)07-30

美术教案[经典]08-13

【经典】美术教案08-16

[精选]美术教案09-26

[经典]美术教案09-27

(经典)美术教案09-21

美术教案【精选】10-21

【精选】美术教案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