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3-11-24 08:09:02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精品6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教案(精品6篇)

小班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指挥的创造者。"这说明了手和大脑的密切关系,"心灵手巧"、"十指连心"也都体现了这一点。所以在午饭之后我经常让他们折纸,我也常常有意无意在观察孩子的活动情况,每次孩子们在活动开展之初兴趣都很高,摆弄几下之后就没有兴趣了,因为他们会折的东西有限,如何教小班幼儿学折纸,让他们乐于动手,主动参加活动呢?我设计了这节课。

  教案设计:

  一、目标:

  1.学习用双三角的折法,制作小鱼。

  2.使用的`记号笔、蜡笔、水彩笔等美术工具和材料,对小鱼进行装饰。

  二、准备:

  小鱼范例若干、大小不同正方形纸若干、背景图鱼池一张、胶棒

  三、过程:

  1.教师出示范例,激发幼儿折纸兴趣昨天晚上老师折了许多小鱼,我们来看看吧。

  我们给这几条小鱼找些朋友好吗?

  2.教师示范并讲解折法幼儿学折小鱼,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折双三角。

  折好后给小鱼穿上漂亮的衣服,之后把小鱼送到鱼池去玩。

  3. 幼儿折纸,教师个别指导。

  4.活动结束

  今天小鱼们玩的很开心,我们去给他们找个家好么。

  反思:

  我通过看老师折纸-跟老师折纸-自己折纸三步走。活动中,几个中班年龄的幼儿在跟着老师折纸之后基本能折出双三角形来,部分能力强的小班幼儿在老师的反复指导能完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个别幼儿都出现了折错、乱折的情况,但是我想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应该允许幼儿犯错,同时我也发现,我们班孩子对折纸是很感兴趣的,但是对他们来说还是有难度的,是要反复练习的。

  通过这个活动中我发现,在折纸活动中我们应注重幼儿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通过相互交流,孩子可以从同伴那里得到许多新信息、新经验,会发现和重新认识同伴的许多长处和价值;通过交流可以对原有的经验进行综合、丰富和充实,同伴的不同看法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能促进幼儿不断思考,完善自己的想法或构建新观点。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认识海中的动植物;

  培养幼儿对海底的兴趣及对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海底世界挂图、 幻灯片

  活动过程

  1、老师收到一个礼物,想看看是什么吗?

  2、出示海底世界挂图,请小朋友说一说都有什么?(幼儿回答)

  3、这些鱼和我们平时看到的鱼一样吗?(形状、图案多、花纹颜色漂亮)

  4、教师介绍海底里的`动植物:包括各种鱼类、贝壳、珊瑚、水草、海星等。

  5、请幼儿欣赏幻灯片——美丽的海底世界。

  6、让这些动植物好好生活,应怎么做?

  7、告诉幼儿要减少水污染,保护人类的海洋环境。

  活动延伸

  画一幅海底世界的图画或用橡皮泥捏出海中的动植物。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探索水果餐的不同做法。

  2.在活动中注意安全和卫生。

  重点难点:

  探索水果餐的不同做法。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好吃的水果。

  2.香蕉、苹果、猕猴桃、西瓜、草莓、柠檬等水果实物。

  3.酸奶、提前泡好的糯米、冰糖、红糖、红茶包、蜜蜂等。

  4.塑料盆、清水、塑料水果刀、球形勺、水果刀、竹签、塑料果盘、电饭锅、小碗、汤匙、茶壶、一次性纸杯等。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

  好吃的水果,激发幼儿制作水果的兴趣。

  1.看一看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他们做了那些水果餐呢?你知道这些水果餐是怎么做的'吗?

  三、请幼儿尝试做水果串并品尝。

  1.请幼儿剥水果、洗水果,用塑料水果刀切香蕉,用球形勺挖西瓜、火龙果之类的水果,把水果放进果盘里。

  2.请幼儿每人拿一根竹签,串一串自己喜欢的水果。(教师观察幼儿串的情况,激发幼儿探索不同的串法,比如:将每种水果串一个,选择两种水果一个一个轮流串,选择三种水果一个一个轮流串……)

  3.请幼儿品尝自己做的水果串,可以蘸着酸奶吃。

  你做的水果串上有那些水果?

  你是怎样串水果的?

  四、和幼儿一起做水果粥并品尝。

  1.将糯米放入锅中,加入冰糖熬制。(多加些水,不要煮的太稠。)

  2.在煮糯米这段时间,教师和幼儿一起洗水果、剥水果或切水果,准备各种水果块。

  3.糯米粥煮好后放入冰糖中搅拌,粥放凉后加入水果块(可根据幼儿的口味加入不同的水果)

  你想吃什么水果粥呢?

  五、小结。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宽松的情境中,让幼儿体验动手做,游戏乐的情绪。

  2、激发幼儿尝试和探索新的活动兴趣和勇气。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能在空气袋的相应位置贴上眼睛、嘴巴。

  4、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体验友爱的情感。

  5、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6、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选择大小适中的保鲜袋若干,做成空气袋气球和空气袋娃娃。

  2、用即时贴剪好的眼睛、嘴巴图形若干;彩带;纸棒等。

  3、把已做好的空气袋娃娃悬挂在一根皮筋上,位置高于幼儿高举的手指尖。

  活动过程:

  一、进入活动场地:教师与小朋友边走边唱进入活动区

  二、玩空气袋气球

  幼儿伴随欢快的音乐进行游戏,教师适时的参与并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多种方法,在游戏中与同伴合作、交流、学习。

  三、与空气袋娃娃做朋友

  1、探究与空气袋娃娃做朋友的方法

  ⑴师:看那边挂着的是什么?(空气袋娃娃)空气袋娃娃也想和小朋友做好朋友,你们同意吗?

  ⑵引导幼儿用纵跳的方法,可用手摸摸、用头顶顶空气袋娃娃

  师:好朋友就碰一碰,但空气袋娃娃挂在空中,怎么才能碰到它呢?(用手摸摸)那去试一试!

  师:空气袋娃娃要考小朋友:不用小手去碰它,要用身体的其他地方碰它。(用头顶顶——这时将皮筋降低)

  要求:幼儿

  纵跳触动娃娃时,应一个幼儿站在一个空气袋娃娃的下面。

  四、做空气袋娃娃

  1、探究空气袋气球变空气袋娃娃的方法

  教师进行启发式提问,引导幼儿发现

  (幼儿围坐在教师周围)空气袋气球是怎么变空气袋娃娃的呢?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空气袋娃娃脸上的眼睛、嘴巴是什么样的?

  2、一起动手做空气袋娃娃

  师:请小朋友也来把空气袋气球变成空气袋娃娃吧!

  ⑴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将眼睛、嘴巴贴在适当的位置。

  ⑵打扮空气袋娃娃。

  六、带做好的空气袋娃娃出去游戏。

  反思:

  一、在游戏中鼓励幼儿积极主动探索。

  在本次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探索与空气袋做朋友的方法,鼓励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探索与空气袋接触的方法,用身体部位与空气袋接触。在游戏中,幼儿通过交流、尝试,想出了许多与空气袋做朋友的`方法。有的小朋友向上跳,用手触碰空气袋,这是大部分小朋友想到的办法;有的幼儿想到了用头顶、用脸颊去触碰空气袋,也得到了成功尝试,还有的小朋友说可以用脚,但失败了。尝试有成功,有失败,但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是他们良好学习品质的体现,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不足之处

  在活动中,我先鼓励幼儿探索、尝试与空气袋做朋友的方法,再分组进行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个别幼儿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宜的高度,如:个别较矮的小朋友选择了一个高的空气袋,他用手纵跳触物较困难,也无法体验到其他的触物方法;个别较高的小朋友选择了较矮的空气袋,他没有跳起就能用手触碰空气袋,没有达到纵跳的目标。因此,我认为可以调整绳子的高度问题。请幼儿从矮到高排列,将绳子一头系矮,一头系高,鼓励幼儿初步探索。再将绳子调高高度,增加难度,鼓励幼儿探索、尝试,教师小结纵跳触物的方法:较高的空气袋可以用手纵跳触物,较矮的空气袋可以用头、手臂等纵跳触物,在感知并有一定经验之后,再鼓励幼儿自由选择高度、方法纵跳触物。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各类水果,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水果,了解水果的名称、营养成份以及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2、发展幼儿创造力、想像力。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收集各类水果。

  活动过程:

  (一)引发活动主题。

  1、分散活动。

  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自由进入各活动区域。(有苹果娃娃区、香蕉娃娃区、梨子娃娃区、桔子娃娃区、哈密瓜娃娃区、葡萄娃娃区、西瓜娃娃区、桃子娃娃区)教师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个别提问。

  你知道这些水果的名称吗?你还知道哪些水果呢?吃过吗?

  2、集体活动。

  启发提问:这些水果都有哪些营养成份?对我们人体健康有什么作用?你们想知道吗?怎样才能知道?

  3、小组活动。

  请每个幼儿想想自己最希望了解哪个水果的营养成份?教师介绍营养成份和对身体的好处。

  幼儿分小组进入区域,自由选择水果,通过摸、闻、尝了解水果的特征。

  (二)分享快乐。

  1、现在我们请小朋友一起来听听、看看、共同分享劳动的成果。

  2、幼儿自由结伴交流,互相讲述自己在水果区域的发现。

  3、教师关注能力弱的幼儿,主动听他们的.介绍,并及时鼓励。

  4、教师小结:小朋友通过自己的努力,了解了各种水果的营养成分及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懂得科学饮食的重要性。

  5、幼儿扮演水果娃娃表演节目,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收集来的图片资料布置教室,宣传水果的营养作用。增加水果各类,扩充水果食品区域。

  教学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能用轻快、跳跃地声音演唱歌曲。

  2.借助教师的动作提示,学习休止符的停顿,创编猪、牛、鸭等动物的叫声的节奏。

  3.积极参与创编活动,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

  活动重难点:

  重点:借助教师的动作提示,创编猪、牛、鸭等动物的叫声及不同节奏。

  难点:借助教师的动作提示,学习休止符的停顿。

  活动准备:

  1.视频

  2.钢琴伴奏。

  3.猪、牛、鸭子的图片、记号笔、小方块纸、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播放音频)仔细听一听,在一个美丽的农场,这个农场里住着许多的小动物!谁来告诉我,你在农场听见了哪些小动物的叫声?(小猪、小牛、小鸭子)它们是怎么叫的呢?谁来学一学。(幼儿模仿,教师出示图片)。

  二、学习歌曲

  1.幼儿学习休止停顿,学唱歌曲第一段。

  (第一段弹钢琴)你听到了哪个小动物发出的声音?是怎么叫的?(根据幼儿的回答,点出动物。)出示小猪:“小猪怎样叫?”,模仿小猪叫的声音表演动作。

  师:你听到了小猪是怎么唱的?猪儿在农场,噜0噜0。

  ——教师出示图谱,边看图谱边待轻唱歌词。

  ——教师引导幼儿一边拍出节奏型一边唱。休止符的地方用“摊开手心”的动作,问幼儿“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呢?”(停止,不唱的.意思。)

  ——幼儿与教师分工拍节奏轻唱。

  ——幼儿分成两组,在教师指挥下接唱。

  一半幼儿唱“猪儿在农场|”,一半幼儿唱“噜0噜0|”。

  ——(弹钢琴唱后半段),请小朋友来听一听猪儿叫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试唱,练习区分“噜0噜0”,“噜噜叫—”。加上小猪扇耳朵的动作。

  ——教师弹琴,幼儿完整歌唱第一段。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第二段

  师:牛儿在农场,——?(启发式唱前半句,让幼儿尝试模仿小牛的叫声)

  出示图片小牛,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模仿小牛的叫声和动作。

  ——师用嘴型提示,边打拍子,边引导幼儿轻唱,巩固“哞0,哞0!

  ——跟着钢琴,合乐歌唱第二段。

  4.学习第三段。

  ——教师出示鸭子图片,瞧,这是谁?用动作学一学小鸭子!那现在我们用歌声把小鸭子请出来,谁来试一试?

  ——幼儿“鸭子在农场|嘎0嘎0|……”

  ——集体跟着琴声合乐,歌唱第三段。

  5.看视频,配上小动物的叫声,完整歌唱。

  师:我们跟着视频,把小动物都请到农场来玩游戏咯!

  三.歌曲创编

  1.说说其他小动物,模仿它们的叫声。

  师:农场里还有一些小动物,你来学一学,它们是怎么叫的?(幼儿说一种小动物,教师用简笔画画出来,出示该小动物)

  2.引导幼儿用替换小动物图片的方式进行创编演唱。

  师:我们一起跟着琴声来唱一唱。

  3.完整表演:教师弹奏钢琴,请家长配合出示小动物手偶,幼儿向后转完整歌唱加上创编的歌词。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11-08

[经典]小班教案11-09

小班教案【经典】10-26

小班教案(经典)09-06

(经典)小班教案09-07

(经典)小班教案09-22

小班教案(经典)09-29

小班教案[经典]09-16